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大师工作室为引领的非遗文化传承人才培养路径探索
——以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工美专业为例

2021-12-03 03:48
职教论坛 2021年4期
关键词:活态漆艺技艺

中国共产党十九大报告指出:“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1]教育部鼓励高校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建设[2],这体现了高校在非遗人才培养、非遗科学研究、非遗社会服务、非遗文化传承创新等方面的重要职能,同时说明高校在延续、传承、创新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高校非遗文化传承人才培养,是高校传承非遗手工技艺文脉、激活优秀传统文化、发扬中华文化自信的重要功能体现。现代学徒制最早成熟于西方,德国的“双元制”、澳大利亚的“新学徒制”、英国的“三明治”教育,是各国现代学徒制的优秀实践案例。现今运用现代学徒制进行我国传统非遗文化传承人才培养,是将现代学校教育体系与口传心授式的传统师徒制进行了嫁接和兼容,是将传统非遗项目进行产教融合、工学结合、师徒对接的“活态”传承,是将传统师徒观念融合于现代教育情境中,是通过学校、企业的深度合作与教师、师傅的联合传授,对学生施以非遗技能培养为主的现代职业教育模式。

一、非遗文化传承人才培养的特征分析

我国非遗文化技艺,是各地区历史发展的“活态”文化记忆和文化基因,具有传统技艺的手工性、实用性、艺术性等共通特征[3]。传统非遗技艺文化的传承培养,是需要将手工技艺的显性知识和缄默知识习得并转化,形成个体内化的非遗技艺进行掌握,因此非遗文化传承人才培养过程呈现出“个体性”“情境性”“实践性”特征。

(一)个体性

非遗的“活态”性,需要传承人实践,在实践的过程中,才能显示非遗的“活态”性。非遗技艺所表现出来的“蕴藏于实践经验中的知识”,以非遗传承人个人的经验、印象、感悟、技术的诀窍等形式来进行,这种“知识”(技能知识)具有强烈的个体性特征。非遗知识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显性知识指能用文字、图表、公式等表达出来的,能够通过某种介质进行交流和共享的;隐性知识又称缄默知识[4],是高度个性且难于用某种格式来规范的知识,包括非遗传承人主观的理解、直觉、预感。隐性知识带有高度的个体性,这不仅意味着隐性知识自身的排他性,而且还说明获得此类知识只能由个体在直接经验中去感悟、体验、总结和升华。一般说来,缄默知识同复杂劳动密切相关,不仅涉及操作者自身的技能,也涉及对工具和技术对象的“物性”把握,所谓大师们的“绝艺”“绝活”正是在多次实践活动中酝酿和积淀的结果。非遗“活态”文化以隐性知识为主的知识形态结构,决定了其技艺传承具有高度的个体性。例如,非遗漆艺中蕴含着丰富的“工匠精神”,这种反复打磨、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专业精神就是一种缄默知识。从细节上来说,在漆器的打磨抛光过程中,工匠们需要用手往漆器上按压打磨,这种力度轻重绝不是用一个冷冰冰的具体数值就可以得到解决,而是需要徒弟在学习实践过程中不断感悟和体验才能完成。

(二)情境性

情境即情况、环境,是由外界、景物、事件和人物关系等因素构成的某种具体的境地[5]。1989年,布朗等提出并界定了“情境性学习”的概念,该理念强调将知识视作工具并试图通过实践中的活动和与社会性互动提高学习效果。情境学习理论是认知学徒制的重要理论基础,布朗、柯林斯等人认为认知学徒制主要关注如何通过参与真实的学习情境发展学习者的认知技能[6],这能促进学徒们高级思维技能的获得和知识的迁移。这种情境性学习体现了罗杰斯所倡导的在教学过程中的人本主义精神。现代学徒制背景下,非遗技艺传承是个体感官和行为共同时空构建的过程,创设情境性教学会有效提高对某种特殊问题或任务情境的一种直觉综合或把握。在非遗技艺传习过程中,学徒们能够处在真实的手工技艺场景中感受着自然材料的气息,进行真实的项目训练,这种浸润式情境对掌握非遗隐性知识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在非遗技艺传承教学过程中,为了徒弟能够达到“活态”技艺传承的教学目标,应该创建真实的非遗技艺场所。例如,在非遗漆艺传承教学活动过程中,学徒们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下进行真实案例的技艺学习,可以感受中国大漆的魅力,体验“审曲面势,各随其宜”技术要领,传承“致用利人、道器合一”的漆艺制作精髓。

