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傅雷家书》
——演奏家的个性体现在哪里

2021-12-02 13:29刘琦
艺术品鉴 2021年3期
关键词:傅聪演奏家傅雷

刘琦

一、演奏家的个性

演奏家的个性,主要是演奏者在其音乐表演过程中所展现出的特性,是潜在、多样的。音乐演奏家的艺术个性,是以二度创作为主体与演奏者所具备的各种因素的有机复结合,是展现音乐作品风格多样化的必备条件。演奏者必须要具备娴熟的表演技巧,能够在尊重原作的基础上,表达出自己的对于表演作品的音乐感受,发挥出自身独具魅力的个性表现力,丰富与填充音乐作品,让死板的音符跳动起来,这也是音乐演奏本质的目的。

二、傅雷与《傅雷家书》

傅雷(1908-1966 年),是我国20 世纪初著名的评论家、文学翻译家、艺术鉴赏家,不仅是中国近代文学翻译的奠基人,他在古典音乐、艺术评论、美术鉴赏等诸多方面都有着深入、系统的研究。

《傅雷家书》是由傅雷写给出国留学的大儿子傅聪的书信摘选编纂而成,包含着许多关于艺术与音乐演奏方面的精辟言论,是父子间在人生、艺术、音乐、思想上沟通的主要方式。傅雷特别注重人道德方面的修养与艺术家文化底蕴方面的积累,他的音乐教育思想包括人格修养、文化修养以及美学追求等。在家书中他十分重视儿子中西方优秀文化之间的融会贯通,经常用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引导儿子去解读西方的音乐文化,在钢琴演奏中能够具有独特的个性。《傅雷家书》也是了解傅雷音乐思想以及傅雷如何将傅聪培养成一流国际钢琴演奏家的一手资料,对如何培养独具个性的钢琴演奏家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作用。

三、傅雷与演奏家个性的培养

(一)不卑不亢

傅雷非常重视艺术家品格方面的修养,他认为艺术家应该德才兼备、不卑不亢并且以德为先,高尚的人格对于艺术家来说是最根本,也是最重要的。在写与傅聪的书信中,他也不止一次对傅聪说:“先为人,次为艺术家,再为音乐家,终为钢琴家。”

首先是要热爱自己的祖国,傅雷先生有着一个赤诚的爱国之心,他认为艺术是没有国界的,但是艺术家是有祖国的,他时常教导欧洲留学的傅聪做人做事要一切以国家利益为重,不要忘了祖国与人民,要永远保持一颗赤诚的赤子之心。在傅聪成名后到世界各地演出时,傅雷不断地在信中叮嘱傅聪每次的上台演出都关系到祖国的尊严,一定要处理好国家与个人的关系,绝不可以有任何损害祖国荣誉的言语或者行为。

在做人的众多品质中,傅雷认为待人真诚是“第一把艺术的钥匙”,真诚是需要从小长期培养的。演奏家是要通过对于作品的演奏向聆听的观众展示他的情感与生命,只有真诚、真实的演奏,才能够打动观众。所以艺术家在任何时候,都要对人、对事、对己做到真诚。

傅雷经常在信中告诫傅聪要淡泊名利,不能追逐物质方面的享受,要正确对待艺术与生活。傅雷在得知儿子最近疲于演出、耽误练琴时,立刻写信制止,他认为音乐家一定要保持自己的尊严,不应当被金钱与名声所支配,适量的音乐会可以刺激演奏者的艺术,提高其演奏水平,而过量的举办音乐会,只会损害演奏家的演奏水平,麻痹了演奏的感觉,使表演缺少生机与新鲜感。演奏家应该忠诚于艺术,要尽一切可能保持艺术的完整性。

傅雷常常叮嘱儿子,作为一名演奏家不仅需要掌握不同时代作曲家的作品,还需要用广阔的胸襟去领略艺术的宽广,要用包容和欣赏的眼光去看待生活与艺术作品。对待自己与别人的艺术创作能够做到客观的审视。真正的演奏家能够开垦自己心中的园地,尽可能多地贯通多种艺术风格,演奏任何艺术作品都是不应该有问题的。

(二)不是西方的翻版

傅雷认为不能把音乐当作是单纯的东西,音乐与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要把它作为文化的一部分,要想学好音乐,就必须加强文化修养,注重文化的积累。他认为由于文化底蕴、哲学背景的差异,中西方精神文明的差异非常大,并不易于相互融合。文化的融合是多种力量的合流,而不是替代,要想演奏好钢琴这种西方的乐器与西方的音乐作品,并不能仅仅把钢琴演奏看作是西方音乐的翻版。我们在演奏西方钢琴作品的过程中,必须要先学习西方的音乐文化,理解作曲家所表达的精神,通过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积淀进行感受与创造形成自己的演奏个性。

傅雷认为对音乐作品的原作必须要充分的尊重,他认为能够流传到现在的作品,每一首都是作曲家的心血、都是经典,有着极高的艺术价值,所以演奏者必须抱有一颗敬畏之心演奏这些作品。要利用自己的文化与知识素养了解作品的时代,理解作曲家的精神,体会作品的风格,要真诚、真实地演绎。在尊重原作的基础上,演奏者也要融入自己的个性,面对不同的作品要有不同的理解和处理方式,演奏者绝不可以把自己的个性凌驾于作品之上。

