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银坤
中国画发展历史源远流长,是中国古代哲学智慧与美学理念的结晶,是中国民族精神的艺术化表达。正如唐代诗人方干在《陈式水墨山水》一诗中的描述,中国画“造化有功力,平分归笔端”,中国画是中国画家的文学造化与美学功底的集中体现,文人墨客将满腔才情落于笔纸之上,将对美的理解与体悟溶于墨砚之间[1]。从时间维度上看,中国历史源远流长、历经千年朝代更迭,从空间维度上看,中国地域辽阔、各具特色的地理环境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区域美学理念,受到以上时间和空间因素的影响,中国画中蕴含的美学理念层次颇为丰富[2],下文将首先概述中国画常见类型,在此基础上从内在构成和外在构成两方面讨论中国画的美学理念。
中国画历史悠久形式多样,不同类型、不同历史时期的中国画呈现出各具特色的美学理念,因此在探讨中国画美学理念前,有必要先明确中国画的类型,形成初步概念后再厘清中国画美学内在逻辑[3]。从绘画技法上,中国画可以分为写意和工笔两种类型,都着重强调审美意境与情趣,展现出画家高超的绘画技巧;从绘画题材上,中国画包含山水、花鸟、人物等等题材,选题类型丰富、彰显特色[4];从物象描绘上,利用墨汁浓淡与线条粗细表达物象,同时与篆刻、书法等艺术形式相结合,突出了中国画综合性的审美特征。当前,随着东西方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与深入,中国画也开始融入西方绘画审美,通过东西方融合的美学理念表达出中国画作者对于当前时代的独特思考。
中国画最典型的特征就是笔墨的灵活应用,将艺术巧思汇集在一方笔墨之间,营造出深远的意境;同时,中国文化受到传统思想的影响,绘画表达方式更加内敛,不言而喻方为君子之道,通过营造意境的方式表达所思所想[5]。因此,中国画的内在构成中,最为突出的美学理念是意境美,美在“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婉转意境,美在“云深不知处”的想象空间。意境美学理念讲求“意”与“境”的深度融合,“意”将画家思想与画中审美体验相融合,“境”将描绘主体与画中审美情境相融合,两者共同构建出富有艺术感染力的中国画作品。中国画家采取多种手段营造意境美,核心手段是虚实结合的空间处理模式,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留白”。留白以空白为载体,渲染出或空灵、或虚幻的美学意境,通过深浅不一的墨迹与留白形成的对比,为观赏者留下无限想象的空间。
中国历史文化中对于力度有着广泛的研究,中国功夫中以柔克刚是力的强度,道家文化中阴阳调和是力的制衡,而在中国画中力度美学主要通过用笔体现出来。在中国画的用笔中,主要工具为以硬毫、软毫毛笔等为代表的软笔,用笔力道讲究浑圆饱满、刚柔并济。中国画中的力度感隐含在构图的每个点、每条线当中,中国画的线是刚劲有力同时柔韧有度的,过于突兀刚硬的笔触不仅不能表现出力度美学,反而会让中国画丧失神韵。相应地,过于软弱无力的笔触也难以刻画出所描绘的物象,虚实交融、调和中庸正是中国画力度美学理念的核心。同时,中国画的力度美学还体现在差异性上,每一名画家成长环境、思维方式、艺术涵养各有不同,下笔的力度也自然各有千秋,甚至同一名画家在不同时期的作品也呈现出不同的下笔力度,让中国画呈现出多元化的美。中国古代读书人讲求“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而中国画也讲求大量练习带来强大的肌肉力量控制能力,让力度美学理念成为中国画的点睛之笔。
“钟鼓铿锵,箫管嘈喝”是曹植形容壮士出征前钟鼓箫管铿锵韵律的诗句,中国在克己复礼的文化背景下,十分重视礼乐韵律,或铿锵有力或温柔婉转的韵律也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中国韵律的美学不仅仅停留在钟鼓箫管代表的乐器当中,而且在中国画中也有鲜明的体现,韵律之美是疏密交错、简繁合一、曲直相生的美,在中国画中,以笔墨为媒介,在构图、用墨、下笔等各个环节中都能体现出韵律美学。
首先,在构图中,中国画的韵律不讲求单纯形式上的模仿,而是强调在方寸画纸之上传达出广阔想象空间的意境,追求传神超物的目标,这正是广阔空灵的韵律,也是中国画美学协奏曲的前奏。
其次,在用墨上,利用墨的浓淡和干湿变化让中国画的效果产生更多可能,韵律讲究“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而用墨的浓淡干湿也正如乐曲中的大弦小弦一样为中国画带来了韵律上无穷的变化。
