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课程建设现状与路径探讨

2021-12-03 07:16马志超李占昌
天津职业大学学报 2021年5期
关键词:学时职业院校劳动

马志超 李占昌

(1.天津海运职业学院,天津300350;2.天津职业大学,天津300410)

2020年11月24日,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提出,“光荣属于劳动者,幸福属于劳动者”。特别提出了“要开展以劳动创造幸福为主体的宣传教育”。这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劳动、劳动者的尊重和对劳动教育的高度重视。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对劳动教育提出了总要求,概括起来就是弘扬一个精神,即“劳动精神”;教育引导两种态度,即“崇尚劳动、尊重劳动”;形成三个行为,即“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树立四个观念,既“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1]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及教育部制定《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指导纲要》),分别对“劳动教育是什么”“劳动教育教什么”和“劳动教育怎么教”给出了指导意见。[2]职业教育是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如何将劳动教育贯彻到职业教育全过程,成为摆在职业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本文分析劳动教育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对天津地区职业院校开展劳动教育课程建设情况进行调研和分析,尝试提出劳动教育课程教学建设路径。

一、加强劳动教育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应有之意

(一)劳动教育是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本质要求

职业教育主要培养大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其本质是培养具有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和创新精神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劳动和职业教育,他指出,“诚实劳动”是实现“人世间的美好梦想”、解决“发展中的各种难题”、铸就“生命里的一切辉煌”的途径。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甘肃张掖山丹培黎学校考察时指出,“职业教育大有可为”。通过职业教育培养培训,学生能够掌握一定的专业技能,满足用人单位工作岗位的要求。从人才培养方案的结构上分析,职业教育的实践课程比例在50%以上,更加注重动手、操作的实操能力,理论知识的学习以“够用”为度。因此,劳动教育与职业教育是不可分割的天然统一,是实现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本质要求。

(二)劳动教育是培养职业精神的基础

职业精神是从事某个职业的人表现出来的一种行为、态度和价值取向,是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关键。劳动教育要培养学生正确劳动,树立劳动价值观,养成良好的劳动品质,从这一点上看,劳动教育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精神的基础。通过劳动教育,首先让学生建立劳动不分贵贱,“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价值认同;其次,以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感召学生,让学生形成踏实和扎实的工作作风;最后,感受到劳动创造社会价值,是个人幸福的源泉的魅力。因此,劳动教育是培养职业精神的基础。[3]

(三)劳动教育是职业院校立德树人的重要组成部分

立德树人是各级各类教育的基础,劳动教育具有树德、强体、育美的重要功能,是立德树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实现立德树人的培养目标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同时,也是职业教育实现五育并举的重要途径。通过参与集体性的实践劳动教育学生养成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相互帮助、乐观向上的良好品德;劳动教育是开发智力和能力的阶梯,通过劳动教育学生掌握基本的劳动技能以及探索、观察、操作等能力;劳动教育有助于学生身体健康发展,在劳动教育中磨砺体力、锻造意志、增强体质;通过劳动教育,学生养成“劳动创造美”“劳动最美丽”的劳动审美观,在劳动教育中发现美、体验美、鉴赏美、创造美。[4]

二、劳动教育课程建设现状调研与分析

2020年11月,针对天津海河教育园区的6所高职院校和1所应用技术大学(即天津职业大学、天津商务职业学院、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天津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天津海运职业学院和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开展了关于劳动教育课程建设情况的调研。调研主要以问卷调查、电话访谈等方式进行,设置问题主要围绕劳动教育课程开设的学时、教材建设等。调查显示,所有院校均按《指导纲要》的要求将劳动教育单独成课,列入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均表示特别有必要开设劳动教育课程,并希望未来的教育过程中,重视劳动教育,真正将劳动教育贯彻到职业教育的全过程。

