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学院的组织特征和体系设计

2021-12-03 03:48
职教论坛 2021年4期
关键词:学院专业

产业学院作为一种新的办学实践,近几年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指南(试行)》,提出了产业学院建设的七项任务。教育部印发的《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指南》将产业学院列为新工科建设“能用、管用、好用”的“九个一批”示范成果之一,指出:“推动大学组织创新,探索建设一批与行业企业等共建共管的产业化学院”。随着产业学院的蓬勃发展,学术界主要从产业学院的内涵、核心要素、建设路径与建设成效等方面对其进行了深入的探讨[1],但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组织形态,如何正确理解和运用产业学院的组织特征并进行组织体系设计,学界还缺乏必要的研究。

一、产业学院的组织使命:基于学院革命的历史考察

传统大学被认为是生产知识的制度化组织,以知识创新为中心目标,以学科或专业为核心进行组织建构,学科或专业之间的相互关系和联结方式影响着大学的组织结构,进而决定着大学的知识生产方式和效率。传统大学组织层级明显,学科壁垒森严,内部院系林立,机构臃肿,管理幅度大,管理效率低。科层制、官本位、行政权力泛化、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冲突等问题严重制约了高校的发展[2]。

伴随着两次“学院革命”,传统大学角色发生了转变。第一次学院革命以洪堡大学建立为标志,实现了教学型大学向研究型大学的转型,形成了“教学和科研相统一”的原则。第二次学院革命以威斯康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MIT)等一批应用型大学的崛起为标志,形成“大学-产业-政府”三螺旋创新模式,使大学摆脱了“象牙塔”的形象,大学从次要的社会支撑机构发展成为促进产业乃至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机构,“大学为社会服务”逐步形成共识。

第二次学院革命强调大学对产业作出迅速的反应,倡导大学为社会服务,将大学的知识和技术、实验室的发现、发明和创新转化成为具有市场价值的产品或服务。“将基础研究和教学与产业创新结合在一起的MIT 模式,正在取代哈佛模式成为学术界的榜样”,以哈佛为代表的“追求无限创新”的模式Ⅰ正向以麻省理工大学为代表的 “追求无限转化”的模式Ⅱ转变[3]。

产业学院秉承模式Ⅱ的核心理念,将教学、研究和知识转化结合在一起,在此基础上将变革更进一步,学院直接参与到产业的发展和革新中,承担起推动产业技术发展和产业创新的职责。这种独特的组织形态将改变传统大学单一的形象,提升高校的组织效能,推动公众更清晰地认知应用型教育机构是如何发挥重要的社会服务职能的。更重要的是,产业学院突出人才培养的产业针对性,对接全产业链开展各环节专业技能的培养,为产业培养应用型人才,全方位培养产业在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过程中需要的技术开发、应用和管理人才,解决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不匹配、人才结构与产业发展脱节的问题,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

大学是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它的存在和发展需要与社会这个大系统进行物质、能量以及信息等因素的互动和交流。社会系统为大学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而大学也必须对社会提出的需求做出适当的响应以获得存在的合法性和发展的基础。大学通过组织结构变革来应对社会提出的各种需求以获得存在的合法性,是大学发展和组织变革的一般性规律。学院革命史的分析表明,对自身组织弊端进行变革和对生存发展的强烈需求成为了产业学院建设和发展的内在推动力。产业的需求是产业学院产生的逻辑起点,满足产业的需求也是产业学院确立其合法性的关键,产业服务是产业学院生存和发展的根基,更应该成为产业学院的使命和追求。

二、产业学院的组织特征:以“产业服务”为视角

产业和教育虽然同为社会生产分工的产物,但两者却有本质的区别:“产业”主要指向社会经济的物质生产领域,教育是面向“人”的社会活动。产业的快速发展、技术变革、结构调整对人才提出需求,也影响着高校的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而高校的学科专业设置、人才培养却受自身的组织逻辑影响。一方面,产业的发展强烈需要大量的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支撑;另一方面,教育的人才培养能力不足、培养的人才结构、质量、水平达不到产业要求,造成了人才需求侧和供给侧矛盾,出现人才培养供给和产业需求不协调、“两张皮”的现象。

教育适应时代发展要求,为社会培养时代需求的人才,是社会对教育的期盼。高等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产业类型,一方面有其自身规律和发展逻辑,另一方面又是现代社会产业发展的重要依靠,是推动产业变革创新的动力之源。因此,我们发现这样一个组织创新逻辑,即:要实现产业变革和转型升级必须要有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而人才的供给机构是学校,要提高学校有效供给人才的能力不可能在现有的框架内实现,必须进行组织创新,通过新的组织体系增强学校人才供给的适应性和灵活性。

