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 迪 翟书斌
(河南工业大学经济贸易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0)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存在一些问题,如农民增收乏力、农村居民人均年纯收入水平相对较低、城乡差距较大等。出现这些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我国实行的是一家一户经营土地的小农经济经营方式。为促进农业经济发展,需要改革传统的农业经济经营方式,建立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形成农业规模效应,不断提高农业产业化程度[1-2]。在此背景下,1997年12月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区桐屿小稠枇杷合作社建立,2005 年5 月浙江省台州市大红袍果业合作社工商注册成功,2007 年7 月山东省德州市庆云中澳养鸭专业合作社成立。之后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数量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类型越来越齐全、发展水平和发展质量越来越高,促进了农业适度规模化经营、集约化发展,推动了我国农业经济快速发展。
然而,我国现有的大多数农民专业合作社存在管理水平较低的问题[3-4],对农户的带动与辐射作用不够。对于一些农民专业合作社而言,因不能及时掌握市场需求信息,导致农产品的生产与销售存在问题;受资金、技术等条件的限制,产品多而不精,在市场上缺乏一定的竞争力[5-6]。
农民专业合作社内部缺乏具有合作理念的企业家或领导人。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规范、快速、健康发展,培养造就一批善经营、会管理、懂技术、有奉献精神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管理人才是当务之急[7]。但是,由于农民专业合作社所在地的经济、环境、交通条件与城市存在较大的差距,难以吸引农学毕业大学生和专业人才前来就业,甚至出现当地大学生不在本地发展的情况。而现有管理人员理论基础较为薄弱、学习能力较弱,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要求,易造成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决策部署出现一定的问题,影响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进而影响当地经济发展。
绝大多数农民专业合作社具有经营范围小、综合实力弱、资金较为缺乏等特点,其中资金短缺问题尤为突出。一方面政府财政支持资金有限,另一方面银行贷款较为严格,因此合作社面临的资金问题较为严重,从而导致其竞争优势缺乏、经营规模缩小、运行质量低下,从而不利于农民增收。
总体而言,大部分农民专业合作社管理人员品牌意识淡薄,只注重生产,不注重品牌建设。农民专业合作社管理人员的营销理念较为传统,以合作社周边即前村后店为市场,没有依靠现下的新媒体模式打造并推广自己的品牌。大多数农民专业合作社处于产品多、品牌少的状态,自主品牌、知名品牌更是少之又少。
农业在各行业中属于发展较为落后的产业,原因在于农产品生产的不可控因素较多,抵御灾害的能力较弱,人员的管理水平有限,没有一套完整的农产品储藏和加工流程等。相对于一些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规模有限、资金不足,农产品的品牌影响力不够、质量得不到保障,因而其抗风险能力较弱。一些合作社因其直接经营和开展产加销一体化服务的能力较差,自然收益甚少,没有必要的公积金和风险基金给予辅助,发展后劲、可持续性发展能力明显不足。
现阶段,农民专业合作社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合作社的内部组织制度和运行机制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严重制约着合作社向前快速发展。合作社管理人员不能完全按章办事,而且管理程序不够规范,严重制约了合作社的发展。同时,监理会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决策部署往往一人说了算,合作社成员参与积极性较低。
农民专业合作社积极鼓励当地人学习先进的农业生产方式,鼓励一部分务农人员掌握科学的播种和生产技术,提高合作社人员的整体科技素养。各级党委应扛起政治责任,落实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方针,大力度推动乡村振兴。县委书记要把主要精力放在“三农”工作上,当好乡村振兴的“一线总指挥”。要选优配强乡镇领导班子、村“两委”成员,特别是村党委书记。突出抓基层、强基础、固基本的工作导向,推动各类资源向基层下沉,为基层干事创业创造更好条件。要建设一支政治过硬、本领过硬、作风过硬的乡村振兴干部队伍,选派一批优秀干部到乡村振兴的一线岗位,把乡村振兴作为培养、锻炼干部的广阔舞台。吸引各类人才在乡村振兴中建功立业,激发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一方面,开展相关的教育培训,加强对合作社管理者、财务人员、技术骨干的专业技能提升和教育;另一方面,要实施人才支持计划,吸引高学历、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层次人才加入合作社。
当前,在农业专业合作社发展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难,其中最重要的是合作社对资金的需求问题,解决资金问题是推动合作社向前发展的基础。对农户来说,自己先投资政府后补贴的方式会加重他们的资金压力。解决合作社资金问题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解决:一是政府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如政府先补贴农户后投资、财政资金帮扶和对农产品实施税收优惠政策;二是当地合作社可以通过招商引资吸引外商流入缓解自身的资金问题,同时自己的农产品可以走出去,达到宣传产品的目的;三是合作社之间加强合作、共同发展,达到互帮互助的目的。
一是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实行产前、产中、产后标准化生产。加快新品种的选育和引进,加快生产技术和设备的更新,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品种、统一技术和统一销售;完善农村技术社会化服务体系,为合作社推行标准化生产、提升农产品质量提供技术支持。二是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打破行政壁垒,突破区域限制,按市场要求进行扩张性发展;引导和鼓励相同产业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跨区域协作,注册和使用同一产品品牌,做大品牌规模。三是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选准适合当地发展的特色产业,培育特色产品,延长农业产业链,形成竞争优势。四是做好宣传和推广工作,借助电视、淘宝、拼多多等直播平台打开销路和知名度,提升品牌竞争力[8]。
党的十九大以来,中央提出了“三大攻坚战”,分别是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9]。在201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二号任务从扩大国内市场变成了三大攻坚战,将精准脱贫列为首位,并将连续2年首位的重大风险列为末位。这意味着自2016 年开始中央将经济工作的重心放到了扶贫上。从2020年开始,农村土地流转将会提速,政府将会扶持一批农业领域的拳头企业,带动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在此背景下,政府有关部门应加大金融信贷方面的协调力度,并增加财政资金扶持,特别是侧重于对具有示范性、规范化、骨干型专业合作社实施以奖代补。另外,农业部门应切实发挥职能作用,加强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指导,落实好各项扶持和优惠政策,帮助解决农民专业合作社创办、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走向制度化、正规化、组织化,不断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社管理水平[10]。
按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章程》要求,各农民专业合作社应建立健全合作社岗位职责、生产管理、收购营销、财务会计等运作制度。同时,按照章程建立并严格执行经营管理、财务管理、收益分配、奖惩等农民专业合作社运行制度。加强合作社财务管理,规范会计核算,定期向社员公布财务状况,并接受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的审计和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