傅雷有着长期的留学与翻译经验,对于西方的文化有着深厚的认识,他认为由于精神气质与哲学精神的差异,中西方的文化融合并不容易。于是傅雷经常要求傅聪多加阅读中国古典诗词文学,并将阅读后的心得体会都一一记录下来,运用到钢琴演奏中去。傅聪在父亲的谆谆教导下,经常用中国的唐诗、宋词、文学、绘画等部分词句来诠释他在演奏西方音乐过程中的理解与感悟,他认为世界上所有文明在根子上、在最高点上都是相通的。傅聪将莫扎特比作李白、舒伯特比作陶渊明、贝多芬比作杜甫、德彪西的意境与王国维极为相像、肖邦的音乐像黄宾虹的山水画的意境等等。

傅聪常把莫扎特比作贾宝玉加孙悟空,因为他认为莫扎特有一种大慈大悲的同情心,这点与贾宝玉很像。傅聪认为莫扎特的《F大调钢琴协奏曲》,作品四五九号是浅绿色的,第二乐章的小快板像圆舞曲,非常轻灵,中间转到小调时出现了阴影,最后一个乐章是很快的快板,像个魔术师玩得很得意,炫耀而不流俗,有孙悟空那种疯疯癫癫的童真。傅聪父亲在傅雷的教诲下,深受中西方优秀文化的熏陶,他诠释的西方音乐融合了中西方文化的精华,是一个具有独特个性的音乐演奏家。

(三)听无音之音

演奏者在表演作曲家的作品时,是在进行二度创作,在作品的演奏中,不能仅仅将曲谱中的音符生搬硬套,更需要领会作曲家、音乐作品中的精神与境界。“听到有音之间者为聋,听到无音之音者为聪”,演奏钢琴作品就像参禅一样,主要在于领悟言外之音、弦外之意,而不能只是生搬照抄地弹奏音符,音乐的创造来源于演奏者文化的积淀、对生活的体验,只有文化在交融中实现了升华产生了意境,音乐演奏才会更具有生命力和创造力。

对于从小受中国古典文化熏陶的傅聪来说,在演奏法国作曲家德彪西的作品时,感觉感情最放松,像是在与自己的文化说话。傅聪认为德彪西的音乐里充满了无音之音,他的音乐作品中有画、诗与书法的境界,德彪西在创作中经常运用王国维所说的“无我之境”的原则。在德彪西前奏曲《骨灰匣》中,乐曲的开头给人一片荒凉的感觉,傅聪用陈子昂的“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来表达这种境界。傅聪丰富的想象力与对于不同演奏风格、作者、作品的把握,使他的演奏常常超越作品本身,赋予作品诗意般的意境,这也成为他演奏方面的特色之一。

(四)“大则远,远则逝,逝则反”

傅雷深受道家学说的影响,十分崇尚自然,追求淡泊洒脱的胸怀。傅雷也常常劝说傅聪离开琴接触自然,多沉思默想,有利于理解与感受音乐,只有不时地跳出自己狭小的圈子,才能有更多新的体会、新的思想,对自己也能有更正确的自我批评。在傅雷看来,音乐具有突出的流动性,为了追求音乐的流动性,在钢琴演奏中要做到放松,必须要先从精神上放松,要多亲近自然,在自然界中体会旷达恬静、萧然意远的境界。

在父亲的引导下,傅聪对于音乐演奏有了更深刻的领悟,他认为音乐是“最直接最神妙的打入人灵魂深处的东西”,理解表达音乐要有以人间哀乐为怀,以宇宙万物为友的博大胸襟。道家有一句话“大则远,远则逝,逝则反”,音乐不仅是时间的也是空间的艺术,是时间与空间的整个的统一。音乐的流动是在无限的空间中进行的,不同的时空关系会展现音乐演奏不同的美,演奏家只有具有自己独特的个性,真情实感自然地流露,才能理解与掌握音乐,使音乐变得自由流动。

四、总结

傅聪在演奏上的成功饱含傅雷浓厚的父爱,《傅雷家书》不仅教导傅聪成为独具个性的钢琴演奏家,也在影响着我们一代又一代的钢琴演奏者。在钢琴演奏学习中不仅要加强演奏技巧的训练,也要注重道德修养与文化素养的积淀。由于钢琴是西方的乐器,我们在演奏前必须要学习西方文学知识,理解作曲家所表达的精神,通过博大的中华传统文化与之融合积淀,感受与创造形成自己的演奏个性。个性是演奏家的灵魂,不同的时代、环境、生活经历,会造就不同艺术个性的音乐家,我们不可能成为第二个傅聪,但是我们可以借鉴傅雷教育傅聪经历的普世意义,成为一个区别于他人、具有独特个性的演奏家。

猜你喜欢
傅聪演奏家傅雷
演奏家
傅雷的称赞
恐惧宴会的钢琴大师
杨绛眼中的傅雷:严肃不乏幽默
没有寄出的信
Nida’s Dynamic Equivalence Theory on Poetry Translation
傅聪:我的信不能入《傅雷家书》
笛子演奏家
遵从内心的呼唤
笛子演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