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晋
(浙江省武义县农业农村局,浙江 武义 321200)
为推进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以下简称“三资”)规范管理,确保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开展农村集体“三资”管理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武义县把农村集体“三资”领域规范管理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开展集中治理,强化审计监督,加强数智应用,确保专项治理工作落实落细、落地见效,实现农村集体“三资”管理规范化、制度化、阳光化、数智化、集成化。
规范村级事务工作流程,强化村干部“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深入开展“清廉村居”建设的重要方面。《武义县村级事务工作流程》共32条,其中涉及农业农村“三资”15条,包括资金审批支付、村级借贷款、资产与资源的发包租赁、货物服务采购、工程建设项目发包和印章管理等,实现村级事务监管全程化、监管前置和留痕。通过驻村干部(村第一书记)进行前置审查,村重大事项如10万元以上的工程项目,10万元以上的借贷款需经乡镇班子会议讨论同意。通过《武义县村级事务工作流程》的实施,全面规范村级组织运行。把关集体资金审批支付是否按照额度限额规定的流程进行,是否有流程欠缺的情况;集体资金票据是否规范填制,是否记录真实、内容完整、填写规范和及时结报;票据内容是否合法合规,是否有弄虚作假违反相关的法规、制度和政策,是否按照我县非生产性开支、工程招投标等规定执行等;票据内容是否完整、手续是否合规和附件是否齐全。按规定应纳入招投标的工程项目支出、资产发包租赁收入以及借款收入等票据是否附有社员代表会议决议、合同文本、招投标文书和审批手续,工程完工结算须提供经确认的审价报告等;票据摘要和数字及其他项目是否填写正确,数量、单价和金额、合计是否正确,大小写金额是否相符;集体资金是否存在未批先付、大额现金支付、票据收款人和资金收款账号收款人不一致等行为。“后陈经验”是习近平总书记长期关注并指示推动的农村治理创新经验,要求不断探索、总结和推广。今年以来,武义县以规范村级组织权力运行和监督为核心,秉持数字化改革的理念、运用技术化手段,推进后陈经验智慧监管系统,把村级事务32条搬到网上,实现村级事务网上办、掌上办。实现监督看得见、权力管得住、服务更高效、群众更满意。
出台武义县《关于加强村级非生产性开支监督管理的意见》《关于规范村级误工登记和报酬发放的实施意见》,通过出台相关配套制度,规范群众比较关注的村级误工、办公费用、差旅费用、招待费会务费、外出学习考察、报刊订阅、大型文化、体育艺术活动、保险费用、村干部电话费、股东分红福利、补助和奖励支出、慰问和走访支出、保洁服务和绿化维护支出、借款利息支出、土地征用费和村干部误工报酬等,基本涵盖了村级支出的方方面面,使村级各项支出有程序、有流程、可查询,进一步约束村干部权利,防范“微腐败”,净化“微生态”。对于部分非生产性开支,限制经济薄弱村、公益性负债村、扶贫重点村不得使用集体资金购置和租赁使用绿化或美化物品,不得使用集体资金购置安装大型村标(如大型石标)或门坊,一般不组织外出学习考察,一般不进行年终分红和不安排旅游(包括老年人福利旅游)活动等。
出台《武义县关于管控和化解村级债务的实施意见》,以债务风险预警线作为村级总债务控制标准,做到存量债务逐年化解,新增债务科学严控,债务结构不断调优,全县村级债务规模得到合理控制。建立村级债务预警制度。各镇、街(联盟)在村级债务排摸的基础上,按债务风险严重程度依次分为蓝色、黄色、红色三色预警。建立新增债务和项目申报审核制度。负债超过预警线的行政村,举债新建项目的要严格执行申报审核制度。红色等级村原则上不进行新建工程项目建设(经营性项目、财政全额拨款项目除外)。规范村级项目管理,严格控制工程项目变更,合同价30万元及以下工程项目变更金额超过3万元以上的,30万元以上工程项目变更金额超过10%以上的,超过部分原则上不予支付。
我县在村规模调整后,新村的资金支付管理全部推行非现金结算制度,从源头上规范村级财务管理。2019年以来全县办理非现金结算业务3.8万笔,结算资金近26亿元,实施以来有以下成效:一是提高村级资金支付效率,村级惠农、误工、工程等资金实时到账,减少了村报账员的工作量,并允许个别小额多人的老年人资金使用现金发放,方便群众办事;二是有效杜绝了村干部把持村集体资金现金收付和坐收坐支、个人截留占用发放资金等违规违法行为,村级集体资金收入支出实现了全面留痕监管,杜绝了使用现金支付脱离监管的现象,便于事后监督和审计,资金进进出出,账务清清楚楚,对村集体财务监管更加透明;三是融洽了干群关系,对村民的财务疑惑可进行即时查询,减少矛盾。
随着农村经济事务的不断增加和集体经济管理数字化运用常态化,村报账员非专职化逐渐不适应村级工作,武义县积极探索村报账员招录制度改革,为培养出一支业务精通、素质优良、敢于负责的村报账员队伍,武义县率先试点实施“人员统一招聘、统一培训分配、日常统一管理、年度统一考核、经费统一保障”的村报账员“镇招村用”管理模式,向社会公开招聘村文书兼报账员,围绕“五统一”推进报账员“镇招村用”工作。人员统一招考:招考报名人员要求有服务“三农”的意愿,事业心和责任感较强,身体健康,具有一定的沟通协调能力和做群众工作的能力,熟练电脑操作。统一培训分配:经考试录用,组织开展为期一周的集中学习和实践培训,并在镇三资代理服务中心轮岗学习。日常统一管理:报账员实行双重管理,日常的上班考勤由所在村“两委”负责,每周上班不少于5天,节假日按照法定规定进行,业务接受镇“三资”办公室指导。年度统一考核:主要针对“财务管理、财务公开、工程项目管理与合同管理、档案管理、业务报表、日常学习培训”等重点内容进行考核,并与年终考核奖金直接挂钩。经费统一保障:进行考核后,考核等次与村文书、报账员年终考核奖金直接挂钩。年轻化、高素质的报账员管理队伍是确保农村“三资”规范和数字化管理的重要前提,也是落实监督农村小微权力的重要抓手。目前,履坦镇和泉溪镇报账员平均年龄为36岁,大专以上学历达80%,全面实现了队伍的年轻化、职业化。
