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线”红色精神的演进及其时代价值

2021-12-04 09:05徐立江常美玲
关键词:青藏线青藏青藏铁路

徐立江, 常美玲

(1.华中师范大学,武汉 430079;2.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 100083;3.青海大学,西宁 810016)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党中央的领导下,人民军队和各族人民群众相继修建了青藏公路和青藏铁路,我们统称为“青藏线”。“伟大的革命实践产生伟大的革命精神。”[1]在修筑、养护、运营青藏公路和青藏铁路的历史进程中,青藏大地上先后产生了慕生忠将军开路精神、青藏线精神、格尔木精神、柴达木精神、岗巴拉精神、唐古拉精神、“三个特别”精神、青藏铁路精神和“两路”精神等,后三者是其中的代表。本文基于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建设“青藏线”历史的考察,探究“青藏线”红色精神的演进,以期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起点:“三个特别”精神

入藏公路的修筑是西藏和平解放后党和国家的重要任务。为了打通入藏通道,川藏公路率先动工,“中国人民解放军、四川和青海各族人民群众组成十几万筑路大军,以‘让高山低头,叫河水让路’的气势进军西藏”[2]。但是川藏线地质条件极其复杂,运输能力有限,断运风险极大。1951年,慕生忠将军作为西北进藏部队的政治委员从西宁出发前往西藏,路途遥远加上高寒缺氧,整个部队竟耗时120天,牺牲了许多战士,还损失了三分之二的牲口。后来,慕生忠将军出任运输总队政治委员,负责入藏物资的运输工作,运输途中牺牲了不少民工,还有大量骆驼死亡,运到拉萨,粮食数量往往不到出发时的一半。在路途中,慕生忠将军抽调人员探索不同的入藏路线,为青藏公路修筑做了充分准备。1954年,慕生忠将军急国家之所急,想国家之所想,结合自己的入藏经历,提前谋划青藏公路的修筑,在党和国家还没有计划时主动请缨。最后,经彭德怀元帅努力争取,周恩来总理批准,相关部门在物资紧缺的大背景下援助资金30万元和10辆大卡车、1辆吉普车、1200把镐、1200把锹、3000斤炸药,以支持修路。慕生忠将军又动员1220人组成筑路队。就这样,他们在没有一台机械和一名工程师的条件下开始艰难的筑路历程。在“修路要死人,不修路要死更多的人”的抉择中,慕生忠将军积极筹划青藏公路的修筑,历时七个月零四天,以极小的代价打通了进藏大动脉,为稳定祖国西南边陲,支援西藏建设,开发柴达木盆地作出巨大贡献。1974年,党和国家为了进一步提升青藏公路的运输能力,投资7亿元对青藏公路进行全面改建整治。“据统计,在12年的改建过程中,有108名指战员长眠雪山高原……有420多名重伤或残疾。”[3]49到1985年8月,随着大规模改建工程的完成,青藏公路基本成型。

1989年,青海省人民政府在唐古拉山竖起一座军人雕像,有碑文载:“三十五年风雪,四千里路云月。青藏线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战斗之雄风,堪为后人师。望青各族民众,立形象于心,以俊良导行,开拓青海,振兴中华。”[4]1991年,江泽民总书记视察青藏公路时题词:“弘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战斗的革命精神。”“三个特别”精神是对长期以来青藏公路修筑、养护、运输历史精神层面的概括。