(三)实践性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实践就是劳动,劳动创造了人,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决定力量。美国人类学家詹姆斯·C.科斯特:“任何一个有经验的技能和手艺实践者都发展出了很多自己的动作、 触摸感觉、有区别的格式塔心理以评价其工作和从经验中产生的准确直觉,但这些直觉无法交流,只能通过实践获得。”[7]非遗技艺的“活态”本质,就是实践的过程。这种活态是来源于日复一日的实践和长期日积月累的经验,在实践的“活态”中才能呈现出非遗的精髓,才能更好地发展和传承。即使我们知道怎么做,但是不一定“能做”“会做”,更别说做到极致。从非遗文化传承资料的角度来说,在如今发达的科技支持下,我国已经储备了海量的非遗文字资料,甚至还有丰富的动态视频材料,但从“知道怎么做”到“会做”中间横跨着重要的实践过程。非遗技艺的学习传承过程,需要长期的实践,不懈的操作,反复的练习,才能达到技艺传承所需的效果。例如,非遗漆艺的传承过程,是由不懂到懂、不会到会、不熟练到熟练的逐渐发展和长期积累的实践过程。在漆艺制作过程中,漆的粘稠度是一个重要的关键点,什么时候需要稀薄,什么时候需要厚重,怎么才是恰如其分的稀薄,怎么才是毫厘不爽的厚重,这都需要实践的经验。在上漆过程中,漆器这里需要多一笔,那里需要少一笔,人眼、人手、人心需配合一致才能完美操作,这是任何高精尖机器都无法代替的。实践出真知,只有实践才能让学徒们体验到什么是恰到好处,什么是炉火纯青!

二、非遗文化传承人才培养的困境

当下,我国非遗文化传承仍然存在着许多非遗项目青黄不接、后继乏人的现状。高校具有培养非遗文化传承人才得天独厚的优势,理应积极构建具有个体性、情境性、实践性的现代学徒制非遗传承人才培养模式,缓解非遗学习主体的个体性不足、非遗学习课堂的情境性不足、非遗学习过程的实践性不足等现状,培养知识与技能一体化,具有中国工匠精神的高水平非遗文化传承人。

(一)缄默知识难以有效传授

非遗技能知识是由显性知识和缄默知识共同组成的,缄默知识由师傅言传身教,而徒弟心领神会,这体现了现代学徒制中学徒在学习过程中必须具备的个体化特性。每一位非遗学徒需要以个人的经验、印象、感悟、技术等不同的诀窍形式来进行学习并掌握技艺要领。普通的教学模式对于培养非遗文化传承人才来说,存在以下困难:一是非遗技艺传承的大班授课,导致学生和老师交流时间有限,以一节课40 分钟为例,40 个学生的话,一节课程每个学生只能分到1 分钟。在如此短暂的时间里面,教师无法面面俱到,更不能手把手传授,关注到每一个学生的动态。二是缄默知识不仅需要言传身教,更需要感悟自觉。这种感悟自觉的体验,必须来自于实践。非遗技艺的理论课程并不能让学生内化、感悟许多技艺要领。三是非遗技艺的实践操作缺乏真实体验,或者体验不足,这就意味着对工具和技术对象的“物性”无法把握,让学生无法获得个体性素质与能力。非遗技艺传承人是获得缄默知识的主体,在传承过程中,师徒间缄默知识的成功转移是学徒质量的体现,也是现代学徒制得以成功的重要保障,因而,在非遗技艺的传授过程中,言传身教、取象类比成为师徒之间传承技艺的最佳途径。由于普通的学校教学模式学生欠缺对工具和技术对象的真实体验,导致无法顺利吸收、内化较为复杂的缄默知识,阻碍学生成为真正的非遗技艺传承人。

(二)课堂教学缺乏情景设置

当代学习理论研究揭示了知识建构与技能发展的社会性,知识的建构与技能的发展并不是人脑独立活动的结果,而是人在一定社会结构中的行动成果。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人的内部心理结构不能与外部行为,以及行为发生的社会情境相分离,学习通过社会结构中介的合作过程而发生[8]。而如今,“学校形态的职业教育在瓦解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统一性的同时,也瓦解了学徒与师傅的亲密关系,在给学生提供大量标准化知识的同时,也使学生在远离工作情境的学校情境中难以建构知识的职业意义”[9]。具体表现为:一是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坐在教室里听老师讲课,进行理论方面的学习或者作业,这种常规教室无法提供和手工艺工场一样的情境,教学场所与实际非遗创作场景不符,学生不能获得非遗技能实践体验。二是课堂并不等于课堂情境,真正的情境教学是教室、教师、学生、教学活动融为一体,而不是各司其责,相互割裂。三是传统课堂缺乏预设性、生成性,无法达到非遗技艺教学所需要构建的复杂社会空间,无法促使非遗技艺教学任务与学生已有的社会经验建立意义连接,因此不能促进有效学习的发生。非遗技能的学习具有个体性,没有真实的情景设置、优良的学习环境,无法培养出技艺高超的非遗技艺传承人。

