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树民
《文汇报》有报道:上海科学家发现灵长类大脑精细视觉编码新机制,解决困扰全球神经科学家的难题。[1]研究员王伟的相关论文由国际顶级神经科学期刊《神经元》在线发表,该论文提出了一个新的概念——大脑“视觉功能”。我们推断“眼睛会说话”与大脑“视觉功能”有着密切的关联。那么,如何关注学生的眼神,让学生的“眼睛会说话”,开发其大脑视觉功能能效,是一个新的科研命题。
由此,笔者联想到“梅兰芳学艺”的故事:梅兰芳小时候拜师学艺,师傅说他“眼睛没有神儿,不是唱戏的料子”。而梅兰芳学艺的决心没有动摇,经过勤学苦练,他的“双眼渐渐灵活起来”,人们都说梅兰芳的“眼睛会说话了”,梅兰芳终于成为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那么,“眼睛会说话”是怎么回事?人的“眼神”就这么重要?这一科研命题,值得广大同仁深入研究。
从古到今,人们一直关注自己的眼睛以及眼睛对人类行为所产生的影响。赫斯在他的《会说话的眼睛》一书中指出,眼睛能显示出人类最明显、最准确的交际信号,人的喜、怒、哀、乐等情绪的存在和变化,都能从眼睛这个神秘的器官内显示出来。因此,人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那么,眼睛的奥秘到底在哪里呢?“眼睛的奥妙在于它的‘真实性’,也就是说它永远不会撒谎。因此,要想了解一个人的真实的思想情绪,无需询问,只要仔细观察一下他的眼睛,即眼神,一切可以清楚了。”[2]156所以,人们常说“眼睛会说话”。
专家们经过长期、反复的实验研究,一致认为:“瞳孔是人的兴趣、偏好、动机、态度、情感等心理活动的高度灵敏的显像屏幕。”[2]159因此,我们可以说眼睛正是通过瞳孔的变化行为“说话”的,“眼睛会说话”正是视觉功能的具体展现。“眼神”正是人脑视觉功能的“显像屏幕”。而“眼神”是指“眼睛的神态”,即眼睛的“精神态度”。学者研究指出:“在人与人的交往中,眼睛的作用要比有声语言更为重要,更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2]156
上述研究启示我们:“眼神”——“眼睛会说话”,实际上就是大脑视觉功能的具体展现。人眼的视觉特性,能自然反映出一个人的基本素养,这种素养对人的生活、学习及工作的作用不可低估。
上文提到的梅兰芳学艺的故事,师傅说他“眼睛没有神儿,不是唱戏的料子”。这说明师傅很高明,掌握了培训演员的基本规律,抓住了“眼神”这一个关键的问题。这个真实、感人的故事对教育工作者的启示很大。
从行为科学的角度来说,人的目光(眼神、眼色)与交际科学有关。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培训演员、教师、侦探、记者、导游、翻译、饭店服务人员和外交人员都离不开交际科学。而目光与交际科学是紧密不可分的。”[2]156所以,各行各业都要进行相关专项的学习和培训。教师也不例外,一位普通教师在课堂上面对一个班级里的几十名学生,每时每刻都要和他们进行眼神互动,这种师生之间的互动,从本质上说,就是人际交流活动。
视觉功能与课堂教学休戚相关,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激发学生大脑视觉功能能效,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关于人的眼神,学者早有论述。美国学者萨尔诺夫在他的《说话的技巧》一书中,专门有一节讲眼神,标题为“眼神!眼神!眼神!”。“眼神”一词不仅重复三次,而且都加上了感叹号。这表明两个意思:一是眼神很重要,二是眼神容易为大家所忽视。这一节内容最后还特别提醒读者“再也没有比避开他人视线更易失去观众了”,谈话时要“与听众进行眼神交流”。由此推之,教师在课堂上如果不与学生进行“眼神交流”,不就“失去观众”——我们的学生了吗?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关注学生的眼神至关重要,应贯穿于教学始终。
