1例桥小脑角脑膜瘤术后患者应用Frenkel训练法及早期吞咽康复训练的护理

2021-12-05 00:29林淑莹
天津护理 2021年5期
关键词:胃管小脑家属

林淑莹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广东 广州 510000)

桥小脑角脑膜瘤(CPAM)[1]是指起源于脑桥小脑角脑膜的肿瘤,占小脑角区肿瘤的6%~15%。桥小脑角区(cerebellopontine angle,CPA)[2]是位于小脑、桥脑和颞骨岩部之间的不规则间隙,由于位置特殊,肿瘤发病隐匿,症状常出现较晚,发现时肿瘤体积往往已较大。该部位的肿瘤形成,会造成小脑、桥脑不同程度的功能损害。小脑是维持平衡、肌力调节及协调肌肉随意运动的重要中枢,其损伤会影响机体的平衡功能以及肢体运动协调能力,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及生活质量,同时CPA也是后组颅神经在硬膜下走行的区域。桥小脑角区肿瘤切除术易损伤或牵拉后组颅神经,使患者术后易发生饮水呛咳、吞咽障碍、声音嘶哑等症状[3]。有研究指出,桥小脑角区肿瘤切除术后患者吞咽障碍的发生率高达84%[4],对患者术后的心理、营养以及身体功能的康复造成重大的影响。2020年4月我院收治1例左侧桥小脑角脑膜瘤患者,术后出现左侧肢体不协调、平衡障碍以及吞咽功能障碍,早期应用Frenkel训练法及吞咽康复训练,运动功能恢复,生活完全自理,并实施间歇性管饲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病例简介

患者女性,50岁,务农,因“间断性头痛8月余,加重1月”于2020年4月8日入院,1月前曾于外院行颅脑CT平扫+增强提示:左侧桥小脑角区类圆形稍高密度影,考虑脑膜瘤可能,为求进一步治疗来我院就诊。入院诊断:左侧桥小脑角区占位;高血压3级。入院时左耳全聋,无面瘫,无运动障碍,无吞咽障碍。于入院第14天全麻下行左侧乙状窦后入路桥小脑区肿瘤切除术,肿瘤大小4 cm×3.6 cm×3.2 cm,术中见肿瘤与面听神经、后组颅神经、脑干粘连,肿瘤全切。术后患者出现①左侧肢体共济失调:左上肢指指试验(+),指鼻试验(+),左下肢跟膝胫试验(+);②吞咽困难:洼田饮水试验Ⅴ级,饮水频繁呛咳,喉上抬欠充分,进食有梗塞感、异物感,咽反射减弱,右侧较左侧敏感,同时伴有声音嘶哑、咳嗽无力。康复评定后诊断为共济失调、吞咽障碍、环咽肌失迟缓。住院期间经过早期康复护理,恢复良好,生活完全自理,实施间歇性管饲出院。

2 康复护理

2.1 Frenkel训练[5]Frenkel训练法是一种反复训练使中枢神经系统再学习的训练技术,主要训练原则为:系统有序地进行训练,先简单后复杂,先粗后细,先快后慢,先睁眼后闭眼。最初从卧位训练开始,再到坐位、站位、步行训练。Frenkel训练法通过视、听、触的代偿强化反馈机制,反复学习和训练基本动作使之熟练,逐渐过渡到练习复杂动作。

2.1.1 仰卧位训练 术后第1天,患者以平卧位、半坐位为主,平卧位时采用双手拍掌-分离-拍掌-分离的方式鼓励患者主动运动,双下肢主动做关节活动训练,双脚单独交替做髋膝关节屈曲、伸展、内收、外展运动。每次运动10分钟,一天可多次练习。鼓励家属参与,半坐位时患者用左手与家属右手击掌,或家属持物在不同角度诱导患者用左手取物的方式,训练左上肢的协调能力,每次10分钟。

2.1.2 坐位训练 术后第3天扶患者从床上坐起,采用三级平衡评估法。Ⅰ级平衡是指在在静态不借助外力的条件下,患者可以保持坐位或站立位平衡;Ⅱ级平衡是指在支撑面不变条件下,患者的身体某个或多个部位运动时可以保持平衡;Ⅲ级平衡是指患者在有外力作用或外来干扰的条件下,仍可以保持坐位或站立位平衡。该患者无法达到Ⅰ级平衡,需用健侧手扶住床栏或家属站在患侧扶住患者,进行坐位平衡训练,达到Ⅰ级平衡后,鼓励患者双上肢做外展、内收击掌、屈伸运动,坐位平衡下完成日常生活自理。选择合适高度的椅子,地面采用十字标记,让患者左脚按照十字标记的前、后、左、右顺序进行滑动。该患者在护士及家属鼓励下均能完成上述动作,并能根据自己耐受能力逐渐延长训练时间,逐渐训练至Ⅲ级平衡。

