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滨州市首都师范大学附属滨州中学 姚建云
核心素养要想真正落地,教学是关键,思维又是教学的核心。随着对核心素养理解的日渐深入,思维在课堂教学中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怎样才能更好地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怎样让学生在课堂上发生深度思考?如何通过思维的培养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如何在自己所任教的学科中渗透思维品质的训练?这一系列问题都给教学一线的教师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我尝试采用问题式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探寻在地理课堂中渗透思维品质的训练的有效路径。
思维的本质是具有意识的人脑对客观现实本质属性、内部规律的自觉的、间接的和概括的反映。思维是认识的高级阶段,并主要表现在概念形成和问题解决的活动中。杜威在《我们如何思维中》中提到归纳和演绎、分析和综合、抽象和概括是最基本的思维活动。所谓思维方式是人们在一定的世界观、方法论和知识结构的基础上运用归纳和演绎、分析和综合等思维工具认识事物、研究问题和处理问题的思维模式。归纳思维是从一个个具体的事例中,推导出它们的一般规律和共同结论的思维。演绎思维是把一般规律应用于一个个具体事例的思维。由此可见,完整思维活动是从具体的事例(发现问题)开始到新的具体事例(规律的应用)结束,在此过程中归纳思维和演绎思维相互交织在一起,相辅相成,不可割裂。只有经过归纳的规律、结论、定理等才能在后来的演绎推理中具有很强的解释说明能力。
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把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归纳思维和演绎思维割裂,表现为过度注重演绎,忽视归纳。我认为教材中的结论、定理等都是编者归纳综合的结果,教材中的活动、案例,平时训练习题包括高考试题,往往是运用已有知识进行解释说明,本质上是一种演绎思维。实际教学中关于归纳环节要么是教师以讲解的形式替代,要么是以学案的形式导学(实际上是一种课本已有知识的直接搬移和演绎),要么直接省略,只教学生记住结论会应用即可,就是一般意义上的不问为什么,只要知道是什么和怎么用。从而缺失了归纳思维的培养。从理论上讲,学生经历的思维过程不完善,所以,往往就会出现关于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不明确,定理规律等的应用范围模糊不清。我认为问题主要表现为,演绎环节不能实现知识的迁移和活学活用,使已知的原理规律失去活力,不能很好地解决问题。许多一线教师一直迷惑:“我讲解得很清楚,学生当时学得很明白,题目给的条件很明确,学生为什么会对关键信息视而不见,见而不用?”我认为这是归纳思维在学习过程中缺失所致。
杜威认为科学教育不仅仅是要让学生学习大量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学习科学研究的过程或方法。我认为与掌握科学知识相比,对学习科学知识的过程应该给予更多的重视。学生思维培养的主阵地是课堂,改变教学方式,设计可探究的问题,实行问题式教学是渗透思维品质训练的有效路径。
问题式教学是用“问题”整合相关学习内容的教学方式。问题式教学以“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为要旨,在解决问题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运用地理的思维方式,建立与“问题”相关的知识结构,掌握认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并能够由表及里、层次清晰地分析问题,发现事物发展的起因和事物内部的联系,从中找出规律,形成自己的概念,合理表达自己的观点。问题式教学的流程可类同于科学家进行探究活动的过程。探究从“如何解释新问题(现实世界的真实情景)”开始,到结论在现实世界的推广应用结束。整个探究过程路径可复制,探究过程中的思维方式可复制。探究结论是通过反复的闭环思维自主构建的结果,建构者必然能够做到对结论活学活用。我认为,目前我们教材学习的一切知识都是经过科学论证和实践检验的建构者的结论,作为学习者的我们一般意义上来讲是个接受者,只有经历了建构的过程,才能把知识变为智慧。
