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演讲内容的确定和演讲稿的设计

2021-12-02 06:39:55马思思方跃伟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2021年5期
关键词:限盐演讲者演讲稿

马思思,方跃伟,陈 艳

运用健康演讲传播健康知识和理念是一种有效方式[1]。在以往的基层健康教育技能培训中,健康科普演讲技巧较受关注,对演讲技能及其培训的研究也比较常见[2-3],但对于健康讲座演讲内容的设计则关注较少。近10年来,浙江省舟山市重视对基层医务人员的健康演讲能力培训[1,3],医务人员的健康演讲能力获得长足进步,并在全国、全省的健康演讲比赛中崭露头角,屡次获得大奖。究其原因,除了健康演讲者高超的演讲技能和亲和力之外,重视演讲稿的设计以及设计素材来源生活、出于实践是其重要原因。本文以获得过“健康中国——2017全国营养科普比赛”二等奖、2019年全国健康促进与教育专业机构技能大赛一等奖的演讲案例《轻盐亲语》为例,强调了设计来源于生活,演讲稿的重要性。

1 选题的确定应该以受众需求为导向

1.1 接受演讲任务,确定健康演讲选题内容

演讲者接受健康演讲任务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接受以组织者为代表的受众委托;二是相关部门或领导的工作指派。前一种属于“要我讲”,那就得听“他”的,“他”需要什么内容就准备什么内容。如果“他”需要的内容是演讲者不熟悉的,就不能为了“出镜”或是为了一点“课时费”而硬上。内容不熟悉也去讲,有可能会因讲错而误人子弟,也会毁坏演讲者的名声。如果擅自改变内容,则会引起组织者的反感。当然,如果组织者提出的内容确实不太合适,可能也不是“他”的本意,演讲者可以与之沟通,改变演讲内容。后一种属于“我要讲”,那就应该根据卫健工作的中心任务、目前疾病谱的流行以及季节性疾病的发生情况等,选择演讲的内容。

1.2 分析受众构成,确定演讲的立意命题

了解受众的构成是健康演讲选题立意的依据。不同年龄、性别、职业的人群,其行为习惯不同、健康危险因素不同、疾病谱不同,对健康的态度也会不同。同一个选题内容,根据不同的受众群体,需要不同的立意命题,从而设计不同的演讲文稿。比如,减糖的话题,老年人爱吃主食和淀粉类副食,容易发生慢性疾病,他们更关心长寿;儿童少年爱喝含糖饮料,容易发生近视、龋齿,他们更关心学习;青年女性则爱吃糕点类甜品,造成肥胖和皮肤糖化,她们更关心美丽的外貌。演讲者就要针对这些不同人群的特点,设计不同角度的健康科普演讲稿,提供不同侧重点的减糖方法。需要指出的是,健康演讲的选题内容不宜太多[4]。

2 文稿的设计和“三三制”健康科普公式

“文有定法”是古人对写作技巧的认识,认为文章先写什么、后写什么都应遵循一定的规律。但又强调不应生搬硬套、墨守成规,而应不断创新、灵活运用,所以又有“文无定法”之说。本文提出的“三三制”健康演讲科普公式,是因为“三”是最简单、直接、有效的思考结构[5]。这一思考结构是长期健康演讲实践的总结提炼,可以引导读者在健康演讲前,对演讲内容进行构思,搭建演讲结构和组织演讲材料。

2.1 好的健康演讲由三部分组成

一个好的健康演讲,应该有开场、主体和结尾三个部分[4]。开场白的作用是引起受众兴趣、拉近演讲者与受众的距离,建立听众的信心和演讲的目的[6]。主体部分是健康演讲的重点,使受众认识到疾病的危害,知道疾病发生的原因,获得疾病预防或康复的方法,目的是改变受众的不健康行为。结尾的方法很多,目的是收拢演讲过程,揭示演讲的主题,使演讲内容首尾呼应,过程浑然一体。

2.2 健康演讲主体构成的三段论

一个好的健康演讲,应该使受众知觉到疾病的易感性和严重性,并警示受众发生疾病的危险因素,同时能够使其获得疾病的预防办法或康复手段。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演讲的主体构成应该有以下三个部分组成:①讲述疾病的症状及痛苦的感受。可以用故事、案例及视频、图片的形式来描述,建立起健康演讲内容与受众的联系,目的是抓住受众的心。②告知疾病发生的原因,主要描述疾病的危险因素或行为,以及发病的机理。可以用类比的方法,用图片、视频、实物等来辅助讲解,目的是为理解后述的防病或康复方法打下基础。③提供预防疾病或康复的方法。对一些操作性的方法,还应用视频、图片或实物进行演示,有些还需要实际操作和训练。演讲案例《轻盐亲语》的主体部分就讲了三个内容:①食盐的好处与坏处;②为什么要限盐;③限盐的方法。

2.3 解决办法应该归纳为“一二三”

