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中思政教材一般按知识主题区分单元结构,因此,构建“主题式教学”课堂,往往能够帮助学生更系统地学习单元知识并更深刻把握。文章立足于此,围绕“如何运用主题式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以及“如何落实主题教学活动”提出了教师积极学习、合理确定主题、明确课程目标、创建情境、重视问答、正视评价、科学拓展等策略,以期为师生的共同成长带来一定帮助。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课;主题式教学;研究分析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1)34-0061-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34.030
所谓“主题式教学”,实际上就是在不脱离课程大纲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将教材知识进行拆分,提炼其核心价值观以及情感内涵,最终根据其所属情感范畴确定新的教学主题、按主题确定更加合适的教学方案并逐步引导学生学习。在这种模式下,学生不仅有更多围绕主题自主探究知识的机会,甚至还可以参与到主题梳理过程当中,他们在真正意义上成为学习的主人,不仅学习积极性更强、学习质量也得到了提升。因此,跟随新课改的脚步,面向政治课越来越重要的学科地位和社会对于具有高政治素养的人才提出的愈发迫切的需要,我们有必要继续探寻“高中思政课程”与“主题式教学”的融合之道,这也是本文的研究出发点。
一、教师转变意识,提高教学能力
教师的主题教学意识和政治素养在极大程度上影响着他们对待思想政治课程以及“主题式”教学的态度,甚至限制着学生在“主题式”课堂上对政治知识的学习和吸收。简单来说,若教师原本就具有良好的政治素养和创新教学意识,乐于运用“主题教学”手段优化课堂结构、引导学生学习,并不断探索“主题式教学”与“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融合方法,他们就能不断发现“主题式教学”的优势和“思政课程”的重要意义,最终在“发现—吸收—调整”的不断循环下将自身学科教学能力提升到新的层次之上,为学生提供更加有效的“主题式”学习指导。毫无疑问,这对于高中生提高知识水平、深化政治素养有着极高的促进意义。因此,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主题式”教学的探究道路上,教师最先应完成的一项工作,就是积极学习与之相关的各项知识,转变过往不重视“主题教学”的意识,在根本上提高自身教学能力与教育水平[1]。
二、整合教材,合理确定主题
教材,不仅是高中生学习知识的依托,更是教师的教学依据,只有围绕教材出发的主题教学活动,才会是真正有效的。对于教师来说,通过分析并重新梳理教材知识,能够更好地确定主题,进而围绕该主题设计出既与学生学习需要相符合、又与教材知识紧密不可分割的教学活动,更能“有的放矢”地带领学生探究新知。而对于学生而言,以教材为支持,他们能够对“自己需要学什么”形成一定把握,进而迅速明确“主题内容与核心知识”之间的关系,更“游刃有余”地参与学习。这样一来,在教师的带领下,不断围绕主题对知识展开更深层次的探究,学生自然能够以更轻松的状态学习、把握到更有价值的知识,进而提升政治素养、提高思想深度。这也就意味着,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上探究“主题式”教学的应用路径,教师还要给予教材足够的重视,将教材内容进行拆分和重新梳理,将所属“同一个主题”的知识整合在一起,进而在明确主题的基础上构建起更加清晰的教学脉络,从而能够更加轻松地讲授知识。
三、适当拓展延伸,深化主题教学
需要注意的是,新课程改革越来越强调多元教学和对人才的全面培养,拓展教学和延伸教育空间对提高“教”的质量和“学”的效果有着不可小觑的促进意义,在当前高中思想政治课“主题式”教学活动中的运用也是值得探究的[2]。换句话说,政治教材由于篇幅限制,能够为师生呈现的主题学习知识也是有限的,这在无形中阻碍了主题教学的积极作用发挥,使学生的政治素养发展形成了一定局限。但是,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考虑到学生在高中阶段需要学习的知识比较繁杂,为降低他们的学习压力、减少不必要的时间和精力消耗,教师经常会忽略对教学内容的拓展,只是向学生讲授教材主题知识。这看似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压力,但也限制了他們的发展。因此,设计“主题式”教学活动,教师有必要将课外其他与主题知识相关的内容融合进来,以丰富学生的学习。通过拓展主题教学内容,学生可以学习到除教材知识以外更多的思想政治知识,这无疑对他们的身心健康成长大有帮助。与此同时,各种现代化教育工具不断冲击着基础教育环境,线上教学作为传统课堂授课的延伸,能够让学生随时学习知识,成为更受欢迎的新教学模式。也就是说,教师还可以将信息工具利用起来,延伸教学空间,设计线上主题课程,要求学生运用信息工具展开自主学习,如此一来,学生即使在课堂学习结束后也能持续学习新知并完善自我,他们的政治学习效果无疑会大大增强。
四、寻找起点,明确课程目标
