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临城中心小学 廖珍香
提高整体艺术素养,是培养学生的“欣赏·评述”的必要基石,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要积极改变自己的教育模式,摒弃传统的单一化教育形式。小学美术教育的重点转移是为了使学生形成独立审美能力、艺术欣赏能力,也是提高其学习领域宽度的重要指向。在不断培养的过程中,探索学习领域中的各种问题,让每一名同学能多方向、多角度地欣赏美术作品存在的艺术价值,并感受自然美和作品美等视觉艺术感受。
不可否认,美术教师相对于其他学科教师来说,动手能力较强。但是,美术教师的问题也是十分明显的,美术教师有专业的绘画功底,在授课时更加注重专业方向培养以及绘画技法的教学。部分教师在教学时会忽略学生“欣赏·评述”领域的学习培养,也有教师会为了赶学习进度,轻视该领域的重要性。虽然动手能力较强,但美术教师在学习语言引导上,相对于语文、英语等专业教师是有所欠缺的。在大多数情况下,学生没有教师对美术领域的教育引导是不会主动深入了解并发表自身看法的。在这时,教学引导的重要性被体现得尤为突出。
大部分美术教师的教育形式也存在诸多问题,美术学科在整体教育环境中处于中下等的存在,是家长眼中的“副科学科”,也是很多“正科学科”教师眼中不重要的存在,甚至是家长眼中特长课外辅导的必备选项之一。在这样的情况下,滋生了很多的课外辅导机构,而这些课外辅导机构更是重视专业技能的培养,为保证能让家长看见进步,根本不存在对于学生“欣赏·评述”等重要领域的教育,从而导致教育环境的恶性循环,让家长产生学校教育缺乏能力的误区,学校美术教师更得不到应有的教师地位。美育是从内到外的培养,美育的发展不只是单纯的绘画、表演等技能,而是表达。欣赏、特色个体等诸多因素的整合。
在全世界都在快速进步的时代,很多学校依然采用单一的教育方式,如美术鉴赏课程只有书面纸质欣赏,音乐欣赏只停留听觉传达等单一因素。在有限的教育资源下,我们优秀的人民教师应该发扬无限的创造力,开阔眼界,提高学生兴趣教育,加强其培养领域的引导性,让学生自身有兴趣完成鉴赏活动,探究艺术本质,了解评述思路,从而完成该领域教学。但是,教师普遍存在“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不重视学生的自主意识,只是一味地向学生灌输知识点,或者是让学生自主解析艺术作品,当学生有自己感兴趣的艺术作品又得不到知识重点的赏析评述。不注重学生的评析内容或者是欣赏心得,学生只会在今后的课程中对于教师讲的内容失去兴趣。在兴趣不断流失的过程中,教师会在“你又听不懂我何必去讲”的死循环中,逐渐失去教师的信念感,最终导致教师只是带领学生走马观花式地完成赏析课程。对于低段美术课程,乃至是学习领域的培养,都会带来不利影响。
小学时期是学生身心发育的重要阶段,也是学生学习模仿能力、口语表达能力、思维方式等诸多能力获得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在这样的情况下,充分地刺激学生对于美的感受,加强“欣赏·评述”领域的培养能够使学生在这个阶段形成有效的思维表达方式。在这个阶段,教师在课程中加强兴趣引导,提升学生学科兴趣,并给予一定奖励,如小红花、口头表扬等,可以有效刺激学生的表达欲望,树立自信心。给每一位学生一次用心表达的机会,能够增进课程黏合度,甚至会可能诞生出下一个“演说家”。美术学科不只是基础的绘画课程,它更是低段学生感受美的第一平台,在繁重的学科知识中很少有完整表述学生自己想法的机会,但是在美术课堂是可以的,只要教师稍加引导就可以让学生有一次,乃至是无数次的表达机会。
评述的表达过程是大家眼中的“演讲会”,每一次完整地表述自身对于自然美和作品美的感受,对于小学低段学生而言,都是一次身心上的突破。这个时候,如果能得到教师的鼓励,孩子就能获得荣誉感,树立强大的自信心,同时还能够加强对于学科的兴趣,增强心理健康建设。假如孩子能迈出自信的第一步,去表述内心想法,就能强化自身的口语表达。美育的开端也是从兴趣开始的,外向阳光性格的养成,不是一言不发,更不是沉默寡言,是源于自信的强大。有的家长认为小学的美术教育就是哄孩子,这是片面的。美育过程是孩子认知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美学启蒙亦是如此,学校多领域的培养在专业技能训练的同时又能获得领域培养,在这样的美术活动中才是完整的美育教学。
