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021-12-03 08:40:56江苏省丰县实验小学第一分校
数学大世界 2021年18期
关键词:钝角画法重难点

江苏省丰县实验小学第一分校 魏 洁

微课是通过视频的方式呈现数学知识的一种教学模式,它具有重复、直观、形象等特点,不仅提升了数学课堂教学的质量,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与此同时,微课课件的制作也是一个非常简单的环节,大大降低了教师备课的工作量。总之,微课的应用给小学数学教学带来了诸多惊喜。

一、呈现概念,让知识更形象

数学概念是从现实生活中抽象出来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等在人脑中的一种反映,学生可以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却很难理解由其抽象出来的数学概念。而概念是数学学习的基石,后续的想象力、抽象思维、逻辑思维等方面的训练皆建立在概念理解的基础上。那么如何帮助学生在概念学习中实现透彻理解呢?教师可以从微课教学入手,通过动画演示等方式将抽象的概念形象化,在具象思维和抽象思维之间搭建起沟通的桥梁。

在讲述小学数学概念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微课教学的优势,让学生看得到、听得见,在多重感官的共同作用下实现对概念的高效理解。如在讲到“千克”和“克”的概念时,教师就可以事先收集生活中有关“千克”和“克”概念的应用案例,创设超市购物的情境,通过观看视频,学生可以发现糖、盐等生活物品的重量一般用克做单位,水果、大米、鸡蛋等生活物品的重量一般用千克做单位,学生还可以发现一千克的鸡蛋大约有几个,一千克的苹果大约有几个,一袋食盐大约有350 克。在实物演示和情景模拟中,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了具体的重量,将生活中常用的物品与特定的重量关联起来,从而建立起对应的数感,为今后数学的学习和认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关注过程,实现体验式学习

传统的数学教学多重视学生的学习结果,教师会关注学生做对了多少题目、考了多少分,甚少关心学生经历了怎样的学习过程,以及在学习中学到了哪些思路和方法。随着“做数学”理念的不断深化,更多教师开始重视学生的过程性学习发展,将体验式思路与微课教学巧妙结合起来,以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

例如,在学习“平移和旋转”有关内容时,教材为学生呈现了一些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现象,但是静态的呈现方式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难以让学生清楚地看到平移的过程和旋转的过程。所以,教师可以借助微课呈现动态的平移和旋转,如:电梯在上下方向不断地平移,抽屉沿着桌洞的方向不断地平移,吊扇围绕着中心旋转等。教师以微课的方式为学生再现了“平移和旋转”的生成过程,让学生真正走进数学、欣赏数学,继而理解数学。

三、突破重难点,促进数学学习发展

数学教学中的难点无处不在,由于学生的思维发展快慢不一,加之小学数学教材中有着太多抽象的知识点,使学生在理解时遇到了诸多困难。在繁重的教学压力下,教师不可能关注所有学生的学习过程,也难以及时对学生展开一对一的教学辅导,这时如何通过突破重难点,有效促进学生整体性的学习和理解就变得非常重要。在微课教学的辅助下,学生在重难点认知中往往可以寻找到一个过渡的台阶,从而为重难点知识的突破奠定良好的基础。

比如,在“三角形的高的画法”教学中,学生需要掌握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的高的画法,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很容易就能掌握锐角三角形的高的画法,在教师的引导下,也基本上可以理解直角三角形的高的画法,但是多数学生在探究钝角三角形的高的画法时却遇到了障碍,学生很难确定钝角三角形的高。为此,教师可以将钝角三角形的高的画法整理成一节专题课,通过视频为学生剖析不同情况下钝角三角形的高的画法,并通过循环播放让学生清楚地观看,从而有效突破本节课教学的重难点。

小学数学教学要在充分考虑小学生年龄特点的基础之上,切实整合小学数学教材,灵活运用微课教学,让小学数学知识的呈现更具趣味性、直观性和形象性,从而为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激发、数学学习方法的改善以及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有利的契机,让小学数学教学在微课的辅助下实现更为长远的发展。

猜你喜欢
钝角画法重难点
鳄鱼的画法
合金钢钢轨组合式钝角辙叉
水禽的画法(六)
老年教育(2018年12期)2018-12-29 12:43:02
夜景的画法
童话世界(2018年20期)2018-08-06 08:57:38
诵读100句,记考纲重难点词汇(二)
菊花的画法
丹青少年(2017年1期)2018-01-31 02:28:27
分法不同结果不同
化学平衡重难点知识突破
《认识钝角和锐角》前测分析及课堂设计
换个角度看“边边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