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蒋春姣 刘凝辛
幼师生职业技能是指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未来五年内能胜任幼儿园保教岗位、管理岗位所必需的职业技能。为了全面准确定位学生职业技能,以成果输出为导向,提升学生专业能力,对接社会需求,我院借鉴《悉尼协议》范式制定专业和课程标准,明确职业技能及其培养。具体做法是,依循《悉尼协议》以成果为导向的核心理念,调研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未来五年职业岗位发展、岗位工作任务和岗位工作能力,整理归纳典型工作任务,明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总目标和人才培养目标职业能力,最后拟定毕业生毕业能力要求和能力要求指标点,这些毕业能力要求和毕业能力要求指标点就是幼师生概括和细化的职业技能。
根据学前教育专业多方位人才需求调研,确定幼师生初始到发展的岗位(保育员岗位—配班教师岗位—艺术教师岗位—骨干教师岗位—保教主任—园长助理—副园长—园长)的工作任务和能力要求,梳理出幼师典型的16 项典型工作任务:观察了解儿童、教育分析、卫生保健、幼儿语言教育与活动指导、幼儿健康教育与活动指导、幼儿社会教育与活动指导、幼儿科学教育与活动指导、幼儿艺术教育与活动指导、幼儿游戏教育与指导、环境创设与育人、课程开发和综合主题教育、家园合作、幼儿园管理、听评课教研、教育科学研究与专业发展。基于行业标杆和专业人才调研的分析,确定学前教育总体目标为: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具有良好教师职业道德、强烈教育情怀和较高的职业素养,掌握幼儿发展和幼儿保育、教育专业知识,具备幼儿保育、幼儿活动设计与组织能力和初步的教研能力和专业发展能力,能在弹唱跳说画做专业技能中突出一项艺术专长,能在学前教育行业一线从事卫生保健、保教与育人、艺术特长教学、园所管理等岗位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毕业五年后,能成为师德高尚、教育教学改革突出、起引领带头作用的骨干教师以及幼儿园管理岗位的保教主任、副园长、园长。
基于毕业能力要求和16 种典型工作任务,建构由39 门课程构成的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拓展课程和专业实践课程五大课程模块,理论课程模块在时间和课程内容上是四阶递进关系。五大课程模块主要内容包括:公共基础课,即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式与政策、师德与教育法律法规、安全教育、体育与健康、大学英语、高等数学、大学语文、就业指导与创新创业;专业基础课,即儿童文学、教师口语、社交礼仪、汉字书写与教学、现代教育信息与技术、美工基础与创作、舞蹈基础与幼儿舞蹈、音乐基础与幼儿歌曲演唱、钢琴基础与幼儿歌曲弹唱、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学前教育学、学前卫生与保育;专业课,即幼儿语言教育与活动指导、幼儿科学教育与活动指导、幼儿健康教育与活动指导、幼儿社会教育与活动指导、幼儿艺术教育与活动指导、幼儿园环境创设、家庭与社区教育、幼儿园管理与经营;专业拓展课,即幼儿园课程论与主题活动设计、经典诵读、奥尔夫音乐教育;专业实践课程,即幼儿园认知和保育实习、幼儿教师资格考证培训、幼儿教师教育教学技能实训、幼儿园保教综合实习、幼儿园教师艺术基本技能考核、顶岗实习、毕业论文。通过毕业要求能力指标点与课程矩阵图,将毕业能力指标点落实到每一门课程中。
1.课程标准的制定
每一门课程目标定位是依据每一门课程对应的毕业能力要求指标点,科学定位课程知识、技能和素质目标以及教学项目内容,每一个项目任务确定授课课时、目标点、知识点与技能点,线上和线下实习活动流程、课程资源建设以及输出的考核点和考核评价体系。为了保障课程的实施,每一门课程对课程实施的支持条件,即师资、实践条件和教学资源库建设都做了具体要求。
2.课程标准的执行
专业人才的培养主要是专业标准的实施,专业标准的实施主要在于课程。为了高质量地执行课程标准,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学院完善了系列教学标准,其中包括授课计划制定标准、上课标准、辅导制度标准、考核和评价标准以及课程建设标准等。同时以课程建设为切入点,利用云课堂和学院的诊断与改进平台,通过学院检测和教师个人自我检测,螺旋式建设课程,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教师个人自我诊断与改进流程:目标(拟定课程建设目标)—标准(制定课程建设标准:课程标准、建设质量标准、资源库建设标准)—计划(制定具体实施计划)—组织(建立实施组织)—实施(依据标准和实施计划,细化落实)—诊断(利用云平台和下班辅导,诊断问题)—激励(利用系部绩效激励和自我激励机制)—学习(不断学习,分析诊断的问题)—创新(创新教法、教学内容等)—改进(改进课程建设和课程执行过程中的问题)。学院检测流程:目标(拟定课程建设目标)—标准(制定课程建设标准:课程标准、建设质量标准、资源库建设标准)—计划(制定具体实施计划)—组织(建立实施组织)—实施(依据标准和实施计划,细化落实)—检测(教学环节、目标的达成度、教学质量监控、作业完成与课程考核等,及时收集各种数据)—预警(针对各项标准,对不达标项目进行预警)—改进(督促改进达标)。毕业要求指标点支撑了毕业能力要求,毕业指标点落实到各门课程中,各门课程标准科学执行过程全监控,严格执行标准,确保毕业要求指标的达成和人才培养成果输出。
针对学前教育专业技能综合多样,整合课内和课外、校内和校外、教学与竞赛等各种资源,提出教、练、赛、用、证等层级技能训练模式。学前教育专业利用课堂让学生掌握技能技巧理论知识,利用课后训练让学生熟悉和掌握技能技巧,利用竞赛组织促进学生技能训练,利用幼儿园实践和社会实践活动促使学生应用技能,最后帮助学生通过职业资格证书考试,获得行业和社会的认可。
为了使职业技能培养落到实处,并不断提升职业技能培养水平,学前教育专业利用学院全面实施诊断与改进工作的契机,采用多元评价诊断问题,改进培养工作。在职业技能培养过程中,从评价主体来看,有教师自我评价、学院监督评价和学生自我成长评价以及评价目标定位与达成度等。在职业能力培养过程中,既有目标定位前的诊断性评价,又有执行过程中的形成性评价,还有考核性的总结性评价。最重要的是学院利用诊断与改进工作,系统性地从教师发展、课堂教学、学生自我发展、专业建设等多个层面展开评价、监控并预警,促进教学系统从学生、课堂、教师水平等方面分析诊断问题,改进工作以保障职业技能培养质量。
职业技能是职业人通过长期训练得以掌握和熟练运用的技能,职业技能作用于服务对象、工作岗位和社会。职业人在训练职业技能的过程中,利用职业技能完成工作岗位任务时,需要处理好与服务对象、工作单位领导同事、自己的人生追求和社会等方方面面的社会关系。处理好职业中各种关系就形成了正向的职业精神,有利于直接促进职业人职业技能的成长,否则将会影响职业技能的训练和养成。因此,在职业技能培养过程中,应重视学生职业精神的培养,将职业精神培养融入职业技能训练和人才培养的全过程,重点培养职业理想、职业态度、职业纪律、职业道德和职业信念等职业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