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教师“课程思政”能力培育路径研究

2021-12-02 17:10
云南开放大学学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专业课程课程思政思政

习 强

(云南财经职业学院,云南 昆明 650222)

“课程思政”教育理念的实施经历了初步探索与深化发展阶段,现已形成了高校“课程思政”育人常态化机制,但经过对近几年“课程思政”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成果和经验发现,高职教师作为高等教育阶段落实发展“课程思政”的主要主体之一,有效培育高职教师课程思政能力是我们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首先,需进一步明晰“课程思政”实施过程中高职教师面临不同程度的挑战。其次,在应对和破解挑战的基础上,提出有效培育和提升高职教师教育教学过程中的“课程思政”教育能力,积极充分发挥高职教师“课程思政”教育教学工作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促使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的“课程思政”育人目标。

一、高职教师是推进“课程思政”的关键因素

(一)高职教师是承担教书育人的主要主体

韩愈在《师说》谈到教师的使命,他认为师者的使命是为学生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答疑惑。结合当前教育现状来谈,我国教师的职责和使命就是“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技能的同时,还需培养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发展学生的智能;同时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教师自身的道德行为为榜样,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1]再看“课程思政”的本质“是要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其他课程教育,不管是作为具体的思想政治教育还是作为宏观的教育而言,它都是为了实现立德树人”,[2]其本质就是要求高职教师“教书”与“育人”相统一,在知识传授过程中如春风化雨实现对学生的价值引领的同时,形成以“全员、全过程、全课程”为基础的育人格局,这亦是高职教师的职责所在。

(二)高职教师是实践“课程思政”教育理念的主要主体

立德树人是高校的根本教育任务。我们国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因此,所立之德是“社会主义道德”,“是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准则的道德”。[3]所树之人是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高校作为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重要一环,其关键任务就是帮助和引导新时代青年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五育并举,培养当代大学生身心素质全面发展,拥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努力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接班人和建设者奋斗终生。

“课程思政”作为“教书”与“育人”,“育德”与“育才”相统一的教育理念,其根本教育目的是立德树人。高职院校基于院校办学定位和目标,追求“强技”与“立德”的价值理念,高职教师作为推行并践行“课程思政”教育的主要主体,在实践过程中要把“课程思政”视为一种课程观,而不是将几门课程进行简单融合再进行讲授,要充分发挥自身积极性和主动性,积极挖掘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将知识传授、技能提升和价值引领三者相统一,体现高职院校“课程思政”的价值取向,努力实现“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教育理念。

二、高职教师“课程思政”能力培育现状

(一)“课程思政”发展概况

“课程思政”教育理念最初起源于上海市对基础教育至高等教育阶段对学生进行德育课程教学的改革实践。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为了进一步深化高校各类课程协同育人的教育功能,坚持并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方向及任务,高校逐步从“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进行了初步探索与尝试。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会议上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4]充分明确地提出了“课程思政”的育人地位、“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努力向着“课程思政”方向发展的重要性。随着相关会议精神的传达,高校“课程思政”教育逐步进入了深化发展阶段,各类高校积极探索与“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相关的教学设计、课程设置、师资培训等内容,对学校教师进行集中培训,为加快落实“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目标献计献策。

2017年教育部印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以‘课程思政’为目标进行课程教学改革”,[5]通知具体规定了实施“课程思政”的基本原则、目标任务及实施保障,这标志着“课程思政”的育人体系已基本形成。为了进一步促使“课程思政”的扎实推进和创新发展,教育部于2020年印发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其基本内容是在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课程思政”重要论述的基本原则下,重点强调在构建“课程思政”教学课程体系之外,还应重点培养高校教师实施“课程思政”意识及能力,努力推动高校“课程思政”的建设进入常态化机制。

(二)高职教师推进“课程思政”中面临的挑战

近年来,我国高校关于“课程思政”的建设,不管在实践层面从“思政课程”逐步向“课程思政”的积极探索而取得成功的实践经验,还是在理论层面上对“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认识及协同育人路径等相关问题的研究,都进一步提升了对高校高等教育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但是,在“课程思政”实施的过程中,作为主要实施主体的高职教师,会因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等客观因素,更加注重高职学生技术技能的培养,忽略职业道德、情感的培育,因自身认知能力的不足,以及相关保障措施的缺失,导致教师难以发挥其自身在教学过程中的教育优势,从主体层面降低了“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效果。

