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运用新媒体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混合式教学,即将“线上线下”紧密结合,充分发挥在线教学和传统教学的优势。疫情前,对于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探索与研究有不少,而针对高职院校思政课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研究较少,缺乏系统性、比较性,重理论,轻实证。疫情后,关于线上教学以及混合式教学的研究呈上升趋势,但多数是基于整体线上教学状况、混合式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分析等研究,针对高职院校、针对思政课的研究很是缺乏,更没有在后疫情时代形成一套可行的高职院校思政课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成果,也没有提出一套有效的可推广借鉴的具体模式。为此,本文通过分析疫情期高职院校“线上思政”教学中的问题,研究探索后疫情时代有效的思政课混合式教学模式,以期丰富信息化教学领域的研究,促进混合式教学理论的发展,为思政课混合式教学研究提供思路。同时,推动信息化新媒体新技术在思政课教学中的应用,为高职院校混合式教学提供有效路径和借鉴。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1月29日,教育部发出倡议:利用网络平台,展开“停课不停学”[1]。随后,各地教育行政部门陆续推出线上学习指导意见及方案,教育信息化公司也相继为全国提供各类平台、工具、在线教育资源、服务等,线上教学的案例雨后春笋般出现。教育部要求各高校“根据校情学情,充分利用线上教学优势,以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教与学改革创新,推进学习方式变革,提高教学效率,保证在线学习与线下课堂教学质量实质等效。”[2]但是由于信息化技术在高职院校教学中的应用本身就不成熟,疫情期迫于形势快速运用线上教学,导致线上教学尤其是高职院校的思政课线上教学效果不尽人意,存在着诸多的问题。
教育部为保证线上教学的开展,面向全国高校开放免费的在线开放课程近2.4 万余门[3]。中国大学MOOC、学堂在线、好大学在线、优课联盟、智慧树、优学院、职教云、云班课、课堂派等等,各种信息化资源平台琳琅满目。此外,还有众多直播平台,如钉钉、腾讯课堂、ZOOM、雨课堂、超星学习通、企业微信、QQ 等。各平台各有优势,学校没有统一要求,教师一般都会选择自己认为合适的平台进行线上教学,基本是选择单一平台,难以兼顾多个平台,实现优势互补。
要么采取线上直播,把线下课堂换成线上教师直播;要么采取教师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平台资源,组织线上讨论答疑;要么教师将课程资源在线发布给学生,布置作业并进行线上作业批改和测试等。在线直播由于学生的自律性差异难以掌控学生听课质量,学生自主学习平台资源由于学生自学能力不同难以保证学习效果,发布课程资源并布置作业难以保证学生作业不抄袭。单一的教学形式,难以形成合力,不能保证线上思政教学效果。
多数高职院校思政课线上教学只注重线上的教和学,对于线上课堂疏于管理,对于线上学习过程疏于考核。而线上课程是键盘对着键盘、屏幕对着屏幕,听课很容易产生疲劳,再加上高职学生相对于本科生,学习基础较为薄弱、学习积极性不高、自律性较差,而思政课责任重大,理论性较强,相对于专业课而言学生兴趣点相对不高,所以要充分调动学生线上学习的积极性,线上教学管理和线上学习的过程化考核至关重要。
由于多数教师信息化教学素养不高,信息化能力不足,新冠肺炎疫情的突如其来以及线上教学的紧迫性,使他们感到茫然。据调查报告数据显示,疫情之前未开展过线上教学的教师占79.57%,信息化技术掌握“很熟练”的教师仅占11.17%[4]。调查结果说明,线上教学只是疫情下的应急之举,教师从思想观念、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及教育技术等各个层面均未做好思想准备和实践经验的积累。对于线上教学也只是初步接触,对平台的使用也只是摸索前行。据调查显示,“直播+互动研讨”是在线教学最为突出的特征[5],这说明多数教师从线下教学转向线上教学时仅仅是线下教学的简单翻版,但由于线上教学的特殊性,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据调查分析,有一半的高校教师认为线上教学“比传统线下教学效果差、质量没有保障”[4],有的高校甚至98.89%的教师认为线上教学效果只能达到预期教学效果的一半以上。对于所学内容认为能够掌握80%以上的高校学生仅占22.36%,认为能掌握60-80%的占46%,认为能掌握40-60%的占17%[6]。可见,高校师生对在线教学效果的总体评价并不高,学生获得感不强。在调查中发现,在“效果差”选项,教师的评价均值为: 高职院校>一般本科院校>研究型大学;“效果好”选项,教师的评价均值为:研究型大学>一般本科院校>高职院校;由此表明,高职院校关于线上教学效果的“负面评价”高于一般本科院校和研究型大学[5]。而高职生对思政课的重视程度又远不如专业课程,因而线上教学效果只能更加偏低。
