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

2021-12-03 05:00甘肃省定西市岷县西城区小学邱晓鹏
家长 2021年33期
关键词:数学计算学具定理

□甘肃省定西市岷县西城区小学 邱晓鹏

一、巧用多媒体,激发学生兴趣

小学生的数学基础和学习理解能力都不够扎实,又因为接触计算课程的时间不久,计算能力大多十分薄弱,他们对于数学计算的学习态度通常是兴趣使然,教师想要有效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就必须将激趣作为第一个教学程序。但是从以往的小学数学教学来看,大部分教师都没有做到这一点,他们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大多选择将计算概念直接输出给学生,而没有采取相应的启发与激趣手段,不但让课堂氛围生硬枯燥,也非常容易引发学生对计算课程的抵触心理,难以调动学生的计算兴趣。

随着社会发展与科技进步,多媒体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教育领域。多媒体技术不仅具有高质量、高效率的功能优势,也能根据教学需要为学生创设有声有色的教学情境,非常适用于数学计算课程。因此,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计算能力时,应该深化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转变落后的教学思想,充分开发和利用多媒体技术的教学功能,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积极创设情境,一方面可以集中学生的课堂注意力,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另一方面也能让学生体验到数学计算的乐趣,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创设问题情境,提升学生的思维活性

虽然小学生的数学基础和计算能力较为薄弱,但是他们通常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对陌生的事物容易产生疑惑也乐于去解开谜底,这对计算能力培养来说是一种有利的学情,只要教师合理地加以利用,就能收获较为满意的培养成果。然而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大多数教师都没有考虑小学生的心理特征,通常直接向学生教授计算定理,不仅降低了计算能力培养的有效性,还让学生的计算思维限制在狭窄的空间中。

创设问题情境是一种新型教学手段,它立足于小学生的心理特征,是增强学生计算能力和思维活性的主要途径。基于此,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计算能力时,不妨根据教学内容积极创设问题情境,一方面可以先在学生的脑海中画一个问号,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另一方面也能引导学生带着问题探索新知,从而使学生的计算能力和思维活性同步提升。

三、加强基础教学,引导学生掌握计算定理

计算能力的养成是以扎实的计算基本功为基石的,所谓计算基本功即计算定理,如果学生的计算基本功薄弱,势必会产生运用不当等问题,更谈不上计算能力的有效培养了。在过往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大部分教师在培养学生计算能力时实施的基础教学不到位,不仅降低了教学模式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也严重影响了学生数学知识体系的构建进度。面对这种不良局面,教师理应意识到基础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不断加强基础教学,一方面可以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计算定理,夯实学生的计算基本功,另一方面也能优化传统的教学模式,逐步完善学生的计算能力和数学知识体系。

四、引入学具教学,降低学生的计算难度

小学数学计算课程大多具有较强的抽象性,这给处于数学素养启蒙时期的学生带来不小的思维压力。在以往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很多教师直接将算式出示给学生后,就让学生开展计算练习,这种教学模式非常不合理,不仅无法达成满意的教学效果,也加大了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阻力。

学具教学是一种创新的教学方法,不仅可以满足新时期小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也有益于学生计算能力的锻炼和提升。基于此,教师想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必须充分考虑小学生的实际能力和数学计算课程的特点,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积极引入学具教学,一方面可以将抽象的计算知识具象化地呈现给学生,降低学生的计算难度,另一方面也能帮助学生在实物中抽离出计算定理,从而培植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比如,在教学“加减混合”一课时,教师可以将苹果教具卡片作为学具展开辅助教学,通过形象化的学具演示操作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带领学生认识加、减混合运算试题,掌握加、减混合运算试题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计算10以内的加减混合试题,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流畅地开展加减混合运算,还能有效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概括以及计算等数学技能,从而大幅度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五、注重实践运用,拓展学生的计算形式

数学是一门强调实践的课程,学生习得的计算知识也终将运用于解决实际生活问题,教师想要显著强化学生的计算能力,就必须将实践作为教学延伸。但是从以往的小学数学教学来看,大部分教师还局限在题海战术的陈旧思想中,总是让学生进行无穷无尽的习题计算,不仅会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也会导致数学教学有失偏颇,降低学生计算能力培养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缺乏实践的数学教学是不完整的,教师在思想层面必须深刻认识到这一点,在培养学生计算能力过程中注重实践运用,一方面可以拓展学生的计算形式,加强学生的计算定理运用能力,另一方面也能引导学生以生活应用的视角看待数学计算,从而培养学生热爱生活、乐于计算的美好情态。比如,在教学“认识人民币”一课时,教师在基础教学环节可以先带领学生认识1元以内的人民币,了解元、角、分是人民币的单位,知道1 元=10 角、1 角=10 分等知识。接下来,教师可以设计一个购物实践活动,将不同的物品设置为不同价格的商品,鼓励学生运用人民币知识和计算技能进行商品买卖,不仅能实现计算的拓展应用,增强学生的计算能力,也能使学生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作用,这些对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都大有裨益。

六、开发错误资源,完善学生的计算能力

小学生对数学计算还处于启蒙和探索阶段,在计算中出现错误是在所难免的。在过往的小学数学中,学生产生计算错误后,教师通常草草纠正就实施下一个教学流程,殊不知这既是对珍贵教学资源的浪费,也无益于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学生之所以出现错误,必然是知识链条发生了断裂,或者计算定理运用不当,教师要利用这些优质的错误资源开展教学反思,不仅能探知教学模式中的不合理之处,还能进行及时改进,弥补学生知识体系中的疏漏。基于此,教师在培养学生计算能力时,应该大力开发错误资源,完善学生的计算能力。比如,在教学“20以内的加法”一课时,学生经常出现计算错误,教师分析后了解到,学生出现错误的原因是对20以内数字掌握不扎实。针对这个情况,教师可以通过摆小棒的形式加深学生的数感以及对20以内加法算式的理解,不仅让计算学习不再枯燥,也能避免学生出现同类错误,进而完善学生的计算能力。

七、结语

综上所述,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不仅可以夯实学生的数学基础,还是小学数学必然的发展趋势。因此,教师应该顺势而为,充分考虑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实际需求,在计算教学中积极引入创新的教学手段,为学生构建更生动的数学课堂,多角度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全方位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从而收获丰硕的教学成果。

猜你喜欢
数学计算学具定理
J. Liouville定理
多措并举,提高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
试析如何开展有效的数学计算教学
聚焦二项式定理创新题
小学数学计算易错题的千预和跟进分析
A Study on English listening status of students in vocational school
以低成本学具助力初中生物学教学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的三个“结合点”分析
如何提高学具在数学教学中的适用性
利用学具构造一道几何反例图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