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开展的对策分析

2021-11-30 15:53单丽丽
智慧农业导刊 2021年6期
关键词:现代农业农民培训

单丽丽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川姜镇农业农村和社会事业局,江苏 南通 226314)

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内容是培养新型农业劳动者。就是培养技能型以及创新型、知识型的农民大军,培养他们的劳模精神、工匠精神[1]。农民教育培训实践进一步证明,只有构建系统完善的培训体系,对培训模式进行主动创新,才可以更好地提升农民的文化素质。

1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开展的重要性分析

1.1 培训新型职业农民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点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劳动力不可避免地由农村向城镇的二、三产业转移,尤其是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的人力资源严重短缺。深入推进职业农民的相关培训工作,大力培养拥有较高素质的职业农民,是发展现代农业和建设新型农业企业的重要力量。

1.2 培训新型职业农民能促进农业体系改革,实现农业发展一体化

培训新型职业农民,将大大促进城乡之间资源要素的公平交换和公平分配,为城乡劳动力的融合创造条件,提高农业和农村的吸引力,让受过良好教育的劳动力留在农村地区,吸引更多有志气、有能力的人才[2]。

1.3 培训新型职业农民是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人才基础

农民是农村的主体,他们是否能够从事农业生产,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农业现代化能否实现。通过培养具有现代农业技术的农民在现代农业中应用、使用和操作现代农业设备,可以加快农业的前后拓展,促进现代农业的转型升级,壮大新型经营体系的核心成员,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2 新型农民培训开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2.1 农民整体专业素质较低

从调查情况来看,我区农民整体文化水平偏低,全区11.25万农业从业者中,小学文化程度以下的占70%之多,且很多是老妇幼。每年有3000多人接受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但由于文化程度较低,接受新技术、新理念较慢,培训效果有待提升,市场应变技能、农民生产技能还不能更好地顺应现代农业飞速发展的需要。

2.2 部分职能部门的重视度不够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程是一项实实在在的惠农工程,它是由国家提供项目资金,通过打造一批会经营、有文化、懂技术以及创新能力强的职业农民队伍,最终推动农民增收与农业增效[3]。可因一些职能部门没有深入了解新型职业培训,仅满足于农民培训度的完成情况,培训内容缺少针对性和实用性,培训组织程度不高。

2.3 农民思想认识不足

部分农民群体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也存在认识力不足,一些农民传统思想根深蒂固,依赖传统经验,参培意识不高,在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推广方面缺乏主动性。有些学员观念固执,认为自己只是给别人打工,不用学这么多东西,或者认为农民培训会影响自己的短期利益,最终导致被动培训。

2.4 培训效果有待提高

目前,从调查的情况来看,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存在指引性培训内容多与针对性培训内容少,灌输式讲课多与现场指导少,集中传授理论多与实际操作少的问题,同时培训机构硬件设施老化、培训对象素质普遍较低、培训方式单一、部分领导不重视等现状,导致培训效果不佳,不能培训出适应社会发展的新型职业农民,发挥不了带头致富的作用。

2.5 培训环境需改善

2.5.1 农业扶持保障政策欠缺

国家尽管高度注重新型职业农民的相关培训工作,可是相关扶持保障政策还未落到实处。农业补贴以及保险制度既可以提升农民开展农业生产活动的主动性,更是农民收入与农业效益的核心保障。现如今,还是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如农业补贴资金不集中、补贴覆盖面小以及补贴经费不够等[4]。此外,因为我国与农业保险有关政策的不完整,保险公司较少设立农业保险业务,同时在农民经济收入不稳定与保险补贴政策不完善的双重因素作用下,针对农民来讲,采购农业保险会扩增成本支出,反之,会扩大农业保险的效益风险度。

2.5.2 农村土地制度的约束性

农户户均的土地经营规模大概是0.6公顷,而国内如今实施的土地承包责任制度是根据人口数量来平均分配土地,当前我国的人均耕地只有0.1公顷,进一步低于相关标准,以前的农业生产方式短时间很难转变。再加上土地交易平台缺乏规范性、农村公共设施欠缺、土地流转慢、有关配套政策不足,于是生产型的职业农民发展十分缓慢。农村设施欠缺与土地制度的约束性等问题引起了人才的进一步流失,对新型职业农民的有效培训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2.5.3 认定管理制度缺乏

