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文平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天津 300222)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对青年一代思想政治工作,他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1]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摆在了重要位置,事关人才培养方向。就如何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他进一步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2]赋予了各类课程的思政责任和使命,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是思想政治课程应承担的职责,也是其他专业课程与公共课程都要承担的职责。本文在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论述的学习基础上,站在课程思政的立场上,尝试探讨高职专业课程的思政功能生成问题。
笼统地说,课程是人才培养的载体,与人才培养密切地联系在一起。在课程理论中,对课程有多样而丰富的理解,诸如课程即知识、课程即教学科目、课程即经验、课程即活动、课程即教学计划等等。近年来也形成一些聚焦个体教育意义的理解:课程即社会文化再生产、课程即意义世界的生成[3]、课程即学生个体精神生命的成长资源[4]等等。人们对课程的理解已远远超越了局限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范畴,课程不仅仅在于其知识价值,课程也在于其对人的思想、道德、精神和灵魂等方面的价值。“从大学教育的本质来看大学课程,确立人的完善在大学课程中的目的指向作用,使得大学课程最终实现提升学习者的精神意义层面,促进个体的‘灵魂转向’,从而真正实现大学教育培养完美人性的最终目的。”[5]根本上说,高职专业课程的本质在于全面育人,高职学生参与高职专业课程学习不仅收获专业知识与技能,而且启迪思想、陶冶情操、温润心灵,最终文化成人。
思政是什么?汉朝王充的《论衡·感类》中出现过该词,“太戊思政,桑穀消亡。”《隋书·循吏传·柳俭》中也有这样的表达,“时高祖初有天下,励精思政,妙简良能,出为宰牧。”当时思政是指思行善政,与谋划惠及社会事业的行动相关。思政是思想政治的简称,思想政治工作以人为对象,解决人的思想、观点、政治立场问题,是提高人们思想觉悟的工作。实质上,思政是围绕人的思想、信念、价值、精神等方面的发展,是人的发展的最高境界,是达到真正的人的最高境界。正如前苏联伟大的社会主义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关于真正的人所描述那样,“真正的人要有一种精神——人的精神,这种人的精神会在信念与情感、意志与追求之中,会在对待他人和自己本人的态度上,会在分明的爱与憎上,在善于看到理想并为之而奋斗的方面表现出来。”[6]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所讲的思政是广义上的大思政,是“总开关”“精神之钙”“纽扣”,是关于人的理想信念、价值立场、道德品性等方面的发展。
课程与人的发展有着天然的密切联系。育人是课程的根本价值所在,立德树人是课程的根本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我国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7]大学课程作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核心载体,在传授高深学问的基础上承载着塑造大学生的思想、价值和精神等方面的思政任务。2018 年5 月2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讲话强调,“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真正做到以文化人、以德育人,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要把立德树人内化到大学建设和管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做到以树人为核心,以立德为根本”[8]。所育的“人”是完整意义上的“人”。对于高职专业课程而言,思政不是另起炉灶,而是其本身所蕴含的教育价值,需要将高职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解蔽出来。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所指出,“好的思想政治工作应该像盐,但不能光吃盐,最好的方式是将盐溶解到各种食物中自然而然吸收。”[9]高职专业课程之中有思政的元素,并且应承担思政教育的使命和职责,思政工作的落实寄托在一门门课程之中。
教育作为一项促进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性化的实践活动,课程的一方面在于推动个体的社会化发展、推动个体适应社会、成为社会的有用之人,课程的另一方面在于将社会的意识形式向个体传递渗透。基于此,高职专业课程的思政功能表现为两个大的方面,即个体层面的思政功能和社会层面的思政功能。
德国思想家雅斯贝尔斯认为,“全部教育的关键在于选择完美的教育内容和尽可能使学生之‘思’不误入歧途,而是导向事物的本源。……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集。”[10]高职专业课程的个体层面思政功能在于引导高职生树立理想信念,塑造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践行职业道德。
首先,高职专业课程的理想信念教育功能。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讲话指出,“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没有理想信念,就会导致精神上‘缺钙’。”[11]理想是人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对未来发展状态的向往和追求,信念是对所确立的某种理想发展状态坚定不移地真诚信服和坚决执行的态度。高职专业课程对高职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功能表现在科学理想信念、职业理想信念、人格理想信念等方面。用高职专业课程所提供的专业知识引导并帮助高职学生形成科学理想和科学信念;用专业知识中科学家和高技术人才的科学技术创造事例形象地激励高职学生追求科学理想、坚信科学精神和技术创新精神;用高职专业课程所提供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服务于社会职业岗位,推动人类社会进步,不断启迪着高职学生朝向某个职业发展方向努力,确立自己毕生追求的职业理想信念。高职专业课程中涉及到的伟大科学家、技术实践者的积极人格形象熏陶着高职学生的人格理想信念,激励他们争做一个能够造福人类与社会的人。
