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7〕95 号),指出“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引导职业教育资源逐步向产业和人口集聚区集中,校企合作设立产业学院”。随着产业的全球化分工日益深化和细化,经济竞争更多地表现为基于区域的产业链的竞争,产业链竞争力已经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产业链发展最迫切需要的就是技术创新能力和技术技能人力资源供给的支持。高等职业教育如何根据区域重点产业的发展,依托区域产业链的产业特点科学合理地对专业设置和规模等进行统筹规划,并促进专业集群式发展,以更好地为地方产业服务已成为区域职业教育做大做强所面临的焦点问题。近年来,随着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不断深入,企业与高职院校实质性紧密合作建设产业学院正在成为一种热潮和模式创新。
产教融合是职业技术教育的本质特征,而产业学院则是一种创新型的产教融合组织形态,是推动松散型校企合作关系逐步走向深度、实质性融合的有益探索。高职产业学院的产生和发展是培养适应现代产业发展的高素质复合型、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的需要,是高等职业教育服务和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推动高职院校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举措。
对于高职产业学院的内涵国内尚未有清晰、明确的界定,根据区域产业与产业链的发展及高职产业学院功能等维度,高职产业学院可以界定为:在某一特定区域中,以区域内的某一特色或优势主导产业或支柱产业集群为服务对象,以一所院校的相关专业群建设为基础,政府、院校、行业企业、产业园区等多元主体共建共享资源,集人才培养与培训、技术研发、社会服务等多功能为一体的一种新型育人组织形态。高职产业学院是一种校企合作的新模式,是产业链、人才链和创新链相互融合的有效载体。它既是办学模式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校企深度融合模式的创新,也是一种教育组织和管理模式的创新。
1.高职产业学院是实现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和创新链有机衔接的有效载体。产业链是指国民经济各个产业部门之间客观形成的某种技术经济联系。一条产业链往往涵盖了产品或服务生产的全过程,从原材料生产开始,到技术研发、产品设计、中间品制造、终端产品装配乃至流通、消费和回收循环等许多环节。现代化产业链是经济发展、转型升级的必然结果,是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基本要求。从人才视角看,产业链包括开发设计人才、生产人才、管理人才、销售人才等各类人才,可称为产业人才链。从企业视角看,产业人才链就是企业人才链。充分挖掘产业链中的人才资源是提高产业链效率和效益的核心[1]。创新链是创新成果转化为创新产品的链条[2]。产业链创新的基础在于企业创新,而企业技术创新需要依赖于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队伍,可以说人才链是推动产业链创新发展的核心动力[3]。产业链的形成和发展必然要受到产品特性、支撑机构、地区环境以及所在区域的经济环境因素影响,人力资源也是其中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并作为一种地区独特的资源要素,构成了产业链形成和发展的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区域环境中人力资源的数量、质量及密集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产业结构及其发展水平以及地区产业链的类型。一般来说,与产业链发展密切相关的人力资源类型是:企业家资源、研发技术人力资源、技术技能人力资源、经营管理人力资源。其中,技术技能人才是产业链中不可或缺的要素资源,产业链内的企业是这类人才的主要吸纳者,此类人力资源在某一区域的集聚将不断推进区域内的技术创新,并吸引更多的企业向此区域聚集,区域内的人力资源结构也是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基础。
产业学院扎根到区域产业中办学,到产业集聚区办学,是顺应知识集聚和创新网络化组织的一种积极探索[4]。通过对接本区域产业链发展,形成紧密对接产业链、创新链的专业体系,按照区域产业经济发展对技术技能人才层次、结构、规模、质量的需求,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使人才链不断延伸和完善,进而推动企业创新性发展、推动产业链与其他相关产业的对接与融合,从而助推产业链延伸到更新的领域。由此,产业学院成为了推动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之间高度协调、深度嵌入并有机融合的最为有效的载体。
