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学生党员的政治觉悟和理想信念,决定他们参与社会活动的行为正确性,主宰他们未来人生发展方向和路径。尤其互联网环境下,受嘈杂和偏激声音的影响,会极大弱化大学生党员对国家的认同感。基层党组织必须明确加强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价值意蕴,始终遵循大学生党员思想成长规律、从严治党根本思想,科学构建智慧的管理和服务平台,利用现代化的教育管理模式,有效培养大学生党员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政治素养。利用多样化的教育管理载体,传播我党的先进思想和政治理念。
关键词:互联网;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
引言
基层党组织既要聚焦党员发展,还需不断加强大学生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利用技术和制度手段,做好入党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和价值引领,为我党输送和培育优质人才。基层党组织需以明确的要求和目标为导向,制定新型的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模式,并对既定的工作平台进行合理创新。根据党员教育的具体要求,确立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方向和路径。互联网环境下,需利用好现代信息技术丰富工作方法,不断增强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实效性。根据我党的整体战略布局,将从严治党贯穿于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全过程。在横向比较和对比当中,推动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纵向发展,最终培育出具有强烈爱国主义精神而卓越才能的大学生党员。
一、互联网时代下加强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价值意蕴
(一)是高校落实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表现
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在育人目标和理念上具有高度的一致性,要正确引领学生思想,并深度推进道德建设工作。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实效性的提升,是落实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重要表现。利用先进思想武装大学生头脑,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将大学生党员培养成具有坚定理想信念的精神领袖,继而对其他学生进行良好熏陶。根据大学生党员的行为表现,利用科学的思想政治教育手段,不断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水平。
(二)增强大学生国民身份认同感的内在要求
加强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是持续增强大学生国民身份认同感的内在要求。基层党组织需发挥学生党支部的功能和作用,不断增强大学生党员对我国政策制度、历史文化的理解力,确保他们产生强烈的文化认同感,并为自己身为炎黄子孙而骄傲自豪,主动为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三)对从严治党倡议的积极反馈和响应
基层党组织需做好大学生党员发展和管理工作,要保持一贯的创新意识,主动优化和改革教育管理模式,对从严治党倡议给予积极的反馈和响应。面向大学生党员,基层党组织要制定更加严格的管理制度,利用教育手段大幅提升大学生党员的思想政治觉悟。
二、互联网视角下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转型的根本遵循
(一)始終遵循大学生党员思想成长规律
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转型,不能违背学生个体思想成长的基本规律,要顺势而为、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更加智慧和灵活的推进各项工作。根据大学生党员的思想动态和行为动机,精准判断他们的党性,以及对中国共产党的忠诚度,继而具有明确目标的进行教育管理模式转型和创新。
(二)始终遵循国家从严治党的根本思想
互联网环境下,大学生党员的理想信念被弱化,甚至受不良言论和思想的影响,产生偏离于党工作路线的错误行为。在此情境下,基层党组织必须加强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始终遵循国家从严治党的根本思想,引导大学生党员严格要求自我,切实做到在党言党,在党为党,成为可助力国家健康和稳定发展的优秀党员。
三、互联网视角下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转型的有效对策
(一)基于互联网技术构建智慧的管理和服务平台
基层党组织需从互联网视角审视大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情况,充分认识到政治导向和思想引领的现实意义。党组织应基于互联网技术,主动构建智慧的管理和服务平台,在虚拟和实体相互延伸和交互的空间下,更加深度的渗透国家政策路线和方针。依托大学生教育管理和服务平台,实现网上精准管理,并为大学生党员的思想健康成长提供优质和个性化服务。始终遵循国家从严治党的根本思想,严格制定和落实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方法、制度、规则、标准,构建完善和科学的长效机制,在政治立场、思想觉悟、民族情感、文化自信等方面,为大学生党员提供必要的服务。在制度约束和限制下,引导大学生党员改善错误思想,纠正偏激行为,能对中国制度、中国理论、中国文化、中国道路产生强烈的认同感,逐渐形成深厚的爱国主义思想。基层党组织需对大学生党员的思想觉悟、行为规范、道德习惯等提出更高的要求,严格落实党中央发布的政治任务。采用线上交流和线下任务驱动相结合的方式,科学的开展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
(二)设计现代化的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模式
高校应利用不同的运行和管理模式,对流动性和固定性的大学生党员进行管理。以“学好+身份证”的注册方式,精准采集和汇总大学生个人身份信息,并对他们的政治面貌和政治行为进行动态跟踪。以“学号+姓名”的方式定期登录服务和管理平台,引导大学生党员及时下载最新的党史学习资料,并根据要求上传学习体会和心得。科学设置信息管理权限,不断增强大学生党员信息的安全性,并通过技术识别和分析,精准发现和处理数据交互中的各种安全问题。利用的现代教育管理技术,对大学生党员的个人信息、活动轨迹、思想变化、政治立场等进行有效管理,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政治素养,对中国共产党形成更加强烈的认同感。
(三)动态拓展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载体
互联网视角下,教育工作者要始终遵循大学生身心成长规律,动态和科学的拓展教育管理载体,以不同的形式承载优秀文化和政治理论。利用知识载体,传播先进思想,帮助学生树立坚定政治立场,并对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和历史价值进行深入了解。以文化载体承载长征精神、苏区精神、抗疫精神,以此有效培养学生纯洁党性,并逐渐形成无私奉献、艰苦奋斗的优秀品质,主动参与到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浪潮中。在互联网技术蓬勃发展的过程中,能利用媒介载体丰富和拓展传统的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载体,利用技术手段传播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并正确解读我国历史文化和党史,使大学生党员对我国从严治党倡议建立深刻的认识,继而主动严格要求自我,继而成为优秀的党员。
结语
总而言之,互联网时代下,需利用现代手段对大学生党员进行教育和管理。对既往的教育管理空间进行不断延伸,基于多样化的教育管理载体,承载优质知识和文化,做好大学生党员的思想引领工作,并在实践活动的锻炼下,不断提高他们的政治觉悟。利用科学的大学生教育管理模式,助力从严治党倡议的扎实落地,并将先进的政治思想和理论深度融入校园和课堂,培育具有爱国主义思想和社会责任感的大学生党员。
参考文献
[1]张楠.“互联网+”背景下提高高校学生党员管理和教育成效的途径[J].时代报告,2020(10):40-41.
[2]覃秋桃.意识形态视野下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问题探究[J].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2020(07):98.
[3]杨理.浅谈如何做好新时代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J].吉林教育,2019(46):24-25.
[4]王慧.“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党员教育与管理的创新研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2(04):2-3.
作者简介
陈瑞,女,汉族,1990-10,河南中牟人,南阳理工学院,助教职称,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副科级组织员,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研究方向:主要从事学生思政教育管理、党务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