积极乐观,铸就特别能吃苦的优良作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国家经济困难,百废待兴。青藏公路建成后,党中央从全国各地抽调干部支援公路的运输养护工作。“经彭德怀批准,北京、济南、南京、武汉四大军区从复员转业军人中动员5000余人到青藏公路参加生产建设。到1958年底,全局(青藏公路交通运输管理局)在册人数(不包括民工)达1.35万余人,可谓‘兵强马壮’。”[5]70然而,青藏公路路况极差,养护难度极大,生活更是无法保障。“所谓道班就是三根杆子、几个木橛子搭一顶小帐篷,或挖个土窑洞,十个工人在里边睡觉,其余活动都在露天……生活供应更是困难,长期吃不到青菜、瓜果,主要以辣椒面下饭……。”[5]53但养路工人却坚持了几十年,不仅努力完成了工作,还把自己的生活过得越来越好。与养路工人同时出现在青藏线的还有汽车运输部队。青藏公路修通后,国家为支持青藏地区发展,进口了德国的“大依发”运输卡车,载重6.5吨。当时,“大依发”是青藏线最主要的运输工具,甚至可以说“从西宁到拉萨,一路都是大依发”。由于青藏高原气温低,发动汽车需要用火烤差速器、变速器和发动机,战士们就从棉服里撕棉花来解决点火问题,因此,大家都是破衣烂衫、蓬头垢面、满身油污,自称为“叫花子兵”。这个折磨人的运输工具却是战士们的“宝贝”。战士们坚持“宁叫人吃千般苦,不让车受半点损”,把只能跑5000公里的汽车硬是跑到了50 000公里。“这是人的积极性发挥作用的10倍,是精神因素变成物质力量的10倍。”[3]124尽管路差、车破、生活苦,但围绕 “大依发”的都是欢乐,是战士们为党和国家节约资源的喜悦以及不辱使命的自豪感。

坚强不屈,铸就特别能忍耐的坚强意志。在青藏线上,无论是修建、养护还是运输,困难总与人们相伴而行。青藏线上的困难有自身的特点,除了高原地貌带来的诸多建设难题外,高原气候对人的健康影响更长远。在缺乏防护的情况下,高原病甚至会对人的身体造成永久性伤害。就修建而言,在没有任何经验的基础上,工人在建设一线摸索,不仅时刻忍受着环境的挑战,也接受着技术的拷问。建设完成后,虽然大部分人马默默离去,但有的人却永远留在了这里,有的人带着无法治愈的病痛继续前进。就养护而言,“有人说,青藏线上有多少雪花,养路工人就有多少动人的故事”。青藏高原严酷的地理环境威胁着人的身体健康,养路工人在常人走路都困难的高原上从事重体力劳动。时间一长,心血管以及呼吸道疾病就会蜂拥而至。曾获全国劳动模范的吉多在海拔4900米的公路上坚持护路20多年,不到四十岁的他患上了心脏病、高血脂、气管炎等。虽然可以调到海拔较低的地方工作,但是他却选择坚守在4900米的工作岗位[6]。就运输而言,由于国家的需要,青藏线的运输任务最初主要由运输兵来完成,他们不仅要接受路途遥远、路况凶险、运输任务紧迫的考验,还要时刻接受运输汽车的挑战。很多困难和挑战对于我们来说经历一次就够了,但对于青藏线上的奋斗者而言,却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而其背后是青藏交通人特别能忍耐的坚强意志。

恪守初心,铸就特别能战斗的英勇雄姿。有句话说,上了青藏线,就是作贡献。这既道出了青藏线工作环境的艰苦,同时也说明了青藏线的极端重要性。使命大于一切,军人和筑路养路工人恪守初心,保证完成党和国家的任务,克服了各种各样的困难。在修路过程中,慕生忠将军的筑路队到了唐古拉山。当地牧民称:“这里每年只刮一次风——从年初一到年三十;这里每年只有一个季节——天天是寒冬。”在慕生忠将军的带领下,“怕什么,死,也要头朝拉萨”成为筑路队的共同口号。最终,他们用近40天的时间战胜了生命禁区,打通了唐古拉山口。慕生忠将军修筑青藏公路的历史是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为民情怀的生动写照——正因为人民需要,有再大的困难也要克服,而且必须克服。在运输过程中,运输队遇到暴风雪。1957年1月10日,汽车第七十六团一营三个连队临时组编成一个汽车队,在唐古拉山遇到百年罕见的暴风雪。战士们没有被恶劣的天气吓倒,而是在十级大风中,在雪胡同中,比铁还抗冻,驾驶着不断抛锚的汽车,奋战25个昼夜,冲出了海拔5000多米的雪山,展现了人民解放军特别能战斗的雄姿[3]83-112。