(三)实践技艺培育效果不佳

在一般的课程学习中,学生所要学习的知识与技能往往被人为地从实际运用的情境中抽象出来,由此造成了理论与实践的脱节、知识与能力的割裂。一是过度侧重理论知识。高校是人类文明传承的重要途径,高校课堂中大量抽象概念、原则的显性知识在高效传播,对于“活态”非遗来说,最佳、最有效的途径是参与制作过程并进行工作实践。从我国大部分非遗技艺人才培养方案来看,理论占主体地位的情况在逐渐改变,但仍然存在着实践不足或与真实项目脱轨的问题。二是实践操作时间不足。传统技艺需要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操作练习,用水滴石穿的长久耐力才能磨炼技术和意志。三是操作的技术能力不足。这种技术能力需要实践,需要感悟,是一种技艺内化再提升的良性结果。在校期间,非遗专业若是不能培养此类能力,这种缺憾需要在日后踏上工作岗位去弥补,这会导致用人单位和学生本人对高校非遗人才培养的失望。“契而舍之,朽不木折;契而不舍,金石可偻”。“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实践操作从古至今在手工艺传承中占据重要的位置,“劳动出智慧,实践出真知”,非遗技艺的传承过程需要大量的实践,学生在不断地操练技艺过程中得到真知,砺行致远与力学笃行并驾齐驱。高校非遗技艺传承人主体是大学生,虽然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在文化功底上超过一般的手工匠人,但是,忽视实践技艺的培育,缺少理实一体的非遗实践课程,学生难以获得扎实的实践技艺。

三、以大师工作室为引领的三位一体非遗文化传承人才培养路径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的精华,非遗传承必须通过传承人“活态”的言传身教得以延续。自2011年6月1日《中华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颁布至今,我国非遗保护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目前,我国非遗传承人的培养依然存在着种种困境,例如培养现状青黄不接,培养数量远远不足,培养质量参差不齐等等,这些均会制约我国非遗事业的发展,因此,培养符合现代社会需要,具有职业技能及工匠精神的高素质、高技能型非遗专业人才是当务之急。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工艺美术品设计专业根据非遗文化传承人才培养特性,始终坚持“以大师工作室为引领”的三位一体非遗文化传承人才培养路径,通过非遗漆艺大师工作室师徒结对深入培养,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发挥手工技艺实践性,构建了情境、个性、技能相统一的非遗人才培养体系,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高技能型非遗漆艺传承人才。

(一)完善大师工作室师徒结对的顶层设计,促进学生个性成长

首先,制定师徒结对的遴选程序,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匹配教师。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工艺美术品设计专业已建设非遗漆艺大师工作室6 个,专业方向涵盖泥金彩漆、漆画、朱金漆木雕、彰髹漆艺、泥金彩漆、骨木镶嵌等,各专业方向相互支撑,拓展课程互选。每个专业方向都有“大师”作为带头人,负责将大师工作室的运作与人才培养充分结合。学生从迈入校门,就开始了解6 个大师工作室以及各个专业方向“大师”的特点和擅长领域,通过召开师徒见面会的形式为师生提供“双选”的机会,为师徒结对培养奠定基础。通过拜师仪式、技艺结对、手把手教授,学生不仅是大师的徒弟,还成为了大师的助手。

其次,优化师徒结对的育人模式,为学生的个性化成长保驾护航。师徒结对的育人模式贯穿学生在校学习的始终,大师工作室在大一开设《传统髹饰工艺》《工艺基础》《漆画基础》《双导师工作室》等课程进行学徒制培养,大师带领徒弟们从入门的漆艺基础课程开始认识漆、感受漆、体验漆、实践漆。大二开设《宁波彰髹漆艺》《宁波泥金彩漆技艺》《宁波骨木镶嵌技艺》《宁波朱金漆木雕技艺》《传统漆器产品设计与制作》等课程,师傅带领徒弟们更深入地掌握了不同宁波漆艺的技术要领,提升了徒弟们的实践操作能力。以《宁波泥金彩漆技艺》课程为例,学生需要系统学习批灰、上底漆、描图、捣漆泥、堆泥、贴金、罩漆等20 多道工艺流程。在实践的过程中,师傅言传身教,在技、艺、道等多方面指导、教授、影响学生,提升学生作为非遗传承人的综合素质。大三开设《毕业设计》《顶岗实习》等课程,徒弟们通过大师工作室的考核进入非遗漆艺公司、非遗传承企业,全面与社会接轨,实现了学习与就业的无缝对接。

