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应用能力培养的乡村规划实践教学模式探索*

2021-11-30 15:53袁小晗
智慧农业导刊 2021年6期
关键词:乡村规划规划专业

袁小晗,王 敏

(华中师范大学 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湖北 武汉 430000)

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如何,关键是要抓住人才振兴的“牛鼻子”。高校人才是科技成果转化的领头羊,是乡村发展良性循环中重要支撑力量。乡村规划师是新时代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基础人才队伍,其有力地推动规划设计与自然资源管理向乡村延伸,推动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只有乡村规划合理、交通便利、基础设施齐全,乡村才能形成土地、产业、经济、文化、人才的良性循环体系。乡村如何规划,规划需要涵盖哪些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则是现阶段高校在人才培养中略显棘手的问题。

1 国内外乡村规划实践能力培养现状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地区规划成为日本的时代特征。从乡村规划视角切入,自1973年起,其一直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将规划方案按五个阶段实施,依次为生活环境设施改善、定居社会建设、居民共同参与、自立特色区建设以及利用资源提高生活舒适性。1979年,大分县前知事平松守彦提出“一村一品”运动,该运动是一种在政府主导下,以地区特色产品和特色旅游文化项目为基础的区域发展模式,体现出日本在乡村规划领域更加注重村民主体地位及农村自我发展潜力。在同时期的德国,“乡村地区更新建设”兴起。这项建设希望村民在政策的引导下,与其他利益相关者建立联系,共同改善农村的基础设施及沿途景观,为乡村地区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在建设过程中,国家制定多条公众参与及管理的法律法规,为村民提供制度和法律保障,借此实现与国家空间体系规划并轨。悉尼科技大学以实践教学为导向,以科技创新为核心,于2014年实施《面向未来的学习策略》,依托实践教学优势,落实为现在和未来做准备的工程师培养理念,培养学生具备基本专业素养、技能,并能解决真实情境的工程问题的专业能力。以上案例提示我们,乡村规划实践能力培养需注重四个基本原则:第一,要关注乡村规划功能,满足村民需要,解决村民的出路问题;第二,要保护乡村生态,坚持绿化美化环境,治理环境污染;第三,要尊重发扬当地文化传统;第四,要因地制宜开发特色乡村,精心设计节约利用。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受到抗日战争的影响,我国乡村建设停滞不前,但对乡村建设的思想研究却取得巨大成就。在这时期,晏阳初的“平民教育”以及费孝通的《江村经济》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新中国成立后,1956年同济大学创办了国内最早的规划专业,制定出城乡规划教育面向实践的方针,并提出“真刀真枪、真题真做”的教育理念,开展实践性教学。结合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一系列规划改革,由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南京工学院、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四所高校编写的《城乡规划》教材于1961年面世。改革开放时期,城市规划工作全面恢复,高校编写了一系列教材,为城乡规划教学奠定了基本框架。自21世纪以来,“新乡村建设运动”兴起,乡村实践活动取得积极成效,各类高校开展乡村调研教学,并不断丰富乡村规划课程。

2 高校乡村规划实践教学模式

2.1 “在地式”教育模式

同济大学的规划专业共经历三个阶段:苏联模式、美国模式、自我探索阶段。其城市规划专业的前身是沿用苏联的城市建设与经营专业,借鉴苏联模式的规划主要以建筑与市政工程为主。随着美国城市规划专业的兴起,教学的内容逐渐融入社会、经济、生态、人文等多学科课程,专业设置思路向规划教育的物质和人文形态两方面转变,同时同济大学也是世界上最早设立的几个规划专业的学校之一。改革开放后,国家大力扶持高校建设,大批新任教师加入同济大学规划专业,使该专业的师资力量更加多元化。在理论研究方面,同济大学整合各国规划专业最新理论成果,结合自身理论与实践并行的教育特色,将“在地式”教育模式引入中国,并得到国内高校普遍认可。教学体系设置上,该专业在教学和学术研究、实践教学、新技术应用上拥有完善的部门设置,形成了多层次的学科专业教育结构。其教学特色专注于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并重、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并重、基本技能与创新能力并重,致力于培养专业知识与实践能力双优的规划高级专业人才。逐渐形成了以城市规划专业为主干、以城市土地利用和空间处理为核心,不断与相邻学科交叉的城市规划专业教学体系。