“三个特别”精神是青藏线红色精神的起点,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红色精神的重要篇章。在特殊的历史环境下,党领导人民军队和人民群众不畏艰难险阻,努力奋斗,把青春和热血挥洒在巍巍高原,孕育出的“三个特别”精神则成为铭记于高原人民心中的丰碑,成为青藏高原走向现代化的精神基石。

二、与时俱进:青藏铁路精神

20世纪50年代,党中央已经明确要把铁路修到拉萨,实际的修筑过程分两个阶段:从1958年到1984年修筑西宁至格尔木段;从2001年到2006年修筑格尔木至拉萨段。在党的领导下,科研工作者、人民军队、建筑工人在修筑青藏铁路过程中,自觉发扬了不怕困难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以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高度自觉的牺牲精神、不怕困难的坚强意志、勇挑重担的革命干劲,积极面对雪域高原的恶劣环境,百折不挠,攻克高原铁路修建的世界难题,创造了人类铁路建设史上的奇迹。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打破了“有昆仑山在,铁路就永远到不了拉萨”的魔咒,为青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在青藏铁路修筑过程中,涌现出许多劳动模范、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也诞生了众多关于青藏铁路精神的表述。2003年11月3日,青藏铁路公司提出概括青藏铁路精神的任务。2004年7月15日“青藏铁路建设精神”研讨会召开,提出了相关指导思想和原则。随后,时任铁道部副部长、青藏铁路建设领导小组副组长的孙永福到铁路建设一线调研,广泛听取建设者们的意见。最后,经中央相关部门和原铁道部党委一致同意,确立了“挑战极限,勇创一流”的青藏铁路精神。

“极限”仍在,“挑战”不息。青藏铁路修筑过程中,建设工人的工作生活条件已经有了较大改善,但“极限”仍在——平均海拔4000米,含氧量只有平原地区的四分之一,年平均气温零下4度。同时,由于铁路修筑需要更加完善的设计和更复杂的施工,很多技术问题横在铁路工程师和建筑工人面前。“极限”不仅仍在,而且更多更难。在西格段修筑过程中,关角山是最大的挑战。关角山紧邻青海湖,是西格铁路的必经之路。关角山隧道于1958年开工,1961年停工,1974年复工重建,1978年正式通车。“在海拔3700米、全长 4 千米的关角隧道中,洞中缺氧,石质破碎,发生塌方 130 多次,有55名铁道兵指战员长眠在这里,平均每掘进80米就牺牲一人。”[7]通车后不久,隧道就出现道床开裂上臌、边墙水沟拱顶开裂、墙脚疏松脱落等问题,铁路部门反复整治,持续了近9年。即使如此,关角山附近仍有事故发生。1991年4月8日,3434次货物列车在关角溪口处发生脱轨事故,原因和关角山的地质以及当地的气候有密切关系[8]34。在格拉段修筑过程中,高原病防治、多年冻土条件下施工以及保护脆弱的生态环境是最难克服的三个极限。有人曾指出,“20世纪80年代,青藏铁路中途下马。除国力不足外,最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建设者的身心健康受到威胁,因高寒缺氧引起高原病暴发;另一个是冻土区筑路路基的稳定不能保证,严重影响到列车的运行。”[9]47-48新世纪,人们越来越重视生态,在铁路修筑过程中保护青藏高原脆弱的生态环境提上议程。

