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梅 安徽省亳州市蒙城县第三幼儿园
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保教结合是幼儿园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保”就是保护幼儿,不仅是身体的保护,还有心理的保护,其中幼儿的心理健康尤为重要。要做好幼儿心理健康教育,需要采用正确的教育方式,同时也需要营造欢乐轻松的学习氛围,以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教育之本,与家长相互配合,塑造孩子健康的心理以及良好的性格。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不仅仅需要对幼儿日常生活进行安排和教育;幼儿身体的健康和锻炼,如何在教育活动中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成长也成了首要任务。在健康的心理素质的影响下,幼儿能够融洽地与他人进行相处,能够全面发挥自身的潜能,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意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由此可见,在幼儿园教育当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教学的重要任务。本文将对如何做好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进行简单的探讨。
人类在幼儿阶段时期,没有很好的学习能力,他们宛如一张白纸,需要父母和教师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才可以分辨是非。在幼儿园中,教师可以通过采用积极的教育方式去引导孩子。由于孩子还处于幼儿阶段,其理解能力不是很强,也并没有很好的逻辑思维能力,教师对其进行引导就需要用到特殊的方式方法。积极的教育方式是指教师在对孩子进行引导性教育时,需要用到夸张的语气、面部表情以及丰富的肢体语言。这么做可以让幼儿更加直观地体会到教师所要表达的内容,使得教育的引导性更强,可以更好地建设幼儿的健康心理。
在对幼儿进行引导性教育时,教师可以给孩子建立更加完善的人格。当幼儿错事时,教师假装发怒,可以让孩子意识到这样的事是错误的;而在孩子做出了正确的选择时,教师同样要对其进行表扬甚至给予其适当的奖励,孩子意识到这样的事可以做的同时,也会形成一定的自信,有助于塑造孩子的性格。还要教会幼儿控制情绪,如发生争执或打架的行为时,我们要细心、耐心地听幼儿讲述争执的过程。在讲述的过程中认识到错在哪里,引导幼儿在争辩过程中明辨是非。
在给幼儿做引导教育时,教师可以给孩子设计简单的逻辑思维环境,让孩子自己做出选择。同时,教师要在孩子进行选择的过程中对孩子进行引导,引导孩子做出正确选择的同时也要为孩子制造成功的契机,这样可以大大的增强孩子的自信心。设计一些包含简单逻辑思维的小游戏,在游戏中给孩子增加一些小陷阱,增强游戏的趣味性和逻辑性。在孩子遇到自己无法解决的难题时,教师应对孩子进行循序渐进的引导而不是直接告诉孩子答案,这样孩子在解决问题的时候就会有很强的参与感,解决问题之后也会有很大的成就感,从而为幼儿拥有健康的心理做出了铺垫。
在幼儿园做好幼儿心理健康工作,教师首先需要具备营造欢乐的学习气氛的能力。让幼儿有健康的心理,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是必不可少的,而营造欢乐的学习气氛,可以让幼儿在幼儿园相对的放松,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很多幼儿园都面临这样一个问题:幼儿十分抵触上幼儿园。他们常在早上入园时在幼儿园的门口大吵大闹,不愿入园。这样的现象是不可避免的,因为幼儿会对父母的依赖感很强。同时,幼儿在家中生活的时间较长,对家中的环境十分的熟悉。而进入幼儿园之后,他们来到陌生的环境,难免会产生抵触心理,这都是正常现象。幼儿园需要营造一种欢乐的氛围让幼儿可以更快地适应园内的环境,同时教师也需要营造欢快的气氛来激发孩子的兴趣,抓住孩子的兴趣点,这样可以让孩子更加放松,从而使得教师可以更加高效的对幼儿进行引导,并且可以做到与幼儿更好地沟通。欢乐的学习气氛可以有效地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让幼儿有一个积极乐观的心态,可以更好地对其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大大提高了教学的效率以及质量。
在幼儿的成长过程当中,环境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在幼儿园教育过程当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需要以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为基础,让幼儿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同时,营造欢乐的学习气氛也可以有效地消除幼儿的排斥心理,使得其可以更好地融入幼儿园这个集体当中去,这对于塑造幼儿健康的心理也是十分重要的。
我国很多幼儿园教师并没有过多地关注幼儿的心理变化,也就是说仍然有相当一部分的幼儿园教师并没有将幼儿的心理健康视为教育之本。为什么要将幼儿心理健康作为幼儿园教育之本呢?因为幼儿园作为幼儿的主要教育方,应该担起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责任。很多幼儿园将其教育重点放在了文化教育上,从而将文化教育与心理教育分开,这就是一种对于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十分不重视的一种表现。注重文化教育固然没错,但是在幼儿阶段更应该注重其心理健康的教育。
对于幼儿园教师而言,完全可以在幼儿园的日常生活中对幼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而不是刻意地将教育内容单拿出来作为一个学科。这样效果不明显,同时孩子本能的对课堂有排斥的心理。在幼儿的日常生活中,教师应多多关注孩子的心理变化,从而更了解孩子。因材施教可以有效地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让孩子在生活中成长,而不是用刻板的课堂来教授孩子知识。这样的教育模式使得幼儿在潜移默化中获得健康的心理,其次,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让孩子不会有在课堂中的那种约束感,能够更好地塑造孩子的性格。
幼儿时期的孩子最熟悉同时也最放松的环境应该就是家中,而且幼儿的生活环境除了家也就是幼儿园。在幼儿园中有教师可以对孩子进行教育,回到家中同样不可以放松,想要给孩子一个好的心理健康教育,家长的配合也是必不可少的,所以幼儿园需要家长给予一定的反馈。
幼儿园可以举办家长座谈会,让家长与幼儿园的教师有机会一起对其孩子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家长也会更加清楚地了解到孩子在幼儿园中的表现,同时教师更应着重将学生的心理状态与家长进行沟通探讨,将如何对幼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与家长进行商议。最为教师,可以定期对于心理变化较大的学生进行家访或者电话沟通,有情况第一时间与家长联系。与此同时,教师也应跟家长索要孩子在家中的反馈,从而更加地了解学生,对症下药,更好地对孩子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幼儿园也可以定期举办一些活动,将幼儿、家长以及教师一起融入进来,增加师生以及亲子的感情,这是相当有利于幼儿的心理健康成长的。
幼儿园是孩子的第二个“家”,而幼儿园中的教师也是这些孩子们的“家长”,注重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塑造孩子更好的性格、赋予孩子更强的心理素质。在幼儿时期的教育中,心理健康教育要比文化教育重要得多,孩子首先要有健康的心理才可以更好地学习文化知识,所以说做好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是幼儿园的教育之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