每次上课前,都有一个“组织教学”的环节。有经验、有素养的教师,一般会在上课预备铃响时,准时到达教室门口,以身示范:手捧教材和备课本,端庄站立,以亲切、微笑的眼神等候学生,并示意学生轻轻走到自己的座位上坐好,并特别要求学生要看着自己。教师用自己的眼神“说话”,和大家交流、互动,好像在说:“上课了,大家都准备好了吗?”学生一个个眼神好像在回应:“老师,我准备好了!”此时,教师的目光扫视全班,如发现个别学生眼神不对劲,就提醒一句:“现在多数同学眼睛都看着老师了!”这一提醒,少数不注意的学生便能够立即改正。全班学生眼神高度聚集了,思想也就集中了。教师面带满意的微笑宣布“上课”,师生亲切“问好”。如此,在愉悦的氛围中,一节新课便开始了。
可以说,在学校教学中,每一节课都需要这样的环节,这是每堂课必需的一种“仪式”。而组织教学这种“仪式”,如果顺利的话,时间很短,但它却有“多种功能”:第一,教师通过关注学生的眼神,有效地把学生的心收回来了,学生都能情绪饱满地投入新一堂课的学习了。第二,在与教师眼神互动的过程中,学生学会了“用眼睛说话”。第三,作为一种礼节,这是一种礼貌教育,也是一个人素养的体现。
然而,根据平日的课堂观察,笔者发现很多教师对组织教学这一环节重视不够,甚至会严重忽视。上课铃响了,教师才匆匆忙忙走进教室,目光扫视一下全班学生,基本忽视了与学生之间眼神交流。学生问好时,口号式的“老师好”,有口无心、发声无情,思想很不集中。这样,实际上是把“仪式”变成了“形式”,是在“走过场”,不利于发挥学生视觉功能的能效。
课堂上的读讲过程情况复杂多变,教师同样要关注学生的眼神。这里略举几个关键点:
如教学某一知识要点时,教师就要特别注意改变自己的表达方式,把一般的“讲话”变成与全班每个学生的“对话”,讲话时一定要注意倾听者的存在。教师要把每个学生都当作谈话的对象,关注他们的眼神,一边口头讲述,一边与他们进行眼神互动,并用眼神吸引、抓住学生的视线。讲课时,如果多数学生的眼神跟教师的眼神互动,这说明教师的讲述有效果了;如果多数学生目瞪口呆、无精打采,或者左顾右盼,这说明教师的讲述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此时,教师必须改变自己的表述内容,或暂停一下,引起学生的注意。
如教学需要用PPT展示一幅内容丰富、色彩鲜艳的图片时,如果教师只顾滔滔不绝地讲述,完全不在乎学生面对偌大的画面“先看了什么,后看到了什么”,那么,很难达到好的教学效果。反之,教师如果一边有序地指点,一边有序地讲解,调控学生的视线,注重聚拢学生的目光,教学效果就会截然不同。
如教学某篇课文,教师要求学生仔细阅读某一段落,找出关键词语来回答问题时,教师一般的做法是自己口头提出要求后,让学生阅读,找出关键词语。然而,如果教师运用视觉思维,让学生拿起铅笔,一边阅读、一边思考,找出关键词,同时用铅笔在词语下面做标记,就能有效引导学生调控自己的视线,发挥视觉功能的能效,教学效果便会大大提高。
如教学某一篇课文,需要随堂板书时,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及时板书,以准确的书写顺序及动作呈现汉字符号,可有效聚集学生的目光。具有视觉思维的教师在板书时,会特别注重板书的呈现形式,有时还特意用彩色粉笔标示、勾画,这有助于调控学生的视线,聚集学生的目光。在板书过程中,教师转身关注学生的眼神,有助于激发学生的视觉功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学者进行过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同样讲解某一内容,有无板书,其效率竟相差近一倍。”[2]169
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可以说是课堂教学中的“家常便饭”。那么,怎样提问才能发挥提问的最大能效呢?