与时俱进,勇创一流。勇创一流,必须与时俱进,在青藏高原广袤的大地上进行艰难的探索。铁路建设者们对自己有更高的要求,他们的任务不仅是修通青藏铁路,更要为世界铁路建设竖起一座丰碑。为攻克冻土难题,青藏铁路高原科学技术研究所在海拔4750米的风火山建立了冻土定位观测站,在荒无人烟的高原,在饥饿、缺氧、严寒的环境中进行长达41年的观察[9]50。2002年,青藏铁路冻土实验全面展开。科研人员积极借鉴其他国家在冻土上修筑铁路的经验,又注意运用当地民众生产生活的智慧,经多方论证,最终确立了片石层路基、片石(碎石)护坡或护道措施、通风管路基、热棒技术、遮阳棚结构、隔热保温措施、合理路基高度措施、基底换填措施、路基排水措施、路桥过渡段措施、桥涵基础设施等,解决了千年冻土带来的世界级难题[9]67-71。面对青藏高原脆弱的生态环境,科研人员在修筑青藏铁路时预留了动物通道,还十分注重保护高山草甸,注意有效处理废弃物的排放,就是要把铁路对青藏高原生态的影响降到最低,在生态上实现“一流”追求。青藏铁路保护环境的设计方案不仅发挥了预期的作用,也为世界铁路建设提供了中国智慧。修建于肯尼亚的蒙内铁路(蒙巴萨港—内罗毕)就借鉴了青藏铁路动物通道方案,有效保护了当地的野生动物资源。

如果说“三个特别”精神是对党和人民群众奋斗精神的讴歌,那么“挑战极限,勇创一流”的青藏铁路精神更生动地表达了人们改造自然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梦想。从“三个特别”到“挑战极限,勇创一流”,时代虽然发生了变化,但党对青藏高原发展的热切期望没有改变。

三、凝练升华:“两路”精神

在纪念川藏、青藏公路通车60周年时,习近平总书记写下重要批示,即“60年来,在建设和养护公路的过程中,形成和发扬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顽强拼搏、甘当路石,军民一家、民族团结的‘两路’精神”[10]。“两路”精神的直接对象是川藏、青藏公路,但实际上也是对青藏交通红色精神的凝练和升华,是党和国家对60年来青藏交通建设者、养护者成绩的充分肯定和赞扬。

“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充分赞扬了青藏交通建设、养护中人民群众和解放军战士的爱国奉献精神。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国家无法保障筑路工人、运输部队和养路工人最基本的生活供给,但因为祖国需要,使命光荣,青藏交通人不怕苦,因为苦中有为祖国奉献的自豪。在青藏高原上,与苦比起来,死亡才是最大的挑战。筑路初期,奔赴青藏高原在某种程度上就意味着与死神比肩,因为这里不断发生死亡。“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形象地指出了青藏交通建设者、养护者所面对的现实,展现了他们的爱国奉献精神。

“顽强拼搏、甘当路石”准确定位了青藏交通建设者和养护者的历史地位。青藏线成为入藏大通道不是上天的恩赐,而是用建设者和养护者的顽强拼搏换来的。他们默默无闻,就像路石一样,平凡而伟大。正因为有了他们,青藏线才畅通起来。在青藏线上,会发生许多意想不到的问题。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察尔汗盐湖的青藏铁路铺设在盐湖上,工人们既要防止雨雪对盐碱路基的侵蚀,又要防止铁路供电线路形成盐污。他们在这片满眼全是盐的世界坚守,确保了青藏铁路安全运行。位于青藏铁路冻土地段起点的望昆线路车间,地处昆仑山口和可可西里的交界处,平均海拔4480米。“车间21名职工,负责116公里正线区段的维护保养,其中多年冻土地段达49公里。”工人们在“13年跑了2.6万公里,相当于两趟长征路”[11]。他们在这里清理积雪、检查设备,成为青藏铁路安全运行的坚强“路石”。

“军民一家、民族团结”高度概括了人民军队同沿线群众形成的鱼水深情以及青藏交通促进民族团结的现实意义。人民军队是青藏公路和青藏铁路的重要建设者,也一度是养护者和运营者,他们与沿线群众结下深厚的友谊——人民军队遇到困难,人民群众会积极帮助;人民群众遇到任何问题,人民军队绝不会袖手旁观。在青藏高原,军民本就是一家。同时,青藏公路和青藏铁路横穿青藏高原,大部分都是少数民族聚集区。据统计,“(青藏铁路)公司所辖铁路95%地处青藏少数民族地区,其中90%在藏族地区”[12]。青藏交通的畅通使沿线各民族的经济发展有了保障,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民族团结有了更加坚实的基础。

