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劳动教育校企深度融合机制研究

2021-11-30 19:57戴智伟
科技风 2021年31期
关键词:深度融合劳动教育校企合作

戴智伟

关键词:高职院校;劳动教育;校企合作;深度融合

为了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颁发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教育部制定了《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指导纲要》。《指导纲要》采用分类分层指导原则,对各级各类劳动教育进行了具体细化。对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要求是“依托实习实训,参与真实的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增强职业认同感和劳动自豪感,提升创意物化能力,培育不断探索、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和爱岗敬业的劳动态度”。为了深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育人职业教育改革,教育部等六部委联合印发了《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这就为高职院校落实《指导纲要》,开展校企合作劳动教育奠定了法律依据,也为规范高职院校劳动课设计和教学提供了政策途径。

一、课程观审视

2018年高校师生思想政治状况滚动调查结果显示,对大学生思想言行和成长影响最大的第一因素是专业课教师。据此调查结果,高职院校劳动教育不但与专业教育存在着密切的相关性,而且专业课对劳动教育的影响也是第一位的。由此,开展校企合作劳动教育不但是高职教育育人教学规律的反映,更是实施有效劳动教育的最佳途径。

开展劳动教育,其实质就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完整人”,这就要求从整体性课程角度构建育人课程,服务于培养“完整人”。对于高职教育而言,就是将企业顶岗实习的专业课、劳动课和《指导纲要》要求劳动习惯、意识等隐形教育内容融合起来,形成显性和隐性课程、专业课和劳动课相融合的整体性课程。其构成形式如图1所示。图1中的劳动观就是培养学生为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劳动观;课程知识是指学生在企业顶岗实习时所学的专业课技术知识,该知识也是校企合作开发的课程知识,是校企合作的核心知识要素;“劳动精神是劳动教育的核心指向”的劳动教育内容,具体而言,就是《指导纲要》所要求的职业院校劳动教育内容。培养学生解决生产实践问题能力已成为新时代高职教育的主旋律,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是找准课程与思政要素的结合点方法为社会主义劳动观、劳动精神、课程知识的相融合奠定了“结合点”理论基础。即以顶岗实习中的生产实践问题为“结合点”,将社会主义劳动观、劳动精神、课程知识融为一体,形成整体性劳动课程。该整体性课程也就是原校企合作开发专业课的深化,从专业知识传授延伸到社会主义劳动观、劳动精神培养,更加注重课程育“完整人”的教育功能。

(一)社会主义劳动观

从技术哲学角度,高职工科类专业的学生就是在企业生产第一线制造“技术人工物”的人才,“技术人工物”也就是《指导纲要》所指“物化劳动成果”。学生顶岗实习过程也就是“化自在之物为为我之物”过程。“化自在之物为为我之物”也就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性活动过程。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性活动首先便是劳动,这也正是实践哲学的逻辑起点。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为我之物是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结果,它體现了主体和客体之间的融洽和和谐,从而在情感上形成了美感,即“美就是主体本质力量的感性显现”。主体本质力量也是“以真善美为指向的人性能力,其涉及认识能力、道德实践能力及审美能力”。具体到《指导纲要》,就是依据社会主义劳动观,发现和解决生产中实际问题的能力,这种能力是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相统一的综合职业能力。由此可见,社会主义劳动观不但是各级各类劳动教育的理论基础,也为通过劳动教育培养高职应用型人才综合职业能力的理论根基。

(二)课程知识

技术哲学作为高职教育专业课哲学基础,不但为高职教育的存在奠定了人才类型学基础,也为劳动课与专业课融合奠定技术知识哲学基础。技术知识的政治性要求高职院校专业课教学承担“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教育社会功能。将社会主义劳动观与客观的技术知识相融合,既劳动课“政治育人”与专业课“知识育才”相结合是符合课程知识哲学观要求的,二者的融合解决了目前专业课“无劳动观念、无劳动意识”人才培养的缺憾。

(三)劳动精神

职业学院的“增强职业荣誉感和责任感,提高职业劳动技能水平,培育积极向上的劳动精神和认真负责的劳动态度”可以体现在新时代劳动精神这一话语之下。具体可归纳为“吃苦耐劳的奋斗精神、认真负责的担当精神、不计回报的奉献精神及相互关爱的团队精神”,这也是工匠精神、应用型人才核心素养所蕴含的新时代劳动精神的凝练。这种劳动精神正是高职院校通过校企合作、学生在企业参与真实生产过程中,通过企业文化、身边师傅的榜样力量习得的。