2.1.3 站立行走训练 术后第5天,患者坐位达到Ⅲ级平衡,在康复护士指导下,练习从椅子上起身和坐下。患者站立不稳,练习靠墙站立,护士与家属分别站于患者左右侧,患者双上肢外展,举过头顶双手击掌,双手外展,向前击掌。康复护士与患者面对面站立,握住患者双手,家属站于患者左侧,鼓励患者原地踏步练习,向前和向后迈步,训练步态的协调和稳定性。护士与家属站于患者两侧,搀扶患者在病房走廊进行步行训练,每一步都踏在地板上的直线上,同时进行转弯、横走、前进、后退、原地转圈等练习。

2.1.4 上肢精细活动训练 卧位、坐位或站立位,都可训练,用左手做指鼻、指指训练,就地取材选择物件,从大到小,做捡物训练,直至上肢运动协调能力恢复。

该患者在护士及家属鼓励下均能完成上述动作,并能根据自己耐受能力逐渐延长训练时间。

2.2 吞咽康复训练

2.2.1 早期留置胃管 术后第1天医嘱改为半流质饮食,护士行洼田饮水试验,评估结果为Ⅴ级,予留置鼻胃管。术后患者摄入热卡的目标量为25~30 kcal/(kg·d)、摄入蛋白质的目标量是1.5~2.0 kcal/(kg·d),根据患者标准体质量=(身高-70)×60%,计算出每日热量及蛋白需求,遵医嘱每天给予营养科调配的高蛋白鼻饲匀浆液6袋(每袋300 mL),鼻饲泵匀速泵入。协助口腔护理,每天2次,待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恢复后,鼓励患者自己漱口与刷牙,每天4次。

2.2.2 心理护理 患者术后因吞咽障碍留置胃管,情绪低落,医护人员及时就病情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沟通。告知患者,因肿瘤与神经粘连紧密,术中因剥离肿瘤对神经造成的牵拉和损伤是不可避免的,神经的恢复是可逆的,但是需要的时间比较长,要有足够的耐心和信心,留置胃管只是暂时供给营养的途径,待患者术后运动功能康复后,会尽早拔除。指导患者每日配合好医生、护士、治疗师的治疗措施,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经过医护反复的沟通,家属的陪伴与心理支持,患者能配合做好术后康复训练。

2.2.3 神经肌肉低频电刺激 请康复科医生会诊,应用吞咽障碍电刺激治疗仪,对咽喉部肌肉进行电刺激,加强吞咽相关肌群运动的协调性,每天1次,每次30分钟,每周5次。

2.2.4 门德尔松训练技术[6]该技术可以增加喉上抬的幅度和时长,增加环咽肌开放的时间与宽度,改善整体吞咽的协调性。康复护士先自己做吞咽动作,让患者观察吞咽时喉结上抬的动作,然后康复护士再次做吞咽动作时握住患者的食指,置于康复护士甲状软骨上方,让其感觉吞咽时喉上抬。最后让患者自己做吞咽动作,康复护士用拇指或者食指置于患者甲状软骨下方,轻轻捏住喉部并辅助上推患者喉部,嘱患者屏住呼吸尽可能使喉部上抬停留几秒钟。由此引导患者吞咽时有意识的上抬喉部,并鼓励患者自主进行门德尔松吞咽技术训练。该患者能配合护士完成上述动作,并每日进行自主训练。

2.2.5 Shaker训练法[7]也称为头抬伸训练,目的是加强舌骨上肌、甲状舌骨肌收缩,促进喉上抬和上食管括约肌松弛开放,从而改善患者吞咽后食物的残留和减少误吸的发生。操作方法是患者仰卧于床上,尽可能抬高头部使眼睛看向自己的脚尖,并且尽可能维持姿势一定时间,注意肩部不能抬离床面。运动功能恢复后,可采用站位训练,靠墙站立,做最大限度的抬头,低头,左侧头,右侧头,颈部旋转等动作,放松及牵拉颈部肌群。每次的运动时间可根据患者的耐受能力自行调整。这一方法有助于训练上食管括约肌开放的肌力,改善患者吞咽后食物的残留和误吸。

