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1+X证书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逻辑理路与实施方略

2021-12-04 18:40:17
天津职业大学学报 2021年6期
关键词:资格证书职业技能证书

蔡 琦

(广西职业师范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7)

在当前的职业教育中,1+X证书制度与课程思政是进行教育改革的两大重点,分别对应职业技能的培养和思想政治对学生个人发展、职业规划、人生价值的塑造。传统的教学和实践中,往往分别将1+X 证书制度与课程思政作为单一的概念进行探讨。但是二者作为职业院校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相互结合、相互协同,更好地实现知识、技能与价值观的同步传递。

一、1+X证书制度与课程思政的概念界定

1+X 证书制度的1 是指学历证书,但对于X 的界定,则有不同的看法。以徐国庆、伏梦瑶(2019)为代表的学者认为,1+X 证书制度试点,需要有丰富的技能等级证书供学生选择,在现有的职业资格证书之外,还应开发更多的专项资格证书。[1]专项职业技能证书的推广,既不是单纯的一两个证书的推广,而是根据岗位的需求,实施多种技能的融合,培养复合型人才。[2]从行业的现实情况来看,学生毕业就业,除了具备专业技能,一些职业资格证书是必须具备的门槛,如金融证券行业的证券从业资格证书。倘若连门槛证书都无法具备,技能证书将无法发挥作用。在获得职业资格证书的基础上,从业人员根据具体行业的不同,还要具备银行(证券、保险)技能、产品营销、会计、数据分析、大数据应用等专业技能,这也是X 证书在金融领域的重点发展方向。笔者认为,1+X 证书中的X 证书,既应该包括传统的书证融通部分,即现有认定的职业资格证书、专业技术资格证书,还应该包括新开发的职业技能证书。

长期以来,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教育是相互分离的,为了打破这一局面,2016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实现思政课程显性教育与课程思政隐性教育的有机结合。从本质上看,课程思政是为了实现立德树人。“育人”先“育德”,注重传道授业解惑与育人育才的有机统一。从课程思政的提出来看,其目的就是实现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同向同行,实现协同育人。对于职业院校来说,专业课是课程思政最重要的载体,将课程思政贯穿专业课教学、实训、职证考试、技能培养各个环节,是职业院校产教融合办学特色的重要体现。课程思政不仅在于言传,更要注重身教,特别是对于职业技能人才的培养,要发挥身教的引领作用。

从概念上看,无论是1+X 证书制度,还是课程思政,都是当前职业院校人才培养与课程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本质上都体现“如何教育人”“如何培养人”,都是为了培养更加优秀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实现人才更好的发展。故而将二者联系,分析研究对于新时代人才培养至关重要。

二、职业院校1+X 证书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逻辑理路

作为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重点突破,厘清1+X证书制度与课程思政的培养目标、现实要求与逻辑关系,对于将两者融合协同育人尤为必要。

(一)1+X证书制度与课程思政均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首先,从2019 年发布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来看,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要求职业技能证书要反映职业活动和职业生涯发展的综合能力,同时各类课程要与思政理论课同向而行,实现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培养的高度融合。从教育部2020 年5 月发布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来看,文件明确了开展课程思政的内容和重点,其中包括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修养,深入开展宪法法治教育,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理想和信念,深化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自觉实践职业精神和职业规范,增强职业责任感,培养正确的职业品格和行为习惯等内容。二者均是为中国特色教育事业服务的重要方面。

其次,职业院校的课程教学集中在专业实训、技能培养等方面,1+X 证书制度推广实施以后,技能课程的占比和重要性将进一步提升。一方面,职业院校开展课程思政,必须将1+X 证书制度放在重要突出的位置。另一方面,1+X证书制度实施过程中,将引入政府部门、行业协会、企业、培训组织等多元主体进入到教学活动当中,上述教学和培训活动应该成为课程思政与专业教学相结合的亮点。

(二)1+X 证书制度与课程思政的有机结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

就1+X证书的工作而言,关键在于X证书的标准制定、开发和实施。X证书的实施,既应该包括传统的书证融通部分,即现有认定的职业资格证书、专业技术资格证书,又应该包括新开发的职业技能证书。从职业资格证书、专业技术资格证书的角度,各项考证教材中往往涵盖了职业道德素养和行业法律法规、规则规范的内容,这本身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和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思想政治与职业精神结合的关键所在。从职业技能证书的角度,虽然职业技能证书的开发、培训有行业、企业等组织参与,但本质上对学生职业技能的培训、考核、评价仍然属于学校教学活动,因此必须紧密结合课程思政的内容,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接班人。

就课程思政的工作而言,X证书的实施是与行业接轨最紧密的环节之一。首先,课程思政与X证书的结合,将使课程思政具有专业性、前沿性。抽象的思政教学与学生毕业从事的具体工作相结合,不仅可以改变传统思政课程较为枯燥、晦涩的现状,还可以焕发出思政教学的时代新机,符合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其本身就是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过程。其次,X证书的培训考核过程中,教师展现出的工匠精神,维护行业形象与诚实守信、实事求是的作风,既是思政课程的重要内容,又是教师工作和相关行业工作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体现。

