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发刚
(芜湖市繁昌区医疗机构药品管理中心,安徽 芜湖 241200)
国有资产就是各级政府部门所拥有或掌控的,且能以货币计量的各种资源,主要包含固定资产、流动资产、无形资产及各类投资等。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有其自身特点,单位对资产有管理和使用权却没有所有权和处置权,并且大多数不以盈利为目,是可以用货币计量的国家拥有的社会资源。这些资产是政府部门履行职责、为公众提供服务的保障,管理好国有资产不但可以节约财政公共资源,还能提升政府在群众中的形象。
行政事业国有资产大多都是财政无偿拨入的,在平时使用过程中存在损毁、盗窃、流失等风险,提高国有资产安全管理水平、贯彻执行新会计核算制度、加强监管与资产核查盘点,可以合理控制各项费用支出,防范国有资产风险,避免资源浪费。
科学合理的资产配置结构不但可以保证资产管理水平还可以提高其利用效率,加强国有资产管理水平,可以在掌握单位资产存量的前提下,依据单位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工作逻辑关系,制定出详细严谨的配置方案,从而可以合理安排国有资产,对可以共同使用的资产建立共享机制,对闲置的资产可以在部门之间进行调剂,从而提高资产利用率,实现物尽其用。
科学合理的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可以规范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者和使用者的权利,在国有资产使用过程中实现全过程监督,防止其利用职务之便占有、挪用国有资产,从而保证行政事业单位更好地履行职能服务社会,使国有资产的使用更加高效合理,产生更多的社会效益。
完善的国有资产管理制度要求在国有资产购置环节必需进行严格审批,对不合理及重复建设的项目严禁投入,可以从源头杜绝浪费。对国有资产处置要实地调研,防止随意处置国有资产,严控国有资产流失,因此,可以促进行政事业单位建设成为节约型机关。
行政事业单位拥有的资产几乎全部由政府采购和无偿拨入,在取得国有资产后,其对资产的保管安全和使用效率关注较少,后期在使用过程中易出现疏于管理的现象。管理层对国有资产管理缺乏系统学习,一般指派财务人员负责,缺乏专职人员监管,无法将国有资产管理制度有效落实,日常的管理工作也流于形式,导致单位国有资产的利用效果不高,未能发挥应有的社会效应,造成国家资产浪费。
近些年,随着财政部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要求越来越高,在国有资产管理方面,各地方财政部门出台了相应的实施细则,以促使国有资产管理水平不断提升。但在具体单位,尤其是基层行政事业单位,这些政策却很难贯彻实施,不同的行政事业单位职能和业务特点差别较大,所配置的国有资产数量性质都不相同,多数单位没有针对本单位工作特点制定具体的国有资产管理制度,致使制度执行效果差,同时也没有和单位整体内控制度相结合,没有配套监督机制,导致管理效率低下。制度的不健全会造成国有资产预算、采购、核算、保管、处置流程不严谨,导致重复建设、资产闲置、处置随意等现象发生,给国家财政资金造成浪费。
我国行政事业单位所拥有的国有资产多是利用财政资金采购的,因此,行政事业单位在编制预算时往往尽量多做预算,同时其较为关注资金使用的社会效应,对国有资产成本效益关注较少,致使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使用效率不高,资产配置很少经过严谨的策划,重复建设和资产闲置现象较为常见,且对闲置资产未在统筹范围内进行统一调度,无法提高资产使用效率。在日常工作中成本控制观念不强,加之缺少企业成本控制的绩效评价机制,使国有资产浪费现象较为普遍,资金使用效率不高。
我国当前很多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处于单位自行监督和自我评价阶段,资产管理部门往往隶属于财务部门,对国有资产管理一般仅限于资产的定期盘点,缺乏独立机构对国有资产使用过程实施监督,也未对使用效果开展绩效评价,导致在平时的日常业务活动中,资产使用者对国有资产使用的随意性较大。由于国有资产使用的绩效评价结果未与职工切身利益挂钩,造成广大干部、职工对国有资产管理的主动性欠缺、责任感不强。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普遍存在“重购置、轻处置”现象,由于国有资产处置过程繁琐且不同种类型资产性质和使用年限不同,处置程序也不一致,一些特殊资产如无形资产,其使用价值很难鉴定,导致很多达到报废年限或失去功能的国有资产长期存放在仓库,不做报废处理,相关资产账目也不能冲减,资产存量虚高,或即使进行清理报废也不作价值评估,造成一些尚有使用价值的资产也被清理报废,给国家财政资金造成浪费。
