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宗濂在闽期间的医学教育实践及其启发

2021-12-02 08:13陈燕萍
关键词:医学教育医学办学

陈燕萍

(福建医科大学 党委宣传部,福建 福州 350122)

侯宗濂(1900—1992),辽宁省海城县人,现代著名生理学家、医学教育家,1920年毕业于沈阳南满医学堂(后改名南满医科大学),留校任教并师从世界著名生理学家久野宁教授,后留学日本京都帝国大学获博士学位,曾赴奥地利和德国留学。“九一八事变”爆发,他愤然离开南满医科大学,前往北平大学医学院任生理教授、主任。1937年受邀到闽,创办主政福建省立医学专科学校(后改名福建省立医学院,福建医科大学前身),受战事影响,1937年至1943年期间,学校在福州创办不久后就内迁沙县办学,与同时期迁川的12所医学院校一迁再迁、协作办学和部分中途停办等情况不同,福建省立医学专科学校在重重困难下一次迁定,独立办学,却未中途停办,办学规模和影响不断扩大[1]。1944年,他被委派到西北医学院任院长。笔者主要回顾侯宗濂在闽期间的医学教育实践,剖析其医学教育思想脉络,为当前加强高等医学教育提供一些有益启发。

一、侯宗濂在闽期间的医学教育实践

20世纪30年代,福建省的医生严重缺乏。以1938年为例,当年福建省人口总数约为1 189.5万人[2],如果以每千人配1名医师计,则至少需要1.2万名医师。但根据1938年全省卫生处调查,全省医师不及800人[3]。与此同时,福建省内疟疾、鼠疫和霍乱等传染病肆虐,鼠疫尤为严重,造成福建人口锐减。在此背景下,筹办一所医学院校以培养急需的医学人才显得刻不容缓。彼时侯宗濂受邀来闽创办福建省立医学专科学校,自1937年至1943年(1939年学校更名为“福建省立医学院”)担任校长,带领师生艰苦创业,开启了福建省自办高等医学教育的先河,创立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教学、行政管理制度。

(一)设置行政管理机构

由于条件限制,为保障学校的正常运行,学校奉行节约办学理念,在教务管理方面,专设教务主任1人(由校长兼任),下设注册、图书和出版3个股[4]。在行政事务管理方面,因学校刚刚创建,且不久又内迁沙县,各项行政事务繁杂,全校行政事务管理组织均由秘书室统筹,下设文书、会计和庶务3个股[4]。后因奉上级要求,学校与省立医院合并,行政事务大大增加,既涉及医院器械、家具等财产管理,又涉及医院诊例费收支管理等问题,在此情况下,秘书室下又增设了出纳、保管等2个股。虽然学校和医院合并,行政机构扩大,但管理人员并没有增加,反而进行了缩减和整合,以达到节约办学目的。即使各方面的条件比较艰苦,但学校仍能保持正常运转。

(二)创造教学运行条件

办学之初,学校的办公场所、教室、实验室和学生宿舍等条件极其简陋和不足,无法完全满足医学教育的需要,但在当时只能因时制宜、因漏就简,共同克服困难[4]。在经费保障方面,建校初省政府下拨了70 380元办学经费,其中开办费47 300元,其余经费除用于教职员工工资外,还要购置设备、实验仪器等[5]。办学第二年,相关的办学条件稍有改善,仪器设备也略有增加,主要实验器具大小计480余件、图书共计845册、教学用具237件、体育器具50件、膳宿用具554件、办公用具69件和其他零杂器具442件[4]。这些设备、器材无论在外观还是价值上均比较普通,但在非常时期已属不易,且能满足最基本的教学需要。在师资方面,侯宗濂凭借个人声望,广泛延揽各方面的人才,吸引了一大批从各地沦陷区慕名而来的知名学者、教授担任教学和科研工作,这些学者包括国内知名专家蹇先器、陈礼节、厉华、黄震亚和屠宝奇等,使福建省的医学教育质量在当时堪称一流[6]。这些学者不畏艰难险阻,共同编写教材,保证了整个教学科研工作的有序开展与运行。

