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茂华,李真真
(重庆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重庆 400054)
红岩精神是指在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初期,以周恩来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在特定历史时期和特殊社会条件下为实现民族独立进行的革命斗争过程中形成的一种中国共产党人精神[1]。红岩精神是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和共产主义精神的结晶[2],是中国共产党培育出的一种革命精神。因受小说《红岩》的影响,很多人将红岩精神等同于红岩中的烈士精神,但红岩精神除了《红岩》中展现出的烈士精神,还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因此,为了科学理解红岩精神,我们要正确把握红岩精神的生成维度、内涵维度和价值维度。这不仅是推进红岩精神在新时代传承和发扬的前提基础,更是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的内在要求。
红岩精神是广大红岩人在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伟大斗争中培育形成的民族精神。它的形成贯穿于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初期,这与当时中国共产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息息相关。以周恩来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在国统区复杂险恶的政治环境下,艰苦卓绝的斗争推动了红岩精神的产生,被关押在歌乐山、渣滓洞和白公馆中的江竹筠、许晓轩、王朴、陈然等革命烈士在狱中用鲜血和生命进行的坚贞不屈的斗争诠释和发展了红岩精神。红岩精神是一种客观存在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但是它在形成后并未得到充分的重视,直到1985年原南方局领导成员邓颖超重返红岩村,题写了“红岩精神永放光芒”八个大字,红岩精神才开始受到人们的关注,并传扬开来。任何一种精神的生成都需要一定的条件,因此红岩精神的生成维度需要从红岩精神产生的理论基础、文化根基和实践来源进行把握。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政党的行动指南,中国共产党作为无产阶级政党,自成立起就将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指导中国革命、建设乃至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全党。毛泽东曾要求“一切有相当研究能力的共产党员,都要研究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理论”[3]。因此广大中共党员也始终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武装自己。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决定力量,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指导下,始终相信群众,依靠群众,践行群众路线。面对抗战大后方各种难题,以周恩来为代表的共产党人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教育引导人民群众,组织和领导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到革命斗争中,为革命的胜利打下坚实基础。共产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中国共产党人进行艰苦斗争的精神支柱。正是怀揣着对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坚守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共产主义人生观和为实现人类自由、解放的共产主义价值观,红岩革命志士不顾牺牲积极投身革命,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作为自己终身奋斗的目标。因此,正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红岩先烈们对理想信念不懈坚持、对人格修养不断完善、对真理正义矢志不渝、对人类解放执著追求,才培育出了伟大的红岩精神。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发展史的伟大民族,在漫长的民族奋斗历程中孕育出了独特的民族文化。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操,有“先天下之忧而忧”的使命担当,有“威武不能屈”的坚强意志,有“出淤泥而不染”的高尚品格,还有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也是一个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涵养着中华民族的每一个人,也为红岩精神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文化根基。以周恩来为代表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下,继承和发扬了伟大的民族精神,以坚强的意志、必胜的信心、大无畏精神救国图存,在国统区那个大染缸里出淤泥而不染,以满腔热血奉献自己,从而铸就了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基因底色的伟大红岩精神。
红岩精神的形成不仅有着科学的理论基础、深厚的文化根基,而且有着丰富的实践基础。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以周恩来为书记的中共中央南方局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身处在国统区内的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的革命实践是红岩精神形成的重要条件。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为了更好地维护和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党中央决定在重庆建立以周恩来为书记的中共中央南方局。中共中央南方局在重庆的八年多时间里,领导着国统区的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用民族大义维护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抗日战争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创造性地贯彻“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方针政策,使党的周围团结了一大批民主党派和地方实力派人士;充分利用文化刊物宣传党的政策方针、团结进步文化人士;深入群众,积极开展群众工作,为共产党在国统区奠定群众基础;积极开展海外人士统战工作,扩大共产党的影响力;始终高度重视党的建设,即使是在黑暗的渣滓洞、白公馆监狱中也丝毫不放松,在狱中建立秘密党支部,夯实党的组织堡垒,使中国共产党真正成为国统区内坚持抗战、追求民主的中坚力量。中共中央南方局带领着广大共产党人在国统区不屈不挠的斗争实践,展现出了红岩人所特有的崇高精神和人格风范,铸就了闪耀千秋的红岩精神。