2.2 三大综合模块实践

湖南农业大学的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以乡村振兴战略为契机,对实践教学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改革创新。以培养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高校人才为目标,积极探索理论与实践融合发展的教学模式。经过多年教学经验总结,该校提出三大综合模块实践教学。三大综合模块实践是指在实践教学中开展实施地学综合、空间数据采集与分析和规划与设计课程。通过遥感影像获取、解译分析(空间数据采集与分析模块)→定点采集土样、检测分析(地学模块)→开展问卷调研、规划方案设计(规划与设计模块),把三大综合实践模块的各门课程有机联系起来,培养“振兴乡村、服务三农”的综合技能应用人才。同时在学校进行实践技能考核,创意规划比赛以及创业项目扶持实现课程改革效果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动态调整三大综合实践模块课程设置,实现“新时代”乡村规划课程体系建设。

2.3 校企联合创新

北京建筑大学的课程设置由理论知识与企业培养组成。在理论知识方面,本科着重学习城乡规划原理、农业相关基础知识、规划设计基础及要点、规划实践理论、实习就业指导等课程,研究生阶段按研究方向进行导师专业性指导,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乡村规划与设计人才培养体系。在实践教学方面,北京建筑大学与北京多家企事业单位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其中涵盖室内、建筑、景观、工业、文化等多个设计方向,并依托各类设计集团和设计院,为该校学生提供优质的实践培养基地和创新实习平台,企业的人力和实践项目资源优势能使学生获得更加多元化的丰富专业指导,营造“在学中做,在做中学”的就业导向学习氛围。该校研究特色集中在乡村评价与规划的方法技术研究、乡村地域文化、乡村综合治理改革、乡村振兴发展等领域。与此同时,其建筑学院还构建了以建筑学学科专业为核心的“城市规划与设计——建筑设计——空间环境设施与产品设计——公共艺术设计”等领域交叉链接的系统性教学与科研平台,强调理论与设计教学和实践教学密切协同。近年来,随着国家在绿色发展上的大力投入,该校以适应国家发展需求为人才培养方向,将“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农村治理新体系”“绿色节能建筑”“文化遗产保护”纳入教学重点。

2.4 “共居理念”整合式

丹麦罗斯基勒大学的发展与我国高校发展基础不同(丹麦地广人稀,我国由于人口众多,土地人均占有率低),但为我国未来乡村规划教育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该校的专家通过对原有资源的整合、继承和创新,引入低影响开发理念,以此达到规划与原有空间结构“共居”。共居理念是指基于宽泛、友好的睦邻关系网络,追求“共享”社区内涵的社区生活方式。该校在建设规划中进行生态环境、文化、生活方式融合,使学校在不改变当地的环境地貌的前提下力求与当地融为一体。在生态方面,将原有的森林河流与学校的绿色基础设施结合,将原有的农牧场与学校实验所需的农牧场结合。在文化方面,把居民搬迁后的农业小屋改造成居民临时休息室,所有的建筑按照村民的信仰、文化建设,保证村民能随时看见教堂的塔尖。在生活方面,原有生活方式与现代高科技深度融合,营造低碳生活。实现高校与乡村“共居”,高校建设低影响开发,乡村生态环境资源和文化资源达到巧妙整合。

3 面向实践能力提升的乡村规划实践教学改革

3.1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遵循能力本位原则,在教学理念上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社会、行业、学生需求确定培养目标,反向设计教学课程体系。不断地跟踪毕业学生在社会实践中的工作效应,评估学生在校学习任务、学习效果以及毕业后需要达到的技能水平,持续改进教学内容。在教学目标上,第一,从农村实际出发,尊重村民意愿。规划充分体现地方和农村特色,因地制宜、节约用地。做到规划布局美、村容整洁美、居民生活美、乡风文明美。第二,多学科交叉融合,全方位规划乡村。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实现村庄经济、社会、文化的综合发展。第三,村庄可持续性发展建设。规划方案的设计坚持长期可持续原则,杜绝因短期利益对乡村地区大拆大改,破坏可再生资源的现象,导致村民失去对自己居住形态的控制,规划成果不适应农村空间结构,最终造成乡村系统内部紊乱。

