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国安
对于语文教师写下水文,其实存在“两个世界”。语文教育大家无一例外地倡导教师多下水。譬如叶圣陶先生说,“教的人熟谙水性,跳下水去游几阵给学的人看,对学的人好处更多”;刘国正先生说,“你要教会学生写文章,自己要先乐于和善于写文章,教起来才能左右逢源”;于永正老师认为,“写‘下水文’就是最好的作文备课”;王栋生老师发文,“不下水,何以知深浅”。但衡诸一线教学,几乎没见过一所学校,哪怕是闻名遐迩的名校,将教师写下水文当作作文备课的基本要求——学生写作文,教师必须陪着下水;教师不下水,作文教学就不合格。
我们需要思考:为什么教育大家们言者谆谆,但一线教学应者寥寥?同情论者将此归结为作文教学负担重,作文评阅都疾呼要减负了,哪有余力再写下水文;鄙视论者则认为,语文教师写作水平大多不济,拿不出堪做示范的下水文,一与学生同文竞技,岂不被学生看出一个“小”来。
这些说得都有些道理,但又都有些偏颇。其实,我们需要回到事物的本源,问问教育大家们倡导教师写下水文的初衷是什么。显然,让教师写下水文,既不是嫌一线教师太清闲,非要让他们写写下水文,消消闲气;也不是借此检测教师写作水平,将他们分出三六九等;而是要让下水文服务于作文教学,通过教师的写,促进学生的写。
明乎此,那么,评判教师写下水文的主要甚至唯一的标尺,显然就是学情。
不是所有的作文训练,都需要教师下水。毕竟教师的主要角色是教练,不是陪练。如果作文命题与学生生活及心理无缝衔接,大多数学生作文时毫无困难,甚至洋洋洒洒,此时,教师就不宜下水。如果非要“不识时务”地下水,除了展示教师个人的写作风采,对于学生作文的促进,能有多少价值?弄不好,还会让学生在羡慕之余,徒增自惭和畏难心理。而如果作文命题与学生生活及心理有些隔膜,或者学生在审题上有些“关节”和“骨头”,他们正抓耳挠腮之际,此时教师及时下水,稍作点拨,架个桥,铺段路,或许就能让学生豁然开朗,拂去迷雾,廓清思路。举例来说,我们有两道作文命题:题1“那一缕阳光”;题2“那一个神奇的字”。稍有教学经验的教师都能看出,虽然两道命题都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但题1易写,题2难作。然而一瞥之下,学生又未必能透视题2的玄奥所在。那么,此时教师下水,游一个来回,摸清楚“字”如何呈现于叙事链,“神奇”如何合理解释;在谙熟水情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去疏通“关节”,咬嚼“骨头”。如此,无疑对学生的写作有正向的促进作用。
教师下水的时序选择,有学生作前、作中、作后三种。究竟选哪一种为佳?我们既要考虑作文命题、训练目标,还要考虑本班学生的特点。举例来说,如果本班学生思维活跃,习作选材和立意的倾向发散而多元,教师则尽量不要作前下水,以免限制学生思维。教师可以在学生作完,整体扫描评阅的基础上,择其失之偏颇或流于肤浅处,片段下水,略作点拨,促使学生再思再作,递进升格。而如果本班学生气氛沉闷,思维迟滞,教师则可以选择作前下水,展示选择素材、立意的无数个方向,以激活学生的思维,炒热班级的写作气氛。
教师下水的内容选择,也有两个路径:一是我手写我心,写教者作为成年人的生活和感悟;二是蹲下来,揣摩学生,摹写青少年的生活和感悟。这两个路径各有优缺点——前者处理不好,会让学生觉得隔靴搔痒;后者模仿过度,则会予人做作之感。如果本次下水的目标与写作内容无涉,譬如,如何架构全篇?如何过渡照应?如何起笔收笔?等等,则教者完全可以选择第一种路径,大胆“做自己”,大大咧咧写来即可。如果本次作文的重点与写作内容紧密相关,譬如,如何在看似平淡的三点一线生活里发现精彩,且以精彩的文笔抒写精彩?那么,则以第二种路径为佳。教者需要进行身份的切换和代入,回到自己的青少年阶段,并尽量模仿现在的学生口吻,以书面语乃至文艺性的表达,叙写当代学生的日常生活。
一般意义上的教师下水文,都是成篇作文。但从作文教学的有效性和实用性而言,笔者更推崇片段下水、提纲下水。我们知道,日常的写作教学,呈现出典型的微型化特征,它贴近学生具体的作文学情。与此相适应,教师写下水文,也应该服务于学生的写作能力的发展——正如针灸,深入穴位,舒筋活血,打通筋脉。以九年级为例,因为时间紧、课业重,在每两周一篇大作文的基础上,笔者更注重以提纲的形式,训练学生选材、立意和构思的能力。我喜欢与学生同时拟写提纲,先是限时一刻钟,再慢慢压缩到十分钟,甚至五六分钟。先是要求单线脉络清楚,再慢慢升格为双线交会,甚至三线纠缠。学生一刻钟拟写一个,我则拟写两个。这样师生同写、竞写,很容易激发青少年的好胜心和写作欲。这样坚持一段时间,往往就能看到效果。而且提纲的形式小巧灵活,轻骑突进,不会挤占太多的语文课堂时间。
其实,回头再看语文教育大家的倡导,无论是“示范论”还是“左右逢源论”,抑或是“深浅论”,其本意都不是拘迫教师非要与学生同场作文,而是强调语文教师不能总是坐而论道,只靠两张嘴皮子,要拿起一支笔杆子,多写多思。只有教者的写作实践丰富了,对写作更敏感,更在行,才更容易体会学生作文的甘苦,发现学生习作的症结,找到破解问题的良方。这跟我们对一线教师的日常观察也是吻合的。大凡教者能写、善写,往往都能带出一批作文苗子;反之,则可能滞碍学生作文能力的生长发育,甚至让有写作天赋的学生“泯然众人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