最后,在下笔上,下笔韵律美体现在用笔轻重缓急的变化,用笔与用墨互相配合为中国画谱写出富于变化的旋律,让观赏者如同聆听旋律动人的音乐一般获得强烈的审美体验。由此可见,韵律之美为中国画赋予了灵性。缺乏韵律美的作品会显得平淡无奇,失去艺术作品感染力,而富有韵律美的中国画则会在韵律节奏中形成特色美学理念。
孔子的弟子有若说道:“礼之用,和为贵”,由此可见中国传统儒家思想中对于“和”的重视,这份对于和谐的尊重与追求也体现在中国画当中。中国画的和谐之美首先体现在绘画本体上,在绘画当中无论主题是山水景致还是人物花鸟,都十分重视整体气氛的烘托,氤氲山水之间通常烘托得是辽阔悠远的意境,不会出现大量活动人群嘈杂的场景,这就是描绘景致与人物之间存在的和谐;另一方面,中国画的和谐之美还体现在绘画与雕刻、书法、诗文等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自古以来中国画就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说法,这一点也是西方绘画所不具备的独特美学理念,这是由于中国画与中国文学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篆刻、书法、诗文也同样传递出抽象意境与含蓄情感,与中国画表达的主题不谋而合,从而营造出琴瑟和谐的美学氛围。
中国画蕴含着丰富内在构成美学理念的同时,在画面形式、构图造型、笔墨形式以及多元创新等外在构成方面也处处彰显着美学的魅力。
中国画的外在表现形式中最为人所称道的就是留白构图方式,被认为是中国画的典型美学特征,甚至作为一种审美符号存在于绘画史中。相比于色彩和画面占据画布全部的西方画,中国画通常会留下大量空白作为背景,而留白并不意味着表达缺失,反之留白往往能够表达出纯净的天空、秀美的水色、氤氲的云雾等等,但有时留白的意象并不直接表达,而是需要欣赏者通过自己的理解感受,形成一种个性化的审美体验。因此,留白表面看是画中的空白之处,看似无味实则表意丰富,通过留白能够形成更加简洁的画面,映射出画家内心对于清雅脱俗的追求,也让画面形式的表达更加多样化。中国画中重视留白这一画面形式的画家很多,较为著名的有梁楷、担当、徐渭、八大山人、吴昌硕、齐白石、潘天寿等,在其作品中能够发现大量留白而呈现出的独特艺术画面,给人们带来画面形式美学的享受。
中国画的构图造型蕴含着中国古代乃至于整个东方的哲学思想,也就是变化统一的思想,在整体风格构图力求统一的前提下,在造型中不断营造对比,使欣赏者获得层次丰富的审美体验。在中国画发展的不同时期,构图造型的美学理念也略有不同:在中国画发展的早期阶段,遵循“师法自然”的原则,讲求构图造型与自然物质形似,这一构图造型理念延续到东晋顾恺之时代发生了变化,顾恺之提出神形兼备的理论开启了中国画追求传神的大门,而后发展到宋代文人画时期,除了形似和神似以外,在构图造型中加入了写意的元素,让画家在中国画作品中融入主观情感。因此,中国画以其独有的“神形兼备”等辩证统一原则,在绘画史上留下了矛盾统一的构图造型美学理念。
用墨是中国画的典型特征,一支笔、一滴墨将中国传统文化凝结其中。同时笔墨作为中国画外在物质材料,也是中国画开展绘画工作的前提。笔墨形式既承担着中国画造型的任务,又承担着中国画话语表达的责任,画家利用笔墨,通过构图、勾勒以及渲染的形式表达出内心的真情实感。中国画一脉相承发展至今,更离不开笔墨形式美学的支持,在中国画发展中,应当继续更多地传承笔墨形式的美学理念。
提及中国画的美学理念,无论是从内在构成还是从外在构成上看,都更加强调传统中国画的重要地位,中国画发展至今,呈现出多元创新的美学理念同样也应当受到艺术研究者的重视。在中国画的外在构成方面,多元创新美学理念主要体现在绘画材料演变上,中国画最初绘画材料为陶器和纸张,以漆彩和线描等方式为主,而后造纸术的发明带来了宣纸和毛笔的绘画工具组合,水墨表现力得以大幅度提升。中国画发展到近现代,画家拥有更为丰富的绘画材料,逐步扭转中国画材料仍以绢和宣纸为主的美学理念。同时,中国画借鉴西方艺术当中的精华不断丰富其内涵,加入了光影、色彩等元素形成了多元创新的中国画美学理念。
中国画是世界文化万花丛中的瑰宝,是中国几千年来历史底蕴的集中体现。本文从中国画的内在构成和外在构成两个角度探讨中国画的美学理念,认为中国画具备意境、力度、韵律、和谐的内在美学理念,以及画面、构图、笔墨、创新多元的外在美学理念,应当汲取中国画美学理念之精华,锐意创新,真正推动中国画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创新发展,取得新的更大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