(三)运作人才培养机制

在学制方面,鉴于当时福建省急需医学人才,学校方面决定暂时采用专科学校制,培养周期为5年,待未来经费等各项条件满足后,再将医专改为医学院,同时附设一些研究所,聘请更多医学研究专家开展相关教学研究工作。在课程设置方面,根据各课程属性和学科特点,学校设立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2个教研大组,基础医学大组分为普通科、解剖病理科和生理药理科,临床医学大组分为内科、外科、妇产科和卫生科,以更好地统筹开展课程教学工作。其中,普通科承担党义、国文、外国文、体育和军训等课程;解剖病理科承担生物解剖、病理、细菌、寄生虫和法医学等课程;生理药理科承担化学、数学、物理化学和生理药理等课程。学生第一年主要复习高中课程并学习部分医学课程;第二年学习基础医学课程;第三、四年学习临床医学课程;第五年为临床实习[5]。在招生数量方面,1937年9月29日正式开学,第一班招生40名,男女兼收;1938年秋又招生20名,1940年秋,在临时省会永安又开办了分校,招收药专二班共40名[6]。在学生资助方面,当时省政府主席为了鼓励学生上学,学生的学费、住宿费和制服费等均免收,并且还设立了20%的公费生名额[5]。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面,除开设党义课程和添置供学生阅读的修养方面的图书外,学校还设立了训育组织(训育委员会),负责制定训育纲要,开展军事训练等工作[4]。另外,设立导师制,使训育和教育合一,培育优良学风,以达到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二、侯宗濂医学教育实践中蕴含的教育理念

思想价值论认为,思想对行动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7]。正确的思想、理念和纲领是行动的指南,离开了它们,行动往往是盲目、无效甚至是错误的,也注定会失败。正如杜威所言,“观念、思想、理论都是人用以使其行动取得成功的工具,因而它们能否使人们的行为取得成功便成为它们的真理性的标准”[8]。侯宗濂在闽开展医学教育实践的时间并不长,且当时社会形势又极为严峻,条件非常艰苦,但他在短时间内创办医学院并使其正常运转,办学规模和影响不断扩大,除了各方面的支持外,与其本身的能力和办学理念有着密切关系。

(一)办学宗旨:回应国家和社会需要,培养优秀医学人才

侯宗濂受命之时,正逢抗战爆发,全国局势紧张、物资匮乏,促使其欣然接受这个重大挑战的动力是有“一颗为福建主持办好一所高等医学专科学校,为国家、为社会做贡献的赤热之心”[9]。面对各种办学困境,他带领全校师生共克时艰,不断朝着为国家、社会服务的目标迈进,并将其作为医学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学校所以教养人才,虽依学校之等级不同,目标各异,然今后其共同目标,乃应为建设新国家,复兴中华民族”[10]。“我们医生或是医学生的目的,不应该是开业营利,而应当依据我们职业的性质认清生活之目的,为增进全体人类之生活,负起我们的责任,造成富强康乐之国。而内中之‘康’尤为我们学医的唯一重大责任和目的”[11]。在这种办学方向的指导下,侯宗濂带领全体教职员工积极响应国家、社会以及福建省的需要,培养为国家、民族谋福利的专门医学人才,并根据实际需要,不断探索不同的人才培养模式,除设医科外,还设药学专修科、高级医业毕业班和乡村医师训练班等,在沙县办学期间,形成了医学本科班、医职班、药职班和医师训练班4种医学教育模式。

