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课堂下,如何让孩子真正动起来

2021-12-01 11:39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震泽实验小学许敏宏
青年心理 2021年21期
关键词:导图后进生作业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震泽实验小学 许敏宏

众所周知,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老师是课堂的主导。在课堂上,教师应该把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真正地动起来。然而,在我们常见的语文课堂上,教师的“讲”成了主角,大部分的学生成了听众,甚至有一部分学生经常游离在课堂之外。针对这一现象,管建刚老师提出了“习”课堂。管老师认为,老师的“主导”藏在学生“主体”的背后,要让学生的“习”看得见摸得着。跟着管老师团队提供的样式,在课堂上,我尽量让自己是个“出方向、出思路、出组织、出管理”的主导者,但真正操作起来,我才发现,要让每个学生“动”起来确实存在着一定的困难。怎么样才能让班级里每一个孩子真正地“动”起来呢?本文试从以下几方面简单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减少讲解,把时间留给孩子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再精彩的讲解和分析也不能代替学生的能力。把时间留给孩子,就是要在课堂上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时间,让他们自己去研究探索知识。“习”课堂中自习任务单的推行就把课堂还给了学生,在课堂上,每个学生都有明确的学习任务,每个任务,都有明确的达成度。教师则在这一过程中及时发现并调整学生出现的各种问题。

以统编四年级下册《18.小英雄雨来》的第一课时教学为例,管老师团队研究的“习”课堂是这样布置学习任务的。

第一个任务是组织学生读课文和词语。和以往课堂不同的是,在每一个“读”的背后,教师都有明确的要求提示。第一读,轻声读课文1遍,只要求读正确;第二读,读课文中难读的词语2遍,读课文中的拟声词3遍,其中教师穿插对一些生词的讲解;第三读,先读跟课文相关的背景资料,再流利地默读课文,并思考课文每个部分的内容。为了降低难度,教师先扶后放,先引导孩子分别默读第一、第二部分,并引导孩子概括这两部分的内容。在此基础上,让孩子思考课文的第三、第四、第五、第六段分别写了雨来的什么事。

第二个任务是对第一个任务的检测,主要侧重于对第一个任务学习的反馈。第一步,先布置学生书写生字词1遍,要求把字写正确美观;第二步,马上检测生字词的默写;第三步,摘录第一个任务中的拟声词进行填空;第四步,用思维导图厘清整篇课文的脉络并概括整篇文章的内容。在这个环节中,每个学生都必须动手完成自己的任务单,没有人可以滥竽充数。而且,没有第一个任务的铺垫,学生是不可能很好地完成第二个任务的。

可以说,在自习任务单的指导下,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改变。学习成为自己的内在需要,把“要我学”变成了“我要学”,整个课堂不再是教师的讲解,取而代之的是每个学生的动脑动手。只有这样脚踏实地的教学,才能真正提高每个孩子的语文能力。

二、创造平台,引进激励机制

在自己的班级研究“习”课堂的模式时,我就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让学生自由读课文,虽然我在走动巡视,但依然会有几个孩子在“假读”;让学生自己完成习题,虽然学生都完成了,但依然会有很多孩子只是“填满”了而已……怎么样才能让班级里每一个孩子真正地“动”起来呢?在学习过程中,教师的激励是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学习中,给学生创设平台,引进激励机制,有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唤醒学生的内部学习动力。

在朗读上,我采取分组PK的方法,把孩子根据朗读能力分成三组。同一组内的PK可以由孩子自己随意挑对手进行,跨组的PK只能和上一级别的同学进行。如果挑战者和同组孩子PK获胜,可以获得一定的奖励;如果挑战者和高一级别的孩子PK获胜,那么他的奖励可以翻倍。这样一来,孩子们的内在动力就被激发出来了。因为每一次PK的成功,就是向全班同学展示自己。一周一次的朗读PK,让部分学生在课堂上“假读”的问题迎刃而解。

在作业上,我采用了积分制。每次课堂自习任务单的作业以10、7、4、1(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计分,书写清楚、正确率高,等级为“优秀”者,即可得10分;书写较清楚、正确率较高,等级为“良好”者,即可得7分,依次递减;连得3次“优秀”可加5分;学生如果对本次作业不满意,课后可重做一次,依据作业完成情况可再次酌情打分。优、中等生积满100分,后进生积满60分,均可获得一张回家作业免做一次券。在这样的积分刺激下,在课堂上,每个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能力来完成自学任务学习单。

