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吴江汾湖高级中学 蒋晓勇
所谓学困生,是指学习成绩较差、基础较为薄弱且不具备良好学习习惯与较高学习能力的一类学生。农村地区高中数学教学中便存在着大量的学困生。针对这一情况,我作为一名农村地区高中数学教师,在自身的数学教学实践中认真探寻导致农村地区高中阶段学生数学成绩不理想,甚至成为学困生的重要原因。以此为前提,我又在自身的数学教学实践活动中积极寻找有效的应对策略与方式方法,在反复尝试及应用后,数学学困生的尴尬现状得到了缓解,越来越多的数学学困生摆脱了“学困生”这一尴尬的标签。以下我仅结合自身的数学教学实践经验,针对农村高中数学学困生形成原因及其转化方法发表个人认识与看法。
综合当前农村高中数学教学实践来看,我们可以发现导致部分学生逐渐成为数学学困生的原因主要分为如下三个方面。
相较于语文、英语、历史等人文性的学科,高中数学知识是对小学、初中数学学科知识的进一步升华与延伸,其抽象性的特征更加明显,不少学生在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时,感觉知识点过于抽象复杂,难以在自己的脑海中形成较为直观的印象,理解起来也存在较大的难度,更谈不上灵活地掌握与实践运用了,这便导致学生的实际数学学习效果不甚理想。长此以往,学生很容易陷入越不会越不愿意学、越不愿意学越不会的恶性循环,从而成为数学学困生。
同一班级里学生人数众多,这些学生有着不同的学习基础,具备不同的学习能力,这就要求高中数学教师在自身的数学教育实践活动中面向不同的学生采取有区别、有针对性的教育教学策略与方法。但是纵观当前农村高中数学教学实践,我们可以看到更多的教师用着同一套数学教学标准严格要求班级全体学生,却很少会有意识地去考虑不同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这便导致数学成绩不理想、数学学习理解能力较差的学生,很难跟得上教师在数学课堂上的教学进度,久而久之,便与其他学生之间拉开了差距,致使自己成为数学学困生。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高效学习知识的首要前提,但是在农村高中数学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发现,不少学生在高中数学学习中缺乏良好的数学习惯,像有的学生不知道应该在课前进行充足的自主预习,这便导致他们在课上学习活动中“眉毛胡子一把抓”,不知道教师讲解的重点是什么,不知道自己应该努力认真听讲的重点是什么;还有的学生面对做错的数学题目不加认真分析,只是一味地做题、做题,而不会有意识地对这些做错的数学题目进行整理并不时进行复习与回顾,这便导致他们做错的数学题目这次做错了下次依旧会做错。这样一来,学生的数学学习势必是低效甚至是无效的,这也导致他们数学成绩不理想,成为班级中的数学学困生。
在明确了农村高中数学学困生形成的原因之后,高中数学教师应当积极直面这些问题,并在自身的教学实践活动中尝试找出应对与解决的办法。对此,我认为农村地区高中数学教师可以尝试从如下四个方面入手。
高中数学学科具备明显的、较强的抽象性特征。但是,高中阶段学生的抽象思维尚未真正发展成熟,这就导致学科知识与学生的认知思维两者之间形成了一定的矛盾与冲突。由此出发,农村地区高中数学教师不妨尝试转换自身的教学理念与模式,改为利用直观化的教育教学方法帮助我们的学生更加轻松地理解与突破具体的数学知识点。
例如:面对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这三种不同的函数,不少学困生理解起来难度极大。针对这一情况,高中数学教师便可以引进现代信息多媒体技术教辅设备,为学生直观展示三种不同函数的定义域、值域、在R上的特征、函数图像等。这样一来就相当于为学生很好地设置了一个直观化的对比情境,在该对比情境中,学困生将会发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这三种不同函数之间的异同点,即三种函数存在哪些相似之处,又有哪些区别与不同,等等,而这些显然都为我们的学困生对三种不同函数形成较为深刻的认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做好了充足的前提准备。
正所谓“因材施教”,同一班级里的学生可根据学习情况大致划分为不同的层次,农村地区高中数学教师要做的便是面向这些不同层次的学生实施分层教学,即面向不同的学生实施有针对性的教育与引导。
仅以学困生的转化为例,鉴于其数学学习基础薄弱、数学理解能力较差的实际情况,高中数学教师在自身的数学教学实践活动中可以适当放缓教学节奏,以便学生有充足的时间理解与消化所学到的数学知识。再如:在数学作业的布置上,高中数学教师也不能仅仅只是依靠题海战术,要求所有的学生都完成相同的题目,而应当面向学困生布置那些有助于他们夯实基础,同时又比较经典的数学学习题目,让这些学困生在经典题目的练习中梳理所学到的数学知识,构建起较为完善的数学脉络与框架,进而逐渐夯实自身的数学学习基础,并有效提升自身的数学学习能力,实现学困生的转化。
正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农村高中数学教师应当意识到与其教会学生学习,不如教会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方法。由此出发,我认为教师不能仅仅只是督促着学生怎么去做,怎么去学习数学知识,而应当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让学生在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引导与推动下,积极主动地学习数学知识,更加科学合理地学习数学知识,从而有效提升自身数学学习的效率与质量。这也是帮助学生逐渐摆脱“学困生”标签、回归到正常数学学习轨道上来的一个重要切入点。
例如:我在数学教学实践中便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建立自己的错题本,将自己每次练习中做错的数学题目进行整理。特别需要指出的是,这一错题本不仅仅是摘抄做错的题目,还要将做错的答案、正确的答案以及之所以出错的原因都一一进行详细整理。这样,学生就能真正“吃透”这一数学题目,知道其考查的数学知识点的本质。长此以往,当学生数学错题本上积累的数学题目越来越多了,其对数学知识的认知也就更加深刻,这也是他们不断完善与夯实自身数学学习基础、丢掉“学困生”标签的一个重要推动力量。
农村地区高中数学教师应当意识到自己不仅仅承担着讲解知识、传递知识的作用,更应当有意识地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加强师生之间的联系,通过有效的、优质的师生互动,给予学生必要的心理关怀与呵护,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来自教师的关心、爱与呵护。这样,学生就会更愿意学习数学,更愿意因为可亲、可敬的数学教师而真正爱上数学这门学科。所谓的“亲其师信其道”说的便是这个道理,教师也才能真正成为学生学习成长过程中的引路人与指导者。
我在自身的数学教学实践中就会有意识地在课后加强与学困生的沟通和交流,询问他们最近一段时间数学学习中遇到的困难、面临的问题,还会根据不同学困生的反馈给予他们有针对性的引导,还会将其共性问题集中进行讲解与细化阐述。这样,学困生感受到的不是我因为学习成绩所产生的歧视,而是我真正想帮助他们提升数学学习成绩的关爱,长此以往,就会有更多的学困生愿意跟着我一起努力,认真、踏实地学习数学知识。
学困生的形成与存在是教育领域极为常见且非常普遍的一种现象,对此,农村高中数学教师不能一味地从心里感到抵触、厌烦,甚至是刻意地忽视。而应当立足实际情况,积极分析导致学生形成数学学困生的原因,并要探索出能有效解决这些问题进而引导学生成功由学困生转化为正常学生的方式方法。这样,才能让所教的学生都能获得更好的成长与进步,我们预期的面向全体学生开展数学教育工作、促进全体学生数学素养与能力不同程度的发展与进步这一目标也能很好地转化为现实,成为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