(二)师资队伍建设理念:打造视野广、业务精、学养深的师资队伍

教师是一个学校发展的基石和生命线,拥有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可以决定学校的兴衰。抗战期间,全国医学教师十分缺乏,福建省财政极端困难,水陆交通受阻,难以招聘人才。但是侯宗濂采用“引进来,走出去”的师资队伍建设策略,一方面抓住各种时机,利用个人人脉、声望,从东北、北平和重庆等地延聘了一批知名教授、专家和学者,至1938年内迁沙县时,教师由创校时7人增加到46人。这些教师人均年龄27~40岁,不少是从美国、日本和欧洲留学归国的高材生,部分业已是省内外医学界、教育界的知名人士和学术权威,理论学养深厚,教学、科研和临床经验丰富,精通外语,使得学校的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有了质的飞跃,为学校最初的发展奠定了稳固的基石。另一方面,师资队伍引进后,学校还对其进行重点培养,除了充实教师的研究设备、参考图书外,还派赴国内外研修、学术考察等,比如,当时派梁序穆先生去协和进修,也尽量安排其他教师考察学习。当然,这样的培养方式主要“应视本院之需要,以及各人之志趣能力,或派赴各处作初步之教学训练,或作为进行研究之准备,或派赴国内各学校考察学术之情况”[12],最终的目标是“将学校造成爱好研究之空气,并通于研究之环境”[12]。这种师资培养理念充分遵循了教师的成长规律,即优秀教师的成长是一个不断学习、实践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利用外部资源和条件,进行优势积累的过程[13]。得益于这样的师资培养方式,学校的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进一步提升。

(三)人才培养观:关注医学生的全面发展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所谓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指人的自我意志得以自由体现,各种需要、潜能素质、个性、道德和才能得以最充分的发展,人的社会关系高度丰富等[14]。人的各种能力和素质不会凭空产生,需要通过不断培育和训练才能生成。侯宗濂认为,只有注重精神训练,给学生灌输爱国爱群的思想,才能帮助其打破个人主义而使人与国家社会一元化,进而养成忠孝仁爱信义和平以及礼义廉耻诸美德[15]。倘若学生不爱国,哪怕学问再高深,对于国家而言,可能还会造成危害。因此,学校要注重学生的德育修养,尽量提高其民族精神和国家思想,使学生能为国尽忠,为民族尽孝,为社会服务[12]。为了衡量德育修养效果,学校在学生综合测评中增加了思想行为方面的考核,包括在修己、待人和治事等方面的考核,也包括对学生在家庭、社会、国家责任和义务承担方面的评价。学生日常操行的考察标准包括思想、性情、健康、礼义、廉耻、生活习惯和服务等9项,其中思想占20%,其余各占10%[16]。在教学中,侯宗濂强调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指出医学教育要“注重应用、注意实习,而少讲理论”[12]。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教法得当,注重启发学生的研究精神。在社会服务方面,侯宗濂强调要学以致用,且服务社会亦为道德之一[12]。如果培养的学生学而不能用,也没有社会活动能力,对国家和社会没有任何助益,这样也就悖离了教育的初衷。所以,他强调学生在学期间应多参加社会活动,对积极参加社会服务活动的学生及时给予肯定。“本院各同学对于此点亦均甚努力,曾参加战地工作队在沿海工作,在校内对于抗战宣传每多有贡献,惟希更加努力而领导民众,作更前进更有效之工作,为人民法,为万世师,而做真正的中国人”[12]。此外,侯宗濂还注重学生的体育锻炼,认为“健康的身体是奋斗的基本条件……我们是学医的,将来的目的是为全人类谋健康、谋幸福”[17]。作为未来的医生,首先要注重自己的身体,通过合理的锻炼将自我先健全起来,最后才能服务群众。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学校每日安排早操,每周安排2学时的体育课程和3次课外运动,教学内容丰富,课外活动种类多,进而让每一位学生都能选择自己喜欢的锻炼项目,保持身体健康。