(二)发挥大师工作室校企协同育人的平台功能,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

首先,依托大师工作室完善政、校、行、企协同合作的联动机制,为创设真实学习情境提供机制保障。北仑区人民政府、北仑区文化部门积极推动漆艺文化品牌建设,每年从政策上、经济上大力支持非遗漆艺的人才队伍培养。中国美术家协会漆艺委员会、浙江省美术家协会漆艺委员会积极推进浙东彰髹漆艺研创基地、非遗基地建设,共同进行非遗漆艺高研人才培养。非遗传承企业与大师工作室共同建设非遗漆艺传承基地,形成了自然、生态的交互式学习、实践、工作场景,融合企业、工作室、手工艺制作场地的多种功能,实现工学做一体化。政、校、行、企在各司其职的基础上实现了职能的联动,为创设真实学习情境提供机制保障。

其次,依托大师工作室完善校企协同育人的运行模式,共同为学生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现代学徒制背景下,校企合作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技能人才的现代人才培养模式[10]。大师工作室沿袭了现代学徒制的育人理念,在非遗技艺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充分发挥了大师工作室校企合作的重要桥梁作用。校企双方以共同为学生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为合作初衷,在双方互惠互利的合作下,共同确定招生计划、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双师队伍等,双方各负其责、分工合作,从而共同完成对非遗传承学生的培养,学生在校企共同创设的真实情境中进行浸润式学习,极大地促进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了技艺传承的效率和质量。与此同时,真实学习情境使师徒关系更加紧密,教学成果更加丰富,传承人范围进一步扩大。

(三)彰显大师工作室的工学结合特点,发挥技艺实践性优势

首先,大师工作室兼顾理论学习与实践经验,实现学生理论素养和技术技能的同步提升。理论学习与实践经验相结合是工学结合的主要特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要不断适应产业发展的形态与变化,这就要求职业教育理念设计和课程设置要兼顾理论学习与实践经验,由此方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和个体接受职业教育的需求[11]。对于口传手授的活态非遗职业教育来说,仅仅通过家庭传承和师徒传承进行技艺的延续,其传承范围和传承效果是非常有限的。大师工作室培养非遗文化传承人才时,积极践行工学做一体化的人才培养理念,注重“做中学”“学中做”和“工作体验”,并设置了理论学习与实践经验有机融合的课程,不仅扩大了非遗文化传承的范围,而且提升了非遗文化传承的效果。

其次,大师工作室兼顾学生学习规律与工作岗位实际,密切学校和职场之间的联系。有效衔接学习场所和工作场所是工学结合的另一个主要特点。大师工作室非遗漆艺课程均和工作过程、岗位联系在一起,非遗漆艺课程就是学生进行非遗漆艺技术实践熟练的过程。工艺美术品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直接设置了宁波非遗漆艺泥金彩漆、彰髹漆艺、朱金漆木雕、骨木镶嵌等传统技艺实践类课程,这些课程的授课和实践教学完全在大师工作室中实施。例如在姚炬炜彰髹漆艺大师工作室中,学生在彰髹漆艺学徒岗位上进行实践,通过三年师带徒的专业彰髹技能实践,得到良好锻炼,实现“零距离上岗”。非遗大师们在实训工场中,通过教授这些漆艺实践课程向学生传授非遗传统技艺,不断培养和提升学生漆艺专业技能,这些未来的非遗传承人毕业后可直接从事非遗漆艺的相关工作岗位。

四、结语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经过漫长的岁月锤炼,在历代能工巧匠的实践中不断完善,已经成为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众多高校积极传承非遗文化,悉心培养“技艺道”一体化的高技能非遗文化传承人,这为新时期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树立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开拓了更广阔的空间。高校非遗文化传承人才培养,应不断构建以大师工作室为引领的现代学徒制模式进行探索和实践,让广受人民热爱的非遗文化在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继续以“活态”方式生存发展、传承创新,这是高校传承优秀中华历史文化的要求,也是发展民族文化、延续中华文脉的历史责任。

猜你喜欢
活态漆艺技艺
地域文化视域下南宁长塘芭蕉龙的活态传承研究
金属抬凿和錾刻技艺绽放苏州
桂中地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固态保护与活态传承研究
琉璃灯工技艺的魅力与传承
漆艺在现代设计中的创新性应用探究
鄂伦春族民间舞蹈在高校舞蹈教学中的活态传承
郑庆章 把“弄虎”技艺传回大陆
黑龙江漆艺的传承与发展策略
淳度:泉州卤煮的“匠”技艺
当农民画“恋”上漆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