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文娟|东华大学 期刊中心,上海 200051 |彭泽洋|东华大学 人文学院,上海 200051 |黄晓昭|东华大学 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上海 200051
我国自古以来就极为重视对美的教育。春秋战国时期,《论语·八佾》就记录了孔子提倡审美境界与道德境界统一的重要论述。近代中国美育先驱蔡元培先生强调:“纯粹之美育,所以陶养吾人之感情,使有高尚纯洁之习惯,而使人之我见、利己损人之思念,以渐消沮者也。”[1]但近半个世纪,受应试教育体制的影响,我国教育出现了偏智、抑美以及唯分数等问题[2]。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这是党的文件第一次对美育作出重要部署。2018年9月,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美育工作的开展作出了重要指示[3];2020年9月,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加强美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4];今年4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到清华大学考察时指出,美术、艺术、科学、技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5]。
当下审美在高校教育中的重要性已经逐步展现在我们眼前,对此,“五育”并举背景下的审美教育经历了怎样的发展过程?高校审美教育又具有哪些特征?在此背景下高校还该如何实践美育教学?对于这些问题,我们采访了东华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副教授,国家一级摄影师黄晓昭老师。
▲(采访者简称▲,下同):黄老师您好,非常感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请您简单介绍一下您是如何与摄影结缘的?取得过哪些成就?
黄(被采访者简称黄,下同):1960年,我出生在上海的一个书香家庭,祖父和父亲都爱好摄影,这使我从小就能在父辈的引导下接受艺术和审美的熏陶。幼年时期在摄影用光、构图造型、暗房制作等方面接受的系统训练,为我后来从事摄影艺术奠定了扎实的实践基础,而良好的审美启蒙,则锻炼了我发现美和感受美的能力。1979年,我考入了上海工业大学(后并入上海大学)自动化专业。当时在专业上我遵从父母意见,选择了当时的热门专业。1983年毕业后,我被分配到上海纺专(后并入东华大学)自动化系。但我心里一直放不下对摄影的热爱。终于在1985年,我用攒了数月的工资,164元钱,买了第一台属于自己的相机——“华夏851”。长期坚持利用课余时间参与摄影课程的学习和实践给我带来了一点名气。1995年,由于摄影教师不足,学校决定把我调到新成立的形象设计专业正式教授摄影课程。从此,我的爱好变成了一辈子的职业。
作为东华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视觉传达系副教授,我先后被评为国家一级摄影师、国家职业摄影师技能鉴定考评员,并担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摄影教育专业委员会会员、上海摄影家协会教育分会会员、《中国旅游信息报》摄影记者。
▲:您参加工作已经超过30年,在时间上来看和新中国美育事业的发展大致契合,能否谈一谈您青年时期所经历的美育情况?
黄: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审美教育长期被忽视。即使在上海,在我的小学、中学、大学时代评比“三好学生”大多只从德、智、体三方面衡量。还记得1983年我参加工作的时候,因为穿着牛仔裤到学校报到被指责:“穿着朴素才可以为人师表,人民教师怎么能穿牛仔裤。”因此,当时无论是老师对学生,还是家长对孩子的教育都较少谈及审美。
事实上,我国有着悠久的“美育”历史,从先秦时期的“六艺”到孔子提倡的“仁”,都认为学习艺术有利于人的综合发展。因此,“美育”作为教育的一部分其实是一种文化传统,理应从小进行审美教育。审美教育可以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对人产生深刻而久远的影响,对提高人的素质、塑造完美人格、实现人心灵的全面发展方面有着特殊的作用。但现实是我们的审美教育受到了“实用主义”的影响,家长甚至老师认为,审美同科学一样可以通过补课被习得。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是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培养的必由路径。您觉得“五育”并举背景下可以从哪些角度出发认识新时代“美育”现状?
