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 伟 张 媛 殷新娟 徐 欢
(武汉市蔡甸区农业农村局,湖北 武汉 430100)
在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的双重作用下,我国的粮食出口量及需求量不断提升。要想实现农业增产增收,则应加强优化农作物栽培技术,如科学整地、合理密植、合理轮作等,以提高农作物产量。与此同时,还应做好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工作,为各类农作物生长发育提供良好的条件,以便提升农业整体发展水平。
湖北省武汉市地处江汉平原东部,素有“江汉鱼米乡”的美誉,是全国最大的商品粮生产基地之一。武汉市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降雨量充沛且集中,日照充足,夏季高温,冬季清凉湿润。相较于其他区域,武汉市独特的地理位置与气候特征构成了该地区丰富的农业种植结构。武汉市农作物种植以水稻、玉米为主,还包括棉花及茶叶等,水果主要有各类柑橘、黄桃、李子、麻梨等[1]。在水稻及玉米栽培过程中,受栽植技术、自然气候及品种等多因素的影响,极易发生病虫害,因此当地种植人员应运用科学合理的栽培技术,不断增强水稻及玉米等农作物的病虫害抵御能力,做好稻飞虱、稻纵卷叶螟、二化螟、稻纹枯病、稻瘟、玉米小斑病、玉米螟及黏虫等农作物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以保障武汉各地区农作物增产增收。
在农作物种植过程中,种植品种的筛选至关重要,不同农作物品种对土壤、气候等方面的适应力各不相同。农作物品种直接关系到幼苗植株的存活率,同样也影响农作物的栽培产量与品质。因此,种植人员要根据武汉市多降雨及地处江汉平原等自然地理特征,选择适合当地种植的农作物品种[2]。与此同时,要选择具有产量高且植株紧凑特点的农作物品种进行栽培,并应用相应的农作物栽培技术,以此保证农作物的产量与生长质量。此外,农作物种植人员选择农作物栽培种植品种时,需密切关注农作物病虫害问题,应尽量选择抗病性较强的品种,并做好育苗工作,以保证农作物正常生长。
武汉地区主要农作物为双季稻及玉米。要想保证水稻及玉米栽培质量,相关农作物种植人员需对其进行合理轮作(减少土壤中的病原菌)。首先,在水稻或玉米等农作物播种前,种植人员需确定土地的使用年限,并在此基础上实施轮作,如此可降低农作物病虫害的发生概率,也可提高田间农作物的抵抗力。其次,要做好田间土地深翻工作,及时疏松土壤,保持田间土壤的平整性[3]。最后,在具体的水稻及玉米等农作物种植中,为保障农作物健康生长,相关农作物种植人员需根据当地的自然气候及地理条件,做好田间排水及灌溉工作,以此提高水稻及玉米等各种农作物的出苗率。
在农作物栽培阶段,相关农作物种植人员应参考武汉当地的水文分布、田间土壤条件以及自然气候条件等综合因素,以此为基础确定农作物的最佳播种期。不同时期的田间种植环境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会对农作物生长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种植人员需选择适宜的农作物种植时间。一般情况下,武汉春季玉米播种期多集中于3月中下旬至4月上中旬,如果早于这个时间进行播种,则过低的气温将不利于玉米出苗,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玉米苗的成活率;如果播种过晚,则会造成玉米扬花受粉及结实率降低,进而大大降低玉米产量。因此,农作物种植人员需根据具体情况及农作物类型,合理选择农作物的播种期。
在农作物种植过程中,当地农民应把握好农作物的种植密度,因为随着农作物的生长,农作物的茎叶会逐渐变大,如果农作物种植过密,在其生长成熟阶段,农作物的生长空间会变得越来越小,这样不利于植株的正常生长[4]。为保证各种农作物接受充足的光照及保持良好的呼吸作用,相关农作物种植人员应进行科学密植,给农作物预留足够的生长空间,以便为农作物创造更加优质的生长环境。
在农作物生长中,科学灌溉及合理施肥是保证农作物健康生长的前提,广大农户需参考不同农作物的生长习性、田间土壤条件及气候条件等制定科学的灌溉与施肥计划,为各种农作物的健康茁壮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同时,应根据土壤肥力和需肥情况进行合理施肥,给农作物生长提供足够的营养,保证当地农作物的产量与品质。
在农作物生长阶段,为防止各种病虫害的侵扰,农作物种植人员应严格控制好每一环节,加强农作物种植管理,以降低农作物病虫害的发生概率。首先,在农作生长过程中,种植人员应定期做好土地疏松工作,通过深翻土地减少土壤中的病原体。其次,在农作物生长阶段,种植人员需做好除草、灌溉、排水、施肥及病虫害防治工作,为农作物生长创造健康的环境条件。最后,在农作物收获阶段,应进一步清除病原菌,为下一阶段的农作物种植做好准备工作。
一般情况下,农作物受到病虫害侵扰后,最有效快捷的防治措施即是化学药剂防治,广大农户也越来越依赖化学防治技术来解决农作物病虫害问题。但需注意的是,化学药剂不可随意使用,需结合农作物病虫害情况,合理确定药剂配比及使用剂量,如此才能起到良好的病虫害防治效果。首先,广大农户在用农药进行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时,需参考农作物生长状态及田间病虫害分布,并根据各种病虫害的发病特点及发病规律,确定农药的使用剂量及喷洒次数。其次,喷洒化学药剂前,应充分考虑使用的化学农药是否会影响农作物的正常生长,是否会损害人们的身体健康,是否会污染田地土壤及周围环境等,以此为依据,科学合理使用农药。最后,农作物种植人员应根据田间病虫害的类型及危害程度选择相应的农药,如玉米小斑病或大斑病可使用多菌灵或甲基硫菌灵溶液进行防治处理,以防止病虫害扩散。除此之外,农作物种植人员应严格控制化学农药使用量,严禁使用过期化学农药,以保证农作物病虫害的防治效果。
生物防治技术是指使用微生物或生物代谢物来解决农作物病虫害问题。相对于农作物病虫害化学防治,生物防治属于一种绿色高效的防治技术,不会对田间土壤及农作物生长造成伤害。在农作物病虫害防治过程中,种植人员可将田间害虫的天敌引入田间,利用害虫天敌有效抑制农作物虫害的繁殖,以此达到消灭农作物病虫害的目的。需要注意的是,在田间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中,使用化学农药是无可避免的,单纯地依靠生物防治无法彻底清除农作物病虫害。为减轻化学药剂的破坏力,在农作物病虫害治理中,相关种植人员可配合使用生物防治技术以降低化学农药的使用量,以此降低化学农药对农作物生长带来的不良影响。
物理防治是指依靠一些设备来进行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如田间装置一些粘虫板或者粘虫网等,既可消灭大量的农作物病虫害,也可保护农作物健康生长。
在农作物生长阶段,为保证其茁壮生长,需种植人员科学选择栽培技术,并合理选用化学防治、生物防治以及物理防治措施,做好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