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中山市三乡镇光后中心小学 李朝晖
在教学改革中,德育的渗透受到广泛关注,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引入思想道德教育,学生在学习时便能提高德育水平。小学生的生活阅历相对较少,很容易受到周边环境和外界事物的影响,教师更要注重对于学生的思想教育。但是,小学阶段进行素质教育不可照搬初中与高中的教学形式,教师需要依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将素质教育渗透到课堂教学之中。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现数学教育和德育的有机融合,有利于整体实现全员、全程与全方位育人。
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场所,是进行德育的主阵地,开展思想道德教育不仅关系着学生的道德素养,还关系到国家的未来。数学是一门关键的基础课程,小学时期是培养学生能力与品质的重要时期,在学习知识、培养能力的过程中渗透德育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促进学生实现全面发展。德育与小学数学可相互促进,教师将德育与小学数学教学进行有机结合,数学教学活动可作为开展德育的载体,学生可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提升道德素养。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学科融合形成合力,有助于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小学数学不仅要让学生懂得数学概念、定理法则等知识,还要学习领悟其中蕴含的数学方法与数学思想并学会运用。开展数学教育,有利于学生养成独立思考、认真严谨、反思质疑等优秀学习习惯,可帮助学生树立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对学生长远发展能够起到积极影响。小学数学教师应当系统性、计划性、持久性地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落实三全育人的基本要求。
数学教学需凸显学科重点,教师在教学时应适度且有针对性地发掘教材自身的德育因素。德育指的是向教育对象有意识地扩散、迁移、传递品德认识、意志、情感与行为,熏陶并锻炼教育对象的品德。小学数学教师虽然要重视在教学中渗透德育,但要平衡好两者之间的关系,防止出现“两边倒”的现象,既要彰显数学学科的特点,又要拒绝表面化。
小学生年纪较小,其思想与行为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认知水平也有着差异性。教师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时应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遵循认知规律,不要拔高或是降低要求。一些小学数学教师并未认识到教学过程中德育的重要性,认为德育与数学教学毫不相关,开展相关工作时追求一蹴而就,难以取得理想效果。
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具有个性化差异,每位学生的品行习惯与心智水平都是不同的,小学数学教师应坚持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拒绝急功近利的心理,采用延迟评价的方式,遵循差异化发展原则。小学数学教师在维持德育的一致性、同向性的同时,还需推动学生实现差异化、个性化发展。
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加入德育并非简单向学生教授道德理论知识,而应该结合实际情况与教材具体内容,采用多样的、科学的方法。比如: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思考时可以更为注重过程和方法,为学生传授情感态度价值观,坚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让学生在明白道理的同时还能学会用理论指导实践。
在数学学科中渗透德育是一个长期工程,需要一定的发展阶段,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行、学习习惯需要较长时间。教师不能心血来潮“想一出是一出”,而应当着眼终身发展,聚焦于数学学科素养。部分小学生有着强烈的求知欲与好奇心,对待学习可能产生叛逆心理,对他们进行德育需要坚持反复训练与长期培养,如此才能取得良好效果。
教学涉及教学目标、教学素材、教学过程、教学方法等多方面内容,教师首先需要精准把握德育目标,了解相关评价要求,采用相应的教学方法,层次性、系统性地进行德育渗透。许多小学数学教师虽然有着扎实的专业技能与丰富的教学经验,但是对于开展德育并不熟悉,把握德育目标可以加深这些教师对于德育的理解,领悟其中蕴藏的内涵,体会其重要性与必要性。教师可以先要求学生倾听他人意见,鼓励学生对他人想法提出建议,帮助学生养成乐于思考、勤于反思、敢于质疑等优秀品质,再依照具体实际情况选用教学素材和教学方法,坚持因材施教原则,争取最大限度展现数学学科中蕴含的德育价值。
现如今的小学数学教材中有着丰富的德育内容,以人教版六年级数学教科书中的“圆的周长”为例,其中的“你知道吗”板块内容是我国研究圆周率的一些历史资料,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小学数学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要充分发掘教材中的德育内容,考虑学生的具体情况,结合时代要求,进行德育渗透。小学数学教材蕴含的德育因素通常借助题目、图片等方法呈现,不如文史学科显著,但是每册教材均占据一定分量,分布有所侧重。小学数学教师需要认真研读教材,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与思维发展水平,在知识教学的过程中有针对性地渗入德育因素,积极推动智育和德育的融合发展。
小学数学教师要想推动教学渗透德育的发展,应积极优化德育素材的运用,提升渗透的实效性、合理性与趣味性。单单凭借“灌输式”的传统教学方法难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无法提升德育渗透效果。教师可以结合数学学习的目标与内容,通过情境教学、小组分工等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营造积极健康的教学氛围,在提升学生学习效率的同时起到德育效果。例如:情境教学容易引发学生情感共鸣,起到以情境激发乐趣、以情境培育情感的作用;小组分工可锻炼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学会团结互助。
渗透德育有多种载体,小学数学教师应重视课外活动的作用,通过第二课堂、社区服务、实践活动等多元化方式进行德育。小学数学知识的内容不算高深,大多贴近生活,许多教学内容都可以在课外进行延伸拓展,同时也是对于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比如:教师在教授年、月、日等计量单位时可以布置制作日历的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制作日历,向学生讲解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重要性。同时,这些课外活动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锻炼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帮助学生树立“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求真务实精神,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
科学可行的教学评价是数学教学渗透德育的关键保障,仅仅依靠考试成绩评估学生的优劣并不全面,过于重德轻智,也同立德树人理念相违背。小学数学教师不仅应重视学生的学习结果,还应当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小学数学教学评价的目的在于了解学生学习过程与结果、激励学生学习与改进教师教学,教师可在评价体系中纳入德育元素,使得评价体系具有德育功能。科学的评价体系应当做到内容多元化、标准分层化,尊重学生的个体化差异。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教学应坚持科学教育原则,充分发掘教材蕴含的德育元素,在教学过程中有机融入德育,在课程学习与教学方法中落实德育目标,在教授数学知识的同时逐步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不仅要注重课内渗透,还应重视课外渗透,构建相应的评价体系提供保障。课内渗透要做到将课堂作为渗透德育的主要阵地,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想引导。课外渗透则要通过实践活动、社会服务、家庭作业等途径,充分利用课堂教学以外的第二课堂,将第二课堂作为课内渗透的扩展、延伸与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