我以地壳运动对地貌的影响为例,展示问题式教学过程。
【课程标准】结合实例,解释内力作用(地壳运动)对地表形态变化的影响。
【课标解读】
(1)内力作用。内力作用能量来自地球内部,促使地球内部和地壳的物质成分、构造、表面形态发生变化的各种作用。内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有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地壳运动是由于地球内部原因引起地壳结构改变、地壳内部物质变位的构造运动,它可以引起岩石圈的演变,促使大陆、洋底的增生和消亡;并形成海沟和山脉;同时还导致发生地震、火山爆发等。
变质作用是指先已存在的岩石受物理条件和化学条件变化的影响,改变其结构、构造和矿物成分,成为一种新的岩石的转变过程。一般发生在地壳深处,不能直接塑造地表形态。
岩浆活动是指地壳深处的岩浆,具有很高的温度,遭受很大的压力,当地壳运动出现破裂带时,由于局部压力降低,岩浆就要向压力降低的方向移动,沿着破裂带上升,侵入地壳内或喷出地面,这一复杂的过程称为岩浆活动。岩浆只有喷出地表时,才可以直接影响地表形态。由此可以看出,课标中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主要是指地壳运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2)地表形态。地表形态是由形成地面形状的过程所组成的一个地形特征。地球表面的地表形态丰富多彩,千姿百态,我们现在看到的地表形态只是整个地壳演化过程中的一个镜头,地表形态自形成以来就一直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地表形态是内、外力地质作用对地壳综合作用的结果。内力作用造成了地表的起伏,控制了海陆分布的轮廓及山地、高原、盆地和平原的地域配置,决定了地貌的构造格架。而外力作用,通过多种方式,对地壳表层物质不断进行风化、剥蚀、搬运和堆积,从而形成了现代地面的各种形态。本课标主要说明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变化的影响。
(3)变化。“变化”意思为原有事物被另外的事物取代,近义词为变动。借用词义,本课程标准中的事物指的是地表形态,新的地表形态取代原来的,总的来看,地表形态发生了变化。
(4)实例。词语中实例指实际存在的例子。课标中实例是指目前地球上实际存在的地表形态。
综上所述,本条课程标准可以解读为运用地壳运动等理论,解释目前地球上实际存在的地表形态的形成过程,并能够预测在这种力的作用下地表形态的未来演化。换句话说,就是把时间的尺度前后延伸,运用地壳运动理论,以目前地球地表形态为研究对象,还原其形成过程,预测其变化趋势。
【教材内容解读】
本课标内容在教材中主要呈现为三部分:第一节为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内力作用,主要呈现了内力作用的能力来源、表现形式及对地表形态的影响;第二节为构造地貌的形成,第一小节为地质构造和地貌,主要介绍了褶皱、断层及对地表形态的影响,第二小节板块运动与地貌,主要介绍了板块运动方向及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我推测编者的意图是先从整体上介绍内力作用及其影响,再具体细化到不同尺度。我认为地质构造与地貌是从区域的尺度介绍地壳运动及其影响,板块运动与地貌是从全球的尺度介绍地壳运动及其影响。不管是整体还是局部,区域还是全球,教材都是借助文字或图表的形式,直接呈现结论。本内容设计的两个活动题目,从呈现的位置看是对知识的运用,属于思维活动中的演绎思维。目前常规教学可能是教师讲解结论或学生直接接受并记忆结论,然后运用结论去解释现象(做题)。总之,无论是教材编排还是教学过程都缺失了对学生归纳思维的培养。
总之,问题的解决过程是归纳思维和演绎思维不断交织与交替的过程,能够培养学生正确的思维方式。通过对问题链的思考解决,试图引导学生得出以下结论,或者说是核心概念抑或是学科大概念。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特点使地幔不断以热对流的形式向上传递能量,导致岩石圈不断运动。全球岩石圈被割裂为六大板块,板块的运动形成了现在的海陆分布格局和地表形态的基本骨架,未来随着板块的继续运动,无论是全球尺度的海陆分布还是区域尺度的地表形态都必然会发生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