青藏公路和青藏铁路共同构成了连接青藏地区与其他省区的通道。青藏线环境艰苦,但因为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有数十万军民的奋斗而绚丽多彩,成了最不缺精神的地方。在青藏线上,既有敢作敢为的修路将军,也有迎难而上的解放军战士,更多的则是默默无闻为维护和发展青藏线而努力工作的人民群众。长长的青藏线,不仅是经济线、团结线、生态线、幸福线,更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人民群众在青藏高原铸就的精神史诗。“三个特别”精神、青藏铁路精神以及“两路”精神是对青藏线红色精神的高度概括,展现了青藏线红色精神的演进历程——“三个特别”精神是青藏线红色精神的起点,青藏铁路精神是青藏线红色精神的与时俱进,“两路”精神是对二者的凝练升华。结合历史与现实,我们可以提炼出青藏线红色精神的基本内涵:勇挑重担,迎难而上;兢兢业业,追求卓越;甘当路石,无私奉献;军民一家,民族团结。

四、“青藏线”红色精神的时代价值

“红色文化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成长史和奋斗史,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文化底蕴,凝结着中国共产党崇高的精神追求。”[13]长长的青藏线产生了丰富的红色精神,研究和发扬青藏线红色精神,有助于建设青海精神高地,加强民族团结教育;有助于激发交通建设者的工作热情;有助于在青藏地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助于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第一,青藏线红色精神为建设青海精神高地提供了生动素材。青海省委十二届十次全会提出了建设青海精神高地的任务。建设青海精神高地就是要综合青海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进程中诞生的红色精神,铸就青海人民共同的精神家园。除青藏线红色精神外,在青海大地上还先后诞生了“两弹一星”精神、龙羊峡精神、柴达木石油精神、青藏高原精神、“人一之,我十之”的实干精神、玉树抗震救灾精神、尕布龙精神、“新青海精神”(1)青海省委十三届四次全体会议对“新青海精神”作了科学定义:站在昆仑之巅、守望全国和世界的登高望远精神;交往交流交融、不断融入全国和世界发展格局的自信开放精神;维护民族团结、保护绿水青山、造福全国和世界的团结奉献精神;把握新时代新要求、激励新担当新作为的不懈奋斗精神。等。青藏线红色精神在青海发展中延续时间最长,表现形态最丰富,与人们的生活最密切。青藏线红色精神的丰富内容不仅为青海精神高地建设提供了历史素材,例如慕生忠的开路史、青藏铁路建设史等,而且还有很多物质载体,例如格尔木将军楼、老关角山隧道等。更重要的是青藏线红色精神已经融入“新青海精神”之中——登高望远精神继承了青藏铁路精神中对生态保护的一流追求;自信开放精神继承了青藏公路精神中不怕困难、乐观向上的精神;团结奉献精神继承了“两路”精神中无私奉献、民族团结的精神;不懈奋斗精神则是对青藏线红色精神内核的继承。新时代,传承和弘扬青藏线红色精神,就是要讲好青藏线的故事,保护好青藏线历史遗产,并适当开发,使之为大美青海的发展赋能,为青海精神高地的建设提供生动丰富的素材。

第二,青藏线红色精神为新时代交通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历史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交通事业的发展。老一代交通人克服了物资匮乏、科技落后、环境艰苦等诸多不利因素,以顽强的毅力、不怕牺牲的精神奋战在国家需要的地方,构建起联通中华大地的脉络。新时代,我国的交通建设技术有了很多储备,交通建设装备有了极大的更新,但建设任务依然繁重,新的挑战越来越多。“十三五”时期,我国交通建设的目标是“到2020年,基本建成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部分地区和领域率先基本实现交通运输现代化”[14]。面对艰巨的挑战,交通建设者和运营者不仅要提高技术,也要学习交通建设和运营的历史,从中汲取营养。青藏公路和青藏铁路建设运营的历史及其所蕴含的红色精神是我们宝贵的财富,为新时代交通事业的发展提供了鲜活的案例和强大的精神力量。从精神层面来看,青藏线红色精神让我们看到人的意志在艰难困苦中如何发挥积极作用,最终完成看似不可能的任务;让我们感受到交通建设者和运营者一心为祖国繁荣发展的爱国主义情怀;让我们体会到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爆发出的无限潜力;让我们学习到青藏线建设者和运营者无私奉献、团结友爱、积极向上的优秀品质。新时代,发扬青藏线红色精神,就是要本着更好地服务当代交通建设,借鉴历史,避免不必要的错误,继承交通人的优良传统和高尚品质,接过历史的接力棒,实现我国交通事业的大发展。

