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文化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有效渗透

2021-12-01 11:39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实验小学王光英
青年心理 2021年21期
关键词:数学知识数学文化

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实验小学 王光英

所谓数学文化是“以数学科学体系为核心,以数学的思想、精神、知识、方法、技术、理论等所辐射的相关文化领域为有机组成部分的一个具有强大精神与物质功能的动态系统”。由此可见,小学数学不只是通常意义上的一种静态的自然科学知识,更是人类在漫长历史长河中,为了生存与发展,在对大自然进行持续探索和研究的过程中,发现和创造出来的一种自然文化。小学数学教育不仅要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数学基础知识,更要注重数学文化渗透,引导学生探讨数学的文化本真。因此,数学文化应该融入数学教学,让学生在数学知识学习过程中,感受、领悟数学文化精髓,提升学生的文化品位,发展学生数学核心素养。

一、数学文化在教育现代化发展中发挥的作用

数学文化资源的引入对促进学校教育现代化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在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是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学理念,是符合教育发展趋势的,对此我们要有清楚的认识。

(一)数学文化教育可完善校园文化建设

学校是文化教育的主阵地,其承载着文明传承、人才培育、文化知识传播等多种功能,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塑造发挥着重要作用。校园文化历来是学校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常被称作学校隐性教育课程,在学校教育体系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数学文化中蕴藏的科学美、艺术美、内涵美对校园文化建设也是一种重要补充,对改变校园精神面貌、构建校园文化精神有着重要影响。而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又影响着师生的身心健康,激励了师生的潜能发挥,促进了师生的个性发展,为学校的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基础。

(二)数学文化教育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数学教育强调学生能力的发展与培养,包括独立思考能力、数学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等。小学生年龄小,阅历简单,处于形象思维的阶段,面对一些抽象的数学知识和数学概念,需要借助于一定的数学文化知识加以引导和转化,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例如,数学知识的背景故事、数学家的成长历程、数学与其他学科的关联性等,这些文化知识的引入,可以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和动力,同时也可拓展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对学生的个性发展起着促进和导向作用。

(三)数学文化教育可促进教师成长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作为一名教育者,首先要提升自身形象和技能,其言行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学校的人文精神和教育理念,在日常教学中也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为此,教师应充分汲取数学文化的营养,有效开发和利用各种教学资源,提升自身教学业务水平,形成个性化的教学风格。

二、数学文化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渗透

(一)在数学课导入中渗透数学文化

思起于疑。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围绕教学目标和内容,引入一些相关的历史故事和背景知识,让学生在了解这些文化知识的过程中,启迪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例如,在数学游戏的取胜策略中,可引入战国时期一个运用对策论思想的经典案例——田忌赛马,让学生初步体会策略对事件结局的影响。再提出问题启发学生,让学生思考如何才能在游戏中稳赢不输。此时,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瞬间被激发。再留出充裕的讨论时间,让学生围绕此次活动课的主题,以小组形式进行轮流拿卡片、轮流报数游戏(游戏结果显示,有的同学胜多输少,有的同学输多胜少,还有的同学一直输),在强烈的求胜心理作用下,同学们一个个陷入沉思,都在努力探寻游戏背后的必胜规律,大家的思维被调动起来了,课堂互动频繁,讨论热烈。这样的课堂设计,以历史文化故事为切入点,先吸引学生的注意,再激起学生的兴趣,最后引导学生参与到问题探究中,犹如一本设计好的剧本,教师就是剧本导演,学生是出色的剧本主角,在师生的配合与互动中,开展了一堂活跃、紧张、和谐的数学游戏活动课。最重要的是,通过游戏活动,使学生获得了丰富的求知体验,感受到了数学知识背后蕴藏的深厚文化,数学学习境界更上一层,思维深度得到进一步提高。

(二)在数学知识的探究中渗透数学文化

数学学科发展至今,离不开广大数学家和数学爱好者的刻苦钻研和探究,挖掘数学知识背后的人文精神,可以丰富学生的情感,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努力拼搏、积极进取的思想品质。在教学中,教师应渗透数学文化,让学生理解数学研究的不易,培养坚忍不拔的毅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科学观和认识观,促进学生人格的完善。

例如,在“圆的周长”一课中,在探究圆的周长求解时,有学生提出可以将圆转化为长方形再来求圆周长,教师可以此为探究点,让学生分组合作讨论、试验。在此过程中,有位同学举手提出了新的看法,认为圆无法转化为方形,因为圆是曲线图形,而长方形是直线图形。此时,同学们都一脸疑惑地看着老师,眼神中充满了热切的期待和强烈的求知欲望。然后,教师可以此为契机,切入正题:从表面上看来,这种情况确实是难以实现,但是,我们古代的数学家经过不断的钻研和实践,成功地将圆转化成了长方形,你们想知道他们是怎么做到的吗?在学生渴望的眼光中,教师将制作好的课件展示出来,直观演示了圆与长方形间的相互转化过程。再让学生结合教具亲自操作,加深对这一过程的体验和理解。最后,顺利求得了圆周长的计算公式。最后,教师引导学生反思整个学习过程,让他们明确看似简单的数学转化思想背后,倾注了古代数学家大量的心血,凝聚着无数思想家、数学家的智慧,我们现在所学的知识都是前人坚持不懈努力探索的结果,我们现在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中,也要像前人一样,不怕困难,努力拼搏,大胆实践,勇于创新,为数学科学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这样的教学过程不仅是知识的体验与学习,更重要的是挖掘其中所蕴含的数学文化的价值,让学生在数学能力得到提升、思维得到发展的同时,也体会到数学知识背后的文化内涵,这样的数学学习才是全面的,学习质量才是高效的。

(三)在数学跨学科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

新课程理念强调学科间的相互渗透与密切互联,数学作为一门基础自然学科,与其他学科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数学教师在讲授数学知识的同时,也应有意识地加强数学知识与其他相关学科、生活实际间的联系,丰富学生的数学体验,引导学生学会用数学的思维看问题,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学科的发展并不是孤立的,而是与其他学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数学教师应紧紧抓住它们的交织点,将其他学科知识适时引入数学教学中,增加数学教学的厚度,丰富学生的认知体验。

例如,在“有趣的平衡”一课中,教师在设计教学时,可一改传统的教学思路模式,将本课内容与科学课中“杠杆的科学”相关内容结合起来,突破数学学科的界限,进行跨学科教学。首先,上课伊始,先引入“杠杆的科学”相关内容,先讲解杠杆的原理知识,再引入古希腊科学家阿基米德的名言“给我一个支点, 我就能撬起整个地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吸引学生的注意。在讲解了杠杆的原理后,学生也就基本了解了本节课的主题——平衡的原理, 两者背后的科学原理是相通的。这样的教学设计,既拓展了学生的思维,丰富了学生的文化知识,又能突出重点,降低学习难度,使本节课的学习更加高效、有趣,也让同学们体会到数学的魅力,更加喜爱数学学习。

总之,小学生正处于人生成长的关键期,其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人格的塑造都需要正确的指引。所以,数学教师不仅肩负着传授学生科学知识的教师职责,更肩负着学生成功人生导师的重任。在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拓展学生的视野,发散学生的思维,丰富学生的文化知识,可以完善学生的人格,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陶冶学生的情操,使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真的有所获,有所感,有所成,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数学知识数学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谁远谁近?
数学知识在于应用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从生活中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
错在哪里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