反思疫情期线上思政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升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信息化教学素养,使思政课课堂教学和网络教学紧密衔接,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探索有效的高职院校思政课混合式教学模式,最终全面提升思政课教学实效尤为重要。
在总结疫情期线上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山东商业职院探索出“教-管-考”三位一体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即基于“中国大学MOOC”基础上,借助“云班课”等多种信息化手段,通过教学三阶段、管理两手段、考核三层面实现“教学-管理-考核”三位一体紧密结合,创新教学设计,最终提升思政课教学效果。
1.实现“三维递进”,筑牢思政阵地。2017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进行第一次集体学习时,提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要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7]。要全面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学生头脑,依然需要在学懂弄通做实上努力。“学懂”,就是要全面领会深、理解透,把握精神实质、核心要义;“弄通”,就是要联系地、系统地、全部地理解党的思想理论,真正融会贯通;“做实”,就是知行合一,切实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以实际行动肩负起民族复兴的时代重任。学懂是前提,弄通是关键,做实是核心。按照学懂弄通做实“三维递进”的逻辑,山东商业职院进行了课前慕课自探(学懂)、课上解惑共探(弄通)、课后实践深探(做实)的教学“三阶段”设计;从教师管理和学生管理两种手段来加强线上线下、课上课下的管理,为进一步学懂弄通做实提供条件;从慕课成绩、课堂表现和作业成绩和课后实践成绩三个层面来进行过程化考核,为学懂弄通做实提供了有效保障。通过“教-管-考”紧密结合,实现学懂弄通做实,筑牢思政阵地。
2.融合线上线下,发挥多种优势。“教-管-考”三位一体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将QQ 群、中国大学慕课和云班课多个平台优势融为一体。课前借助班级QQ 群指导学生完成慕课学习,通过助教QQ 群对助教进行管理,充分发挥了QQ 被广泛通用和方便聊天的优势。课前学习的中国大学慕课,如《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是由山东商业职院主持,包括山东大学在内的7 所本科院校和16 所高职院校的30 位优秀教师共建共享,资源包括教学录像、教学课件、电子教案、试题库等,又充分发挥了团队优势和资源优势。课上借助云班课的互动优势,实现签到、头脑风暴、抢答、随机、测试等,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信息化平台的大数据优势实现了对学生整个学习过程表现的跟踪记录,有助于实现过程化考核。同时,又能发挥线下课堂教学现场感强、互动直接、针对性强、学习高效等优势,实现线上线下优势互补。
3.实行“三环联动”,提升教学实效。混合式教学中的线上学习,缺少教师现场监管,学习效果取决于学生的自觉自律。有调查显示,我国学生对网络学习的认可度达到七成左右,三成学生不满意[8]。要提升混合式教学效果,不仅仅要思考“教什么”“怎么教”,更要考虑如何监管学生的学习情况,还要从加大过程化的考核层面来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教-管-考”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通过课前慕课自探、课上解惑共探、课后实践深探“三阶段”相互衔接,保证了学习效果;教师管理和学生助教管理“两手段”相互配合,实现了学生学习和课堂秩序的有效管理;慕课成绩、课堂表现和作业成绩、课后实践成绩考核“三层面”相互结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力。教学、管理、考核三个环节环环相扣,弥补了线上学习的管理漏洞,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保证了思政课教学效果。