产业学院是高等教育突破传统路径,主动追求变革的创新实践。“产业学院”字面中“产业”两字暗含了产业学院有别于一般意义上的“学院”,蕴含着这种组织跟产业的密切联系。产业学院因产业而生、因产业而起、因产业而兴,具有如下组织特征:

(一)产业针对性

相比传统的二级学院(商学院、法学院、医学院等),产业学院具有更强的产业针对性。产业学院面向特定的产业或产业集群,具有特定的产业服务面向和明确的产业服务对象,其人才培养、技术研发,社会服务等均具有明确的产业服务指向。从人才培养的角度分析,产业学院的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场所、教学评价均与产业密切联系,专业设置既不同于普通高校以学科为基础的专业设置,也不同于职业院校以职业分类为基础的专业设置,而是针对某一产业链条上的不同环节对应的岗位群设置专业,根据产业的上、中、下游分段组建专业群,其专业群既可能是跨学科的,也可能是跨专业大类的。产业学院的专业课程体系是根据某一产业链中的相关岗位的核心技术技能要求构建的,其课程内容是与对应产业的最新技术衔接的,与传统意义的专业课程体系相比,其课程设置具有更强的产业针对性。产业学院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过程产业针对性更加鲜明,其人才培养的产业参与度明显提高,办在产业园区的产业学院,学生在企业学习的时间占比大幅度提升,企业教师授课占比更高,学生大部分时间呆在企业,学习更多地在产业情境之中进行,教学评价更多地引入产业、行业标准,如对学生作品的评价中引入产品标准甚或是商品标准。

(二)多元共生性

产业学院是由政、校、企不同主体通过功能耦合、资源融合、利益共享建立起来的混合式实体。合作是产业学院的本质特征之一,合作并不否定竞争的存在。与传统组织竞争单向思维不同,产业学院更加强调合作组织之间的相互吸引与相互补充,最终做到从竞争中产生新的、创造性的合作伙伴。正是这样的合作关系,相互激发,高效互动产生出更多的价值创造,这些价值创造不仅帮助了合作伙伴,更重要的是也给自身带来了超出原有组织能力所创造的价值。产业学院共生性发展中不仅实现了整体的利益追求,而且在更大程度上实现了组织成员的利益追求,从而让组织成员在多个方面获得成长,拥有了更广阔的视野、更多关联互动和更加开放的格局。复杂多变的产业环境要求产业学院从单一的线性竞争模式转向跨组织的多元竞合模式,改变封闭的组织体系,强调开放性、拓展性和互联性,建立开放、竞争、平等、合作的组织体系,打造开放合作的有机生态系统,形成校企合作的命运共同体。

(三)柔韧敏捷性

在组织外部,产业学院展示出巨大的与产业连接与互动的能力,更高效、更快捷地响应产业需求的变化。这样建立起的组织富有柔性和创造性,能够根据产业环境的变化迅速做出调整。在组织内部,产业学院变革传统组织自上而下的垂直职能型组织结构,简化繁琐的管理层级,增加横向沟通,形成横向沟通的矩阵式组织结构。例如,产业学院与企业合作的项目往往需要不同专业、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人员共同完成,这就需要打破原有教研室等组织界限,通过横向联合组成项目组、专案小组、临时工作组等柔性组织。柔性组织将权力下放到基层,让组织内部的灵活性和流动性变得更充分,拥有更大的自主权和独立性。

(四)功能综合性

产业学院以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为主,集教育、培训、科学研究、技术创新、社会服务、创新创业等功能于一体。作为大学的内部组织,产业学院基本功能是为产业培养技术技能人才,同时为产业学习者提供培训服务,成为高校的教学点、实践基地、实习基地。产业学院通过与产业联合开展产业应用技术创新,开展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承担了为产业提供新技术的功能,是技术创新平台;产业学院是大学与产业的联合体,一头连着产业,一头连着教育,它将产业和教育系统中的人才、智力、技术、资本、管理等资源要素集聚融合,是产业的人才源、技术源、创新源和信息源,成为区域性的资源整合平台。

(五)相对独立性

与传统的大学二级学院相比较,产业学院具有更强的独立性。这种独立性体现为既不是在政府掌管之下,又不在产业控制之中。产业学院组织系统中,政、校、企各方彼此依赖,进而对资源进行获取、分享以及使用,同时也保留了各自相对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发挥各自在制度创新、人才培养和技术研发等方面的优势,通过适当的分工、分权和分利,充分调动组织成员积极性,形成组织合力,提升组织整体效能。