(四)学术科研观:医学科研成果造福社会

科学研究水平和科技实力是衡量一所高等院校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侯宗濂认为,“大学不是贩卖学问的市场,乃是创造新知识的泉源”[12]。而要创造新知识,唯有通过科学研究,因为科学研究从来就不是靠对事物的仔细观察,而是依据已知来检验未知,依据既定规则来确证或反驳,并作为表象的对号入座[18]。换言之,科学研究是人类按照一定的规律探索未知的一种创造性活动。如果一所大学从不开展研究工作,则不能称其为大学[13]。侯宗濂创办福建医学院后,对科学研究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并结合现实需要开展相应研究工作,使研究成果服务于社会。针对福建地方流行病比较普遍的现象,他提出要“注重福建省人体之研究,谋求其发育之美满,探求福建地方流行病之原因,讲求扑灭及根治之有效方法”[5]。对此,学校科研人员针对福建的地方性疾病、寄生虫以及福建人的营养状况等30多个方面开展了一系列研究,总结并发表了许多有价值的论文,为治疗这些疾病收集了一手有效的统计数据,科研成果多次获得教育主管部门的奖励。至建校四周年时,正在进行和已经完成的科研项目达40项;正在编辑、印刷和已出版的编著有12部;正在编辑、已脱稿和已出版的讲义有9本[16]。同时,为了使师生的学术成果有发表的平台,学校还出版了《闽医院刊》《闽医译林》等杂志。在这种浓厚的学术氛围感召和影响下,学生也养成了爱好研究的风气,成立了各种研究会,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

三、侯宗濂医学教育实践的启发

侯宗濂从1937年创办福建省立医学专科学校并担任校长一职,到1944年被委派到西北医学院任院长,短短7年时间,为福建医科大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留下了宝贵的医学教育理念,至今仍对福建医科大学的医学教育事业发展提供了重要启发。

(一)聚焦需求,为国家卫生事业的发展培养医学人才

侯宗濂的办学初衷是培养专门的医学人才,以医治因各种疫情感染的百姓,解决福建省缺医少药的问题。对此,为了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健康的需要,学校开设了不同专业的班次,形成了多种医学教育模式,培养出当时当地急需的各类医学人才。医学教育是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基石,随着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和医疗服务的普及,人民对医学与健康的要求也越来越高。2020年9月23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指出,“要把医学教育摆在关系教育和卫生健康事业优先发展的重要地位,立足基本国情,以服务需求为导向,分类培养研究型、复合型和应用型人才”[19]。因此,高等医学院校要积极适应新医科建设需要,转变传统医学教育和人才培养理念,优化医学人才培养结构,培养一流医学人才,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保障人民健康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一是将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与医学相结合,开设新兴专业,如智能医学、精准医学和转化医学等,培养能运用新兴技术解决医学前沿问题的高层次医学创新人才。实际工作中,高等医学院校可以通过加强与兄弟院校的合作办学方式,开办这些新兴专业。这样既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医学学科特色,也可以利用兄弟院校的学科优势和资源平台,实现“医+X(工、理、文等学科)”交叉融合。二是积极调整招生规模和结构。据统计,截至2018年底,福建省医师执业注册人数为105 147人,每千常住人口执业(助理)医师2.67人[20]。这一数字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远落后于欧美发达国家,这对福建省高等医学院校的人才培养规模和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对此,相关高等医学院校要积极调整相关专业招生规模和结构,以适应社会需要。在临床医学专业招生方面,可以适度扩大“5+3”长学制招生规模,逐步稳定“3+2”五年制招生规模,形成以“5+3”为主体、“3+2”为补充的招生格局。对于全科医学、儿科、妇产科和精神科等紧缺人才,要进一步加大培养力度。同时,对于麻醉、感染、重症、儿科和公共卫生等专业,要以培养高层次人才为主要目标,适度扩大这些专业的研究生招生规模。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积极打造一流师资