提高国有资产管理的质量,首先要提升单位管理层的责任意识,以使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受到重视,从而在人员和物质上给予保障,让国有资产管理落在实处。这就需要将国有资产管理考核纳入至干部考核体系,使领导干部在日常工作中能细化资产管理项目,提高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管理质量。在做好单位资产管理日常工作的同时,单位管理层还要加强自我学习,必要时聘请专家开展研讨,探寻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循环利用等管理的新方法、新思路,促使国有资产物尽其用,发挥最大效能。
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在建立资产管理制度时要根据自身资产特点制定出适合本单位的管理制度,制度的制定要充分考虑其可行性和可操作性,既要行之有效又不能过于繁琐,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对新发现的漏洞和风险点要及时补充相关制度,对不同性质的国有资产要根据其特点制定相对应的管理细则,做到各类资产管理都有制度可依。同时应制定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包括预算采购、会计核算、保管使用直至处理报废的全流程制度,以让每项资产的整个生命周期都能在制度下规范运行。
要提高国有资产使用效率,单位在制定国有资产购置计划时要在充分考虑单位实际需要量的基础上,制定严谨的购置计划,财政部门对单位上报的计划要严格审批控制,无特殊情况不得批准重复建设项目和购置已有的尚可使用的固定资产。在不影响行政事业单位业务工作的前提下,鼓励对可以共用的资产共同使用,以节约成本。对单位暂时闲置的资产应建立清单上报财政部门,再由财政部门建立闲置国有资产数据库,以便在统筹区域内统一调度,节约国有资产购置成本和仓储保管费用。另外,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要提倡节约、杜绝浪费,使财政资金发挥最大效益,提升政府部门社会形象。
要想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水平,除了应加强制度建设还必须建立有效的问责机制。要成立独立于单位管理层之外的监督机构,减少人为干扰,对于单位规模小不具备设立独立监督机构条件的,由财政部门或政府统一设立安排。监督部门除日常开展监督检查外还要利用审计、走访、实地调查等方式多种渠道查找国有资产管理漏洞,并且责任到人,建立问责制度,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干部、职工责任意识。建立考评体系,追踪管理效果,每年对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效果做出测评并将测评结果与相关人员晋升、福利待遇挂钩,促进国有资产效能建设。
要想将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落在实处,必须要加强国有资产会计核算管理,对单位新购置的资产要及时入账,核算要精准,要设立明细科目,同类资产记账方法要前后一致,以保证每类资产数据精准易查。要定期实地盘点国有资产,以保证账实相符,发现遗漏及时入账,出现遗失、损毁的情况要追查原因并上报财政部门处理,待处理结果下达后再做资产消减核算,对清查中发现的应报废的资产尤其是无形资产要及时上报财政部门进行核销,防止资产账目数虚高。同时根据国有资产处置制度,对在清查中发现的已超过使用年限或闲置的资产,应联合财政部门,必要时聘请专家对其使用价值进行评估,达到使用年限上限的在用资产如尚可使用的应继续使用,闲置的应及时造册交财政部门统一调度,以节约政府采购资金。
综上所述,近年来,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已取得很大进步,资产管理制度建设日趋完善、资产使用效率不断提高。由于国有资产管理是一项长期的且需不断完善的工作,因此,对国有资产管理中出现的管理意识不强、资产使用效率低、缺乏监督绩效制度、资产处置随意性大等问题,行政事业单位应高度重视并积极落实改进方案,提高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整体水平,保证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安全、提高资产利用效率、为节约财政资金提升政府服务水平提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