3.2 动态持续性的实践教学改进

3.2.1 动态性

动态性是指系统永远处于运动和发展过程的一种特性。在乡村规划教学中,我们无法对未来的发展做出准确地预测,因此需要我们紧跟时代潮流,对于不断发展的趋势做出及时的调整。现阶段,我们应以乡村振兴战略为指引,培养具有绿色生态理念、兼顾人文情怀的高校人才。

3.2.2 相关性

乡村规划理论并非简单意义上的空间规划,其发展过程受到经济地理学、生态学、经济学等专业学科的影响,同时还经历了文化价值视角以及人本内生视角的转变。因此这门专业在授课时需要增强学生城乡生态系统的知识储备,提高空间结构规划能力;还要提高学生发掘地区文化价值的能力,注重农业三产化理论和当地乡村旅游的实践应用。根据各地区不同的人文环境选择相应的规划方式,统一协调土地利用规划和空间利用规划,改变过去以“第一产业”为主的乡村发展路径。

3.2.3 可持续性

可持续性的核心要义是当前的发展应不以损害满足未来发展需要的资源基础为前提,可持续理念直接关乎地区性的自然资源消耗与生态环境保护。乡村规划教学中的可持续由“学生职业可持续”和“规划方案可持续”两点组成。学生职业可持续在于高校教学以学生未来职业规划为主,注重学生的知识储备和能力培养,课程设置上做到简而精。规划方案可持续是指教师在指导学生的规划方案时,培养学生关注规划方案的可持续发展,避免为追求乡村短期利益而阻碍长期发展。

3.3 阶梯式教学体系改革

3.3.1 思政课程

我国在规划教育的学科架构上已得到极大完善,但规划教学过程中普遍偏重技能培养,缺少对学生价值观的培养。规划工作就是“为人民服务”,因此“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在乡村规划教学中就显得尤为重要。乡村规划是为了提高村民收入水平、拓宽村民增收渠道、改善村民生活条件,从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总体目标。在关注村民为主体的同时还需要培养学生的奉献精神,“利己思维”会直接影响学生的未来职业选择。毕业生认为农村地区生活艰苦、娱乐设施欠缺,不愿意从事农村相关工作,这将导致国家培养多年的乡村振兴人才大量流失,不易达到恢复乡村活力的理想效果。

3.3.2 多学科交叉融合理论课程

为实现高校教学与国家课程体系“供给侧”改革思路并轨,需将生物技术、大数据、GIS系统、人工智能、专家监测系统、云商务等现代科学技术引入课堂,与此同时加强学生农业学、建筑学、人文地理学、社会学、生态学等多学科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储备、操作技能、情感准备以及文化素养,以推动乡村规划人才全方位发展。但由于课本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对专业性最新成果无法实时体现。学生还需通过查找文献和学习政策来充实自己对乡村规划的专业认知。文献能帮助学生更容易地接近其研究对象,而乡村规划的公共政策属性则是政策研究成为体现其社会价值的重要基础。

3.3.3 沉浸式实践课程

实践初期,学生学习时间较为紧张,调查问卷成为较优的一种方式。使用调查问卷能够在短时间内获取大量相关信息,这些信息便于定量处理,可直接开展研究分析,为后期乡村规划方案的制定提供数据和信息支持。不过值得注意的是,通过问卷得到的结果是片面的,从调查者的角度而言,调查问题设置不全可能会遗漏一些细致、深层的信息;从被调查者的角度来说,存在受教育水平低、老龄化程度高或阅读能力差等情况,调查反馈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此外由于我国规划建设长期采用自上而下的工作方法,而作为乡村规划的编制则更适用于自下而上的方式,所以在信息收集完毕后乡村规划专业学生需要将大部分学习时间用于实践探究。学生深入实地直接观察乡村住宅和道路建设水平和基础设施建设情况,体验乡村风土人情,感受传统建筑,了解基础设施,品味优秀文化。与村民面对面交流锻炼沟通能力,学会如何与村民相处,如何在短时间内取得村民们的信任。

3.4 实践教学模式改革

实践教学模式贯穿整个专业教学,能够不间断开展乡村发展特点和规律研究、乡村社会治理与政策研究、乡村规划理论与方法研究以及乡村规划实践与实施机制研究。并力求解决乡村规划设计脱离实际的现象,改变现阶段乡村规划重物质轻空间的自身循环机制,打破原有规划体系、规划方法和实施机制的局限。