2.2.6 间歇性管饲 术后3周,患者的运动功能恢复,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100分,生活完全自理,经治疗师评估,仍需管饲进食,对患者进行详细健康教育后,予拔除胃管,实施间歇性管饲。其特点为间歇性[8],更符合人体进食的生理规律,保持了消化道的正常生理结构,同时,每1次吞管的过程,都是对相关吞咽肌群进行1次有效的强化吞咽训练,有利于改善吞咽相关肌群的运动功能,从而促进吞咽功能的恢复[9]。实施过程:患者取坐位,使用20号一次性导尿管,用饮用水湿润管道,嘱患者张口,将导尿管从左侧口咽部插入,同时嘱患者做吞咽动作,插入深度约25~35 cm,导管末端放入水中,深呼吸3次,无气泡溢出,向导尿管气囊注水3~5 mL,轻拉导尿管,使气囊卡在环咽肌下方,先注水20 mL后,再注入温度适宜的流质食物,每次注食量300~500 mL,注食完成后注入适量的水。每次注食结束拔除导管,保持坐位或半坐位30分钟或以上。用后的导尿管用水冲洗干净,自然晾干以便下次使用。根据患者的情况每天插管4~6次,两餐之间可视情况补水200~300 mL。

2.3 出院指导及随访 在院期间,教会患者及家属实施间歇性管饲技术,指导患者购买电动搅拌机,自行制作糊状食物,按照营养金字塔选择适量的日常居家食物种类,加入适量调味料蒸煮熟后,加入适量的温水或汤制作糊状食物,每天3~4次间歇性管饲进食。出院后到当地医院继续进行吞咽康复治疗,定期评定,每日监测体温,每周监测体质量,以防止出现吸入性肺炎及营养不良。通过微信与患者保持紧密联系,患者出院后随访至术后1年,患者因经济原因一直居家康复,出院后半年,采用侧方吞咽、点头吞咽等代偿吞咽方式,可经口进食半流、布丁样食物,已停止管饲。患者体质量指数在正常范围,营养状态良好。

3 小结

Frenkel训练法可以改善桥小脑角肿瘤切除术后引起的共济失调,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

该病例经乙状窦后入路进行手术,手术时间长,小脑肿胀明显,故切除外侧部分小脑组织。术后出现共济失调及平衡功能障碍,影响了患者术后的早期下床活动,不利于术后快速康复。Frenkel训练法有助于改善因小脑损伤引起的共济失调,同时促进患者术后下床活动[10]。本例患者由康复专科护士应用Frenkel训练法训练3周后,ADL评分从45分提升到100分,生活完全自理,康复效果满意。

桥小脑角肿瘤术后及早进行吞咽功能床旁筛查与评估,出现吞咽障碍,早期留置胃管供给足量营养,并申请多学科会诊,早期采用吞咽康复治疗仪、门德尔松训练技术、Shaker训练法等吞咽康复技术配合治疗。早期吞咽康复训练,可以降低术后误吸、肺炎等并发症的发生率[11],本例患者在留置胃管及吞咽康复3周后,经康复评定后仍需依靠管饲进食,而长期留置鼻胃管对患者存在较多的不良影响[12],胃管胶布粘贴于面部,增加了患者的病耻感[13],降低其生活质量及重返社会的信心。间歇性管饲技术,有利于增加患者重返社会的信心、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但间歇性管饲技术常在吞咽康复期、康复科实施较多,在神经内外科等临床急性单元实施较少,随着医护患对快速康复的认知不断深入,患者对康复的需求日益增加,护理人员应提高早期康复护理的认识,熟悉并掌握早期康复护理技术操作,加速患者的康复。

猜你喜欢
胃管小脑家属
小脑对吞咽神经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
二次试水法在难置胃管患者胃管位置判定中的应用
1例新生儿小脑半球出血并破入脑室手术案例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双胞胎在这儿呢
“留置胃管”真的那么恐怖吗
改良式胃管固定方法的临床应用
哈哈哈哈,请跟着我大声念出来
急性中毒患者胃管置入方法的探讨
朝韩红十字会商讨离散家属团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