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航
摘要:在信息时代下,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借助“微课”辅助授课。中职美术授课方式、内容更是因此出现变化。为保证“微课”在中职美术教学期间的应用质量,本文以此为中心展开探讨,分别对其应用要点、策略进行介绍。
关键词:中职美术;微课;应用要点;运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前言:经实践发现,中职美术教师深入挖掘“微课”应用优势,在授课期间,借此展开中职美术教学工作,能够使其美术教学水平大幅提升。相关学生也将借此接触到、学习到更多的美术知识,学生技能应用水平更是会因此不断提升。在未来的中职美术教学期间,授课教师也要借助“微课”进行授课。授课期间,教师可以从学生角度出发,分别对自身美术授课内容、方式加以创新、优化。
一、应用要点
为进一步提升“微课”在当前中职美术教学期间的应用质量,授课教师应该在明确课程重难点内容、学生实际学习需要的前提下,应用“微课”进行授课。具体表现为:授课教师应该细致研究教材内容,并借助互联网功能,制作“微课”教学视频。该环节工作的顺利开展,能够使美术课程内容以一种新的、更为直观的形象呈现在学生面前。授课教师明确班级学生美术课程学习需要、个性化发展需要,制作课件,能够吸引班级学生注意力。授课教师借此展示视频内容,向班级学生介绍美术课程知识,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美术教学效果。在课后,学生也可以借助相关视频,自主学习美术课程。“微课”应用价值将在上述过程中,充分体现。“微课”应用质量更是会因此提升。
二、运用策略
(一)基于中职学生美术学习需要,借助“微课”辅助授课
在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下,中职学生本身对互联网、视频十分感兴趣。在这一教学背景下,授课教师制作“微课”视频,借此展开授课,能够调动学生美术学习兴趣。教师借此锻炼班级学生实践能力,给予学生有效指导,能使学生在美术课堂中的主体作用充分体现。为进一步提升以上美术教育工作的开展质量,授课教师还应该尊重学生实际感受。这就要求授课教师明确班级学生美术学习需求、个性化发展需要,并借此优化自身教学方式、内容。
(二)借助“微课”优势,对中职美术的教学内容加以优化
在应用“微课”进行授课的过程中,授课教师应该注意灵活使用“微课”进行授课。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基于课程教学需要,制作相关学习视频。视频内应该涉及不同的场景。经实践发现,教师借助“微课”视频,向班级学生展示这些场景,并借此引出美术课程内容,能够使美术教学工作变得趣味化、生动化。学生在不同情境下,探索、学习美术课程知识,往往能够达到不一样的学习效果。“微课”也将因此得到有效应用。在授课结束后,教师可以将视频上传到学习平台。在课后,学生可以根据自身需要,自行学习视频内容。学生美术学习质量将因此提升,“微课”也将在课下发挥其应用价值。
(三)借助“微课”优势,培养中职学生美术实用技能能力
在新形势下,社会企业对人才的实用能力、实践能力水平要求明显提升。在这一用人背景下,中職美术教师应该从实用技能训练角度出发,合理借助“微课”优化自身美术教学方式,以真正培养、锻炼班级学生的美术实用技能能力。授课教师在这一期间,应该明确、发挥个人在“微课”美术课堂中的主导作用。这就要求授课教师根据美术学科不同课程的教学需要,有针对性地应用“微课”进行授课。尤其是绘画方面,授课教师应该引起重视。并在授课期间,开发、借助“微课”应用优势进行授课,努力给班级学生提供优质的美术教育。现如今,上述目标已然实现。中职学生在“微课”帮助下,不但养成了自主学习美术知识、美术实用技能的好习惯,还在“微课”的帮助下,顺利完成美术课程学习任务。“微课”教学下的中职美术教学课堂更是因此被成功建立。
以绘画技能能力训练为例。在中职美术授课期间,教师会给学生介绍绘画相关知识。并会给班级学生做示范,引导学生模仿绘画技巧。但是,这种美术教学方式存在一定问题。部分学生无法及时得到教师的帮助、指导,其绘画技术水平十分有限。在这一条件下,教师合理借助“微课”进行授课,能够改善以上情况。具体表现为:教师可以事先做好学习课件,并将视频上传至网络学习平台。学生可以自主观看、反复观看视频内容,并借此锻炼、提升个人绘画技能水平。笔者认为,这种美术教学方式更为有效。各中职学校美术教师应该正视“微课”给教育工作带来的正面影响。并在未来的美术教学期间,合理应用“微课”辅助授课。
结束语
总而言之,中职美术教师在授课期间,合理应用“微课”进行授课,能够使其美术授课质量显著改善。中职学生在这一背景下,也将得到优质的美术教育。且能够借助“微课”视频,在课上、课下时间,自主学习美术课程知识。现如今,“微课”已然被各中职教师有效应用在美术教学工作当中。“微课”应用作用、应用价值更是充分体现。
参考文献
[1]洪澄.微课在中职美术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2020(01):1-2.
[2]王钰雯.中职美术教学中微课的应用探讨[J].艺术科技,2018,31(06):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