2.高职产业学院是实现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组织形态变革的创新性模式。新产业、新经济的发展对人力资本的需求结构发生了转变,由一般人力资本转向专业人力资本,由单一的技术技能型人才转向复合型、创新型技术技能型人才。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也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核心组织形态。产业学院面向区域产业,依托产业园区,强调区域龙头或行业领先企业的实质性参与,与职业院校共同打造人才培养共同体,实现了人才组织形态的创新性发展,即人才培养主体从院校单一主体到政校企园多元主体;管理模式从院系、科层式管理到跨院系及多元主体治理;建设模式由主要依托院校自身教育教学资源或单一学科专业建设专业学院转变为以服务区域产业链的专业群体系为纽带建设人才培养共同体,形成了高职产业学院人才培养的独特育人优势。在这种人才培养组织形态下,强调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必须打破传统边界,推进学科交叉、专业融合,创新职业教育教学组织模式,推行面向企业真实生产环境的任务式培养模式,以能力培养为核心,除了专业技术技能培养外,更要加强对学生知识迁移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以及职业精神素养的培育;强调专业资源整合和结构优化,推动专业建设与产业发展相适应,实质推进协同育人;有效推动高职人才培养与企业生产科研功能对接,保障高职院校与企业资源整合共用,促进高职院校形成育人特色,实现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结构要素全方位融合,可以说,深化产业学院建设,是创新人才培养组织形态,输出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关键所在。
3.高职产业学院是实现校企双主体治理结构改革的重要途径。职业教育是区别于普通教育的一种类型教育,体现在治理结构上,其特色在于行业企业的参与及其在其中扮演的重要角色。职业教育治理主体的多元性已经是各界的共识,而在多元主体中,行业企业占有重要的地位,这也是职业教育区别于普通教育治理的重要特征。从企业与学校之间的关系看,行业企业能够为高职产业学院提供资本和技术上的支持,而高职院校也拥有企业所需要的知识和人力资源,因此两者存在极强的互惠关系。高职产业学院充分体现了职业院校和企业双主体治理结构,为企业充分发挥在职业教育发展中的办学主体、投资主体、管理主体、培养主体和评价主体等方面的主体作用提供了广阔的平台,使企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能够更深入、更直接地参与到专业建设、教学实施、基地建设等具体人才培养环节中,并居于主导地位;企业在高职产业学院办学、人才培养等全过程管理中具有主体职责和权利,并履行相应的义务;履行其参与人才质量评价的权利和义务,发挥其参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的主体作用。产业学院组织制度创新之处就在于通过整合三链优势资源,在更高层次和水平上促进教学育人、科研育人和社会服务育人有机统一,让企业行业参与办学,改变人才培养主体和教育途径单一的局面,提高教育供给侧质量与效益[2]。
1.区域根植性。高职产业学院以服务区域产业链或产业集群发展为导向,主要是地方产业链发展的需求与驱动。产业链或产业集群是对应于一定的区域而言的,因而产业学院的办学主体(院校和企业)具有明显的区域统一性特征;产业学院的构成主体(学校和企业)不仅仅是地理上靠近,更重要的是他们具有很强的本地联系,并且在一定的时间内是相对固定的。根植性从根本上强化了产业学院的竞争优势与区域特色。同时,这种区域根植性也强化了产业学院发展的路径依赖,从而使产业学院的发展与区域内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2.改革创新性。高职产业学院的人才和知识的溢出效应将有效地促进区域产业的技术创新。在产业学院内,最容易产生专业知识、生产技能、市场信息等方面的累积效应,为企业提供了实现技术进步与创新的知识和技术来源以及所需要的人力资源基础,有效提升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和素质的培养成效,是教育与产业走向深度融合的实践创新。
3.资源共享性。高职产业学院中不同的参与主体拥有自身的资源优势——政府具有政策资源的引导优势,企业具有技术研发和产品生产的市场化优势,院校具有人才培养优势,科研院所、产业园区等拥有科技研发的优势;产业学院以专业链对接产业链的方式融合了学校教育资源和企业资源,通过整合协同不同主体的资源要素,实现了不同类别不同性质的多元主体共享资源。
4.产业专属性。高职产业学院是基于区域产业(集群)的发展而建立的,是服务于特定的产业、产业链或者产业集群的,有明确的服务指向性,如果产业学院不确定特定服务对象,就很难达成合作共识,也无法构建校企共同体。