(三)1+X证书制度与课程思政相结合是建设长期、接地气的教育事业的客观要求

从长期性上看,1+X证书的实施对象既包括在校学生,又包括企业职工、退伍军人、社会人士等主体。上述主体在进入社会工作之后,不少人会面临职业倦怠和职业迷茫,需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来武装修炼自身,增强工作动力与职业使命感、荣誉感,通过职业技能培训同时提高自身思想水平和职业技能。在筑牢思想根基,理论指导实践的基础上,职业技能学习将事半功倍,职业技能证书的取得又将增添学习人员的仪式感,让他们更好地深化自身道德修养,也是精神的一种洗礼。

从课程思政在职业院校的实施情况上看,职业院校不同于研究型大学,课程设置上更注重职业技能的培养与应用,故而课程思政在职业院校的推广需要更接地气。以X证书的开发、推广、实施为契机,推进课程思政在职业院校的落地生根,更加符合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与实际,且方式更加生动活泼,有利于开展沉浸式课程思政教学,避免思政教学与专业教学“两张皮”的现象,打造具有职业院校特色和亮点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

三、职业院校1+X 证书制度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实施方略

综上所述,职业院校将1+X 证书制度与课程思政相结合开展特色化办学,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的现实要求,又是在教学设计、教学联动、思想指导实践等活动中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指引。笔者对职业院校1+X证书制度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实施提出一些可行性意见。

(一)教育部门

1.制定并完善相关细则和方案,合理将思政元素引入1+X证书制度

首先,要发挥课程思政的作用,立足实际,针对职业教育的办学特色,区别传统理论型、研究型高校,制定课程思政的实施细则与方案。[3]要合理引导,在保证专业课和取证培训考核等正常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基础上导入课程思政,切忌盲目推广,强行嫁接,引发学生和社会的反感,违背课程思政实行的初心。其次,实现课程思政与1+X 证书制度的有机结合,需要教育部门加大宣传和激励的力度,为学校和企业的合作提供资金支持与制度保障,调动企业参与积极性。再次,要积极完善课程思政建设和1+X 证书制度的配套措施,创立良好的舆论环境,激发行业、企业的社会责任感,这是课程思政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实现育人,实现教学相长的必然要求。最后,建立和完善评价体系,完善进入和退出机制,引入动态性和过程性指标,实现课程思政建设和1+X 证书制度的长期良性发展。

2.积极组织有关课程思政内容的宣传和培训

一是发挥教育部门牵线搭桥的作用,组织培训与宣传活动,使参与1+X 证书制度的企业更好地了解政策。二是发挥教育部门搭台唱戏的作用,组织学校、企业分享经验,良性互动,展示课程思政建设的优秀成果,实现资源共享与平台优化。三是发挥教育部门的指挥棒作用,积极组织课程思政的教研活动和课程设计研讨班、竞赛,通过多样化的形式汇集课程思政建设方面的新点子、新创意,形成较为可行的工作方向和实施措施,通过专业课和职业证书课程教学润物无声地进行价值塑造和能力培养,更好地实现三全育人。

3.组织开发在线课程资源,探索双主体线上协同育人的教学方式

长期以来,在思政课教学和专业课教学上,已经有了一批质量上乘的“金课”资源,但是在结合课程思政专业课尤其是职证课课程教学资源上,仍然存在一些短板。尤其是互联网上的某些考证课的教学资源把考试通过作为单一指标,忽视了“育人育德”的工作,功利色彩比较明显,需要纠正纠偏,让学生明白学习、考证和工作的内生价值与意义,避免简单化和机械化理解证书的意义。教育部门应积极利用互联网在线教学的优势,组织开发具有课程思政特色的专业课和职证课教学资源,组织专家评价机构把关课程内容与质量,实现对学生的正确引导。积极探索学分银行制度,打通各个学校、各个企业之间的物理壁垒,实现资源整合与共享,最大化地利用高水平教师和高水平企业培训人员。鼓励探索学校、企业双主体线上协同育人教学模式,利用VR、虚拟仿真等技术开展体验式、浸润式教学,更好实现协同育人。

(二)职业院校

1.积极推动学生参与职业资格考试和职业技能考试

第一,推动学生参加职业资格考试。对于一些行业来说,职业资格证书是进入行业的门槛和基础,如证券行业、基金行业、教师行业等,必须积极鼓励这类专业的学生考取职业资格证书。首先,考取职业资格证书是进入行业的基础条件,是学生毕业进入行业工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的前提,没有职业资格、技能证书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其次,从思政教育的目的来看,教育学生持证上岗、依法从业也是塑造学生正确价值观的要求之一。再次,职业资格证书考试的内容涵盖职业道德、法律法规等内容,这本身即是证书考试和课程思政相结合的交汇之处。