三、产业学院组织体系构建:来自中山职业技术学院的实践案例

产业学院起源于广东省中山市,其典型代表是中山职业技术学院(中山职院)与当地镇政府合作兴办的产业学院[5]。作为地方举办的高职院校,中山职院根据区域“一镇一品一业”的产业结构,确立了服务专业镇产业转型升级和中小微企业技术创新的办学定位,明确产业学院组织属性,整合组织目标,优化学科专业架构,变革组织体系,建立激励机制,提升办学内涵,实现了组织转型。

(一)明确组织属性,优化组织目标

1.组织属性。产业学院仍属于高校的二级学院,但其办学体制、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筹资体制等与传统的以专业学科逻辑组建的二级学院(如工学院、理学院、艺术设计学院等)不同,经过多年的探索,中山职院产业学院组织形态由传统的二级学院逐步进化为由多元主体、多种资本混合而成的教育实体,具有混合所有制的特征,实行“一校两制”,人、财、物相对独立,推行准市场化独立运作,产业学院具有了产业和教育两重属性,是一种新型的产教融合命运共同体。

产业学院大致可分为“校地共建”和“校企共建”两种模式。前者指由高校结合区域支柱产业情况,联合基层政府(如专业镇政府)合作共建;后者指由高校联合产业龙头企业、行业协会、研究院所等合作共建。古镇灯饰学院是典型的“校地合作”模式,既是中山职院相对独立的二级学院,又是古镇政府的下属单位。古镇镇政府将该学院定位为本地传统灯饰产业转型升级服务的助推器,将其列入镇财政预算单位,提供校舍和建设经费。学校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运营该学院。南区电梯学院是典型的“校企共建”模式,通过引入社会力量,依托龙头企业和行业协会共建二级学院,探索“产教结构多元、治理结构多样、运行机制灵活”的混合所有制办学。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中山南区政府、中山职院和广东不止实业投资公司四方按不同占股比例共同组建电梯工程研究院,搭建“人财物融通、政校企结合、产学研一体”的新型二级办学实体,为华南地区电梯产业培养人才,同时提供技术开发和培训、电梯零部件产品测试等服务。

2.组织目标。产业学院建设的模式虽然不同,但共同之处均定位为区域产业服务,有效支撑区域产业发展,中山职院在产业学院的探索中,不断调整其组织目标,产业学院创办之初,其目标定位为对接产业设专业、依靠产业办专业,实现专业紧跟产业发展;随着产教融合的深入,目标调整为积极融入产业,主动服务产业,实现专业与产业共同发展;在此基础上产业学院的目标向前更进一步,其目标确定为使其成为产业技术技能人才供给中心、技术创新与推广中心、信息交流与咨询中心,最终实现专业引领产业发展,从而使产业学院与产业之间的关系由“跟跑”到“并跑”再向“领跑”转变。产业学院成为培养产业技术技能人才的“高地”、助推专业镇经济发展的“典范”、服务中小微企业的“窗口”、区域产业发展的“引擎”。

(二)优化专业体系,变革组织架构

1.专业体系。产业学院打破传统二级学院以学科为基础的专业群组建逻辑,突出以产业需求为导向,依据“产业—职业—专业”的复合逻辑,通过分析产业链某一端或某个环节岗位需求,对其按照产业、行业、生产过程等实际情况构建或重组专业群,将产业、职业、专业等要素纳入同一“平面”维度进行设计,专业体系构建完全针对产业需求,产业需要什么专业,就设置什么专业,产业岗位需要什么技术技能,就开设什么课程,并建立产业发展需求导向的人才培养结构调整机制,把针对服务产业的对口就业率、就业质量作为设置调整专业、确定培养规模的重要依据,推动专业建设与产业转型升级相适应,构建紧密对接产业链、创新链的学科专业体系。

“专业群的组建有着多种不同的建群逻辑,但从根本上取决于专业群与产业集群的融合和专业群内各专业之间的融合。”[6]专业的群集化建设,从表面上看是专业的集聚,实质上则体现为优质资源的集聚、共享和共用。产业学院通过产业相同、岗位相近、基础相通、资源共享的原则组建专业群,让专业跳出各自为政的局面,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协同发展。古镇灯饰学院依托“世界灯都”古镇全球领先的灯饰产业,组建灯饰产业专业群,成为了全国唯一开设灯饰产业相关专业的高等学校,通过分析灯饰产业链“微笑曲线”,发现处于微笑曲线的底部企业较多,大多属于以组装和加工为主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产业链的前端(包括设计、研发等创新环节)和产业链后端(品牌形成和售后服务环节)十分薄弱,而这两端恰恰是高附加值和高利润的来源。为了引领古镇灯饰产业转型升级,针对传统专业镇以产业链低端加工业为主,自主品牌建设水平低,产品开发、设计能力不强,营销渠道不畅,服务能力不强等特点,古镇灯饰产业学院从2015年开始,开设灯具设计与工艺、产品造型设计、灯光工程与控制、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灯具检测方向,灯具电子商务方向等,逐步形成跨学科、跨专业大类服务全产业链的链式专业集群。