一个好的健康演讲,应该简洁明了地告知受众预防或康复的方法。由于健康演讲的目的是受众的行为改变,因此演讲内容中解决问题的方法最为重要,用“一二三”总结归纳更容易为受众接受。记忆理论[7]提到,基于健康演讲的知识传播主要靠受众的听觉接受,而听力理解的感知阶段是声音信号首先进入感觉记忆,然后经筛选,只有其中的一部分进入短时记忆进行加工处理。由于人们的短时记忆所能处理的信息量较小,所存的信息停留的时期较短,所以只有把解决问题的方法归纳为“一二三”,才比较容易为受众所接受。演讲案例《轻盐亲语》总结归纳的限盐方法就是:一要把好“入口关”; 二要掌握“时间度”; 三要会打“持久战”。三点提示,简洁明了,易记易懂。

3 讲稿的素材选择应来源生活和出自实践

以健康演讲优秀案例《轻盐亲语》讲稿的设计为例,素材的来源没有采用理论性的说辞,而是选择了演讲团队对健康生活方式进行实践而获得的一手资料,其中不乏通过小实验获得的结论。比如用家用陶瓷调羹限盐, 1调羹的盐用筷子平分就是12克盐。把盐倒在菜盆里,平分9等份,不论荤素,每一堆盐可以烧制250克量的生食材,就是实践低盐饮食的落地操作。而喝汤容易高盐饮食的结论则是来源于一次小的实验。这样的演讲素材通过现场演示、娓娓道来,让受众感到亲切、可信、易操作,使人耳目一新,自然受到评委的好感。好的演讲素材的选择,一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获得。

3.1 实践健康和关注时事并具广博人文知识

作为健康知识的传播者,演讲者如果能够亲自实践健康的生活方式,既为民众做表率,也能对健康演讲提供高品质的素材。因为理论是否正确,只有通过实践才能论证。以限盐6克为例,只告知每人每天盐摄入量为6克(现在的标准是5克),或告知每人每天盐摄入量为1啤酒瓶盖,一般的听众一听能懂,但懂了也不会用。演讲者的知识如果仅仅停留在“6克”水平,其实还是属于“不懂”,因为不会操作。王阳明认为“知而不行,便不真知”。你自己都不会做,怎么能让别人相信你呢?健康演讲者忌言行不一。说一套做一套,对于健康传播本身就是一种讽刺和伤害。

平时能够关心时事、关注身边事、身边人,那么演讲者在分享故事、案例时就能信手拈来。爱好广泛、博览群书,能丰富演讲者的人文知识。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中有许多历史故事和传说,而成语、典故就是从这些故事中演化而来。在健康科普人际传播中,适当地引用成语、典故,能使健康演讲引人入胜[4]。演讲案例《轻盐亲语》用《闪闪的红星》电影故事来讲述盐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又用现代人体力活动少、副食摄入多然后高血压等慢性疾病多,来论证现代人吃盐多的事实和危害,使得演讲案例《轻盐亲语》听起来更加亲切,拉近了传播者与受众的距离,建立了传播内容与听众的联系,提高了演讲的效果[8]。

3.2 具备科学的思维方式和形象表达能力

所谓科学的思维方式,就是演讲者面对健康科普问题时,其想法是开放且发散的,会用观察、对照等手段去进行调查研究和科学总结。而形象表达能力的提高,需要形象思维的培养。形象思维是通过可感知的具体事物形象,运用联想、想象等方法来把握事物的思维活动。在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并存的同时又相互补充[9]。艺术熏陶、文学修养是演讲者培养形象思维能力的捷径。经常把健康知识中的科学原理、科学现象与生活实践进行联想,能够提高演讲者健康科普中的形象表达能力。演讲者掌握一些简单的影像制作方法,有助于设计出优秀的演讲稿。

3.3 进行视频图片演示和实物展示实操演练

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练[4]。传播的内容形式可以多样化。例如:①对那些晦涩难懂的内容,比如“动脉粥样硬化形成过程”,如果用语言表述,一般的受众很难真正理解,这时演讲者可用图片或视频展示,则能一目了然。②对于一些日常用品和商品、食品的辨别,比如“餐具的大小、某些食品的安全与否等”,有时用文字和语言描述也是苍白的,不如用实物展示,简明直观,可以意会难传的话题。③对以操作技能为主的健康演讲,比如“如何正确测量血压”,应该让受众参与操练。这时演讲者的示范、指导会比单纯的语言、文字说教,甚至图片、视频演示,传播效果都会更加可靠。演讲案例《轻盐亲语》,用生活中常用的餐具来测量盐和展示限盐方法,达到了一听 (看) 就会、一会就能用的目的。

猜你喜欢
限盐演讲者演讲稿
短视频对社区居民控油限盐行为的干预效果评价
找准演讲稿的三个靶心
如何写好一篇高考作文演讲稿
怎样写好演讲稿
消失的演讲稿
限盐在中医水肿类疾病治疗的古代文献探究
吃盐是个技术活 咋“限盐”不减味
乐活老年(2017年11期)2018-01-11 03:34:31
不同限盐模式在社区老年高血压管理中的效果评价
会计时的话筒
会计时的话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