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高水平专业群建设思路及优化策略

2021-12-03 06:32武汉城市职业学院
亚太教育 2021年17期
关键词:双高计划高水平课程体系

武汉城市职业学院 王 社

2019年4月,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发布《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标志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进入崭新的“双高时代”。《意见》中明确指出,要集中力量建设一批高水平的高职学校和专业群,打造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和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支撑国家重点产业、区域支柱产业发展,引领新时代职业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

一、深刻认识“双高时代”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的现实意义

“双高时代”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具有十分显著的现实意义,高水平专业群建设是高水平高等职业院校建设的重要基础和主要途径,是推动高职院校高质量内涵发展的着力点和动力源泉。

(一)有利于提升专业群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

专业群的根本任务是人才培养,实施“双高计划”能有效提升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水平,精准对接区域支柱产业结构和人才需求,为区域支柱产业提供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实现人才培养的高质量和高水平。

(二)有利于提升专业群支撑、服务区域支柱产业的能力

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应主动对接国家及区域主导产业、支柱产业及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重点领域,构建专业群对接产业、动态优化及自我完善的良性发展机制,发挥群内专业的集聚效应和服务功能,从而提升高水平专业群支撑、服务区域支柱产业的能力。

(三)有利于激发高职院校改革发展的内生动力和活力,凸显办学特色和水平

高水平专业群建设过程中势必会带动高职院校多层级、多结构的变革,推动高职院校重构治理体系,提升治理能力。通过建设将极大地调动和激发高职院校改革发展的内生动力和活力,凸显办学特色和水平。

二、深入剖析当前专业群建设所面临的困难和不足

(一)专业群建设思路不清晰,服务区域产业发展能力不足

当前专业群建设过程中或多或少存在组群逻辑不明确、建设思路和目标不清晰等问题,导致群内专业特色不明,专业布局同质化现象严重。另外,由于没有进行广泛深入的行业和产业调研,专业群无法与区域主导产业、支柱产业进行精准对接,从而造成专业群建设与区域产业发展脱节,专业服务区域产业发展能力不足。

(二)专业群课程体系建设滞后,群内资源整合度不高

当前专业群课程体系构建与实施明显滞后,存在如下问题:群课程体系设计路径不明,未能精准对接岗位群;课程结构未进行一体化设计,群课程体系有名无实且适应性差;因师资、实训室条件等限制选修课程未能正常开设,可拓展性差;课程的职业相关性不强,课程内容重复混乱;教材质量差,未能满足专业群课程要求等。

(三)专业群评价指标体系不够精准,与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目标不适应

高职院校对专业群的评价仍重视不够,未建立专业群评价标准和评价机制,目前评价多停留在诊断层面,另外专业群评价指标体系设计不够精准,过于注重统一性,缺少灵活性。

(四)专业群管理体系效率低下,管理体制和运行保障机制有待创新

当前因缺少行之有效的专业群建设管理机构及运行保障机制,导致相关岗位职责不明确,制度机制缺乏灵活变通,难以激发专业集群组织的活力。

三、对标高水平专业群遴选指标,优化建设策略

(一)厘清建设思路,明确高水平专业群主要建设内容及目标

1.明确专业群组群逻辑,实现专业群动态调整与自我优化

组建高水平专业群一定要准确把握现有基础及特色,同时对区域相关产业集群的类型、特征及人才需求进行深入分析和调研,使高水平专业群精准对接产业链和岗位群,提升服务与支撑区域产业发展能力。另外,群内各专业之间要通过竞争、融合及创新形成优势互补、动态调整与自我优化的良性发展机制。

2.确定高水平专业群主要建设内容

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内容包含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资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践教学基地、社会服务能力、运行保障机制等,建设过程中要对标高水平专业群遴选指标,并结合相关产业特点细化各项建设内容。

3.科学合理设定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目标

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目标需要充分结合高职院校自身的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和现有条件来设定,按照建设周期可分为短期目标、长期目标和战略目标,按照标志性成果目标可以分为承诺性目标和愿景性目标。

