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孢美唑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探讨

2021-12-02 12:37高源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1年21期
关键词:头孢菌素头孢消失

高源

儿童肺炎是一种常见病,以咳嗽、发热、食欲下降、嗜睡、指甲轻度发紫、腹泻、呕吐等为主要表现。发生率较高的并发症有中毒性肠麻痹、缺氧性脑病、脓气胸、心力衰竭、中毒性休克和呼吸衰竭。严重的甚至会导致儿童死亡。小儿肺炎患病率和死亡率较高,是小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抗生素是治疗小儿肺炎的常用药物。头孢美唑作为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头孢美唑是头孢霉素类半合成衍生物,其抗菌谱与第二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相当。它含有第七位甲基的β-内酰胺环,能抵抗革兰阳性细菌和革兰阴性细菌中β-内酰胺酶的杀灭,并能杀死耐受头孢菌素的细菌[1]。本研究选择本院2019年1月~2020年1月小儿肺炎患儿50 例,分析头孢美唑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9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小儿肺炎患儿50 例,均符合小儿肺炎的诊断标准。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及观察组,每组25 例。常规组男14 例,女11 例;年龄4~7 岁,平均年龄(5.21±1.21)岁。观察组男13 例,女12 例;年龄4~8 岁,平均年龄(5.12±1.21)岁。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均常规给予平喘、祛痰和退热、止咳等治疗,在此基础上,常规组患儿给予头孢米诺治疗,注射用头孢米诺钠20 mg/(kg·次)溶于5%葡萄糖注射液50 ml 中,缓慢静脉滴注,静脉滴注时间0.5~1.0 h/次,3 次/d,连续用药1 周;观察组患儿给予头孢美唑治疗,注射用头孢美唑钠30 mg/(kg·次)溶于5%葡萄糖注射液50 ml 中,缓慢静脉滴注,静脉滴注时间0.5~1.0 h/次,2 次/d,连续用药1 周。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1.3.1 比较两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 包括体温恢复时间、咳痰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

1.3.2 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免疫指标和炎症指标 免疫指标包括免疫球蛋白G、免疫球蛋白A;炎症指标包括降钙素原、超敏C 反应蛋白。

1.3.3 比较两组治疗效果 疗效判定标准[2]:治愈:治疗1 周后,临床症状完全消失,体温基本恢复正常,咳嗽症状消失,肺部罗音消失,X 线检查显示肺部炎性斑片影完全吸收;显效:治疗1 周后,临床症状基本消失,体温基本恢复正常,咳嗽症状明显改善,呼吸保持畅通,X 线检查显示肺部炎性斑片影吸收较治疗前明显;有效:治疗1 周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体温明显降低,咳嗽症状改善,呼吸基本畅通,X 线检查显示肺部炎性斑片影吸收较治疗前不明显;无效:治疗1 周后,临床症状没有改变,体温没有下降,咳嗽症状没有改善,甚至病情还在加重。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3.4 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皮疹、腹泻、腹痛。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4.0 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比较 观察组体温恢复时间、咳痰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短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比较(,d)

表1 两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比较(,d)

注:与常规组比较,aP<0.05

2.2 两组治疗前后免疫指标和炎症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儿的免疫球蛋白G、免疫球蛋白A、降钙素原、超敏C 反应蛋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免疫球蛋白G、免疫球蛋白A 均高于本组治疗前,降钙素原、超敏C 反应蛋白均低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的免疫球蛋白G、免疫球蛋白A 均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降钙素原、超敏C 反应蛋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免疫指标和炎症指标比较()

表2 两组治疗前后免疫指标和炎症指标比较()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aP<0.05;与常规组治疗后比较,bP<0.05

2.3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治愈11例、显效8例、有效6 例、无效0 例,总有效率为100.00%(25/25);常规组治愈6 例、显效8 例、有效5 例、无效6 例,总有效率为76.00%(19/2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818,P=0.009<0.05)。