如教学四上《观潮》一课时,教师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说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问题提出后,教师首先仔细观察学生的眼神,从而判断大家是否听清楚了问题,是否在积极思考。这时,教师的目光扫视全班,应特别关注那些平时学习习惯不太好的学生,关注教室四周边角的学生。通过观察,学生神态各异:有的眼神未动,便急忙举起手来,说明还没思考就举手了;有的眼神滴溜溜地转,说明听懂了问题,并且在积极思考;有的紧锁眉头,说明思考问题时碰到了疙瘩;有的在翻课本,说明在寻找答案;有的眼神茫然,说明好像没有听清楚问题;也有个别学生左右顾盼,心不在焉,说明注意力不集中……根据现场学生的眼神情况,教师应当机立断:对急于举手的同学,用眼神(加手势)示意其放下小手,积极思考,想好了再举手;如果眼神茫然的学生较多,就插话“刚才老师提的问题听清楚了吗?”,并提名学生把问题再复述一遍;如果发现紧锁眉头的学生较多,就插话提示,帮助他们打开思路;如果发现个别学生“走神”,思想“开小差”,甚至做“小动作”,就悄悄走近他们,并及时提醒。
教师要能够通过学生的眼神判断学生的学情,要以期待的眼神“说话”,鼓励学生积极开动脑筋思考问题。等大多数学生思考好了、举手了,教师便可以提名学生站起来发言。如此,在激活学生思维的同时,教学效果也会大大提高。
然而,笔者在观察课堂时发现,很多教师提出问题后,立即在全班寻找举手发言的学生,并提名其发言。这种无视学情、为提问而提问的做法,表面上看“很热闹”,其实危害很大:其一,严重挫伤了大多数学生的积极性,长此以往,他们就不关注教师的问题了;其二,提名过早,会阻碍其他学生思考,长此以往,学生便不爱思考了。总之,教师提问时关注学生的眼神,发挥视觉功能的能效,是有效激活学生思维的妙招。
朗读,是语文教学中一项极其重要的基本训练。在朗读教学中,如何关注学生的眼神呢?教学二上《小蝌蚪找妈妈》一文中“小蝌蚪游过去,叫着:‘妈妈,妈妈!’青蛙妈妈低头一看,笑着说:‘好孩子,你们已经长成青蛙了,快跳上来吧!’他们后腿一蹬,向前一跳,蹦到了荷叶上”一段时,一位教师先让学生轻声读课文,并观察到多数学生脸上毫无表情,立马示意叫停。此时,这名教师引导学生:“小蝌蚪是‘叫着’喊妈妈的,平时你们高兴的时候,是怎么喊妈妈的呀?青蛙妈妈看到小蝌蚪已经长成青蛙了,很高兴,笑着说,它是怎么‘笑’的呢?请大家再次轻声读课文,我来看看谁最有表情。”教师随即观察学生轻声读课文的表情,等多数学生读完了,说:“现在请一位同学到讲台上来读给大家听,大家可要特别注意看他的表情哦。”教师提名表情处理比较好的一名学生到讲台前朗读,该生读完,全班学生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紧接着,教师又引导全班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一遍课文,并观察全班学生的表现,他们入情入境,朗读的感情被激发出来了。
这一案例启发我们:第一,有感情朗读有利于加强记忆。心理学上的“情绪记忆”具有鲜明性、生动性、深刻性、情境性等特点,较其他记忆,它往往更为牢固。因此,有感情朗读对学生语言的记忆和积累,极有帮助。第二,有感情朗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情商。心理学上的“情商”是指人的情绪品质和对社会的适应能力,情商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重要的价值。第三,在学生朗读过程中,教师应主要通过学生的眼神判断其朗读得是否有感情,因为“眼睛会说话”。
然而,不少教师在课堂上让学生朗读课文时,只听其声音,不关注其表情;更有甚者,在学生朗读时,忙着整理教具或做其他事情,这难道不是失职吗?
一般地,每一堂课课尾都应有一个师生互说“再见”的“仪式”。本节课教学任务完成之后,在下课铃声响起之前,教师要回到讲台的中央,用眼神引导学生回忆这一堂课的内容和收获(有时可利用板书),小结之后示意班长喊口令“起立”,此时,教师自己端正站立,用眼神示意全体学生立正、挺胸,并互说“再见”。教师以喜悦的目光和全班学生进行眼神互动,赞赏大家的表现。在师生眼神互动的过程中,学生心中充满“获得感”,还想再上这样的课!教师也有一种“欣慰感”,因为学生进步了!一节完整的课,从开始上课的“仪式”到下课时的“仪式”,应有始有终。
综上,教师以视觉思维为导向,时刻关注学生的眼神,有助于其大脑视觉功能的潜能得到释放,视觉素养得以提升。关注学生的眼神对教学有着重要作用,激发大脑视觉功能潜能,其能效、后效、长效不可估量。本文提出的观点只是初探,让我们秉持初心、携手并肩,共同关注并研究开发大脑视觉功能的能效,为莘莘学子谋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