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研究

2021-12-02 16:38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大成学校甘肃张掖734000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1年33期
关键词:数学知识数学能力

蔡 红(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大成学校,甘肃 张掖 734000)

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也是在培养学生对于题干的理解能力.学生具备良好的阅读能力能迅速抓住题干中的要点,能准确找到题干中对于解题的要求,这是数学问题解决的必备素养.学生只有正确理解题干中的要求,才能利用数学运算正确地解答数学题目,尤其是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经常粗心大意,容易发生审题不严谨的情况.因此,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解题效率.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一)正确解答数学问题的前提

在小学教育阶段,各科教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小学时期是学生各方面能力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教师也要注重对于学生各项能力的培养.数学这门科目从根本上讲是一种思维的训练,并非简单的数学知识的学习.然而,教师既要培养学生学会基础的数学知识,更要教会学生如何正确地阅读数学题目,从题目中正确把握题干的含义,从而正确解答数学问题,因此,良好的阅读能力是学生学好数学的必备能力,也是学生正确解答数学问题的前提和基础.简而言之,只有读懂了,才能正确解答,因此,无论是学校还是教师,都要真正重视在数学课堂中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二)提升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必然要求

现代人才培养更加注重人才的核心素养,而核心素养的培养不仅仅是指课堂知识的本身,而是除了课堂知识外更加深入的内容.在小学数学的教学实践中,教师所承担的任务是多样化的,既要在教学过程中教授学生基础知识,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解题方法,更要在课堂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让学生对数学知识点和概念的理解更加透彻,从而提高学生整体的数学能力,这样才能全方位地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达到小学数学教书育人的核心目标.然而,在这其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也是十分关键的,只有能读懂并且理解,才能实现这种能力的养成.

(三)良好阅读习惯养成的重要阶段

良好的阅读习惯养成是非常重要的,这不仅仅是对于数学科目而言的,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也是具有积极促进作用的.小学时期是良好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小学生的可塑性比较强,他们成年后的很多习惯都是在小学时期养成的.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充分地了解到小学阶段学生的各项特点,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就数学科目而言,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一方面能帮助学生取得优异的数学成绩,另一方面为学生今后更加深入地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让学生能充分地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知识,在养成良好习惯的同时实现了科目知识技能的提升.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部分教师对于数学阅读能力培养的不重视

阅读能力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但就实际小学数学教学而言,其在阅读能力培养方面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加上教师对于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不够重视,更加专注于对数学解题方法的教学,通过让学生记背公式、定理等方式进行教学.这种教学方式对于小学数学而言,虽然能起到“短平快”的效果,能迅速提升小学生的数学成绩,但究其原因是小学数学知识极为有限,而且大部分都是基础知识,因此,通过这种方式学习的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数学能力不能真正得到有效的提升,这就为学生以后的数学学习形成了一定的阻力,因此,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非常必要的.

(二)阅读能力培养方法欠缺,枯燥乏味

关于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教师要充分重视,再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目前,在实际小学数学课堂中,部分教师确实已经认识到应该在数学课堂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但是方法不甚科学,仅仅强调阅读要认真、仔细,看清楚每个字,充分理解后再进行题目的解答.这种浮于表面的阅读能力培养方式并不能真正实现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提升,并且长此以往按照这种方式教导学生,会使学生出现厌烦情绪,甚至对数学这个科目产生抵触感,这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是极为不利的,因此,教师对于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应当立足于学生的兴趣点,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三)阅读材料单一乏味,学生缺乏阅读兴趣

在对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的过程中,部分教师过于依赖教材,对于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的材料也大部分来源于教材,而教材作为教学的依据,其资源和内容本身就是极为有限的.对于小学阶段的学习而言,教材更加趋向于一种提示和大纲,教师需要根据教材内容为学生提供更为广泛的阅读材料.然而,从实际的小学教学课堂中来看,教师对于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仍然采用传统教材的方式,即使部分教师融合了一些课外材料,但内容是极为有限的,出现该问题的原因一方面在于应付考试,另一方面来源于学校和教师对于这种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不重视,与家长一味地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之间也存在必然的联系.