当然,这样的激励机制必须是比较完善的,需要教师在执行的过程中坚持,并能不断改进方法,让学生对这个激励机制一直保持一种热情。这样,“习”课堂才能真正让每个学生钻进去。

三、立足趣味,让课堂充满乐趣

受年龄特征的影响,小学生会对有趣的事物特别感兴趣,这些有趣的事物可以让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思维始终处于一种活跃的状态,并且可以持久维持下去。我们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也可以深深地体会到,如果我们的课堂是充满快乐的,那么学生的发言也是最积极的,学生的思考也是最深入的。因此,我认为让语文课堂穿上有趣的“外衣”,必定会唤醒每一个孩子的思维,让每一个孩子在课堂上真正地动起来。

看了许多管老师团队的“习”课堂的课例,我觉得思维导图就是一大亮点,是自习任务单有趣的“外衣”。思维导图在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呈现出两者互相促进的特点,掌握了思维导图,就帮助学生有效把握住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同时,有趣的思维导图也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乐”中学。

例如,在统编五年级下册《18.威尼斯的小艇》这篇课文的自习任务单上,出示了一张不太完整的思维导图。教师让学生借助图画来构建层次性的思考问题,让学生一边阅读,一边完成对课文内容的整理。首先是引导学生了解这篇文章介绍的几个内容——“小船的特点”“船夫”“与人们的生活”;其次,教师需要让学生对重点细节进行仔细研读,便可以把思维导图框中第二个层次的问题设置为几个小的细节分析性问题,比如,白天的威尼斯和夜晚的威尼斯分别是怎样的,从而让学生深刻体会到威尼斯的小艇和人们息息相关。惟妙惟肖的小艇、思路清晰的导图,一下子抓住了学生的眼球。这样的课堂,哪里还会有学生等着别人来告诉他答案?

有时候,思维导图可以是一只手,可以是一朵花,甚至可以是一条长满了脚的大虫子……只要他能把握住课文的主要内容,任何有创造性的思维导图都能被大家接受。这样新奇的作业,必定会让孩子的思维在课堂上活起来。

四、分层作业,用成功激发动力

管老师曾经说过,保证作业效率的最有效的措施就是让学生在你的眼皮底下完成作业。但“一刀切”的作业却往往会带来一些弊端:优等生完成作业后无事可做,后进生却还有一些题目解答不了。这就违背了“习”课堂让每个孩子动起来的初衷。虽然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能力千差万别,但孩子好胜、好强的天性是共同的,给每个孩子成功的喜悦、自我表现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有“够得着”的成就感,这是分层作业的优势。这在“习”课堂中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看过管老师团队的许多关于“习”课堂的课例,无一例外,在每节课的作业设计中,都有一些奖励题。有时候是经典古诗文,有时候是《论语》语录,有时候是千字文……这些奖励题的出现,给优等生创造了空间,让他们在作业之余积累了不少课外的知识。

当然,让每个孩子动起来,更关键的是要让后进生动起来。所以,我们在设计自习任务单的时候,也要考虑后进生的实际水平问题,帮他们降低难度。如统编三年级下册《17.我变成了一棵树》的自习任务单中有一个写话的作业:“如果你也会变,你最想变成什么?变了以后会发生什么奇妙的事?”管老师给出的作业要求是“写满60字,得★;写满70字,得★★;写满80字,得★★★”。这样,班级里的后进生哪怕只写了60个字也能得到奖励。降低了作业要求,也就等于给后进生搭建了一个平台,让他们“跳一下”也摘到了果子。而这种成就感,在无形中激发了孩子的求知欲望。分层作业,让每个孩子都动起来成为可能。

“习”课堂,是我们所有语文教师应该努力的方向,但只有把“习”落到实处,学生才能实实在在受益,才能实现语文素养的真正提高。

猜你喜欢
导图后进生作业
试论高中班主任在转化后进生的德育教育工作
借助思维导图,助力学生“逆行”
应用思维导图 提升学生化学学习力
浅谈转变“后进生”
党的十九大报告思维导图
转化后进生的策略
作业
第6章 一次函数
转化数学后进生的四个途径
我想要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