3.4.1 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

乡村规划专业与设计学专业存在一定同质性,设计学专业中较为常见的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模式亦可以为乡村规划专业所借鉴。院系在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建立校内实验室,学生在校园实验室内进行资料收集整理、规划方案设计等工作。教师以参与者的角色同学生交流,组织学生分析讨论。实验室也可邀请社会人才与学生沟通,拉近学生与专业优秀人才的距离感,社会教师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和掌握程度针对性教学,一改传统授课填鸭式教学模式,发掘学生优势专业,重点培养专业人才。

3.4.2 高校周边联合教学村

周边联合教学村教学是学校向乡村的过渡阶段,通过联合教学村的体验能提高学生的沟通观察能力,增加学生对乡村规划专业的兴趣,以免出现从学校到实地“水土不服”的现象。此外,学生在联合教学村的安全保障难度低于远距离乡村,教师能够在此处锻炼意外事件应急处理能力,为后期进入偏远乡村提供经验支持。

3.4.3 优秀设计村参观

优秀设计村参观并不是走马观花的旅游,而是用心去感受,有目的地观察。从优秀作品中体会规划师设计的思路,学习规划师的分析能力和表现能力,研究规划师如何运用当地的生态资源和产业优势来体现乡村规划的设计要点。

3.4.4 原始村落设计指导

学生经过校内实验室讨论、高校周边联合教学村实习、优秀设计村参观三项系统性学习后,奠定了一定乡村规划设计基础,初步具备独立设计能力。教师引导学生通过以下五个步骤完成独立设计:第一,进行实地考察调研,编制乡村现状调查报告。第二,制定乡村规划文本(包括各类图表和说明书,图表分为规划设计图、道路分布图、产业统计表、基础设施建设表等)。第三,编写策划书(写明规划背景、规划目的、规划地点和负责人、规划步骤、规划成本预算)。第四,乡村规划政策研究,结合国家鼓励政策以及村委会发展规划报告,明确乡村规划方向。第五,专题讨论。将策划报告和规划方案交由教师团队、社会人才、村委会、村民集体讨论,进一步优化设计方案。

结合上述教学内容及教学模式。一是在大学一年级学习基础课程(包括思政课程体系、大学英语、大学语文以及其他选修课等)和专业课程(包括乡村规划原理、设计学原理、农业概论、现代农业经济学、农业生态学、农业社会学、城乡规划概论、测量学等)。二是大学二年级逐步接触实践课程,上学期学习更深入的理论知识,如规划师业务基础、城乡道路与交通规划、城乡生态与环境规划、乡村规划与设计、城镇总体规划、居住区规划设计、乡村旅游规划与设计等,下学期借鉴设计专业写生的方式进行优秀规划村观摩(观摩时间约3-4周)以及学生规划方案练习指导。三是大学三年级在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开展专业分流,意愿偏向人文类的学生,在周边联合教学村研究乡村建筑、乡村文化和乡村民俗风情。创新意愿强的学生,可深入原始村落自行规划设计,教师对其进行个案指导。这种方式克服以往的实践教学中实地调研时间固定,学生获取乡村信息单一的弱点。用一学年的实地体验帮助学生深入体会乡村发展现状和问题、动态监测乡村变化、把握乡村阶段性需求、寻求基于地方性的规划方法。四是进入大学四年级,高校在校内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同时,积极与企业联系,为学生争取优质实习机会。在学生结束为期半年的实习后,返回学校结合工作经验在导师指导下完成毕业论文。

4 结束语

乡村规划伴随乡村聚落形成而出现,从中国古代构建房屋“崇尚自然、讲究风水”到通过血缘地缘和宗法礼教管理乡村,无不诠释着乡村规划在乡村的重要性。而近现代城市化的发展,忽略了对村庄环境价值、文化价值的挖掘,导致乡村人才流失严重,乡村风貌丧失迅速。在国家政策引导下,乡村规划教育重回人们视野,国内各高校教师的潜心研究和科学实践也为乡村规划专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教学模式改革也希望搭建乡村引才聚才平台,制定乡村人才专项规划,营造良好的人才学习环境,同时为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奠定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乡村规划规划专业
“城中村”改造与规划的思考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我们的规划与设计,正从新出发!
河南省自然资源厅召开乡村规划专家研讨会
部分专业介绍
规划·样本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规划引领把握未来
探秘那些不冷不热的专业
别让乡村规划变成简单的山寨城市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