5.产业关联性。一方面,产业学院具有明确的产业服务对象,一般是区域内特定的产业或产业群,另一方面产业学院内的企业一般是同一特定产业或具有直接上下游产业关联(垂直联系)或具有其他密切联系的相关产业(水平联系、或互补性)的专业化企业和机构。产业关联性与专业化特征,使得产业学院内企业之间、企业与院校之间产生紧密的合作关系,使得产教更易形成共同的利益诉求,保证产业学院的可持续发展。
由于高职产业学院是伴随现代产业体系和产业链发展而出现的一种新型职业教育组织形式,其发展的内在动力在于政校行企园的多方共求,即高职产业学院实现了地方政府、行业企业、职业院校、产业园区共建共享共管的发展模式。同时,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在人才培养、人力资源开发、技术研发、社会服务的多个领域具有天然的相互依赖的内生性诉求,这是产业学院得以建立的基础。
核心宗旨是指产业学院建设的根本出发点。与职业院校主要依托自身教育教学资源建设二级专业学院不同,产业学院主要是面向并依托于区域产业发展,以服务区域产业链集群式发展为导向,协同产业链中的龙头企业、骨干企业,一般在临近产业园区,或在产业集聚区内办学。其宗旨是通过产教深度融合,提高技能型与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实现人才培养与培训的规模化与集约化,形成该专业领域人才培养的规模化、专业化优势,实现区域产业链(群)与教育专业链(群)、人才链与创新链的对接与融合,为区域产业经济发展提供专业化、综合型、创新性人才支撑,并通过科技研发推动区域产业的创新性发展,全面提升区域职业教育及产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产业发展是从产业点—产业链(线)—产业集群(面)—产业生态群的方向逐步演化。而产业形态的变化也使产业对人才的需求发生了变化,进而引发了教育组织形态(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现有的专业点面向产业点培养人才的模式,即一个专业对应一个岗位(即针对某个固定岗位开设专业、设置课程、培养人才),已不能适应立体化的产业链式人才需求。产业学院通过面对面、面对链的方式,形成了基于产业链人才生态系统的整体人才培养方式,实现了产业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可以说,高职产业学院的生发逻辑是基于产业逻辑、教育逻辑和专业逻辑相结合的产物。
基于产业链与人才链深度融合的高职产业学院建设即是以服务产业链发展为目标,通过对一定区域内产业链对人才需求状况的分析,及区域内职业院校的原有基础与优势,调整专业结构与布局,构建与区域主导产业链需求相一致的专业群体系。高职产业学院建设体现了专业与专业群之间基于产业链的横向联系,又体现了高职院校专业与专业群之间的纵向联系,其优势体现在更有效地与区域经济和产业结构、区域产业集群发展形成对接,有利于合理地规划人才培养结构,提升高职产业学院人才培养竞争力,从而更好地为区域产业经济发展服务。无论是从经济社会发展还是从教育内部本身来看,不同的维度强调的是相同的建设逻辑:以专业群对接产业(链/群),推进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促进区域产业发展。
一是从经济社会发展外部看,区域产业链发展是产业学院建设的外在推动力量。产业链是在某一特定区域内,大量产业联系密切的企业以及相关支撑机构以一个主导产业或支柱产业为核心,依靠比较稳定的分工协作在空间上集聚,形成有竞争优势的群体。当前,产业链发展已成为区域产业发展的主要形态,且在横向上趋于区域化集聚,形成了产业链集群。产业学院以服务产业为目标,通过对某个产业链应用性人才需求状况的结构分析,构建与该产业发展要求相一致的专业群体系,形成链条式专业群。
二是从教育内部看,专业群是产业学院建设的有效载体。专业群建设体现的是一种“群”化的概念和集约化的思想,而基于专业群发展而建设产业学院的逻辑有利于打破传统的以科类、专业大类划分院系的结构,通过对内部资源,包括转专业课程、教师队伍、实训基地等的有效整合,节约办学成本,提高办学效益。产业学院作为独立的教育机构,基本不受传统高职院校专业建设体制机制的影响,可以完全依据产业所需,真正做到校企共同制订专业建设计划,共同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共同建设师资力量,共同开发课程标准,共同管理教学过程,共同评价人才培养质量,实现高职教育专业群建设与产教融合的相互支持、协同发展。
高职产业学院建设要围绕区域或行业的产业发展目标,特别是岗位群或产业链,整合专业资源,以对应支柱产业的重点专业建设为龙头,以对应的相关产业与支柱产业相关领域专业为支撑,形成一个专业群,并按照专业群的战略要求配置专业资源,从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就当前的实践看,高职产业学院的组建模式主要有两类:1+1 式和1+N 式。1+1 模式即由一所高职院校的某个或某几个专业(或以专业群为基础组建的二级学院)与特定的某一家企业组建,这种大型集团公司(或企业集团)与院校组建的1+1 模式的产业学院,一般而言更多地具有“企业大学”的性质,即企业集团将产业学院作为研发、培训和人才培养的基地,而院校则借助于企业的资源,提升其人才培养的质量与效益。1+N 模式即由一所高职学校的某个或某几个专业(或以专业群为基础组建的二级学院)与若干家企业共同组建,这些企业通常是区域内产业的龙头企业或者企业集团,它们不仅有能力、有条件全面支持产业学院的教育资源建设,参与产业学院的办学过程与人才培养过程,还能有效促进产业学院专业链与行业产业链的紧密对接。从企业的角度来看,基于区域产业集群式发展而建立的1+N 式产业学院,使一大批属于特定产业的相关联企业(同一产业或共同的产业链)共享人力资源、科技以及同一区域公共设施、市场环境和外部经济,降低了信息交流和物流成本,形成区域内的资源集聚效应、知识的创新效应、合作与竞争效应、区域品牌效应和优势互补。