(一)劳动教育课程学时

《指导纲要》明确规定了职业院校应独立设置劳动教育课程,不少于16学时,为必修课程;普通高等教育学校也要独立设置劳动教育课程,不少于32学时,为必修课程;调研发现,天津海河教育园区的职业院校均满足《指导纲要》的要求,劳动教育课程不少于16学时。调研结果显示:4所院校的劳动教育课程学时开设为16学时,3所院校的劳动教育课程学时在16~32学时之间,没有将劳动课程学时设置大于32学时的院校。并且,在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过程中,这7所职业院校均将劳动课程独立设置课程,课程类别全部为必修课程。

(二)劳动教育课程开设学期

《指导纲要》没有明确职业院校开设劳动课程的学期。调研结果显示:天津海河教育园区大部分职业院校将劳动教育课程设置在第一学年进行,其中将劳动教育课程开设在第一学年的院校有4所,将劳动教育课程开设在第二学年和第三学年的职业院校有2所,每年均开4~8学时的职业院校有2所。对于职业教育来说,第一学年主要开展公共基础课程教育。这与《指导纲要》规定一致。因此,本文认为对于劳动教育的理论知识(如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等理论知识)在第一学年结合思政课程教育不失为一个合理的选择。在第二学年或第三学年开设劳动教育课程,可以将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团结协作等素质教育内容与专业技能课程进行有机结合,更能体现将劳动精神养成、劳动能力培养、劳动习惯训练贯穿到立德树人的全过程。

(三)劳动教育课程教材建设

对于劳动教育课程开设年级和教材建设的调研结果显示:有1所高职院校的劳动教育课程是从2017级开始设置的,1所高职院校的劳动教育课程是从2019级开始开设的,5所高职院校的劳动教育课程是从2020级开始开设的。使用教材情况的调研结果显示:有2所高职院校使用的是其他院校编写的正式出版的劳动教育课程教材,有5所高职院校在授课过程中,劳动教育课程处于无教材状态。因此,对于天津海河教育园区大部分职业院校,劳动教育课程是从2020级开始新设的必修公共基础课程。而且,教材建设处于起步阶段。没有教材是当前劳动教育中的突出问题。目前,关于职业院校劳动教育的教材,有些是高职院校自编,有些是职业教育专家编制。《指导纲要》中要求职业院校组织编写相关的专题读本,因此,各职业院校应抓紧着手劳动教育教材、数字资源等的建设工作,以保证劳动教育课程正常开展。

三、新时代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课程建设的路径

(一)强化劳动教育课程顶层设计

《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开展劳动教育课程建设,各职业院校要建立学校负责规划设计制度。因此,各高职院校要从顶层设计上充分重视劳动教育的课程建设、实施和评价等一系列工作,将劳动教育课程贯彻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在培养学生生活技能、职业技能、社会服务技能等的同时,各职业院校更要注重培养学生创造性劳动的能力。劳动教育课程的建设、实施和评价等工作涉及场地、师资等,因此,劳动教育课程需要各职业院校的顶层设计和规划。

(二)加强职业院校对劳动教育课程的重视程度

为推动《指导纲要》在职业教育领域的落地生根,构建劳动教育的人才培养体系,必须加强职业院校的领导、教师和学生对劳动教育课程的重视程度。为此,可以通过在全校加强宣传,[5]在校园和实训室内宣传本行业的劳动模范以及先进事迹等,形成良好的宣传氛围,使教师和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提升教师对技能培养的优越感,提升学生对本专业、行业、产业的认同感,让学生深切地体会到劳动光荣,劳动创造未来。

(三)加强劳动教育课程与思政课程的联系

劳动教育课程应该以动手实践为主,并辅以一定的理论知识,如对学生开展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教育,尤其是劳动教育的理论知识要与思政课程建设密切联系,始终保持劳动教育课程建设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不动摇。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过程中,通过增加、修改和合并的方式,将劳动教育与思政教育融为一体,形成思政课程中有劳动教育元素,劳动教育中有课程思政的体现。马克思主义劳动观认为,人是劳动的产物,劳动创造了生活资料,这也是人类社会生存的基础,同时劳动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推动力量,即劳动创造世界、劳动是商品价值的唯一源泉,劳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理念,是马克思、恩格斯所设想的未来社会的主要发展目标。[6]