黄:就“时代需要”而言,当今中国教育发展面临的难题,不再是教育的普及性与受教育的权利等基础性问题,而是如何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转变等问题。关于如何认识“五育”并举与“美育”之间的关系,具体来说,“五育”并举背景下可以从实施的方式、内容和效用三个角度出发认识“美育”。以实施的方式为例,中共中央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指出,学校美育课程以艺术课程为主体,高等教育阶段开设以审美和人文素养培养为核心、以创新能力培育为重点、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和艺术经典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公共艺术课程。就实施的内容而言,高等教育阶段强化学生文化主体意识,引导学生完善人格修养,增强其文化创新意识。培养具有崇高审美追求、高尚人格修养的高素质人才;从实施的效用来说,美育有助于提升个体审美素养,帮助学生实现审美、人格、精神等的全面塑造。
▲:您认为现代新“美育”与传统“美育”在哪些方面体现出了差异性?
黄:首先,在统筹和整合社会资源方面,现代新“美育”较传统“美育”有了较大发展,较为显著的特点是充分挖掘公共文化服务项目的社会服务功能,以及鼓励学校与文艺院团合作开设美育课程。在开展教育形式的数量和质量上也比传统“美育”有所发展。
其次,在新“美育”发展方向上,学校在承担美育主体责任情况下积极引导社会参与其中,这为普遍性开展新美育奠定了基础。
最后,“五育”并举背景下新美育的效用从陶冶情操、提高审美等方面,进一步得到扩展,成为立德树人、提高人文素养的一大路径。
▲:您认为“五育”并举时代背景下我们应如何认识高校的审美教育?
黄:首先,从高校教育的角度看,“五育”并举背景下的“美育”要将“审美元素”融入课程体系,体现美的内在价值,最终深化和加强个体对美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实施审美的重要途径是艺术实践活动。不管学生的专业是理工、文科还是艺术,都应在美术、音乐、舞蹈、书法等方面给予培养。对于艺术专业,美育教育的融入更可推动其艺术创造。
其次,作为美育实践的引导者,教师在学生审美培养方面有着重要的责任。由于早期美育的不足,一些艺术生在其作品设计与表达上有着较明显的短板。在我的摄影课上,有些学生的摄影作业在用光构图上完全看不出艺术之美,更不要说创意了。几十年来的教学实践中,除了课堂理论讲解外,我还采用了推荐教材、图书、展览,以及隔周讲评学生作业等办法,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另外,实践类课程一定要重视学生的课程报告。撰写课程报告也能强化学生的审美水平。应遵循理论与实践交替进行的课程建设规律,根据摄影课程的实践特点,积极开发一整套生动、系统而且实用的教学内容。通过理论和实拍相结合,既有实地拍摄指导、技巧和思想交流,又有优秀作品欣赏和同学作业点评,能让枯燥的摄影理论变得有趣,使教学案例变得更加鲜活。
除此之外,作为教师课堂教学的具体实施方案,教案对于教学效果的重要影响也不容忽视。因此,教案应认真撰写并严格审核。需要提前标注学生要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在此过程中应如何引导学生审美?以人像摄影中“光质的运用”的讲解为例,一方面,强调摄影离不开光,有光才有影,摄影就是以光作画,利用光与影的关系来构成影像和影调是摄影创作中的一大关键;另一方面,讲解“软光”与“硬光”的技术性运用的同时,引发学生的创作思考。直射光照明下的被摄体,受光部分和阴影部分的光反差比较大,亮部清晰,阴影浓重,画面立体感强,但是对于有些被摄体,如人的肌肤,当明暗反差过大时,反而会给人以粗糙的感觉。同时,直接照射的光线往往会在被摄体背后留下一个夸张的黑影,使画面显得过于生硬,缺乏美感。在讲解“焦段选择”时一般强调的都是光圈和背景虚化方面的技巧,如果能够进一步加入审美思考,考虑展现被拍摄者的哪一面,再确定照片的整体氛围,就能拍摄出别具一格的人像照片。
总的来说,无论是摄影还是其他专业,掌握学科必备的专业基础就可以开展实践,但艺术成就的取得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创作者自身审美感觉的影响,因此必须重视审美对于人全面塑造与修养提升的重要作用。
▲:具体而言,对于艺术相关专业的学生,审美教育是如何开展的?