产业学院是专业集群式发展的有效实践路径。以服务产业链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的需求为导向,以服务产业链的专业集群为纽带,通过对某个产业链应用性人才需求状况的结构分析,构建与该产业发展要求相一致的专业群体系,形成链条式专业群。研究产业结构调整态势,明确区域内产业结构的发展方向与产业发展的重点,预测未来产业发展的走向。对于该产业要加以详细分析,认真梳理产前产中产后、售前售中售后的产业链,寻获相应的专业链,以此作为规划专业布局的前提,使专业链与产业链对接。科学统筹多专业的交叉融合,支撑同一产业链的若干关联专业(群)联动发展。这种产业学院建设方式强调的是学院各专业间在产业链条上纵向的联系。这种构建方式的好处是更有利于有效地与区域产业结构、区域产业集群发展形成对接,有利于合理地规划专业人才培养结构,从而更好地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适应新时代产业发展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素质能力要求的变化,在人才培养上,必须从传统的以知识为主线的培养模式向以能力为主线的培养模式转变,以学生为中心,通过专业群与区域产业(集群)发展的深度对接,优化调整院校内部专业结构与专业配置,以课程体系改革为核心抓手,坚持课程专业学科一体化建设,强化跨学科、跨专业融合;同时借助企业资源,加强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兼顾生产要素与教学要素相结合,充分体现职业教育教学组织的工作任务导向;借助于产业学院校企紧密合作的组织制度优势,积极推进现代学徒制的实施,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进而提高院校为区域产业发展服务的能力,实现产业链——专业链——人才链——创新链的有效融合,通过整体规划构建支撑区域产业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使产业学院成为新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改革的创新平台。
多方优质资源共建共享是产业学院的重要功能及基本特征之一。产业学院多元主体共建的跨界属性为实现这一功能提供了充分保障。高职产业学院的多元主体——政府、行业、企业、高职院校通过推动多方优质要素资源的互补与共享,转变高职院校的人才与技术资源在向企业端流动过程中呈现的分散化状态。企业通过与高职院校联合创办产业学院人才培养共同体,集聚技术、管理、市场、设备、资金和人才等要素,利用学校的科研力量和科研设备,与自身的研发团队以及研发机构协同进行课题攻关,将产业学院的人才培养与企业的科研功能对接起来,既提高了产业学院的人才培养质量,也提高了企业的科研攻关能力。高职产业学院要对接科技发展新趋势,以技术技能积累为纽带,建设集人才培养、团队建设、技术服务于一体,资源共享、机制灵活、产出高效的人才培养与技术创新平台,促进创新成果与核心技术产业化,服务区域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5]。
产业学院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在于组织制度等方面体制机制的创新,通过构建现代化的治理结构,明确各方资源共建共享、利益合理分配、风险共同承担的治理规则,增强不同性质主体的活力优势。校企合作通过共建产业学院,寻找利益结合点,优化各方资源整合机制,实现价值增值。企业利用资本、技术、知识、设施、设备和管理等要素参与产业学院建设,在人才培养、技术创新、就业创业、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方面与院校开展深度合作。产业学院的产权结构、组织性质、价值取向和运行机制等方面具有混合性[2]。从目前的产业学院发展实践及未来的发展趋势来看,实体化运作的产业学院将是发挥企业主体办学优势的重要抓手,也将是我国职业教育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重要突破口。与混合所有制二级学院相比,混合所有制产业学院在法人结构、产权归属、治理结构等方面均具有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制度优势,代表着职业教育混合所有制的改革创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