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晓琳
传统的写作指导课,教师上起来无趣,学生听起来枯燥,这也导致不少学生并未真正有所得。因此,如何让学生从写作指导课中受益便显得尤为重要。
较之于传统的写作指导课,梁老师的这节课有以下值得称许的地方。
其一,梁老师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课堂气氛,采用了游戏导入的方式。她所设置的游戏非常贴合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写人要抓住特点”。这一游戏的规则很简单,就是通过询问得到重要信息后,猜出屏幕上的人名。显然,该规则紧紧扣住了所要猜测的人的重要特征这一要求。学生如果仅是空泛地描述,便很难完成游戏任务。因此,这一环节很自然地引出了“写人要抓住特点”这一教学内容,让学生初步感知写人的技巧。并且,这一环节的设计也很好地达到了“寓教于乐”的效果。
其二,梁老师在课堂上巧妙地运用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由于受到教学时间、教师精力等主客观因素的限制,教师在课堂上很难细致、充分地关注到每一名学生的听课状况,无法对每一名学生的课堂写作进行精细评价与修改,因此,在写作指导课上进行适当的形式调整是非常必要的。梁老师就很好地做到了这一点。本节课中,她采取的是小组交流讨论并推出优秀范文的形式。这一做法看似是组内推出一篇优秀范文,实际上也是在小组内推进互评互改。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便做到了在课堂中的第一次展示。组内展示、组员分析、多元评价、自我修改这四个步骤便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悄然完成。接下来,再由教师组织全班学生赏析和点评,他们便从点评中发现了乐趣,自发地互动起来。这样的形式有利于学生直观地看清自己文章中的不足,便于课后修改完善。由此不难看出,在写作指导课中推行小组互评互改,有助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提升他们的课堂参与度。
当然,这节课也有一个非常明显的不足,就像梁老师自己说的,“直接让学生去描写自己熟悉的人物,忽略了对一些病例的分析和修改”。这一缺少了的环节导致不少学生在写作时描述较为笼统,即所写内容看似很具体,却并未真正抓住所写对象的特点。罗列式的语段,不加修饰的辞藻等,让文章略显无趣。因此,在学生动笔写作前,给出病例并加以分析,能够很大程度上避免这些问题的发生。
此外,在写作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先从感性的角度出发,再对理性的写作技巧进行巧妙运用,抒发对生活最真挚的热爱,而不是机械地运用写作技巧写出假、大、空的作文。这一点,也是梁老师在今后的写作教学中,需要注意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