第二,推动学生参加职业技能考试。当前我国的职业教育与行业用工存在着结构性的矛盾,一方面受到国际经济形势不景气与新冠肺炎疫情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就业岗位尤其是一般性就业岗位大幅缩减;另一方面许多企业反映专业人才、熟练工人“招工难”“用工荒”的困境。学生积极学习职业技能、提升技术水平、参与职业技能考试,毕业后具备能够满足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实际需要的技能,本质上是支持国家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践行当代青年使命,这与课程思政目标相统一。

2.职证教材制定与课程授课过程中增加课程思政元素

在教材制定方面,首先,就现有的职业资格教材而言,虽然大多涵盖法律、行业法规、职业道德等内容,但更多呈现出碎片化的思政知识点。其次,从职业资格教材制定的主体上看,教材多由行业协会制定,而课程思政是近年来才在学校推广的内容,行业教材编写上相对滞后。再次,对于职业技能证书,尚处于开发试点阶段,配套的专业性教材缺乏,更不用说蕴含课程思政的内容。因此,将X证书中的技能与课程思政内容相结合,编写出反映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等内容的职证教材尤为必要。

在授课环节方面,首先,在缺乏蕴含思政元素的职业技能教材的情况下,X证书的授课教师需要自行整理出与课程相关的思政知识点,在课堂上进行讲授。其次,职业院校要对承担职业技能证书教学的师资做好把控,对于企业等外聘单位的师资,一是挑选具有先进事迹的优秀党员和业务能手进行授课。二是在教学工作中引导外聘师资积极参与课程思政教学。三是组织专业教师、外部(企业)师资与思政教师的交流培训,通过互学互鉴,改进课程思政教学的方式方法。

3.实行多样化的课程考核方式,融入课程思政元素

结合案例、小组讨论汇报等方式,注重过程性评价与思想上的考核。首先,无论是学历教育、职业技能证书的培训考核还是思想政治教育,根本目的是使学生更好地享受教育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健全学生的人格,因此注重过程性评价,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探索真理、钻研技能、积累知识才是根本目的。其次,考核的目的不是一考定终身,而是通过评价更好地查漏补缺,认知现有思想、理论、技能上的不足,过程性评价更能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习惯,更符合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技能人才长期学习钻研的要求。再次,要注重对学生思想上的考核,做到学以致用,知行合一。[4]技能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契合实际工作,课程思政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指导实践。注重对学生观念和思想的培养,在技能实践中落实课程思政,是课程思政与1+X证书制度协同育人相互升华的具体表现。

(三)企业

1.以1+X证书制度为依托,积极参与课程思政教学

一是企业在参与X证书的授课、培训、考核的过程中,利用好自身场景性和实战性的优势,组织学生到生产一线开展教育、观摩思政教育活动。例如,理工专业邀请党员技术能手分享学习工作经验,技能实操,展现大国工匠精神;经济专业分享如何结合国家大政方针指导实践,积极输血造血,助力实体经济发展;医学专业分享在新冠肺炎疫情中的感人事迹等。二是积极凝练企业文化,树立积极正面的企业形象,展现当代企业所具备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在学生进入企业培训实习期间,积极宣传优秀的企业文化,使学生感受到刻苦上进、团结协作、奋勇争先的文化氛围,迅速融入企业家庭,更好更快地学习技能和本领。三是积极挖掘专业名人、行业大师等资源,梳理行业历史,融汇行业典型模范与教训案例,立足实际,弘扬正能量,以形式多样、通俗易懂的方式为课程思政提供助力。

2.发挥企业基层党组织作用

要发挥基层党组织的作用,首先是企业要强化对自身党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在1+X 证书制度下,企业党员尤其是作为培训师的党员身份发生了转变,不仅是企业员工,还是授课教师。角色的转换要求企业教师不仅要掌握熟练的工作技能,良好的传、帮、教能力,还要具备较高的思想政治素养。因此,发挥基层党组织的作用,强化思政理论学习,提升企业教师课程思政教学的能力尤为必要。其次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邀请在企业培训学习的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参与企业党组织的民主生活,强化自身理想信念。最后是加强职业院校与企业基层党组织的交流与合作,建立有效的组织协调机制,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猜你喜欢
资格证书职业技能证书
WJCI 收录证书
CSCD收录证书
草原与草坪(2022年1期)2022-05-11 10:44:40
收录证书
大英县职业技能培训调研
太仓市服装定制职业技能竞赛举行
工会信息(2020年21期)2020-02-28 07:19:36
收录证书
努力开创职业技能培训的新局面
学习月刊(2016年14期)2016-07-11 01:54:48
澳大利亚职业教育培训包的应用研究——以安防技术应用二级职业资格证书获取为例
论高职院校推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必要性
职业技能竞赛国内外现状分析
出版与印刷(2013年4期)2013-12-15 10:2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