在农业比较发达的西方国家,经过立法充分确定农业生产经营以及农民整体素质的具体关系,借助于农业职业考试,农民获取农民资格与“绿色证书”,才能从事农民这份职业,“绿色证书”也是农民进一步获取政府优惠贷款以及农业补贴的核心凭据[5]。而国内当前的农民职业资格却不具备统一化的标准,制度的相关建设欠缺,使得认定管理工作不易深入实施,造成的结果是农民的整体素质不高,无法达到乡村振兴所需的核心人才标准。因此要规范资格标准,更好地识别职业农民,实施认定管理工作,从而更好地确保农民培训体系的科学化与标准化。

3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开展的对策

通州区经过对培训进行创新,采取“实用、开放、高效以及创新”的培训模式,充分满足农民各种各样的培训需求,农民在种养的过程中持续提升综合效益,扩增收入、出现一批农民致富之星、农业转型典范以及农村科普标杆。

3.1 创新培训理念,提高培训意识

第一,结合实际,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目标和管理进行全面系统的规划。不断完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体系。第二,政府以及有关职能部门要有效开展引导以及宣传,让农民明白,培训的目的是使他们富裕起来,过上幸福的生活,让他们尽可能有自主性、热忱地参与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为农民的可持续发展最大限度地营造出优良的环境[6]。通州区石港科技产业园农民卞红林于2013年10月创办了粮满囤家庭农场,现有仓储、机械等资产150多万元,在石港镇志田、新貌等村流转耕地200多亩,主要从事稻麦粮食种植。她积极参加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认真学习农业基础理论和现代农业生产技术、经营理念,并且把所学知识普遍运用到农业生产以及经营实践中。通过采取良好的管理方法以及有效的种田策略,农场的产量以及效益均获得了提升。2019年参加水稻绿色高产增效创建,经南通市农委实产验收,水稻亩产达837公斤。

3.2 整合多方资源,提升培训质量

区镇两级职能部门要加强对新型职业农民的宣传,可利用报社与电视台等宣传媒体,在农业节目中充分开展农业知识讲座,利用微信群、短信平台群发农业实用技术视频。将高等院校的专家创建成技术人才综合信息库,因地制宜地落实菜单式培训内容,时刻开展技术指导以及一线授课,以双随机抽取的方式请农民主动参与进来。同时,邀请农业企业、优秀种植能手以及农业合作社等主体采取现场指导、技术答疑等现身说法,调动广大参训者的积极性,让他们看到新型农业的前景和趋势。经过将资源充分结合起来,产生合力,更好地实现优势互补,使培训品质获得提高。

3.3 健全培训机制,提升培训效果

第一,要创建一个好的培训体系,首先必须集中资源,建立多元化的农业体系。通过培训扶持等服务,帮助农民掌握新的农业技能[7]。第二,创新培训方式,通州职业农民培训对培训模式进行持续创新,充分考虑培训课程与当地主导产业科技需求相对接、与现代农业经营主体素质提升相对接、与现代农业经营管理服务相对接,农民经过多年技术培训与资金扶持,农业新模式、新技术以及新品种得以应用,提高了主导产业的科技应用水平,增强了农民的创业能力,实现了农民的致富梦想。第三,要保证良好的跟踪及指导培训工作。运用信息技术,坚持创办“网络课堂”,改进教育设施,建设电子阅览室。另外,在农民教育上,应采用“移动农校”的学习形式,进一步拓展教育内容以及加强教育成效。

