甬优1540在政和县作中稻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2021-12-03 18:28刘忠钱
福建稻麦科技 2021年3期
关键词:分蘖力中稻结实率

刘忠钱

(福建省政和县农业农村局,福建政和 353600)

政和县地处闽浙两省三市结合部,东经118°8′5″,北纬27°3′7″,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19.0℃,年平均降雨量1 676.5 mm,年平均日照1 714.9 h。县域面积1 745 km2,其中山地面积14.9万hm2,耕地面积1.47万hm2,全县水稻种植面积0.84万hm2,中稻种植面积0.56万hm2。多年来实施粮食产能区增产模式攻关与推广、农作物优质绿色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推广项目,引进了多个适合种植的水稻新品种。甬优1540是宁波市农科院用甬粳15A和F7540配组而成的籼粳型三系杂交稻品种,先后通过浙江省(浙审稻2014017)、广西壮族自治区(桂审稻2015006)、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国审稻2015040),2017年通过福建省引种备案{(闽)引种[2017]第001号}。2017年政和县种子管理站引进甬优1540参加中稻新品种对比试验,2018年、2019年分别在政和县石屯镇、外屯乡进行展示示范推广种植,2020年全县种植面积超过200 hm2。甬优1540表现长势旺盛,株型紧凑,植株矮壮,茎秆粗,分蘖力中等,剑叶挺直,叶色浅绿,穗大粒多,结实率高,丰产性好,生育期适中,中感稻瘟病、易感稻曲病,产量高,米质优,抗倒性强,适宜在政和县推广种植。

1 产量表现

甬优1540于2018年、2019年在政和县石屯镇松源村展示示范种植10 hm2,平均每667m2产量714 kg,比对照中浙优8号平均每667m2增产55 kg,增产幅度8.3%;外屯乡洋屯村展示示范种植8 hm2,平均每667m2产量755 kg,比对照中浙优8号平均每667m2增产112 kg;增产幅度达17.4%,增产效果明显。

2 主要特征特性

2.1 生育期

甬优1540是籼粳型三系杂交稻品种,感光性较弱,在政和县石屯镇(海拔200 m)作中稻种植,5月15日播种,9月30日成熟,全生育期138 d,比对照中浙优8号迟熟3 d;在外屯乡(海拔400 m)作中稻种植,5月15日播种,10月10日成熟,全生育期148 d,比对照中浙优10号迟熟5 d。

2.2 农艺性状

甬优1540长势旺盛,株型紧凑;植株矮壮,茎秆粗,分蘖力中等;叶鞘、叶片绿色,叶耳浅绿色,剑叶挺直;大穗型,结实率高,穗层整齐;着粒较密,谷粒短粒型,稃尖无色,谷壳黄色、无芒。平均每667m2有效穗数14.81万,株高119 cm,穗长20.5 cm,穗总粒数248粒,结实率88.6%,千粒重23.8 g。

2.3 适应性与抗逆性

甬优1540在石屯镇、外屯乡多点示范种植,及全县各地农户分散零星种植均表现为株型紧凑,茎秆粗壮,分蘖力中等,节间较短,根系发达,耐肥抗倒伏,结实率高,丰产性好。抗性表现为中感稻曲病、稻瘟病、白叶枯病,感褐飞虱,孕穗期氮肥施用量过多的田块稻曲病发生较重。

2.4 稻米品质

甬优1540米质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糙米率80.6%,整精米率70.7%,长宽比2.3,垩白粒率10%,垩白度1.6%,胶稠度76 mm,透明度达2级,直链淀粉含量13.7%,米质各项指标综合评价为部颁三等食用稻品种品质标准[1]。

3 高产栽培技术

3.1 适时播种

甬优1540在政和县作中稻种植,为确保水稻在9月20日寒流到来之前安全齐穗,播种期不应迟于6月5日。

3.2 培育壮秧

清水选种,选择籽粒饱满、成熟度高的种子,用500倍液强氯精浸种6~8 h,清水洗净后在水温25℃中浸种25 h左右,种子吸足水分,高温(30~32℃)破胸,约48 h。种子露白后,采用精量播种机、叠盘机来完成播种、叠盘,大田每667m2用种量1.25 kg;制好的秧盘整齐摆入可控温的温室大棚内,用通透性好的黑棉布包好;温度控制在30~32℃,湿度90%以上,约48 h后,种芽立针(芽长0.5~1.0 cm)秧盘移到秧田育秧,如遇高温天气,摆盘时间应安排在11:00前,15:00点后,秧田用防虫网遮盖。秧苗长出2叶1心时,喷洒15%多效唑300倍水溶液1次,促进秧苗分蘖。并用25%扑虱灵粉剂30 g+25%杀虫双200 mL对水37.5 kg喷雾防治稻飞虱、钻心虫。