三、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训练流程

课堂是学生探究学习的主阵地,也是教师训练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重要平台.在小学数学课堂设计中,教师不仅要将重点放在上课时间,还应该关注课前和课后,为学生提供尝试阅读和反馈阅读的机会,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在小学数学课堂设计中,教师应根据以下流程实现对学生阅读能力的训练.

(一)课前自主阅读

数学阅读能力训练的目的是使得学生掌握阅读的方法,确保其能在日后独立阅读数学题目,阅读数学读物.因此,教师在课前让学生自主阅读,是训练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第一步.然而,由于小学生的客观条件,教师如果在课前完全放手让学生自由阅读,多数学生就难以达到预期目标.鉴于此,教师为了引导学生在课前自主阅读需要设计相关问题.对于数学阅读问题的设计,教师要确保其紧扣学习目标,并且体现出针对性.由于不同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存在差异,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性,确保多数学生都能找到问题的答案,提高学生阅读的成就感,吸引学生进一步阅读.此外,问题的设计还应具有层次性,确保其呈递进式发展,也就是说,教师应利用知识点做串联,以问题的形式将重点内容进行有效的提取和连接,为课堂教学做一个铺垫.这样的问题引导更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程度,同时能在课前帮助学生实现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与把握.

(二)汇报阅读体会

在课堂导入环节,教师可以利用5 分钟左右的时间,引导学生对课前阅读中找到的答案、发现的问题进行汇报.这一环节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展示、交流自己的阅读成果.学生通过展示和交流,不仅能提升自己对阅读材料的再认识,而且能实现观点的相互补充,完善自己的阅读过程.教师针对学生的阅读结果进行简单的评价,并结合学生的体验设计阅读训练任务,能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进一步发展.

(三)课中师生互动

针对学生汇报的情况,教师可以有选择地进行再次点拨.为了辅助学生阅读,促使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阅读内容,教师需要设计多元化的课堂互动形式,如教师可以设计精美的学具为学生展示阅读材料中抽象的数学知识,结合运算题目引导学生理解算理,组织动手操作活动来强化学生的数学阅读理解,等等.这样才能为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发展提供指导.

在小学数学课程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互动中应针对学生的阅读能力训练进行如下设计:(1)以故事为主体,以生活为巩固.教师可以以故事的形式呈现阅读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学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然后提炼读物内容,展现故事中数学知识的逻辑性,最后回归生活,让学生在运用中内化阅读材料,巩固阅读理解能力.(2)依托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在阅读能力训练中,教师从学生已经学习的知识为出发点,解释数学原理,能促使学生搭建知识建构的“脚手架”,自觉实现知识的建构,提高学生对新知识的接收能力.

(四)课堂反思总结

在教师讲解之后,学生之间可以互相交流所学的知识.在这一环节,教师应给予学生足够的回顾与反思时间,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学习了什么知识,是如何得到知识的,又有什么新的发现.学生在反思的过程中既是对于整节课的回顾与总结,将其内化为自身的知识,更是让学生掌握了数学阅读的方法.

(五)课后拓展延伸

对于小学生而言,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在做题时读懂题目,更是为了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让学生独立完成阅读.在小学数学课程教学中,教师利用课堂优势对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行训练,然后在课后组织学生拓展阅读,能巩固学生的阅读技巧与阅读能力.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建立阅读小组,让学习小组中的组员之间进行交流数学阅读体验.这样的课后阅读训练不仅是对数学材料中数学知识的再认识,而且是学生间探究、总结数学阅读方法的一个过程,更能达到数学阅读能力训练面对全体学生的效果.

