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 吴丽琼
保育工作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保育员则是实施保育工作的主要人员,其职责与教师同等重要。因此,保育员应与幼师之间相互配合,以促进幼儿的全面健康发展。保育员的主要输送阵地为中职学校的保育专业,但当前的人才培养效果并不理想,因此,应采用具体完备的培养方案与实践路径。
幼儿保育专业为2019年中职专业目录当中的新增专业,其对应职业为幼儿园的保育员,正是当前社会所需求的人才,具备良好的发展前景。当前,我国的中职学校幼儿保育专业体系尚未完善,缺少相关的教学标准与经验丰富的培训教师,受师资配备与设备设施等限制,幼儿保育专业受到的重视程度不足,学生自身的素质水平较低,因此很难培养出优秀的幼儿保育专业人才,整体队伍素质有待提升。
自“二孩”开放以来,幼儿数量急剧增长,市场上对优秀的幼儿教师与保育员的需求较大,因此吸引了大批中职学生选择学前教育。但中职学前教育方向在2019年转变保育员方向,所以尚未取得学生以及家长的信任,学校在专业的宣传与人才的培养方向上也无法做出较大的改革。
首先应确定人才培养的目标,并处理好保与教之间的关系。幼儿在幼儿园阶段是培养其生活能力与各种习惯的重要时期,而保育员作为幼儿最常接触的成年人之一,会对幼儿的心理健康与个性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在中职学校幼儿保育专业的人才培养过程中,应让学生意识到自己身份的重要性,其不仅仅是幼儿教师的助手,同时也是对幼儿产生深远影响的教育工作者。因此,应处理好“保”与“教”之间的关系,引导幼儿建立独立的人格与良好的习惯,为日后的长久发展打下基础。
当前,幼儿园保育员的主要工作为保障幼儿的生活,但却忽略了教育的职责,从长远的角度看,不利于幼儿的成长与发展。因此,在培育保育人才时,应针对此现象让学生认识到“保”与“教”之间的关系及自己所承担的责任,在提高其保育能力的同时提升其教学能力,以满足新时代幼儿园对于保育人才的需求。除此之外,还应注意培养学生专业技能与职业素养。相关的调查结果表明,多数幼儿园在选择保育员时,相较于专业技能,更加看重其道德品质。因此,保育员除了拥有合格的专业技能外,还应具备责任心与耐心,富有爱心且拥有一定的协作精神,具备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与正确的价值观念,从而在日后的工作中潜移默化地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
在明确培育目标后,则应构建合理的课程培养体系,在专业基础课程中体现保教结合,并立足于工作过程来构建专业的技能课程体系。课程体系的合理性对于人才的培养有着重要的影响,当前中职幼儿保育专业尚未形成一个完善的课程体系,但幼师的人才培养体系已经成熟,虽就业岗位不同,但均属于学前教育,所以在构建保育专业的课程体系时可以选择借鉴幼师专业当中的内容作为基础内容,例如幼儿卫生学、幼儿教育学等,实现保教结合,以促进幼儿保育专业学生的发展与顺利就业。
除此之外,在建设中职学校幼儿保育专业的课程体系时,应从实际出发,立足于实际的工作内容,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避免与实际工作脱节的情况发生,进而有效提升教学与工作之间的契合度。例如,在进行课程设置时,仿照保育员真实的工作时间表制定课程表,将其工作内容进行记录,并进行分析与整理,根据此内容对学生进行针对性培养。除了基本保育技能外,还需要开展美工、舞蹈等艺术类技能的培训,以确保日后的保育工作能够顺利开展。保育员应具备幼儿生活管理与常见疾病预防的能力,目的在于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强化中职学校保育专业人才培养的专业技能培训工作,以提升人才培养的效果。
中职学校应为幼师专业的学生配置完整的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声乐、美工等专业技能课程,并配备专业的琴房与美术教室等。在调整为保育专业后,其主要师资力量应集中在卫生保健、活动组织等课程当中,而当前大部分中职学校都缺乏此类课程的优秀教师,而声乐、美术等教师在改革后又略显富余。此时应加大核心课程教师的引入,并对富余教师进行培训并进行转岗,学习相关的保育课程,实现“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保留原有的琴房及美术室等,但需要将相关课程改为选修课程,为有意向参加升学考试的学生提供使用,帮助其强化专业知识。中职学校的相关保育设备则应与幼儿园做到实际一致,为保育专业的学生创建真实的环境,以提升其实践能力,在毕业后与工作实现无缝对接。例如,配置幼儿保健实训室进行保育与安全工作的教学,设置活动、睡眠、进餐等实训室,让学生能够快速适应工作。
以幼儿保育专业的培养目标与规格为根本依据,以职业能力为核心,实行符合专业保育员标准的考核评价形式。激发学生自学的积极性,突出职业能力考核,将考核过程与目标相结合、实际操作与理论基础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自我评价与客观评价相结合,并对学生的上课表现、实操能力、学习态度与职业素养进行综合性评价,从而发现学生的个性特点,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将保育职业资格证书与毕业考核相结合,将中高级保育职业证书进行学分转换,用职业证书兑换学分,以此鼓励学生参加职业证书考试。严格把握好毕业学生的行业输出,确保每一名毕业生都完成了规定的教学内容,并修满足够的学分,从而为幼儿保育工作提供保障。
幼儿保育专业应设置专业的建设委员会,其成员可由行业专家、一线教师及学生代表组成。委员会的主要工作为市场调研,例如在校生学情调研、毕业生跟踪调研及行业企业调研等。在校生学情调研的主要对象为中职学校幼儿保育专业的在校学生,其调研内容包括课程内容的合理性、教师的教学水平、校方的管理是否合理、专业活动与社团活动是否丰富以及实训实习是否达到预期等,从学生的角度来了解整体的教学效果,并征求其看法与建议。毕业生跟踪调研则围绕保育专业毕业生进行,调查毕业生的去向、专业的对口情况及个人发展等,了解当下的就业行情与薪资待遇,并与其他学校毕业生进行横向对比,以此来判断教学方法是否应该进行改进。行业企业调研主要是了解市场行情,了解保育员的市场需求量及专业能力要求,并对所得信息进行分析与整理,据此对教学方向或内容进行调整,确保学生所学到的知识具有时效性。
中职学校应加强与幼儿园之间的长久合作关系,将二者进行深度融合,将幼儿园的工作理念引入保育专业的教学当中,让教学内容更加接近实际工作。学生也可以通过此合作关系进入幼儿园实习,强化实践教学环节。通过各阶段的实习工作,让学生将理论与实践进行融会贯通,帮助学生发展专业实践能力。
一名优秀的保育员应具备较高的职业素养,因此在进行保育人才培养时应注重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强化道德品质及专业能力素养,以确保毕业生能够胜任保育工作,帮助幼儿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学生对保育专业的认同感对于其职业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在实践环节中应构建课程思政格局,在培养保育人才时贯彻思想政治教育,以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与政治素养。在专业课程中融入思政教育,有助于激发学生的职业认同感,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
中职学校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为社会各界输送各种技能型人才,因此,学生在校期间应熟练掌握各种实际操作技能。但当前的教育模式较为传统,学生参与实践的机会不多,因此应在教学中创新训练方法,加强操作技能培训,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其技能水平,为日后的工作打好基础。
在当前的环境与背景下,中职学校保育专业人才培养工作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因此,应确定培养目标,构建专业的课程体系,配置充足的教学资源,严格毕业考核要求,将理论教学与实习实践相结合,构建思政格局,从而确保人才培养的可靠性,以提升幼儿教育的整体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