黄:从2004年起,经过前期准备并结合学院的安排,我们将考察线路安排在四川的甘孜州和阿坝州、云南的德庆州,这些地方都是藏族自治州,当地人以藏族为主,他们从小在藏族歌舞、民族纹样熏陶下成长,能歌善舞。很多学生都是第一次来到高原藏区,在充满民族风情的土地上他们对美的感受能力得到了激发,并以专业的知识,将其归纳总结升华。在藏区调研时我们发现,环境荒芜地区的人们偏好色彩纯度高的服饰,这可能与当地植被覆盖率低,环境中颜色匮乏有关;对云贵地区少数民族传统服饰进行考察时发现,他们常用小色块拼接制作服饰,这或许是受当地织造技艺与织造工具的影响,织机织造面料的幅宽限制了服装裁剪制作的方式。
▲:对于非艺术专业学生,审美教育是如何开展的?
黄:对于不具备外出采风条件的非艺术专业学生,“请进来”是另一种实践方式。东华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自成立以来,通过传承人进校园将“原生态”的刺绣、纺纱、织造、印染、剪纸、歌曲、舞蹈等多种艺术形式带进了校园,举办的非遗研修班至今已经开展八期,累计吸引了数千名师生参与。帮助学生近距离感受美、鉴赏美、学习美并传播美,从非物质文化中接受艺术“美育”的现实教育,很好地展现了审美教育的实践性,也是改进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水平的路径。
除此之外,东华大学于2004年成立艺术教育中心,面向全校学生实施艺术素质教育,为非艺术专业的学生提供艺术专业指导。艺术教育中心负责全校学生文化素质类教育课程的教学工作及学生艺术团的建设和发展。艺术教育中心指导的合唱团、民乐团、舞蹈团、戏剧团、西乐团现有团员200多名。2008年,艺教中心创建“艺术与我”品牌,先后举办了“走,到黄河去”“青春东华”“明天会更好”等大型主题演出。同时,大学生艺术团在高校美育教育中也起了重要的媒介作用。教学以外的第二课堂主要以兴趣为导向,不受年级、专业的限制,容易帮助学生更好地在艺术活动中潜移默化地接受音乐、舞蹈、绘画等艺术形式的熏陶,用艺术氛围温润学生的精神世界。艺术教育中心与第二课堂的结合,很好地解决了非艺术专业同学难以实践审美教育这一难题。
▲:在审美教育发展过程中总结的经验是否能推广到祖国的边疆地区,使更多的孩子有机会接受审美教育?
黄:从2017年至2019年,以环东华时装周为契机,东华大学已经通过采风的方式邀请了数百名西藏大学师生前来上海参观交流,他们通过时装秀切身感受了服饰之间的色彩搭配、结构设计、面料组合等创意和技法,通过参观上海博物馆、上海纺织服饰博物馆等处了解海派文化,西藏大学师生经过指导能够在课程结束时运用学习成果完成自己的民族时装秀。
此外,如果美育师资短缺,边疆地区还可以通过和内地高校合作搭建共享平台引进兼职教师。2016年,在国家相关政策的引导下,东华大学与西藏大学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经过东华大学师生的协助,西藏大学在2017年完成了超过120平方米的校内摄影实验室搭建,满足了摄影课程的教学场地与实践需求。摄影是记录事件、陶冶情操、表达情感的重要手段。摄影课程天然具有审美教育功能。在摄影课程的援建中,东华大学通过派出摄影教师赴西藏大学对本科生、研究生进行授课讲座等方式,弥补了西藏大学在师资上存在的不足。[6]
纵观习近平总书记的历次讲话可以看到,美育作为“五育”并举体系中的核心环节之一, 强调以美育人,让美育贯穿学校教育的全过程全方面,强调德智体美劳相辅相成、相互融合,使育人导向更加凸显。开设采风课程,建设第二课堂与艺术教育中心等方式是高校提升美育水平的有效方式,这部分弥补了当前美育课程模式的不足,让高校的美育走上良性发展的道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