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题综合设计,思路改编引导——关于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教法探讨

2021-12-03 12:48福建省莆田市秀屿区笏石中心小学蔡文珠
亚太教育 2021年13期
关键词:数学知识解题情境

福建省莆田市秀屿区笏石中心小学 蔡文珠

教师在为学生讲解小学阶段数学知识时,需要重点培养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细节的理解能力。为此,教师应结合数学知识基础内容为学生选取综合性的教学情境,并明确当前的问题设计原则和教法应用条件。此外,教师还需要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索,使其能够明确数学知识重点,进行延展性分析思考。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灵活的学习分析,使其数学知识认知更为深入细致,从而切实增强其数学学习质量。

一、当前小学数学教学面临的问题

小学阶段数学知识教学,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数学解题实际,进行对应的教学要求设计,使得教学内容更具引导性和指向性,进而能够全面优化学生的学习质量。故而,教师为学生讲解相关数学知识内容期间,可从学习动力、解题能力以及综合分析的角度入手,进行教学问题的分析,明确当下限制学生水平提升的关键问题。

(一)学生数学学习动力不足

通过教师集中全面的教学观察,可以发现学生受到自身年龄的限制,其在学习相关数学知识内容期间会表现出学习注意力不够集中,对所学数学知识内容的学习不够积极的情况。究其原因,可以发现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其学习注意力时长较短,难以做到在课堂学习过程中持续高效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内容。因此,学生固有的学习节奏难以保持,一旦出现知识理解方面的断层,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实际学习效果。通过课堂反馈的影响,导致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知出现障碍,进而使其学习成就感不足,从而限制了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提升。

(二)学生综合解题能力缺失

教师结合阶段性的考试内容和结果分析,可以知道学生的实际学习质量不佳,其根本原因在于学生在考试期间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足。基于教师的课堂教学观察,学生在小学阶段的数学知识学习,往往呈现记忆迅速但知识留存不足的状况。导致学生出现相关学习表现的根本,是因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知过于单纯和片面化,特别是学生在学习相对复杂的数学知识内容期间,容易出现“学习目标偏差”的现象。通过教师系统性的教学观察,可以发现学生面对考试期间的“陌生”问题,会出现思维僵化的表现,限制了其解题能力的优化。

(三)学生分析问题角度偏颇

基于教师对学生实际学习表现分析,可以发现小学阶段的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过程中,往往会养成“思维倦怠”的不良习惯。在学习对应知识内容期间,学生往往满足于基础性的知识认知过程,未能进行更为全面深入的知识探索和分析,从而导致其对所学知识细节的认知变动模糊。同时,学生对于数学问题的变式问题思考不多,致使其在解决教师设计的数学问题时,难以获得有效的问题分析角度,从而使其思维走了“弯路”。正因为学生对其数学知识学习过程的认知不足,导致其在分析相关问题变式时,不能够进行相关解题思路的转化,从而使其问题分析角度偏颇,限制了其数学综合能力的发展。

二、提升小学数学问题质量的策略

小学阶段的数学知识教学,需要教师本着“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原则进行对应的教学策略分析和设计,使之能够围绕学生的实际学习表现进行对应的教学引导和强化。故而,在教师系统性的教学分析之后,可以结合新课改的教学思想,明确学生为数学教学主体,设计更契合学生学习过程的教学策略,使之能够全面增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细节的了解,全面提升其数学知识学习质量。

(一)设计趣味问题情境,激活学生思考动力

为帮助学生增强其现阶段的数学知识学习积极性,教师应回归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对应的教学环境设计,使之能够真正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方向,并围绕其实际需要展开对应的教学设计和指导,从而使其对所学问题的认知更为完整。故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创编趣味性的知识情境,用以进行集中有效的教学指导。例如,教师为学生讲解关于“位置与方向”的相关知识内容时,可以结合学生感兴趣的“躲猫猫”游戏情境。在教授“位置与方向”的知识细节时,能够融合学生感兴趣的方位表述和判断技巧,使之能够全面激活其学习积极性,从而逐步深化其知识学习印象。

与此同时,教师应当结合多元化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使之以学习兴趣引导为基础,进行对应的教学形式推演,从而选取最契合的教学内容,使之能够激活学生的问题思考积极性。例如,在教师教授学生学习关于“行程问题”的知识内容时,可以选取学生感兴趣的信息技术教学策略,进行有效的动态化情境设计,使之能够收获良好的教学效果。为此,教师需要利用信息技术的演示优势,为学生创编对应的动态化模拟过程,尤其是帮助学生厘清各个单位的运动过程,以及其中速度关系的转化等问题。通过教师设计趣味性的教学情境,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要点,并全面提升其学习积极性,从而切实增强其学习质量。

(二)命题角度综合创新,优化学生解题能力

当前限制学生提升自身数学解题能力的关键性问题在于其考试期间的思考认知不足,因此需要教师以学生的实际学习不足为基础,从命题者的角度出发,设计专项化的考试训练任务,使之能够起到良好的教学指导作用。所以,在教师为学生讲解相关数学知识内容时,可以为其设计更为新颖的命题角度,从而创新相关问题内容,使之能够进行更有效的考查和检验。例如,教师为学生设计考查“百分数”的考试问题内容时,可以引入学生不常见的“实验室溶液配比”的知识情境,进行综合性的考查和引导。通过结合数学为自然科学基础的命题形式,可以使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生活化应用认知更为全面,对应的问题分析也更为集中有效。

此外,在教师为学生设计相关考试内容时,需要适当提升学生的问题思考量,使之能够进行更为全面有效的知识探索,并在此过程中进行应试心理、解题能力等方面的综合训练。所以,在教师为学生设计和“组合图形问题”相关的考试问题时,应适当提升其考试问题的难度和思维量,使其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进行尽可能高效的思维训练。特别是教师引入“趣味观察大比拼”的趣味性问题,可以使学生的分析思考过程变得更为紧张,对应的问题认知也更为全面深入。故而,通过教师从考试命题的角度进行综合创新设计,可以使之有效激活学生的解题分析能力。

(三)转化问题考查方向,提升学生思维水平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就是不断强化自身解题思维能力的过程。因此,教师在教授学生学习相关数学知识内容时,可以及时进行问题考查方向的转化,使之能够引导学生真正深度挖掘自身所学知识细节,从而真正强化其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差倍问题”的相关知识内容后,可以为学生及时转化问题考查角度,设计对应的“生活情境问题”,使之能够强化学生的知识迁移应用能力。在此过程中,学生的解题思维也会得到实质性的强化。

在教师看来,学生学习当前阶段的数学知识内容时需要为其明确数学知识的现实应用意义,使之能够起到良好的教学引导作用,并使其能够真正掌握其中的分析过程和关键点,从而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有效。例如,在教师为学生讲解关于“排水管和进水管”的知识内容时,可以设计“牛吃草问题”进行对应的教学引导,使之能够起到良好的教学思维延伸作用。通过教师为学生设计对应的思维转化问题情境,进行有效的教学指导,可以帮助学生不断强化自身的问题分析能力,从而使其对相关情境“伪装”下的数学本质认知更为透彻,有了教师设计的针对性教学内容可以全面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

综上所述,在教师指导小学生学习相关数学知识内容期间,应当围绕学生的实际学习需要设计对应的教学策略和内容。正因为有了教师从命题角度进行设计,并结合相应的解题思维训练,才能全面提升学生的数学知识学习质量。

猜你喜欢
数学知识解题情境
用“同样多”解题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用“同样多”解题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