高水平师资队伍是支撑高水平大学建设的重要保证。侯宗濂办学期间,充分认识到师资队伍对于医学教育的重要性,聘请的师资队伍中,许多都是著名的教授、专家和学者,为学校发展奠定了稳固的基石。当前,高等医学院校要树立“人才强校”的战略理念,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打造一流的师资队伍。一是要通过各种招聘平台、校友和人脉等,招揽全球优秀人才,尤其是在重点学科和重要研究领域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高层次人才。二是要建立“引得进,留得住”的高层次人才引进和聘用制度,优化引进待遇、住房、科研平台和职称职级晋升等配套服务,吸引并留住高层次人才。三是要完善分层次的人才培养计划,建立科学合理的培训提升制度,如青年教师培养计划、教师交流访学制度等,让每一位教师都有不断提高和发展的机会。四是要组建科研平台和创新团队,主动对接国家重大科研项目、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和研究所项目等,不断培育在团队建设、科研创新等方面起带头作用的高水平专家和青年教学科研生力军。此外,还可以试行“双聘制”,在学校和其他高校、附属医院等单位之间,可以根据双方需求试行相互兼聘制度,从而推动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结合、医工医理结合,推动交叉学科、院内外之间优势学科的联合,建立整合性和跨学科的师资队伍,实现优势互补与资源共享。

(三)德育先行,培养全面发展的医学专业人才

侯宗濂办学期间,始终注重德育为先,培养学生爱国爱民的思想与全面素质。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更凸显出培养造就品德高尚、素质优良、规模合适、专业齐全和全面发展的医学人才队伍的重要性。对于高等医院校而言,一是要把德育作为医学人才培养的首要内容。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构建“大思政”工作格局,不断提升思想政治工作质量,实现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和全过程育人,大力塑造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国家使命感,弘扬“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精神,为高质量建设国家医学人才培养体系融入精神要素。二是要推进医学教育教学改革,将大健康的理念和内涵整合到医学生培养的全过程。大健康不仅包含了个体的身体健康,还包括精神、心理、生理、社会、环境和道德等全方位的完全健康[21]。医学生和青年医生要在成长中主动关注全生命周期的各个环节,形成以人为中心的医学理念。三是要将志愿服务纳入人才培养方案。爱和责任是医学生的灵魂,医护人员“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职业精神,与“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具有很强的一致性。要紧密对接地方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需要,利用专业优势,开展医疗卫生知识普及宣传、义诊咨询和送药下乡等医疗卫生项目服务,促进“志愿服务—品格塑造—专业学习—医德教育”转化的“多赢效应”,提高实践能力,培养钻研能力。四是要重视医学生的体育教育。除保证日常体育课程的正常开展外,还要建立医学生的课外体育锻炼机制,通过开展丰富的体育活动,使医学生获得健康的体魄,从而在未来工作中做人民健康的守护人。

(四)勇于创新,开展以疾病为导向的医学科学研究

侯宗濂在闽办学期间,非常重视当地的流行病和地方病的科学研究,并将研究成果造福当地。习近平在《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强大科技支撑》中指出,“人类同疾病较量最有力的武器就是科学技术,人类战胜大灾大疫离不开科学发展和技术创新”[22]。因此,高等医学院校在开展科研工作中,一是要坚持开展以临床问题、临床需求为导向的研究。例如,人体解剖学的发展要切实为临床外科手术术式的改良和创新提供理论支撑;病理学科则应该为临床疑难病、罕见病的病理研究和诊断搭建重要平台等。通过不断推进基础与临床相结合的研究,加强基础医学教师与临床专家互动,根据临床需求开展合作研究,临床医生也可以参与基础学科教学活动。二是要推进医学研究的多学科交叉融合。随着对疾病研究的逐渐深入,医学家们发现一些重大疾病研究的复杂性已远远超越了人们的预料,当代医学发展越来越依赖于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与合作。学科交叉是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科技创新的重要途径。比如,目前仍在全球流行的新冠肺炎防控的科研攻关,从病毒的溯源到传播途经研究,从药物、检测试剂到疫苗等研究,都需要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公共卫生等多领域、多学科的专家一起合作,才能不断取得阶段性的胜利。三是要通过不断创新医学科研的机制和体制,加快医学科研成果的转化,从而让科研成果帮助人民战胜疾病。

猜你喜欢
医学教育医学办学
《中国毕业后医学教育》杂志稿约
《中国毕业后医学教育》杂志常用名词要求
本刊可直接使用的医学缩略语(二)
循证医学教育在麻醉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安徽医学》稿约
医学的进步
重大突破!我国医学教育认证质量获得国际认可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