3.4 加强培训管理,创新发展道路

一是加强师资结构与管理,营造良好的文化培训平台;选择具有较高科技含量、业务能力强和经验丰富的农民作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教师,提高教育培训活动的实用性和功能性,通州区深化产教融合,基本形成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体系,把职业农民培养成建设现代农业的主导力量,同时健全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体系,定向培训职业农民。二是根据我区实际,引导乡镇调优农业结构,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农村的自然、生态、环境资源,大力发展品牌农业,扩大产业道路,增加就业,提高农民收入。瞿炎是通州区金沙街道明均家庭农场负责人,他根据本村实际,逐步走出了一条以规模种植业为主、精品养殖业为辅的致富新路,并采取率先垂范、以点带面的方法在全村乃至全镇逐步推开。2015年他带头创建南通市通州区田梦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合作社拥有12家家庭农场社员,100多户农民社员。合作社社员共流转土地2500多亩良田,惠及农户3千多户,9千多人。三是加强政策支持,努力寻找发展农业接班人的途径,我区有些乡镇外来人口很多,可以引导和管理这些外来人口涌入新农村。另外,区镇两级政府还应该加强引导和推动措施,支持激励和保障措施,吸引毕业生回来创业,让有文化、有能力的人才扎根农村,为农村建设发展贡献出力量。

3.5 加强培训监督,优化培训效果

当前职业农民培训的特点往往是培训方式千篇一律,缺乏对培训效果的认识。盲目培训、统一培训的现象时有存在[8]。因各乡镇农民发展存在明显的差异,同一乡镇的农民因时代的不同,其发展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因此,现实中的职业农民培训应遵循农民发展规律,尊重实际,因地制宜、因年龄和文化层次的差异细化开展技术培训。强化对职业农民培训的监督,能保证培训顺利进行,更好地实现培训效果。同时要建立培训体系,不断提高培训的专业化、规范化水平,整合培训资源,更好地满足农民全方位、经常性、多形式、制度化以及多层次的培训需求,从而不断发展和提高。

3.6 营造优良的培训环境

3.6.1 优化农业保险与农业补贴等政策

在积极借鉴其他国家经验的前提下,充分考虑我国现实情况,及时出台《农业补贴条例》,同时促进直接补贴从“特惠制”向“普惠制”转变,且偏向于农业新型技术的大力推广,开展农民科技培训补助,此外,推动农业保险的相关法制建设,使农业保险活动有法可依,才可以将投保人的主动性激发出来,强化投保人的相关保险意识,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强化农业的重要地位,确保我国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

3.6.2 规范土地流转制度

实现农业规模化的核心条件是农民失去耕地后的生活水平不会降低且获取良好的收益,唯有如此他们才会让出土地承包权与经营权。所以,要尊重农民的主体性地位,确保农民的合法权益,强化流转行为的规范,促进农地产权交易市场的创建,优化土地流转纠纷仲裁以及调解机制等措施,农民才可能利用农地产权交易市场进一步获取规模化的土地。同时,在土地流转的时候,程序要合理以及合同要规范,在了解核心原则的过程中,还应该深入探究相关问题,使用有效的土地流转措施。

3.6.3 有效开展认定管理工作

开展认定是充分确认新型职业农民的重要渠道,可以更好地扶持新型职业农民。在认定新型职业农民的时候,应该全面考虑其个体职业规划、经营管理状况以及综合素质等内容,认定机构应该包含农民代表、行业代表以及政府三方,农民主动申请,认定机构开展资格审核,通过审核之后对相关资格证书进行颁发,并且把这本证书当作享受有关扶持政策的核心依据,以此实现职业农民社会地位的提高。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型职业农民培训需要整个社会的共同参与以及不懈努力。各级政府以及农业部门要充分了解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的意义,重点落实新型职业农民的相关培训工作。要从创新培训理念,提高培训意识;整合多方资源,提升培训质量;健全培训机制,提升培训效果;加强培训管理,创新发展道路;加强培训监督,优化培训效果;营造优良的培训环境等策略入手,主动建立教育培训体系,制定相关扶持政策,为新型职业农民的相关培训工程营造优良的社会环境。

猜你喜欢
现代农业农民培训
“用好现代农业科技,多种粮、种好粮”
耕牛和农民
现代农业离不开化肥
砥砺奋进 打造现代农业强市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系列报道(七)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三效合一”构建现代农业服务体系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