4.着眼知情意行,强化使命担当。2019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 指出: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结合,注重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全面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理论素养,实现知、情、意、行的统一。“知”指的是认知、观念,“情”指的是情绪、情感,“意”指的是思维模式、观念与意志,“行”指的是行为表现。知情意行是一个逐步上升的过程,从了解到触动,再到思考与行动。“知”是基础,“情”是关键。“意”是保障,“行”是归宿。“教-管-考”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着眼知、情、意、行,进行教学设计。课前慕课自探侧重于知识传授,重在解决认知问题。课上解惑共探重在对课前知识学习检测提升,包括基础知识掌握情况、灵活运用情况、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根据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拓展提升和重点突破,进一步强化认知;在课堂提升的过程中通过大量案例分析、讨论、辩论增强情感认同;通过提问检测和重点提升,帮助学生形成思维模式、观念、意志。课后实践深探通过课后劳动实践,落实知行合一。强化管理和考核有效保证知、情、意、行目标的达成。“教-管-考”三位一体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引领和行为养成相统一,重在增强使命担当,有效实现思政课铸魂育人的教学目标。
“教-管-考”三位一体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自后疫情时期全面开学以来在山东商业职院思政课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1.教学“三阶段”相互衔接,保证学习效果。课前慕课自探,即借助中国大学慕课平台指导学生课前学习慕课,包括观看教学录像、教学课件、做单元测试和问答。课前慕课自探使学生对教材知识有了初步掌握。课上解惑共探,即课堂教学通过“考考你”“闪闪亮”“补补漏”“学学新”四步曲重在对课前学习检测提升。“考考你”是测试学生慕课基础知识掌握情况;“闪闪亮”是考察学生知识灵活运用情况;“补补漏”是在检测的基础上提升补漏;“学学新”即学习慕课中没学过的内容。这种方式不仅对学生自主学习进行了检测,还在预习基础上进行了强化提升,对学生课前预习又起到了有效督促。同时课上借助云班课大数据优势进行签到、随机提问、测试等,记录学生课堂听课表现。课后通过多种形式的劳动实践,包括校园卫生区劳动、社团志愿类劳动、专业服务类劳动等,强化知行合一,实现学思践悟。
2.管理“两手段”相互配合,促进主动学习。线上的学习难以监控,线下的课堂需要管控,尤其是针对高职学生学习自律性较差、自觉性不强等特点,为了保障教学效果,课上课下的管理尤为重要。通过采取教师管理和学生助教管理两种手段相互配合,实现了学生线上学习和课堂秩序的有效管理。教师负责课堂教学管理和线上学习指导,班级设立学生助教,负责慕课学习的督促、课堂活动的组织以及课后作业的反馈等。助教的选拔和管理坚持“三优先”原则,即“品德优先”“报名优先”和“免考优先”。为方便对助教的管理,建立助教QQ 群,这不仅能充分锻炼学生的能力,还可提高管理效率,有效地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3.考核“三层面”相互结合,激发学习动力。课程考核包含三个层面,即慕课成绩、课堂表现和作业成绩、课后实践成绩。总成绩100 分=MOOC 学习成绩(30 分)+课堂表现和作业成绩(50 分)+课后实践成绩(20 分)。其中,MOOC 学习成绩包括:慕课课件、教学录像和客观题(30%),慕课主观题和互评(20%),师生慕课讨论和交锋(10%),慕课期末考试(40%);课堂表现和作业成绩包括考勤、抢答、测试、主题讨论、作业等;课后实践成绩包括校园卫生区劳动、社团志愿类劳动、专业服务类劳动、反思报告等。将线上学习情况纳入考核,制定期末理论免考标准,表现优秀者可适当实行理论免考,根据平时表现给出最终考核成绩,学生助教同等条件下优先免考。强化实践考核,激励学生参与劳动实践,促进知行合一。全方位的过程化考核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效地提升了思政课教学效果。
“教-管-考”三位一体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应用要在深刻把握思政课教学目标、线上线下教学特点和高职学生特点的基础上,进行整体规划,科学设计。要注重加强团队建设,提升教师信息化素养,创新教学设计,强化人文关怀,学校还要有相应的政策保障和激励措施,才能使混合式教学落到实处。