在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初期,以周恩来同志为书记的中共中央南方局,结庐红岩,领导广大红岩人在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斗争中,培育和锻造了伟大的红岩精神。在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面临两种命运、两种前途抉择的关键时刻,毛泽东亲赴重庆谈判,他以弥天大勇、博大胸怀、崇高境界,树立起一座不朽的精神丰碑。在风雨如磐的革命斗争岁月,大批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遭到逮捕、关押,即使牺牲生命也坚贞不渝。他们用鲜血和生命发展、诠释了红岩精神。“红岩精神同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一样,都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4],蕴含着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风范和道德情操,是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和共产主义精神的结晶。2002年江泽民视察重庆时指出:“红岩精神充分体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的崇高思想境界、坚定理想信念、巨大人格力量和浩然革命正气。”[4]这一论述深刻揭示了红岩精神的本质,论述了红岩精神的内涵维度。
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始终将实现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最高理想。为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南方局义无反顾地深入到国统区异常凶险的政治斗争中,不惧牺牲、艰苦奋斗,展现出了红岩先烈们崇高的思想境界。这种崇高的思想境界体现在南方局革命志士救国图存的爱国情怀和强烈的使命担当意识中。面对国家、民族陷入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以周恩来为代表的共产党人高举爱国主义伟大旗帜,义无反顾地投身到祖国和人民需要的地方,以大无畏精神担负起民族、时代赋予的重大使命。虽身处于凶险的国统区,面对着敌对势力的“讨、扣、捕、杀”恐怖手段,南方局始终能够坚强地、创造性地贯彻执行党中央的正确方针政策,领导着国统区的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进行艰苦卓越的斗争。在国家危亡面前,他们不计个人得失,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之担当、以坚忍不拔的革命意志和矢志不渝的奋斗,扛起那个时代的历史重任。他们中不乏出生权贵之家的富家子弟,但是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毅然决然地放弃家中的优渥环境,投身于国统区凶险的政治斗争中。为了心中的理想,面对敌人的捕杀也毫不畏惧,哪怕是在敌人的狱中也毫不屈服,积极与反动派进行狱中斗争,展现出了红岩人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思想境界。
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精神之钙,心中有信仰,脚下才有力量[5]。面对革命斗争过程中的艰难险阻,只有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共产主义的信仰,才能保持强大的动力支撑和坚定的目标导向。红岩先烈们正是在国统区极其复杂的政治环境中,在随时都可能遭到逮捕、暗杀的情况下,保持着革命必将胜利的信念,坚守着共产主义的信仰,以饱满的革命热情和为革命事业献身的志气英勇地战斗着,展现出了红岩人坚定的理想信念。皖南事变发生后,面对国民党誓要把共产党赶尽杀绝的紧张局面,以周恩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从大局出发,选择坚守阵地,向国民党顽固派展开政治进攻,挽救了统一战线,争取扭转局势。抗战胜利后,为了中华民族和广大民众的利益,毛泽东不顾个人安危,以弥天大勇深入龙潭虎穴,与国民党进行了43天的重庆谈判[6]。被关押在渣滓洞、白公馆的革命先烈们面对国民党特务的各种威逼利诱,经受老虎凳、带刺的钢鞭等严刑拷打,始终坚贞不屈、严守党的秘密。“毒刑拷打,那是太小的考验。竹签子是竹子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铸成的”[7],被狱中难友亲切称为“江姐”的江竹筠关心、鼓励狱中战友,积极领导、参与狱中斗争,提出“坚持学习、迎接解放”的口号。红岩先烈们在狱中成立党支部,相互学习、相互支撑,展现出了红岩人顽强的斗争精神和坚韧的斗争意识。正是南方局革命志士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仰和革命胜利的坚定信念,形成了中国共产党强大的精神意志,为共产党人提供持久不衰的革命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不仅要有强大的真理力量,而且要有强大的人格力量[8]。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初期,中共中央南方局之所以能够在国统区恶劣的政治环境下扩大共产党的政治影响力,除了坚持党中央正确的方针政策外,还离不开在革命实践过程中红岩人展现出来的巨大人格力量。当时的重庆,国民党高官个个追求奢靡的生活,然而周恩来和南方局其他领导人始终保持着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保持着清廉的生活习惯。周恩来以《我的修养要则》来要求自己;董必武掌管重庆红岩村八路军办事处财务工作时,因六角钱的开支平不了而向党中央写检讨信;还有很多为党秘密筹措经费从事商业工作的共产党员虽然身价千万,自己却身无分文。这些都与国民党高官形成鲜明对比,为共产党树立了勤政廉洁的好形象,赢得了社会各界的赞扬和支持。以周恩来为代表的共产党人除了严于律己的党性修为和艰苦奋斗的廉洁精神,他们身上散发的顾全大局的团结意识和民主风范也深深吸引着国统区的民主人士和广大人民群众。为了维护国共合作的抗战大局,中共中央南方局采取刚柔相济的战略战术,一面与国民党妥协投降势力和反共反民主行为进行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一面对广大中间势力以诚相待,团结和发展各民族党派中的爱国民主力量,进而最大限度地扩大了统一战线,为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纵观人类历史,凡有成就者,必有高风亮节。”[9]气节历来受到中华民族的崇尚,红岩英烈们身上所展现出的浩然革命正气也始终鼓舞着广大人民群众。当时的重庆作为国民政府的陪都,可谓是纸醉金迷,物欲横流,社会环境如同淤泥和染缸。然而,身处国统区的广大共产党人却能够做到“同流而不合污”“出淤泥而不染”,展现出共产党人身上浩然的革命正气。他们虽然身处险恶的政治环境中,一面经受着国民党顽固派恐怖的特务活动,一面经受着高官厚禄、腐朽生活的引诱,但是他们始终严于律己,通过党内学习提高自身政治思想水平,通过批评与自我批评加强自身的党性意志、夯实自身的革命气节,始终将党的事业置于个人安危之上,将人民的切身利益看得高于一切。皖南事变后,国民党反动派誓将共产党消灭干净,尽管党中央一再下令撤离,但是为了革命的胜利,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希望,中共中央南方局展现出了临难勿苟免、以身寻真理的勇气。面对牺牲毫不畏惧,面对挑战积极发挥创造思维,在敌人的白色恐怖主义下,南方局领导集体创造性地提出了“三勤三化”的工作策略,即“勤学、勤业、勤交友;社会化、职业化、合法化”[10],积极践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不仅保存了革命力量,也为革命胜利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红岩精神形成于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初期,曾经鼓舞和激励了广大红岩人在黑暗的国统区与反动势力进行不屈不挠的革命斗争,为战争胜利、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贡献了巨大力量。现今,虽然时代不同,但是红岩精神作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在加强新时代党建、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等方面仍发挥着重要作用。