教师轻视赏析评述的重要性,认为“圆满地完成课堂任务”就是一堂完整的课程,我觉得不然。在现在全面素质发展的今天,教师的光环被无限放大,我们的人民教师不只是单纯地“教书”,而是更好地“育人”。随着《美术课程标准》的制定,为我们指明了更加明确的美育方向。
在低段美术教育中有很多问题都会成为教师教育过程中的阻碍,如孩子小怎么能坐得住呢?在教育的过程中,现有的课本和教具是不足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的,欣赏作品也是如此,枯燥乏味的纸张满足不了学生一扫而过的速度。不论是城市教育还是农村教育,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教师都应该合理利用现有的教育资源,在上课前可以利用课本上的网址链接或者是互联网搜索,充足准备课件所需的图片、视频、3D模型等资源,利用多媒体教室和教具,达到吸引学生注意力的目的。
例如:在四年级上册“漫画赏析”一课中,在课堂正式开始前给学生带来一段动漫视频赏析,你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不仅能让课间骚乱的教室瞬间安静,还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更好地完成课堂任务打下基石。在课堂中教师在扮演好教师身份的同时,更应该成为欣赏评述的引导者。
伴随着新课程标准的重点转移,教师角色应该是改变浪潮中的“逐浪者”,不同的是教师在相同的教育环境中会产生不同的教育结果。现阶段的教师应该更注重教育的引导性,改变“填鸭式”的教育方法。面对不断变化的时代,不只是教育领域,探索各未知领域都需要寻求创新和改变。在教育行业有这样的一句话: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认为是有一定道理的,在面对低段的小学美术教育,除专业必备的课程教育,更应该注重多方向、多角度地培养学生观察自身周围的自然美、欣赏作品美、评述自己的语言美。
例如:在四年级上册“色彩的冷与暖”一课中,让学生感受什么是冷什么是暖的过程中,有多媒体课堂教育环境的可以利用媒体展示,没有条件的学校或者是地区,也可以利用窗外现有的风景来让学生感受冷与暖。如果窗外是炎炎夏日,可以感受暖色带来的感觉;如果外面是皑皑白雪,可以让大家感受冷色带来的感觉。由此引导出学生对于冷暖产生兴趣,并且让学生表述出自己周围的冷与暖,给学生表述的机会能够有效锻炼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现在的美术教育向着素质教育全面发展,我们更加关注人文精神思想、道德准则、艺术素养的美术活动。艺术赏析鉴赏、评述是全面素质教育领域的重要方向,有效的赏析环节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让学生独立完成一次赏析评述,对于低段学生来说是一次质的突破。
例如:在四年级上册“我是汽车设计师”一课中,学生完成作品后,让每一位同学,带着自己的作品走向讲台介绍评述各自作品。虽然这个环节会降低课堂效率,但是对于每一个学生而言都是一次展示自己的机会,也是一次珍贵的历练。可能在台上的几分钟会比绘制完成作品时更加紧张,当学生迈出第一步的时候,就是大胆地完成自己的第一步。
总而言之,勇于完成探索的第一步,突破自身的第一次,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结合对应课程,充足准备每一次课件,调动一切可利用的教育资源,为低段美术学生打好基石,培养美学兴趣,提高教学质量,使其得到最大程度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