(四)完善劳动教育课程内容与组织方式

按照专业程度来看,劳动教育一般分为普通劳动和专业技能劳动。按照劳动教育的内容范畴来划分,劳动教育分成日常生活劳动、生产技术劳动和社会服务劳动。普通劳动应该以生活技能、社会服务、团结协作等内容为主要载体而开展;专业劳动教育课程的教学内容要与专业技能实训相结合。例如,在装备制造类的金工工艺课程过程中,在实训室的管理方式上严格采用企业的管理方式,课前进行实训安全教育,职业道德和实训纪律的讲解,可适当加入工匠精神的思政元素。[7]学生实训结束后,要求工具用完擦拭归位,摆放整齐,实训室卫生打扫等工作均属于劳动教育课程的内容,课程结束前,让学生对自己的工作台的卫生整洁情况进行自查,以及进行整洁情况的对比,均能体现劳动精神。劳动教育与职业教育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另外,职业院校的劳动教育应围绕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展开,体现专业特色。因此,劳动教育课程与职业能力的培养相统一。劳动教育课程的形式可以请劳动模范、行业标兵、著名企业家到校开展讲座;同时,也可以在课外活动中安排实践劳动,或利用寒暑假进行企业实践性劳动。

(五)树立安全第一的劳动观念

在劳动教育课程开展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安全,通过劳动教育课程的学习,使得学生树立安全第一的劳动观念。教师应该对学情进行分析,因材施教,实行差异化教育。如男生与女生可安排不同的课程内容。在授课过程中,教师要控制好劳动强度,确保劳动教育课程安全有序开展。尤其是实训教学,对于机械拆装操作等专业的学生,更要强化树立安全第一的劳动观念。

(六)推进劳动教育课程的教材建设工作

为推动劳动教育课程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过程中的落地生根,应加强劳动教育教材建设工作,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从中国职业教育的特点出发,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动的重要论述为中心,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实践以及我国社会各领域的具体先进劳动事迹为实例,形成具有新时代特征的劳动教育的特色教材。对天津海河教育园高职院校调研发现,当前劳动教育课程的教材建设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各高职院校应加强教材建设,或通过成立关于劳动教育课程建设的教研组等方式,开展劳动教育的教材建设工作。在劳动教育课程教材建设过程中,建议各高职院校应充分结合本校专业的特色开展教材建设工作。如对于天津海运职业学院的劳动教育课程来说,教材建设应结合海员的日常工作内容、职业素养等,体现课程的特色、教材的特色。另外,各高职院校在劳动课程教材建设中,应加强信息化数字资源建设工作。

(七)根据专业特色开展劳动教育课程的师资队伍建设工作

劳动教育课程能否在职业教育过程中取得满意的教学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劳动教育课程的师资队伍建设情况,因此必须加强劳动教育课程的师资队伍建设工作。劳动教育课的师资队伍应该与专业具有很高的匹配度,因此,各高职院校的劳动教育课程师资宜体现一定的专业特色,如天津海运职业学院的劳动教育课程的教师大部分来自于航运企业的一线工作者,如水手、机工、大副、大管、轮机长、船长等船员。另外,从组织建设角度看,各高职院校的劳动课程建设均属于起步阶段,应加强劳动教育教研室或劳动教育中心的建设工作。该教研室或中心组织协调完成劳动教育教学任务,并不断探索劳动教育教学规律,及时总结劳动教育的经验和成功做法,不断提升劳动教育课程的建设工作。

四、结语

劳动教育不仅是普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职业教育的重要内容。各高职院校应该结合自身专业特色,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和劳动的重要论述,推动《指导纲要》在职业教育领域的落地生根,构建劳动教育的人才培养体系,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更好地担负起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

猜你喜欢
学时职业院校劳动
职业院校财务会计网络化建设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下的学时发放标准的探索
——以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为例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健康中国背景下职业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研究
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程教学时数调查研究
学习不是“刷学时”
热爱劳动
新时期职业院校档案管理的思考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