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小学数学教育中独立思考能力的养成方法

2021-12-02 16:38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永昌镇马珣教学点甘肃武威733000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1年33期
关键词:独立思考教学模式数学

张 福(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永昌镇马珣教学点,甘肃 武威 733000)

在小学阶段的教育中,数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基础学科,因其内容的抽象性以及逻辑性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教师加强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可以让学生的学习和思考化被动为主动,而学生主动地学习和思考能有效促进自身对知识的深度理解以及提升自身的学习质量.同时,教师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这对于学生学习其他科目是非常重要的,能够帮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因此,教师应当在课程教学实践的过程中采取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能力.

一、小学数学教育现状分析

在教育教学改革的过程中,相关部门对于小学数学教育情况给予了高度的重视.通过对小学数学教育情况的分析,小学数学的教学现状中依然存在许多问题,直接影响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也阻碍学生的全面发展,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小学数学教学模式过于传统老旧.部分教师的教学理念比较保守,在课堂上依旧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这就导致学生从小学就养成了不好的学习习惯,学生在课堂上跟着教师的思维走,在完成课后作业的时候也只是生搬硬套教师所讲述的内容,无法真正做到对数学知识的内化与吸收.在现阶段的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多数教师仍选取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教学的过程中,部分教师经常将知识灌输给学生,而学生只是一味地从教师那里接受现成的知识,没有独立思考的过程,这就导致学生对相关的数学概念以及理论等只是了解了表面的意思,却不能灵活运用.第二,小学数学教学方式单一、枯燥.小学数学的内容本身因抽象性和逻辑性给学生增加了很大的难度,让学生觉得小学数学内容比较枯燥.然而,在教学方法上,小学数学教师也没有根据学生的喜好和兴趣进行合理的设置,使得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参与度极低,教学方式也不够灵活,没有给学生留有独立思考以及自由讨论的空间.第三,部分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关注对学生思维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现阶段的小学数学教学虽然在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下已经有一定的优化和完善,但是仍然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仍然以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为主,带领学生大量地刷题,只注重学生做得对不对,而不注重对学生相关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没有意识到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养成对于教学质量提升的重要意义.

二、小学数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必要性分析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加强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是非常必要的,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在小学数学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加强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是实现素质教育的关键途径.目前,教育教学的各个阶段都在观测落实素质教育的相关要求和目标,素质教育主要是为了实现对学生全面发展的培养.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相对于传统教学中的“教会”,教师更加注重培养学生“会学”,而学生要想“会学”首先就要学会独立思考,能够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可见,在小学数学的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是实现素质教育的关键.第二,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教师加强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也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有效提升教学质量是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主要目标,而教学质量提升的衡量标准主要是学生的学习质量是否得到有效提升.小学生在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后可以促进自身自主分析和探究相关的数学概念以及数学问题,可以有效提升自身的解题能力以及对数学知识的理解程度.由此可见,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途径是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第三,学生终身发展的关键因素是学生的思维能力,因此,教师在开展小学数学的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教育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尤其是小学阶段的教育是为了给学生终身发展打基础、做铺垫,独立思考能力不仅对学生学习数学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对学生学习其他科目,甚至是对学生未来步入社会参加工作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从学生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教师要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加强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

三、小学数学教育中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养成策略

(一)尊重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主体性是当前各个学科教学培养的首要目的,也是提高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重要源泉.在小学数学课程教学中,教师发现一些学生缺乏独立思考能力的原因在于他们的主体意识不足,对自身的发展潜力缺乏足够的认知,导致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习惯于依赖他人.鉴于此,在小学数学教育中,教师应根据小学数学课程的特点对学生的主体意识进行全面引导,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培养学生的能动性.教师培养学生良好的主观能动性可以充分地调动起学生,激发学生探索数学知识的欲望,使学生建立起学习自信心,从而形成独立思考的趋势,并且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完善自身的主体性.在小学数学的教学实践中,教师要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的主体意识,促进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展.第二,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是教师无法忽视的.在小学数学的教学实践中,凡是学生通过动手和思考能够独立完成的活动项目,教师都要尽可能地创造条件促使学生独立研究,让学生自主生成知识,获取经验.第三,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具备探索的欲望,因此,教师要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自主思考和学习.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创造探索能力并不成熟,但是其主体意识中依然包含创造的意愿.因此,教师应为学生搭建创新探索的平台,促使学生的创造发展.

(二)优化教学模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为了全面提高小学阶段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教师要为学生的独立思考提供良好的条件.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中主要是以教师为主体的灌输教学模式,教师所选取的教学模式单一且枯燥,教师和学生缺乏有效的沟通,使得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并不能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这种模式下严重阻碍了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发展.因此,小学数学教师需要对教学模式进行优化和改革,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新型教学模式,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独立思考的氛围.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兴趣特点以及发展需求,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地设计教学方法,开展情景化教学活动、生活化教学活动、游戏化教学活动等,使学生在多种形式的教学中充分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并在参与的过程中促进自身的独立思考.例如,在进行“认识人民币”这一内容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开展相应的情景教学,结合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实际情境,让学生在课堂上模拟商品买卖,让学生通过参与到商品买卖中来实际地认识人民币并进行简单的人民币计算,这样一来,学生在交易的过程中就会进行独立思考,如果出错,教师就可以对他们进行引导,也会让他们进一步思考,并且会对该部分的知识和内容加以讲解.这种教学方式就是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模式,即将学生设置为课堂教学的主体,为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养成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更有利于促进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养成.