无论是学习还是教学,都是一个循序渐进、逐步提高的过程,只有高质量完成了“开始”工作,才能为后续的“教”和“学”奠定坚实基础。除此之外,目标也是高质量教学与学习不可缺少的。通过一个明确的课程目标,师生往往能够更好地把握“从何处开始学习”以及“学到何种程度”,即“起点”与“阶段性终点”,进而迅速进入“教”和“学”的状态,在科学、高质量开始的支持下实现深度、高效率学习。这也就代表着,在确立好主题之后,教师紧接着就要围绕已确立的主题寻找“主题教学起点”,同时伴随着起点明确该阶段的课程教学目标[3]。在这一过程中,不能忽略对学生差异和兴趣指向的分析。只有围绕学生差异设计的“均衡性”目标才能真正促进教学工作的落实和开展,才能真正赋予学生探索其背后人文思想、政治知识的动力。
五、构建“主题式课堂”,激发学生兴趣
高中生之所以会在思想政治课上表现出不积极、不主动等消极学习态度,一方面,与他们在过往的学习活动中未积累足够良好的学习经验、丧失了“学”的信心有关,另一方面,与缺乏足够的学习兴趣有关。思想政治学科本身就是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高中生即将要融于社会当中,因此教育部门在修订教材时,有意添加了大量生活元素以培养他们的探究兴趣、支持学生更贴近生活的高效学习。但是,一些教师在讲授知识、构建“主题式”课堂时,经常会忽略对该部分生活情境的再现,只是引导学生单一地挖掘教材文字背后的政治信息。久而久之,长时间面对略显枯燥的文字,学生难免会产生一丝乏味之感,进而降低“学”的兴趣、不再主动参与学习。因此,以“让主题教学更好地实现”为出发点,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要在课堂上将多媒体工具利用起来,构建既能还原教材文字所构建的场景、又紧密贴合现实生活的情境,让主题式课堂更加生动活泼,以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围绕主题提问,增强师生互动
无论是在任何一项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教”与“学”都不是教师或学生独立参与的活动,而是需要在“互动”中完成的。而提问一直都是师生互动的首选,也是活跃课堂氛围、促进学生参与学习的有效手段。由教师围绕主题教学内容提出问题并邀请学生在思考后回答,可以更好地控制“教”和“学”的节奏,让学生跟随教师的思路和脚步不断走向更深层次的“学”和“思考”当中,进而使其在思考的支持下逐渐获取更多知识、实现更多提高[4]。这也就意味着,无论是从“进一步活跃课堂氛围”的角度出发,还是站在“促进学生深度参与学习”的立场上,教师在探究“主题式教学”与“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结合时,都要重視对提问环节的设计,从“起点”开始,不断围绕主题知识提出高质量的、值得思考和探究的问题,增强师生乃至学生之间的互动。除此之外,鼓励学生围绕“主题”提问也是个不错的选择。在“学生提问、教师回答”的模式下,学生能够更轻松地将疑惑提出来,教师也可以及时根据其疑惑所在提供解决办法。如此,师生之间关于“答疑解惑”的配合更加默契,学生的学习阻碍不断得到突破,他们自然会更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乃至课后的其他实践活动中来,整体“教”与“学”的质量提高也就指日可待。
七、及时总结主题学习,完善知识体系
完整的“教”与“学”离不开及时总结,要保障“主题式教学”的教学效果,降低学生在课堂学习结束后的一段时间内遗忘知识的可能性,高中思想政治教师必须正视总结的积极意义,积极在课堂“教”与“学”基本结束后组织总结性学习活动,引导学生总结所学知识、帮助他们搭建更加完善的主题学习知识结构并完善体系内容。而值得一提的是,通过总结,学生还可以更加清晰地发现自身在“学”的方面存在的知识薄弱问题,进而在教师的指导下寻找“造成问题出现的原因”、即“不合适的学习方法”,并展开调整。如此一来,通过调整发现更有效的学习方式,不断通过科学的方法围绕主题探究出有价值的思想政治知识,并在总结环节将其填充到原有的知识体系结构当中,学生的知识体系越来越完善,他们的政治素养自然会越来越好。
八、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和基础教育体系结构的不断改革,政治学科的价值也越来越突出,想要让高中生在日后成为真正的高素质人才,教师就必须给予高中思想政治课足够的重视,采取各种可能促进效率与质量提高的手段优化教学结构。而构建主题式教学新模式,能够让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浓厚、学习热情更加高涨,对提高效率与质量大有裨益。教师应积极学习与“主题式教学”相关的专业知识,遵循学生素质素养发展和学科教育的一般规律,全力设计更加适合学生和新的教育需要的“主题式”教学活动,同时借助多种辅助手段营造轻松、愉悦的教学和学习氛围,以便促进学生的更均衡、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蒲月红.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资讯,2019(13):135.
[2]王静慧.基于理性精神立意的高中政治主题式教学探索——以《市场配置资源》一课为例[J].思想政治课研究,2017(2):63.
[3]张泽静,衣庆泳.对话: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路径选择分析[J].才智,2017(13):156.
[4]王万佩.新课改下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策略探析[J].亚太教育,2019(9):114.
[责任编辑 薛晓静]
作者简介:武廷宏(1970.9— ),男,汉族,甘肃高台人,高级教师,研究方向:中学政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