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晋江市实验幼儿园 洪娜娜
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越来越重视幼儿教育问题。所谓的情境教学模式,是广大教学工作者借助先进信息技术,参考相关的教学内容来进行真实情境创设,旨在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便更好地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广大教师应不断提升自身的业务水平,提升教学语言组织能力、肢体协调能力等,构建符合学生生活实际的课堂教学,以便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体现幼儿在教学中的主体性地位,更好地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的各项要求。
在幼儿教学的过程中,广大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进行合理化的教学情境创设,以便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选择有益于学生接受的内容,旨在全方位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积极性。比如,在幼儿园小班教学中,要鼓励孩子主动参加幼儿园小班举办的绘画比赛等活动。很多孩子都能自己完成绘画作品,画得比较快的孩子往往较为兴奋,常常拿着画到处乱跑,争先恐后地想获得老师的表扬。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一定要好好鼓励学生。在进行教学情境创设时,笔者走到一个孩子的身边,用诙谐的语言以及模拟动作,亲切地对孩子说道:“小朋友,你看看我,我是个百变魔法师,我能把我的大手变成大树呦!”此时,小朋友们会被魔法所吸引,然后笔者就把准备的道具和手掌相互结合,进一步来吸引小朋友的兴趣,说道:“你们看,手指是不是树枝?再加上树叶以及果实,这样不就完成了大树,这魔术是不是挺厉害的啊!”说完之后,大多数小朋友还是感觉比较震惊,他们的注意力被完全吸引了过来。小朋友相互之间也开始交流,主动发表自己的看法,这样就积极构建了良好的情境创设环境,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考虑到幼儿园小班教学中幼儿的身心特点,是深入推广情境教学的重要方面。部分幼儿往往对于情感的需求较为迫切,另一方面,他们在实际生活中往往还会感觉到孤单。在幼儿园小班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好情境教学的优势,有效进行幼儿情绪的安抚,鼓励他们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进一步实现心灵上的满足。特别是对于幼儿来说,他们由于自身的体验以及社会阅历方面的限制,单纯心智难以理解高深的学问。简单化的情境模式,能有效帮助学生体会其中所蕴含的道理,便于幼儿接受。充分利用幼儿的好奇心,借助合适的案例来有效培养幼儿的良好生活习惯,积极引导他们的正确行为。比如,有一次,班级中某位学生的铅笔找不到了,教师可以通过情境的方式,说道:“小朋友们,你们谁看到我的铅笔了呢?它找不到主人,会很伤心的啊!”下课后,那支铅笔回到了小朋友的笔盒中。
幼儿还没有较为严密的思维方式以及思维能力,是非曲直观念也不太强。他们内心往往具有较为强烈的好奇心,具体表现为他们的行为习惯,但这并不能表明他们能有效进行外界事物的准确分辨。大部分幼儿是通过大人的语气和动作来进行模仿,还有他们所接触到的电视剧、音乐等方面的影响,会使幼儿形成喜欢以及不喜欢的概念。幼儿教师则应该充分利用好情境教学的优势,积极构建良好的社会道德教育模式,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积极构建和谐的价值观。通过和幼儿进行准确的语言交流,让他们懂得社会主义下的中华传统美德,保障学生的身心健康,为幼儿的健康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由于幼儿年龄普遍较小,心智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对自身的控制和约束能力不强,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课堂教学。因此,教师在小班体育教学活动中应注重加强幼儿之间的相互合作和监督,以便更好地培养幼儿形成良好的合作能力。对此,教师可以将情境教学合理引入小班幼儿体育活动,并根据每一个幼儿的心理认知及体育水平进行合理分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体育活动,使幼儿得以在小组活动中加强合作以顺利完成要求。同时,教师还应引导幼儿在体育活动中互相监督,如果发现对方小组成员违反了体育活动规则,应及时进行提醒和阻止。例如,教师在带领幼儿学习跳远时,可以为幼儿创设小组比赛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团队合作的方式来完成课堂学习。首先,教师先将班级幼儿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划分为若干个小组,然后向幼儿介绍本次游戏比赛规则,如果幼儿在游戏过程中违反规则的话,其所在小组将会受到相应的惩罚。这样,幼儿在游戏比赛过程中除了相互协作之外,还需要相互提醒、相互监督,从而在积极、高效的体育活动氛围中形成良好的合作意识和能力。
个体在社会中生存必然会面对各种挫折、困难,是不可能一帆风顺的,融心理健康教育于课堂教学之中以培养幼儿心理承受能力,是幼儿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有鉴于此,教师可以创设体育游戏教学情境,引导幼儿在体育游戏中勇敢地面对挫折,从而更好地培养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提升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例如,教师可以设计以“数字格子跳跳乐”为主题的体育游戏教学情境,幼儿在这一游戏中必须及时按照教师发出的指令做出相应的跳跃运动,这就要求幼儿必须做到注意力高度集中。一旦幼儿听错做出错误的行为,教师应按照事先设定的游戏规则给予相应的惩罚,从而更好地考验幼儿的心理承受能力。此时,教师要及时做好心理引导工作,给予幼儿三次犯错的机会,并对犯错误的幼儿进行适当的鼓励,帮助他们正确认识失败,增强自信心,从而更好地培养幼儿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当然,教师在设计游戏时必须坚持科学性、合理性原则,过于简单的游戏不会让幼儿心生压力,难度过大的游戏则会打击幼儿的信心。同时,教师必须做好引导工作。
对于幼儿来说,体育活动必须具备一定的趣味性,他们才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此时,教师可以通过创设趣味性的教学情境来激发幼儿的参与兴趣,从而使幼儿在体育活动中感到心情愉悦。但是,幼儿在体育活动中仅仅感到愉悦是远远不够的,还应思考如何让他们在体育活动中体验到更加积极的情感,引导他们发现世界的美好,感受到一定的自我价值感。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幼儿参加以“勇救小动物”为主题的体育游戏,先将班级幼儿划分成两个数量相同的小组,要求两个小组分别站在场地的一端,教师在场地中间放置一个大纸箱,将这个大纸箱视为中央的山洞,并在另一端设置相应的变形平衡木等若干障碍物。然后,教师在游戏开始之前向学生介绍具体规则,要求游戏开始之后每个小组的第一名幼儿要踩着脚踏车到山洞,钻过山洞、到达浮桥,在上桥救起玩具小动物之后原路返回起点,然后下一名幼儿继续上一轮的动作,以所获得的玩具小动物数量来决定胜负。当然,教师在体育游戏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幼儿意识到自身扮演的是勇救小动物的英雄人物,从而激发他们的情感体验,使他们获得更多的成就感,不断增强自信心。
综上所述,在当前的幼儿园小班教学过程中,情境教学具有较为广泛的应用,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要求,有助于幼儿心理及生理的发展。相比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基于情境教学模式的幼儿教学方法能有效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不断提升幼儿的感性认识,有利于进一步促进幼儿的综合发展,也符合新课标的素质教育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