新时代,要根据习近平总书记所要求的“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11],进一步传承和弘扬红岩精神,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办好中国事情,关键在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更是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全面脱贫的关键期,同时面临着国内外巨大的风险和挑战,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红岩精神作为党的优良传统和中国革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以周恩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深处贪污腐化的国统区却出淤泥而不染,始终保持着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正是因为坚持党的建设,不断地组织学习提升整个党组织成员的思想理论水平,即使身处白公馆、渣滓洞也丝毫不放松自身的学习。在如此艰险的环境下,渣滓洞、白公馆的革命志士在生命最后时刻向党提出了“狱中八条”,强烈要求加强党的自身建设,特别是领导班子的建设,特别要注意领导成员腐化,这是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伟大教训。因此,新时代必须进一步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需要广大党员干部学习红岩先烈们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对党的绝对忠诚,学习红岩先烈们以人民为本的价值追求,坚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和使命,学习红岩先烈们廉洁自律、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防止享乐主义和利己主义思潮的诱惑,进而成为 “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12]的新时代好干部。红岩精神蕴含着丰富的、独特的党性教育资源,新时代传承和弘扬红岩精神有助于从红岩精神中汲取力量,推进新时代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建设,有助于进一步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战略,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强劲精神力量。
国家的强盛,民族的繁荣,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因此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中华文化的发展繁荣,需要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文化凝聚着本民族对世界的认知,承载着民族自我认同的价值取向,坚定文化自信有助于形成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推动党和国家的事业不断发展前进[13]。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需要重视中国深厚的历史底蕴,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传播中华民族核心价值观念。红岩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为了实现民族和人民解放、为了实现共产主义理想,而不惧牺牲、努力奋斗所产生的一种精神。它既秉承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基因,又彰显了中国革命文化特质;既根植于中华民族所固有的精神品格,又蕴含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共产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丰富的文化精髓。因此,弘扬红岩精神有助于奠定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鲜明底色,夯实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强大底气,积淀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深厚底蕴[14]。传承红岩精神不仅是传承革命传统的需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需要,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新时代要构建传承红岩精神的长效机制,加强红岩精神理论研究,拓宽红岩精神传播渠道,强化红岩精神的践行实效,以弘扬红岩精神推进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为新时代文化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推进民族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促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进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15]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需要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红岩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为实现民族解放、国家富强而不懈奋斗的精神产物,蕴含着中国共产党人对共产主义信仰的矢志不渝,凝结着中国共产党人的艰辛探索和责任担当,沉淀着广大红岩人的坚定信仰和理想信念。弘扬红岩精神有助于青年一代了解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史,帮助他们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头脑,进而培养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操,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培养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的品格、将个人梦想融入到国家、民族梦想之中,使他们担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支柱,深沉的爱国主义精神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情感动力,强烈的使命担当意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力量源泉。新时代青年要担负起民族复兴的大任并不仅仅是喊口号,需要练就真才实干、过硬本领。因此,广大青年要在红岩精神的鼓舞下,在红岩先烈榜样的引领下,锻造坚强意志,勤学奋进,增长才干,用读书积蓄力量。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青年不仅要多读有字之书,也要读无字之书,要脚踏实地,做到知行合一。修业必先修德,人无德不立。广大青年在增长本领的同时要锤炼高尚的品德,坚定政治立场,提升道德修养,“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坚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用自己的青春书写家国情怀,将自己的小我融入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大我,与时代同呼吸,与人民共命运,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砥砺前行,书写新时代建功立业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