(三)科学设置问题,引导学生独立思考

问题是促进学生独立思考的前提,因此,在培养小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时,教师需要在数学教学过程中科学合理地设置相关问题,从而引发学生的独立思考.教师在问题的设置上需要讲究方法,并不能随意地设置问题.如果教师设置一些在学生认知范围以外的问题或学生不感兴趣的问题,那么不仅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独立思考,而且会因得不到学生的及时回应而影响教学的顺利进展.因此,数学教师需要先根据学生的兴趣以及认知情况,再结合教学内容科学合理地设置问题对学生进行引导.例如,在进行小学数学“加减混合运算”这一内容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对学生的兴趣以及认知程度的了解,可以选择利用学生比较喜欢的趣味寓言小故事为主体结合加减混合运算的相关知识内容设置问题,如在古代,有一位商人闲来无事在街上溜达,忽然被一个小摊上的精美盒子深深吸引,他走到前去拿起盒子仔细端详,爱不释手,询问摊主盒子的价格,摊主答道:“这个盒子是装珠子的,主要是珠子值钱,珠子500 元,盒子100 元,两个是一起卖的,不单卖.”商人二话不说将钱给了摊主,而他并不喜欢里面的珠子,将珠子留给了摊主,只拿走了盒子,请问商人损失了多少元钱?这个小故事本身就对学生有一定的吸引力.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通过思考先算出商人一共花了多少元钱,再减拿走的盒子钱,最后算出商人损失的钱.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得到了有效的锻炼.

(四)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引导学生独立思考

独立思考对于学生来说至关重要.数学这门学科本身就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要求较高,学生需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思维品质,因此,教师在开展教学时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数学教学的目的绝不能停留在课堂上听懂知识的层面,还应该让学生理解数学的思考方法,这样一来,学生才能实现科学有效的思考,才能形成独立思考能力.在小学阶段,由于学生认知发展的局限,教师应结合知识渗透数学思想方法,让学生真正学会独立思考.

例如,教师可以在教学指导中渗透分析综合的思想方法,即引导学生从问题的结论出发,寻求结论成立的条件,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或者从已知条件出发,推导出一系列结果,最后推导出所要解决的问题.再如,教师可以渗透数形结合法,启发学生将某些抽象的数学问题直观化、生动化,把握数学问题的本质,迅速找到解题思路.

当然,小学数学学习中还有许多思考方法.教师应积极总结、归纳,结合具体的内容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思考方法,为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供强有力的工具.

(五)引导学生主动反思,促使学生独立思考问题

反思是指学生在对某件事物进行认识的时候,不断进行考察、分析和总结的过程,是学生不断对自身知识体系重建的过程,是认知过程中强化自我意识,进行自我调节的主要形式.在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发展的过程中,反思是必不可少的.在小学数学课程教学中,教师应围绕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发展进行设计,培养学生养成反思的习惯,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在习题讲解中引导学生反思解题思路.一些学生在解决问题时经常出现没有思路、逻辑混乱等一系列问题.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反思,找出自己解题中的错误和不足,进而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

第二,在错题中引导学生主动反思,提升学生思维的严谨性.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犯错是难免的.这些错误是重要的学习资源,教师应利用错误引导学生主动反思,分析错误的原因,以严谨的态度纠正错误,以补充知识,完善知识的构建,形成独立思考.

第三,针对学生不同的解题方法引导他们进行反思,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在数学学习中,一题多解的情况十分常见.教师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和探究,能使学生得到不同的体会,从而拓宽学生的视野.鉴于此,教师应组织学生互相交流,引导学生分享解题方法,让他们在相互启发中将思维伸向不同的方向和层次.

(六)完善课堂评价方式,培养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课堂评价环节是小学数学教育中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但是在现阶段的小学数学教育中,多数教师并不注重这个环节的实施,课堂教学往往缺乏有效的评价.实际上,课堂评价环节是学生反思自己、总结问题的关键途径,也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有效途径.因此,在小学数学教育中,教师应该对课堂评价环节加以重视并进行相应的完善和优化.例如,在教学“圆柱和圆锥体积计算公式的研究”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再进行总结.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也会得到有效的提升.然而,在课堂评价环节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之间相互评价,如小组内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别人身上有哪些优点和问题并评价出来,这一过程中需要学生通过独立思考来发现别人的长处和短处.在这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对自己进行评价,这时,学生同样需要通过独立思考的方式正确地审视自己,正确对待自己身上的问题,发现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最后,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总结性评价,其中,评价内容不仅包括学生的学习成果,而且包括学生的学习过程,如学习积极性、学习过程中的合作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更有利于为学生的自我反思提供客观有价值的参考.因此,对于课堂评价环节的优化,教师应该从评价主体及评价内容两个方面入手,使评价主体和评价内容都能多元化,为学生独立思考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四、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教育中加强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既是素质教育发展的需求,又是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提升的关键,更是促进学生长远发展的必要条件.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通过问题引导的方式促进学生的独立思考,同时优化课堂评价环节,使学生在自我反思的过程中提升独立思考能力.

猜你喜欢
独立思考教学模式数学
教育的目的是独立思考的培养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谈独立思考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谈独立思考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