1.协同育人的“课程思政”教育理念带来认知偏差的挑战

首先,对于部分高职教师而言,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学中做、学’‘工学结合、学做结合’等职教理念指导着高职院校育人工作的开展”,[6]导致高职教师长期处于传统地“智育”、“教书”角色意识与地位,忽略了课程“育人”、“育德”的角色与意识,无法自觉利用课程将知识传授、技能培养与价值塑造相统一,从而导致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难以加快落实。其次,少数高职教师,由于专业背景、留学经历等原因,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未能正确理解高校立德树人中的“所立之德”与“所树之人”之间的差异性和关联性,导致教育输出存在误差。还有极少数高职教师不能运用自身政治意识正确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与中国的发展,阻碍了学生“四个自信”的树立。最后,严格意义上,“课程思政”教育实施的关键主体是高等教育学校的专业任课教师,在专业课教学的过程中,任课教师难以把握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课知识传授之间的“度”,把握不好两者间的相互关系,加上“对课程思政认识的深度不够,难免存在部分教师对课程思政的误解,”[7]就会影响“课程思政”的育人实效。

2.立体多元的“课程思政”课程建构带来内容融合的挑战

虽然当前我国高校的“课程思政”已进入常态化机制,但是对于大部分高职院校而言,关于对如何准确落实“课程思政”需进一步的探索。合理、科学的“课程思政”课程建构是践行“课程思政”的重要基础,从宏观层面上来讲,就是如何将“课程思政”融入多元专业课课程建构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以及如何基于“课程思政”的教育理念制定各专业课程的培养方案及教学计划;从微观层面来说,是基于立体多元“课程思政”课程建构的要求,高职教师如何进行教学设计以充分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与之专业课程内容相匹配,以及如何将思政教育与专业课程内容进行加以拓展融合等问题,这都进一步影响了“课程思政”的发展进程。

3.注重人文的“课程思政”教育评估带来能力缺乏的挑战

“课程思政”的协同育人教育理念强调高职教师要将“教书”与“育人”相结合,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在对教师进行考核评价时,不能仅依据教师学年度的定量教学、科研成果,技能比赛所获奖项等数量计量对高职教师加以评估,还需注重定性的人文评价。在这样的教师考核评估机制下,就对高职教师的“课程思政”能力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但就现阶段教师考核评价机制来讲,大部分高职院校还是以定量的方式对教师教学进行考核评价,究其原因是相对于育人成效的人文考核评价,教师的教学成绩和科研成果都可以以量化的形式进行呈现,可操作性强。结合“课程思政”理念的要求和现实情况,我们也看到了定量方式考核评价机制很少对教师的育人成效予以考虑,加之当代高职教师的科研压力大于教学任务时,教师更容易受量化成果的影响,难以从自身意识层面认识到落实立德树人任务的重要性,从而导致教师“教书”又“育人”,“智育”又“德育”难以并进,也进一步阻碍了高职教师“课程思政”能力提升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三、培育高职教师“课程思政”能力的基本条件和实践路径

“课程思政”的建设在需要从宏观层面国家、高校顶层设计的加强和相关制度的优化作为支撑外,还需从微观层面课堂、教师、教材等多个维度协同并进。但本文主要基于高职教师的角度出发,思考高职教师“课程思政”能力的培育,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除了关注本文所述高职教师在推进“课程思政”中所面临的主要挑战展开讨论外,还需考虑到高职教师作为“课程思政”实施主体所应具备的“课程思政”能力需遵循的基本条件。

(一)培育高职教师“课程思政”能力的基本条件

1.在“课程思政”实施中,高职教师应始终保证引领方向的正确性和旗帜的鲜明性。“课程思政”的核心特点就是将相关思想政治内容融入到课程中,从而实现各类课程协同育人的教育目标。因此高职教师持续不断地提升自身的政治素养是保证“课程思政”正确、正常运行的重要保障。

2.在“课程思政”实施中,高职教师应始终具备课程协同育人的自觉意识。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高职教师应摒弃以“智育”为主的教育教学传统角色地位及意识,增强“智育”与“德育”,“教书”与“育人”相统一的教育教学意识。

3.在“课程思政”实施中,高职教师应始终保持对专业课程知识的深度学习。具体而言,一方面,要深度挖掘与专业课程内容相契合、具有发散性的思政元素与素材;另一方面,基于价值引领和专业课程的课程目的,要巧妙设计教学方案,将社会价值和专业知识进行有效融合教学。