第三,青藏线红色精神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现实依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党和人民共同的价值诉求,是凝聚民心、增进团结、促进发展的重要精神力量。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15]34青藏地区在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进行了多方面的创新,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还不能满足时代发展的需要。新时代,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追求实效,使之成为各族人民的主动追求。青藏地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从人民群众熟悉的历史、故事和人物入手,挖掘其中的红色精神,并明确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青藏线自西宁一路向西,经金银潭草原、青海湖、柴达木盆地、格尔木、可可西里和唐古拉山,最终进入西藏。它不仅是青藏高原的大通道,还见证了核弹的研制、柴达木盆地的开发、格尔木市的发展等。在党的领导下,人民军队和各族人民群众共同铸就了青藏线,青藏线红色精神是党和沿线各族群众共同的精神财富,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依托。各相关部门要密切配合,通过主题公园、雕塑、书籍、报纸、文艺节目、短视频、网络议题等形式,使青藏线红色精神转化为人民群众可以切实感受到的存在,融入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青藏高原落地生根。

第四,青藏线红色精神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提供了精神动力。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15]38青藏地区高寒、多山、土地贫瘠等,贫困发生率高,扶贫压力极大。青藏两省(区)为了与全国其他地区同步进入小康社会,开展了多层次的精准扶贫活动,脱贫成效明显。精准扶贫不仅有国家的大力扶持,也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广大党员干部必须自觉发扬艰苦奋斗、忘我工作的精神,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为国家发展奉献自己的力量。2020年是脱贫攻坚的决战年,第一个百年目标即将实现。但我们还要面对很多挑战和风险,例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和动荡的国际局势。越是艰难,越要勇往直前。青藏线红色精神是激励人奋进的精神形态,明确了自我牺牲与国家大局的关系以及党员干部对青藏高原发展的责任。在扶贫干部中宣传青藏线红色文化的目的就是用感人至深的历史激励他们迎难而上,想方设法解决发展中的难题,争取早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精准扶贫是为了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但这并不是终点。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们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15]22党在关键历史关头吹响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的号角。在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我们要面对的挑战不会减少,甚至可能会更多。青藏线红色精神虽然是在特定的历史地理环境中铸就的,但所蕴含的丰富精神已经远远超出时代的限制,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要充分挖掘青藏线红色精神的内涵,通过系列红色课程、红色讲座、红色文艺等形式,宣传青藏线红色精神,传承红色基因,激励广大干部群众勇往直前。

青藏线红色精神是不断发展的精神形态,但其有稳定的内核,即党领导各族人民群众开发和建设青藏高原的历史是其现实基础;党为人民谋幸福、为国家谋复兴的“初心使命”是贯穿其中的价值诉求;在党的领导下,人民军队和各族人民群众所展现出的精神是其丰富内容。青藏线红色精神不仅是历史的,也是当代的,更是未来的。在新时代,我国仍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同时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青藏线红色精神会伴随时代发展而更加生动丰富,也将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以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猜你喜欢
青藏线青藏青藏铁路
“青藏之窗·雪域羚城”全国散文诗大赛获奖名单
青藏星夜
青藏铁路
出青藏线
融入情境 落实新课标 凸显地理实践力——以骑行青藏为例
成功穿越青藏线锣响挂车见证品质
青藏线骑行运动的调查报告研究
丙申三月独走青藏老妻为备行囊(外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