2.4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发生1 例恶心呕吐,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0%(1/25);常规组发生3 例恶心呕吐,1 例皮疹,2 例腹泻,3 例腹痛,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6.00%(9/2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000,P=0.005<0.05)。

3 讨论

近几年来,我国小儿肺炎的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特别是6 个月~2 岁小儿的发病率较高。如果不及时治疗,往往会出现许多并发症,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影响儿童的身心健康和生长发育。已有的研究表明,引起小儿肺炎的因素很多,感染细菌是主要因素,流感嗜血杆菌和肺炎链球菌是比较常见的细菌[3]。

头孢菌素不断发展,从第一代到第二代,其中,头孢美唑是抗菌能力较强的头孢药物,是第二代头孢菌素。该药具有氨苄青霉素、酶抗青霉素、青霉素的基本优点。除了对革兰阳性菌具有较强的抑菌作用外,对革兰阴性杆菌产生的β-内酰胺酶也具有较稳定的抑菌作用,其抑菌谱较广,具有较好的抑菌效果[4]。头孢美唑是头孢霉素类抗生素之一,是一种抗菌谱广的半合成药物,能有效地抑制或杀死革兰阳性菌、阴性菌和厌氧菌[5,6]。与其他头孢菌素类似,其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干扰病原菌的细胞壁合成来实现抗菌作用。在革兰阳性菌与阴性菌共同作用下,头孢美唑产生的β-内酰胺酶具有很好的稳定性,能够抵抗在头孢菌烯母核的7 个 C 原子上加入反式α-甲氧基的DNA-内酰胺酶失活。头孢美唑需要静脉注射,但不能口服吸收。经静脉注射后,能在短时间内达到有效的抑菌浓度,广泛分布于肾、肺等部位,体内几乎不发生代谢。服用后24 h 左右,药物就可以从尿中排出,肾功能正常的患儿几乎没有药物积累,药物是安全的[7,8]。头孢美唑的主要不良反应为胃肠反应,如恶心、呕吐、腹泻等,部分患儿还可出现发热、皮疹等过敏反应,给患儿用药前应先进行皮试,以确保用药安全。另外,长期使用头孢美唑易导致患儿体内菌群失调,发生二次感染的可能性较高。对头孢菌素类和青霉素类抗生素有交叉过敏反应,联合使用利尿剂和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对患儿肾毒性有一定的提高。另外,影响酒精的正常代谢,引发二硫化物反应,引起患儿血液中乙醛浓度升高[9,10]。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体温恢复时间(1.01±0.12)d、咳痰消失时间(6.21±1.34)d、咳嗽消失时间(3.24±0.14)d 短于常规组的(2.24±0.51)、(8.24±3.52)、(5.24±1.21)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免疫球蛋白G、免疫球蛋白A 均高于本组治疗前,降钙素原、超敏C 反应蛋白均低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的免疫球蛋白G、免疫球蛋白A 均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100.00%高于常规组的76.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00%低于常规组的36.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是因为头孢美唑的抗菌谱广,其作用机制为影响细菌细胞壁的生物合成,导致病原菌异常复制,从而达到良好的杀菌效果[5]。其还能杀死某些抗头孢菌素类药物形成的耐药菌株。该药的安全性很高。与头孢米诺比较,头孢美唑治疗小儿肺炎的安全性、疗效均较高。

综上所述,头孢美唑治疗小儿肺炎能有效控制炎症,改善免疫功能,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头孢菌素头孢消失
头孢菌素类与多种西药联合使用所致的不良反应的临床影响分析
头孢吡肟与头孢呋辛治疗癫痫患者肺部感染的疗效比较
头孢菌素给药前有必要常规皮试吗?
头孢那么多,到底怎么选?
头孢菌素,代数越高不一定越好
四代头孢药功效各不同
不是所有的头孢,孩子都可以随便吃
消失的童年
美永不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