(二)精准对接产业需求,重构高水平专业群课程体系

专业群课程体系是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的重要载体,其内容直接反映专业群人才培养的目标、规格和模式。

1.重构高水平专业群课程体系

专业群课程体系在群内呈现网状拓扑结构,应具备共享、融合、跨界等高水平柔性和弹性特征,可以根据“底层共享、中层融合、高层互选”原则,按照“平台+模块化”方式重构高水平专业群课程体系,同时能将“1+X”、课程思政、工匠精神、劳动教育等元素有效融入体系之中。

2.再造教学实施流程,不断优化课程结构

专业群课程的教学实施可以按照项目引入、项目实施和项目总结三段式结构进行教学流程优化。项目引入时要明确工作任务,要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有机融入教学标准和教学内容;项目实施环节可以采用“做中学、学中做”模式,要充分考虑线上与线下教学有机衔接的问题。基于企业真实工作场景的模块化课程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岗位核心素养,更加有利于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发展需要,从而保障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

(三)科学设计高水平专业群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动态评价机制

1.科学设计评价指标体系

设计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德尔菲法系统确定专业群评价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AHP)确立各级指标权重。其中德尔菲法基于匿名性、反馈性与统计性原则,针对专业群相关行业专家进行第一轮调研,然后对高职教育类专家进行第二轮调研,接着向第三方评价机构专家进行第三轮调研。

2.以诊断与改进为基本制度,以服务产业能力为核心,形成动态评价机制

以专业群的数据平台建设为重要支撑,建立健全常态化诊改工作机制。以产教融合、服务产业能力为核心,将专业群质量保证体系与行业、企业等外部质量评价有机融合,实现评价机制制度化、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内容动态化,建立动态评价机制,持续推动高水平专业群高质量发展。

(四)创新专业群管理体制和运行保障机制,为高水平专业群发展提供持续动力

1.建立高水平专业群管理的体制机制,实现群内资源的优化与整合

要创新高水平专业群管理的体制机制,凸显集群优势,倒逼制度建设与管理创新。一是建立健全专业群建设管理机构,二是完善专业群建设管理办法,三是校企共同组建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

2.构建高水平结构化教师创新团队,打造德艺双馨的师资队伍

教师团队是实现高水平人才培养的有力支撑和根本保障。教师培养应以师德为先,以创新产教融合机制为平台,以引进、培养、双向交流为主要抓手,着力提升教师技能和专业教学能力,创新以“四有”标准打造高水平结构化教师创新团队。一是建立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二是构建高水平结构化教师创新团队,三是校企共建教师发展中心,营造良好的团队氛围。

3.打造高端产教融合平台,提升技术创新服务能力

高水平专业群应激发内在活力和外在动力,充分发挥集群优势和服务功能,主动对接区域重点产业和支柱产业,深化与区域产业园区、行业协会及行业企业的协同创新。校企双方在人才、设备、场地等资源上开展全方位合作,搭建集技术研发与咨询、技术推广与服务、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与培训等功能为一体的高端产教融合育人平台。

4.多元联动,构建“政校行企”协同育人平台

创新机制体制、构建多元联动、政校行企协同共建育人平台,是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的内在需要,是破解当前政校行企四方协同创新发展困境的有效路径。构建起互利共赢的政、校、行、企多方紧密融合的发展共同体和利益共同体,实现办学资源的优化配置,形成“资源融合、发展联动、利益共享”的政校行企合作新机制,有效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和服务创新发展能力,积极服务地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形成学校人才培养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同生共长格局。

猜你喜欢
双高计划高水平课程体系
高水平开放下的中概股出海与回归
广西高等学校高水平创新团队
“双高计划”下高职院校图书馆建设思考
从“示范”到“双高”:高职院校回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逻辑机理与路径优化
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会计技能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盘点全方位、高水平的对外开放重大举措
基于双高计划的专业文化建设研究
跨界、跨项选拔高水平运动员要重“体”更要重“心”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