2.组织架构。校院两级管理纵向分权不明晰、职责划分不明确、部门协作机制不健全等经常困扰大学组织变革。针对产业学院组织的柔韧敏捷性、相对独立性等特征,学校将产业学院组织机构设置权利下放给产业学院,产业学院通过内部机构变革,改变传统以院系、专业为主的纵向组织架构,形成以平台为依托、项目为牵引、人员交叉流动的柔性组织架构。这种柔性组织架构虽也保持了部分必要的正式组织结构,但为适应产业变化的需要,临时性、项目式的灵活组织较多,组织的弹性增强,决策权分散,更加注重横向沟通和协调。如沙溪纺织服装学院引进中山市休闲服装工程研究开发中心、中山市中纺联纺织品检测中心、产业新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等,建设大学生创新创业教学基地、服装精益管理产学研示范拓展教学实践基地、服装电子商务教学实践基地等实践教学基地,大量建设企业工作室,教师工作室、教学工场和教学公司。依托这些平台推进“三教改革”,教师通过平台依托承接企业真实项目,以此提升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同时将项目转化成教学内容,引导课程、教材和教法改革,学生分散到教学工场、工作室学习和工作,人才由“圈养”到“散养”。同时,依托入驻的行业、企业和科研机构,大量引进兼职教师,“校企”共建专业、共育人才、共培师资、共享资源。

3.运行机制。产业学院探索董事会或理事会管理制度,实施董事会或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董事会或理事会由镇区政府、行业协会、企业、学校等利益主体组建而成,负责产业学院的章程修订、发展规划、院长聘任和审核预决算等,全面参与学院发展方向、办学定位、专业设置等重大事项决策;院长在董事会的领导下享有管理自主权,负责产业学院的具体运作和管理。比如,小榄学院董事会由行业、企业和政府派员组建而成,成员以小榄商会的龙头企业为代表,董事会主席、常务副主席、13 名常务董事均为企业成员,负责学院发展方向和办学定位等重大事项的决策;院长执行董事会决策,负责整合资源和引入合作企业参与教学,在经费使用、人员配置等方面具有充分的自主权,形成“多元共建、共治共管”的运作机制。

(三)下放组织权力,建立激励机制

传统二级学院自主权有限,特别缺乏人事、资产和财务等方面的自主权,限制了学院的市场适应性和产业服务功能的发挥,影响了其进一步发展。因此如何激发办学活力,成了产业学院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与关键。为此,学校逐步向产业学院下放人员聘用考核权、学院发展决策权、包干经费使用权、基层机构设置权、专业发展自主权、校企合作自主权、科研管理自主权、教学资源调配权。学校以产业学院为试点,实施以绩效改革为核心的二级学院综合改革,探索建立产业学院激励机制,提升办学内涵。一方面,学校对产业学院实行目标管理。学校与产业学院共同确定绩效目标,产业学院自主编制预算,明确资金用途,并且定期检查目标完成进度,依据目标任务完成情况确定绩效与奖惩。通过实施简政放权和目标管理,产业学院院长承担起“微型”校长的职能,“校办院”逐渐向“院办校”转变。另一方面,由于组织转型的关键在于人员转型,高校转型的根本在于教师转型,教师都有转型的愿望,问题的关键不是“为什么要转型”,而是“转向何处”“如何转型”。产业学院建立以成果转化为导向的激励机制,引导教师转型,打破“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的倾向,将教师的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实际贡献等直接挂钩,将专业建设、校企合作、应用技术研发与社会服务等纳入教师教学工作量,推动教师亲近产业、了解产业、服务产业、引领产业。权力的松绑与下放,激励机制的建立,极大地释放了产业学院的组织活力,激发了院长和教师的积极性。

猜你喜欢
学院专业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教授说专业——部分专业解读
部分专业介绍
专业修脚店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探秘那些不冷不热的专业
海盗学院(12)
海盗学院(10)
海盗学院(8)
海盗学院(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