其次,高职专业课程有三观教育功能。青年期是一个人三观形成的重要时期,高职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高职专业课程是青年高职学生在校期间接受的最广泛教育影响。高职专业课程知识中蕴涵着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而具有对高职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功能。世界观教育是指“使学生获得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正确认识和态度。”[12]科学技术知识是科学世界观形成的基础,高职专业课程向学生提供科学技术知识,会奠定学生科学世界观形成的基础。“科学世界观的形成,取决于学生理解科学基础知识的主要和主导思想的深度。”[13]人生观是人们在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对于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高职专业课程对学生的人生观教育功能主要表现在课程内容中隐含着人生的道理及课程教授者言传身教中展示出来的人生力量。价值观主要指个体对客观事物(包括人、事和物)及对个体自己的行为结果的意义、作用、效果和重要性的一种总体评价。高职学生后期所做出的职业选择与其在求学期间所形成的职业价值观有着密切的关系,而其职业价值观与其所研习的专业课程密切相关,专业课程的学习帮助高职学生了解自身所学专业面向的职业岗位所产生的社会或个体意义。
第三,高职专业课程有职业道德教育功能。“知识对于提升个人的道德境界、构成良性的社会制度、形成共同的道德价值规范和标准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14]一直以来,在多数教师头脑中存在这样的意识,“我所教的课程主要是培养大学生的专业素质,学生未来就业岗位中需要具备的职业道德素质培养应当是思想品德课程或职业道德课程的事情。”其实,这种观念将专业教育与职业道德教育割裂开来了。职业道德教育不仅仅是“职业道德”类课程的“专利”,而广大的专业课程具有不可忽视且应深入挖掘的职业道德教育功能。比如“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中的“食品化学”“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技术”等课程中蕴涵着食品安全、诚信生产、服务人类健康等职业道德教育。
课程具有社会意识形态教育功能,认识到并践行好高职专业课程的社会思政功能是回应“为谁培养人”问题的关键。高职专业课程的社会层面思政功能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高职专业课程的马克思主义传播功能。马克思主义教育不仅仅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等思政类课程的职责,也是其他所有课程的职责。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不懈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为学生一生成长奠定科学的思想基础。”[15]马克思主义是普遍的真理,在高职专业课程中,任何一门课程都蕴涵着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比如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教育学原理》课程中关于教育与经济的关系,反映着马克思主义中关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的科学原理,所以该课程内容的功能不仅是简单地实现学生对教育与经济关系问题的掌握,而更是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深化认识和具体运用。高职专业课程应结合具体的科学内容,落实好马克思主义教育功能。
其次,高职专业课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功能。有的教师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那24 个字(即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熟记这24 个字就掌握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己所执教的专业课程中不涉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们应当改变这种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含着丰富的意蕴,渗透在教师所学的知识、所做出的行动之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不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广大师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16]如水利水电工程专业课程中的《水电站建筑物》《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水利水电工程管理》等课程的内容中应联系到国家新能源发展、三峡水利工程等方面,突出“富强”这一核心价值观;大学语文课程中《国殇》《李将军列传》《从军行》等篇章蕴涵了丰富的爱国主义情感,是对“爱国”这一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熏陶。可见,高职专业课程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功能。当然也需要进行积极探索,教师要在各类课程中渗透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第三,高职专业课程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功能。课程是一种文化的表征,高职专业课程凝集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其具有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功能。传统的观念认为,只有在历史类课程及专门的中华文化类课程之中才存在着传播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功能,其实在其他一些课程中也有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功能。比如,物理学并不全部都是西方的,我们中国也有很多先于西方优于西方的创造,墨子将圆定义为一中同长也,将力定义为形之所以奋也,以及对小孔成像原理的发现与实验,这些都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科技文化。此外,天文学方面我国古代就有世界最早的天文仪表;数学方面我国最早发明十进位制计数法,最早提出负数的概念和正负数加减运算法则,等等诸多个领域里都有优秀的传统文化积淀。面对当前的世界格局,我们更应该强化在每一课程之中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功能,强化文化自信,激励高职学生在每一个领域中学习中国特色的技术技能体系。