上述“课程思政”教师需遵循的基本条件是培育高职教师“课程思政”能力的保障基础,只有实施主体具备前述条件,“课程思政”能力培育的实践路径才更具操作性。

(二)培育高职教师“课程思政”能力的实践路径

1.切实强化“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教育理念

加强“课程思政”在高职学科教育中的积极探索,是进一步加强当代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举措。我国的教育发展处于深刻复杂的变化时期,只依靠思想政治课程加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明显不能实现高校有关于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所以高校落实“课程思政”的重要性就体现得淋漓尽致,高校教师作为实施“课程思政”的主要主体,具有以德为先,德智兼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课程思政”教育理念,是有效实施“课程思政”的基本前提。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进“课程思政”的过程中,高职教师要深刻理解和把握“课程思政”教育理念的同时,基于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及专业特色,积极挖掘与专业课程相融合的思政元素,坚持将“德育”与“智育”、“教书”与“育人”相结合,满足高职学生成长成才对多元知识的需求与个人发展的期盼。

2.全面增强“课程思政”多元融合的教育教学能力

“课程思政”教育理念强调的是发挥各课程同向同行的协同育人作用,这就要求高职教师在教学设计上注重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在课程目标和教学目标上的一致性;在教学方法上基于传统的方式方法上,依据课程目标和教育目标,与时俱进地吸收新兴的教育教学方法;在教育内容上,充分挖掘、提炼与专业课程相匹配的思政元素。以上所述对“课程思政”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关键特点就是“融合”,其主要的培育路径就是高职教师在对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课程的知识进行深度学习的基础上,通过组织开展课程思政的教学技能培训和科学研究,帮助高职教师明确课程思政的理念及目标,掌握综合的教育教学技能方法,正确有效发挥课程思政的育人作用。

3.大力提升“课程思政”育人规律的把握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8]高职教师作为“课程思政”的实施主体,能否有效发挥“课程思政”的育人作用,尤其是决定于高职教师对“课程思政”育人规律的把握能力。具体而言,主要包括以下能力:

价值引领能力。课程思政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关键途径,始终强调“智育”与“德育”两育并举。高校教师面对心理成熟程度处在过渡阶段,且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极易受环境影响的新时代大学生时,引导大学生用正确、辩证的眼光看待世界与中国的发展趋势,正确看待中国在发展改革过程中的重大问题,尤其是高职专业课教师要通过“加强学科、专业本身的使命和责任意识教育,强化专业课教师对本学科、本专业的内在价值、社会价值的充分认识”,[9]通过充分挖掘专业课程的内在价值和社会价值,帮助学生解决在思想领域的困惑,对学生进行积极正确的价值引领。

深度学习能力。课程思政要求高职教师在实施过程中,对思政教育元素与专业课程内容加以深度融合。高职教师在不断提升自身思想政治素养同时,应充分、广泛地学习专业课程的相关知识,逐步探索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内在联系,深刻体会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及价值并与学生当下的学习生活体验建立深层联系,创设与维护教学氛围,有效发挥课程育人作用。

4.着力加强“课程思政”学理研究能力

近年来,学术界内对于“课程思政”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梳理,界定了有关于“课程思政”的深刻内涵,厘清了“课程思政”的历史发展脉络,明确了“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之间的相互关系,为各类高校扎实稳进推动“课程思政”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高职院校只有具备较强科研能力的科研团队,才能建立高素质的课程思政师资队伍,高职教师作为高职院校“课程思政”的主要实施主体,只有不断提升和培育高职教师的科研能力,促使科研反哺于课程思政的教育教学,高职院校才能保障“课程思政”的扎实推进。如何进一步加强高职教师课程思政的科研能力,首先,就高职教师而言,需进一步树立问题意识,勇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善于基于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进行“课程思政”的科学研究,促进“课程思政”教育的创新发展,在科学研究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的“课程思政”素养及能力。其次,在学校层面,应从搭建学科式科研团队和健全相关科研管理制度入手。学校依据不同专业、学科和教师个人优势,组建学科式的科研团队,同时创新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科研考核机制和奖励机制,全面“实现‘课程思政’转变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从‘学校要我干’转变为‘我要主动干’”。[10]

猜你喜欢
专业课程课程思政思政
汽车类专业课程混合式分层教学模式的实践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课程改革分析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体育院校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课程模式构建与探索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