制定出台《武义县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代理会计以奖代补考核办法(试行)》,规范代理中心内部操作规程。通过规范“三资”代理中心操作流程提升武义县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水平,进一步加强农村集体“三资”代理服务中心建设,明确“三资”代理中心工作人员岗位职责,提高代理会计业务水平和工作积极性,考核办法主要考核农村集体“三资”代理中心代理会计票据合法合规性、规范性审查,对村级“三资”管理监督各项工作的到位情况,根据考核结果对代理会计进行考核奖励。考核办法的出台,进一步调动了代理会计的工作积极性,进一步发挥“三资”代理中心事前监管的作用。
作为省“三资”阳光公开平台系统场景运用试点县,武义县于2021年1月正式启动浙江省农村集体经济数字管理系统正式生产环境运用,启动“三资”智慧监管系统上线工作。目前全县18个乡镇街道289个村社已全面启动“三资”智慧监管系统应用。从4月份开始做好系统初始化,村社线上审批系统全面上线。村社全面上线线上审批系统。6月前上线阳光公开模块。截止目前,平台通过浙政钉和电脑参与线上审批的村镇干部1 460人,按照资金限额,由代理会计、村一肩挑书记、村委会副主任、监委会主任、村第一书记、代理中心主任、工作片片长、“三资”分管领导等参与线上审批,审批通过的资金支付笔数2.4万笔,通过审批成功后农商银行银农直联成功支付金额3.4亿元。系统基础数据已录入户主信息11万户,农村人口信息29万人。通过数字化管理,按照资金限额,增加了代理会计、村第一书记,工作片片长、代理中心主任、“三资”分管领导等人员的审核环节,全部资金支出都要在系统中按照流程线上审批,资金直接通过银农直联在系统中支出,实现全程的流程化、非现金化闭环管理。
进一步强化对村级集体资金使用监督,确保村级小额资金支付全程留痕可追溯,在全县各村全面推行“村务卡”结算制度,从源头上用制度遏制基层村级干部“微腐败”。“村务卡”是由村集体主要干部持有,主要用于日常办公费、差旅费等原使用现金结算小额村务经费开支的村务专用信用卡。村务小额资金支付资金往来全留痕、可查询、可追溯,建立起村务小额支出“公开透明、网上留痕、全程监控”的全过程闭环监管机制。开通村务卡748张,激活卡量117张。
联合县审计局各级财政扶持村级集体资金专项审计调查,对全县3年来财政扶持村级集体资金管理情况进行了专项审计调查,并对重要事项进行了必要的延伸和追溯。本次调查以表格普查和重点抽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表格普查了18个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和温泉度假区管委会(以下统称乡镇),覆盖面100%;通过走访和运用大数据分析等手段筛选28个村,围绕财政扶持村集体资金的使用管理、相关政策的执行情况等开展重点调查。调查资金包括2018-2020年全县各级财政拨付村集体扶持资金合计130 901.25万元。提出部分重大经济事项未履行民主决策程序、部分村级扶持资金工程及相关服务、货物未按规定实行招投标、部分项目非法转包村集体作为项目业主未指派专人监督管理、部分项目偷工减料现象较严重、部分项目建成后经济效益低下等问题。通过审计调查,找准问题症结,深入分析原因,提出有分量的、有价值的审计建议,为加快项目实施进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结合县委巡察、信访举报和财务审计(清理)等情况,指导全县各乡镇街道对所有村社进行全面摸排、客观评估,建立村社分类清查工作台账。其中财务管理基础较好的为一类村社172个,占比59.52%;集体资产和财务量大、管理基础相对薄弱的二类村社98个,占比33.91%;群众信访较多、财务管理较为混乱的三类村社19个,占比6.57%。为全面强化审计清查效果,19个乡镇街道中,有15个乡镇街道对村社采用社会中介机构的专项审计方式,4个乡采用乡镇成立工作专班开展重点财务清理方式。全县289个村社中,采用社会中机构进行专项审计的村社238个,县农村审计站审计4个,乡镇成立工作专班开展重点财务清理方式47个。结合村级换届审计清理工作,全面了解村社班子在本届任期内的经营水平和集体经济发展情况,了解承包经营的合同兑现率、资产增长率和债务情况,为乡镇街道考查村社领导班子任期内经营水平和工作实绩提供依据。
为进一步提高乡镇“三资”代理中心财务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规范化工作,委托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农学院组织了“三资”管理专题培训,培训人数80人,培训内容主要为“三资”管理专业知识培训,实践和理论相结合,进一步提高了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人员的职业素养、业务水平和服务能力。在12月份,组织了100个村的文书或报账员对“三资”财务管理、集体经济发展、合同管理、村级工程管理、“三资”平台运用等进行了5天的学习培训,邀请市农经专家、乡镇老农经员、工程咨询公司等专业人士授课,提升管理人员素质。
组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由县委副书记任组长,分管县长任副组长。各镇街(联盟)主要领导承担“第一责任人”责任,亲自研究部署,亲自推进落实,组织精干力量抓好“三资”管理。逐项进行研究,制定具体措施,确保集体资产保值增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