课程实施本身是一个复杂系统,涉及多个方面的因素,需要协同多方面力量。“要紧紧抓住教师队伍‘主力军’、课程建设‘主战场’、课堂教学‘主渠道’,让所有高校、所有教师、所有课程都承担好育人责任,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将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形成协同效应,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17]其具体条件如下。
“做有理想、有追求的大学生,做有担当、有作为的大学生,做有品质、有修养的大学生,”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大学生寄予的厚望,这也应是高职专业课程应确立的发展价值导向。所谓发展即一种朝向进步的变化。高职专业课程带给学生的发展是多个方面的,既包括知识与技能的收获,又包括思想、精神、人格的成长;高职专业课程带给学生的发展是具有时间延续性的发展,既推动高职当下的发展,又激发他们未来的发展,实现可持续性发展;高职专业课程带给高职学生的发展是个体与群体的统一,既要实现个体层面的全面和谐发展,又要在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社会的互动之中确立民族与国家的使命意识和行动。总之,不论是在学校层面规划专业课程设置,还是在教师层面实施具体课程教学,均将课程作为学生发展的资源,确立促进学生发展的价值导向理念。
教材是课程的载体,是实现课程育人的核心资源。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教材建设是国家事权。强化教材建设是实现高职专业课程思政功能的重要途经,重在对高职专业课程教材的思政要素把关。一是强化教材编制中的价值方向引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牢把握教材编制的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确保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到教材编制工作之中。二是强化教材内容的选择把关。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引,在科学文化知识的内容中吸收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渗透好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和学术自信,防止各种错误思潮、消极内容和负面因素进入教材。三是强化教材出版的审定管理。从出口关对成品的教材强化审定管理,审核其思想政治属性,保证教材的政治立场。四是强化教材编制工作者的思政意识。教材往往直接反映着教材编制工作者的意图,教材内容的思政性与教材编制工作者的思政意识密切相关,必须建设一支思想政治觉悟高的教材编制工作者队伍。
“教师的工作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18]教师是课程的实施者,教师的课程思政能力直接关系到课程实施中是否能够落实好思政功能。“如果说今天的学生是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主力军,广大教师就是打造这支中华民族‘梦之队’的筑梦人。”[19]这就要求高职专业课程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课程思政能力,能够在自己所教授的课程中渗透好思政教育的行动。比如某教授执教到《画法几何与机械制图》课程内容的时候,关于工程图样绘制时上升到做人的高度,“在工程图上写字,如同做人,应规规矩矩、清清白白,”教师根据内容特点及时开展思政教育,这就是一种课程思政能力。高职教师的课程思政能力体现在其对课程目标的思政化设计、对课程内容的思政化创生、对课程实施的思政化释放这些课程活动之中。
课堂是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程思政功能实现的主渠道。“要切实把教育教学作为最基础最根本的工作,深入挖掘各类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让学生通过学习,掌握事物发展规律,通晓天下道理,丰富学识,增长见识,塑造品格,努力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0]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转化为内在的德性,将知识和技能的运用与国家社会发展的利益联系起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关心关爱每一位同学,深入了解其学业背景,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引导学生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和学习态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愉悦的氛围,使课堂充满生命和思想的活力,为学生学习及未来生活创造一种美好的现实生活世界与未来愿景。
按照常规的思维习惯,一谈课程我们想到的都是课程表中所列出来的一门门科目,因此人们将课程主要聚焦到了那些显性课程上。其实,除了显性课程之外,隐性课程也是一类不容忽视的课程,我们必须重视发挥专业教育中隐性课程的思政力量。隐性课程主要是指在学校课程计划中未明确规定、学生未直接感知,但却潜移默化地产生教育影响的力量。主要表现为观念性隐性课程(如学校办学价值和专业课程理念)、物质性隐性课程(如专业课程实施的场所与环境)、制度性隐性课程(如专业课程管理制度规范)、心理性隐性课程(如师生关系)。在高职课程建设中,我们必须认识到隐性课程是重要的思政力量。比如高职中融洽的师生关系或积极的教师形象是学生积极人生价值形成和健全人格塑造的重要影响力量,这其实是一种隐性课程的思政力量。“真正的教育不仅发生在课堂上,同时发生在师生交流的任何一个时刻。”[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