总之,《指导纲要》下的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课程观是劳动课程与专业课程相融合的整体性课程,其课程建设以“生产中的实践问题”为结合点,将社会主义劳动观培养、劳动精神培育和课程知识传授三者融合一起,旨在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

二、课程设计

根据科学研究纲领理论,整体性劳动课程也是一种科学研究纲领,依据其硬核与保护带理论,如设计图2所示的由“硬核”的社会主义劳动观、“保护带”的课程知识及介于二者之间的“启示法”劳动精神三层结构课程。

(一)硬核

对于普通本科教育而言,《指导纲要》明确指出要强化社会主义劳动观教育,通过社会主义劳动观学习,使学生在理论上可以明晰劳动教育对自身成才、成人的重要意义,深刻领会《指导纲要》精神实质。即与中小学不同、对于高职以上层次的劳动教育而言,学生不但要知道劳动教育的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他们应学会用科学的社会主义劳动观理论指导自己的学习和工作。失去社会主义劳动观这一“硬核”,也就失去了专业课劳动育人职能,或失去了《指导纲要》所要求的劳动教育的专业依托的载体,无法实现全程劳动教育思政育人理念,也就不能将《指导纲要》落实到课程教学实处。

(二)保护带

所谓“保护带”,实质上是一些辅助假说,这些假说围绕在“硬核”的周围。它们无时无刻不在保护着“硬核”,竭力地不让“硬核”遭到经验事实的反驳和推翻。作为“保护带”的课程知识要求以社会主义劳动观指导专业课程知识教学实践,专业课知识不能没有社会主义劳动知识内容。如同课程思政要素挖掘一样,也需要从课程知识背景中挖掘劳动精神,形成专业课程劳动教育要素,其教育要素也就是《指导纲要》提出的劳动课教育内容。依次劳动要素开展劳动课、专业课相融合的劳动教育,避免社会主义劳动观教育的空洞化。

(三)启示法

“启示法”位于“硬核”和“保护带”之间,具有正、反两方面功能:正面启发法是“硬核”可以主动地发现新规律,解释新现象;反面启发法则是通过增加修改保护带的假说,防止不利的经验事实直接针对“硬核”。将劳动精神作为“启示法”,正面功能是以劳动精神为载体,挖掘与社会主义劳动观相一致的课程知识所蕴含的劳动教育要素;反面功能则是要用劳动精神审视课程教学,保证课程教学实践不偏离社会主义劳动观。正是“启示法”劳动观的正、反两方面作用,建设高职院校劳动课程需要新时代劳动精神这一经验事实做桥梁,将社会主义劳动观教育和课程知识传授“黏合”在一起,保证课程知识教学和劳动育人教育目标相一致。

三、课程教学

《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规定“行业主管部门和行业组织应当充分发挥作用,参与校企合作绩效评价,并提供相应支持和服务,推进校企合作。”随着我国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水平的深化,依据《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和三螺旋创新理论川,可构建图3所示的行业、企业、学校三方参与的高职院校勞动教育校企合作深度融合机制。

课程作为育人的重要载体,为了避免校企合作开展劳动教育的形式化、空洞化,必须根据《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和《指导纲要》等校企合作育人要求,校企合作开发劳动课程,通过课程教学实施劳动教育育人。图3所表示的高职院校劳动教育校企合作深度融合机制是:行业主管部门和行业组织应根据《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和《指导纲要》组织企业积极参与高职院校劳动课程教育,并对企业参与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进行企业社会责任考核;企业在为学校提供顶岗实习岗位同时,也要将劳动教育纳入校企合作育人环节中;学校必须在行业主管部门和行业组织帮助下,主动承担校企合作的劳动育人教学职责,尽量减轻合作企业对学生的管理和教学压力。通过图3以学生为中心的行业、企业、学校深度融合劳动教育运行机制,达到高职教育育人教育本质的目的。

四、结语

《指导纲要》的落实实施给新时代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育人带来了新的挑战和发展机遇。面对新形势,只有将劳动课与专业课相融合,形成社会主义劳动观教育、劳动精神培养和课程知识传授一体化的整体性课程。并依此为载体,结合新时代高校教育改革实际,实现行业、企业、学校协同劳动育人机制,实现劳动育人效果最佳化。

猜你喜欢
深度融合劳动教育校企合作
探讨农村小学学生的管理工作
马卡连柯劳动教育思想对儿童劳动教育的启示
论全媒体时代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深度融合
苏霍姆林斯基的劳动教育思想的原则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就业视域下卓越工程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探析
民办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深度校企合作模式探索
对实训教学体系改革进行的思考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