3.3 适时移栽

推广机械插秧,秧龄控制在20~25 d移栽大田。人工插秧,秧龄不超过30 d,若秧龄超过38 d以上,移栽后植株分蘖少或不分蘖,易发生早孕早穗,最终影响产量。插秧前20 d翻耕大田,使前作残留物及杂草充分烂透,以减少基腐病发生。机插密度30 cm×(18~24)cm,人工插秧株行距20 cm×23 cm或19 cm×24 cm,穴插2粒谷,保证每667m2有效穴数达1万以上。大田插秧做到浅插、匀栽,利于秧苗早生快发,低节位分蘖,增加有效分蘖数,实现每667m2有效穗20万的预期目标。

3.4 科学施肥

甬优1540应掌握施足基肥,早施蘖肥,巧施 穗 肥 的 施 肥 原 则,N、P2O5、K2O质 量 比 例1∶0.5∶0.8。甬优1540穗大粒多、植株矮壮、株型紧凑、分蘖力中等,整个生育期需肥量较大。秧田期2叶1心时施好断奶肥,每667m2施尿素3~5 kg;移栽前7 d施送嫁肥,每667m2施尿素5~8 kg。大田旋耕时每667m2基肥施用量为水稻专用肥40~50 kg+过磷酸钙30 kg。移栽后10 d左右每667m2追施水稻专用肥20~30 kg加尿素8~10 kg作分蘖肥。分蘖肥要施早施足,促进秧苗低节位分蘖,提高有效分蘖数,建立高产苗架;过迟过多追施分蘖肥,易造成无效分蘖过多,群体过大而倒伏。巧施穗肥,倒2叶露尖到倒2叶长出一半时,或拔出主茎,看主茎里面孕穗长度达到0.2~1.0 cm时,是施穗肥的最佳时期,每667m2施尿素4~5 kg+氯化钾5~8 kg,特别是保肥力弱的沙田更为必要。还应施保花肥,每667m2施尿素2~3 kg加3~5 kg氯化钾,以提高结实率,促大穗。

3.5 合理管水

科学管水原则是“浅水插秧、寸水活蔸、浅水分蘖、深水孕穗养花、后期干湿交替壮籽”。秧田期在刚播种前7 d保持土层湿润偏干,利于秧苗根系的生长,为培育壮秧打好基础。移栽后中水返青、浅水促分糵,每667m2苗穗数达到18万~20万株时断水烤田,烤田时间以水田出现裂缝,田中泥巴不陷脚为参考标准,并在幼穗分化前结束烤田。孕穗期要确保田间有水层,做到“寸水养胎”。抽穗期间需保持田间相对湿度80%以上,有利水稻扬花授粉。灌浆结实期间水田干干湿湿交替灌溉;在收割前半个月可在保水性差的水田灌1次跑马水,随后等待收割。

3.6 病虫草害防治

根据田间病虫发生情况,做到科学预测、高效用药,不使用毒性强、环境残余量大的农药。防治稻飞虱、稻蓟马可选用40%毒死蜱+25%扑虱灵(噻嗪酮)可湿性粉剂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对水均匀喷雾;稻瘟病防治可选用20%或70%三环唑可湿性粉剂对水喷雾。甬优1540易感稻曲病,在破口期前7 d、齐穗期选择用18%多菌酮粉剂或4%粉锈宁或5%井冈霉素水剂对水喷施,施药时可加入三环唑或多菌灵兼防穗颈瘟。推广绿色防控,专业化统防统治,利于减药提效。秧田期和本田期选用丁草胺进行除草,施药后田间保持3~5 cm水层5~7 d,以达最佳除草效果。

3.7 适时收获

稻谷植株大部分叶片由绿变黄,稻穗失去绿色,穗中部变成黄色,95%以上颖壳发黄,稻粒饱满,籽粒坚硬并变成黄色(农谚:九黄十收)就应收获。收获后的稻谷含水量往往偏高,为防止发热、霉变,产生黄曲霉,应及时将稻谷摊于晒场上或水泥地上晾晒2~4 d,使其含水量降到14%,然后入仓。

猜你喜欢
分蘖力中稻结实率
覆膜穴播条件下种植密度对不同分蘖力糜子品种产量的影响
宜都市气候变化对中稻产量的影响
2018年杂交水稻新品种展示总结
2018年巢湖市优质水稻品种展示示范试验
中稻广两优676“3414”肥效试验
辐照育种杂交水稻Ⅱ优838的耐热性鉴定
不同栽培措施对两种枣结实的影响
2015年太湖县杂交中稻新品种比较试验
七个水稻粳型不育系的柱头活力
武夷山市中稻测土配方施肥“3414”肥效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