1.加强团队建设,提升教师信息化素养。2019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实施“教-管-考”三位一体的混合式教学模式,首先,要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思政课教师整体素质,加强团队间合作,开展集体备课,实现教师共建共享课程网络资源。如优质慕课资源的共建,不仅需要校内团队,必要时还需校外优秀团队的加入。山东商业职院主持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和《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两门慕课建设均由山东省多所高校合作完成,包括高职高专院校和本科院校,充分发挥了团队合作的优势。其次,要加强教师信息化能力培训,提升教师信息化素养。“教-管-考”每个环节均离不开信息化手段,要了解慕课的运维,灵活运用云班课等,这些对教师信息化能力都有较高要求,尤其对于老教师确有一定难度,要采取线上线下培训或制定操作指南等,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助力教师成长。
2.创新教学设计,重构教学结构。“教-管-考”三位一体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实现了教学结构的重构、教学流程的再造和教学方法的创新。在实施过程中,要立足新时代、贯穿新思想、着眼新要求,精心选取教学内容,充分挖掘现实生活中的课程资源,注重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紧密衔接,进行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思政课要善于抓住时政热点、学生兴趣点,引导舆论,凝聚共识。要充分利用疫情期间的典型案例,讲好抗疫故事,讲透四个自信,激发学生爱国情怀,帮助学生树立强国之志,引导学生落实报国之行。教学设计要结合教材重点难点,讲透疑难热点;结合课前课中课后教学三阶段,做好互动化设计;结合课后实践,落实知行统一;结合课中“考考你”“闪闪亮”“补补漏”“学学新”四环节,重构教学结构,重组教学内容;结合过程化考核,做好过程化管理。
3.强化人文关怀,体现思政温度。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种爱的教育尤其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中的线上学习过程中显得格外重要。由于线上学习在课下进行,学生的自律程度不同,上网条件不同,学习环境不同等,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学生线上学习质量。因此,教师要格外注重人文关怀,要用最大的善意和爱意去理解和包容学生,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差异化指导以帮助学生完成线上课程学习,使思政课教学既有思想深度、理论高度,更有社会温度。如在线上学习中要尽可能使内容轻松愉快,以减轻学生学习压力;在课堂管理上针对慕课学习掌握不太好的学生要宽严相济,以鼓励为主;针对个别学生上网条件欠佳,采取私下沟通进行个别指导,减轻心理负担;对偶尔不能课前按时学习慕课的学生,与其交流并查找原因等。让学生真正体会到人文关怀和教师之爱,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最终实现铸魂育人的目的。
4.完善政策保障,激励教学创新。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施,教师无形中增加了很多工作量,课前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线上学习,课中教师还要进行教学的重新设计,课后还有实践教学的督促,这不仅仅是原来单纯的针对某节课教学内容进行备课,还要求教师学习信息化技术,费尽心思加强线上线下教学管理,实施过程化考核,以保证教学效果。这些都需要付出很多,没有良好的政策保障和激励措施,教师很难主动去探索创新。政府部门和学校不仅要有政策要求,还要理解、关怀教师,制定激励措施使教师乐于混合式教学创新。如各政府部门、社会机构以及学校组织的教学案例评选、 金课评选、教学课题申报等。学校可组织混合式教学大赛,将教学的创新纳入年终考核、职称晋升等评价体系中,并为教师实施过程化考核甚至免考制度开绿灯。只有充分调动教师参与教学改革的积极性,才能保证混合式教学确有实效。
总之,高职院校思政课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课堂、主渠道和主阵地,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至关重要。后疫情时代,“教-管-考”三位一体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探索和实践,建立了“互联网+教学”“智能+教学”的新形态,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推动了信息技术与思政课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有助于全面提升思政课教学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