四、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提高小学数学教师对于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的重视程度

教师在小学数学的教学实践中,要培养学生各个方面的能力,帮助学生全面发展,除了在课堂中讲述基础知识外,还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认识到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性,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只有提高对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的重视程度,才能将各种培养策略落实到教学过程中,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以及解题能力.例如,教师在讲到“比”的概念时,由于小学生可能第一次接触“比”的概念,并不清楚什么叫作“比”,教师可以启发性地引导学生,让学生在教材中用笔将概念中不懂得的词句画下来,先粗读一遍概念,并根据自己的理解说出“比”的含义,然后,教师针对学生用笔画下来不懂的词句进行讲解.这样一来,学生就能带着问题去阅读,并且能在阅读的过程中进行思考,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的目的.教师通过改变以往的“填鸭式”教学,让学生死记硬背概念的情况,一方面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另一方面引发了学生独立思考,激发了学生阅读和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

(二)立足于教材,优化阅读能力培养的教学方法

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这一方式方法显得尤为重要,教师要结合这个年龄段学生的心理特征,开展科学且有效的阅读能力培养策略,寓教于乐,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进行学习,并且实现阅读能力的提高.然而,教师需要注意的是,阅读能力的培养要立足于教材,以教材为蓝本,进行阅读能力的培养,不断优化阅读能力培养方法,探索更适合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策略.例如,在教学“三角形的概念”这一内容时,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可能直接给学生讲解三角形的概念,而根据我国新课改的要求,教师要将课堂还给学生,采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即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封闭图形叫作三角形.根据三角形的概念,教师主要针对“封闭”一词进行讲解,可以向学生提问:“如果三条平行的线段,那么可以叫作三角形吗?”“如果第三条线段没有与另两条线段相交,那么叫作三角形吗?”通过这样的提问,教师让学生深入理解“封闭”的概念,只有三条线段封闭起来的图形才叫作三角形.同时,教师可以利用教具辅助教学,为学生举例生活中的图形,让学生分辨哪些是三角形,从而加深学生对于三角形概念的理解和记忆.

(三)提供课外阅读材料,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培养小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仅仅依靠课上教材内容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教师要拓展学生学习的资料,针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阅读,享受阅读,将阅读培养成一种学习习惯,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实现阅读教学的实效性.课外阅读材料对于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起到了辅助作用,教师充分利用好课外阅读材料,并且利用阅读教材充分地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实现学生阅读能力全方面的提升.例如,在教学“认识时间”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阅读任务,“时钟是谁发明的呢?”“你了解到的时钟都有哪几种呢?”“时间有几种表示方式呢?”学生通过在课后查找资料,阅读文章,可以实现对这些问题的解答.学生查找资料的过程就是一种阅读的过程,学生可以通过教师布置的任务开展阅读,从而让阅读形成自然而然的一种习惯.长期通过这种训练,学生不仅能积累更多的数学知识,而且能掌握更多其他的自然科学知识和社会科学知识,同时能不断提高学习能力和阅读水平,自觉地喜欢上阅读,实现小学数学教学的人才培养目标.

(四)引导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多次阅读

小学数学学科具有较高的逻辑性和抽象性.许多学生在接触小学数学知识的时候,在短时间内无法完全理解和记忆,在课堂上对数学内容的掌握能力比较薄弱.为了更加有效地强化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效率,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发掘数学知识内在的规律,从而构建起知识体系.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体系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一个重要的实践角度就是引导学生对阅读材料进行多次阅读和分析,先让学生粗略地阅读,掌握大概的思路,再让学生对阅读的内容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解读,认真理解每个字句中所包含的含义,最后让学生结合阅读材料进行综合分析,将阅读的各个知识串联起来.教师通过采取多次阅读的阅读方式来提升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能让学生在阅读中将复杂的内容简单化,将抽象的内容具体化.

五、结语

小学数学是小学阶段中最基础的学科之一,也是学生未来深入学习的基础,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从多个角度出发,对学生的数学能力和核心素养进行培养.阅读能力的提升是教师对学生进行素质拓展的一个关键内容,教师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而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从而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数学知识数学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让学生在生活中探索数学知识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