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语言学视阈下古代汉语称谓词的文化蕴涵

2021-11-30 14:54潘艳花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21年6期
关键词:古代汉语语言学礼貌

潘艳花

(太原学院 中文系,山西 太原 030051)

引言

众所周知,中国发展具有五千年的悠久文明历史,天人合一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传统文化观念的精髓,即人和自然、男和女,阴和阳的统一等。在这种深层文化制约下,中国文化处处都体现出均衡与和谐的内涵。语言作为一种载体也必然蕴涵体现着这种文化。语言与社会历史和文化密切相关,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

称谓词是人们基于各种社会关系建立的彼此之间的称呼名称。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称谓语是“人们由于亲属和别的方面的关系以及身份、职业等等而得的名称。”人们的社会关系包括血缘关系、婚姻关系、职业关系、社会层级关系等。根据这些社会关系产生的称谓词,它们可分为两类:亲属关系称谓词和社会称谓词。

古代存在血亲关系和姻亲关系的称谓词属于亲属称谓词;其余的都划归入社会称谓词,比如:官场当中上下级之间的称谓、商业经营过程中的关系称谓、教育过程中的关系称谓等。古代汉语称谓词建立在社会关系发展的基础上,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相连, 随着不同时代政治、历史、文化的发展而演变。社会语言学家威廉·布赖特说过:“语言与社会共变。”英国语言学家 Palmer说过:“语言忠实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全部历史、文化,忠实反映了它的各种游戏和娱乐、各种信仰和偏见。”称谓, 是人类社会中体现特定的人在特定的人际关系中的身份角色的称呼,它反映着一定社会文化或特定语言环境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称谓词是不同特定文化下的产物,是人际关系的文化传统符号。不同的社会文化体系、文化特征和文化心态使得称谓包含不同的语义内容。在人类社会中,称谓系统是一个极其庞大的文化系统,是人际交往的文化符号,在人类社会生活中一直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任何民族、任何文化都有自己特定的称谓体系,称谓往往反映了一个社会、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家庭的历史文化状况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鉴于此,本文以社会语言学理论为基础,分析中国古代汉语称谓词,并结合不同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环境、场景的变化,探讨其体现出的文化蕴涵。

一、社会语言学视阈下的古代汉语称谓词的内涵

称谓词的产生、应用和演变都是建立在社会关系的出现和发展基础上的,换句话说,脱离开社会关系的发展,称谓词不可能产生,也不可能单独发展。而社会语言学的研究范围恰好就涵盖了“社会经济生活的变化引起的语言变化,其中包括社会语言环境的变化对语言要素的影响”这一内容,人与人之间称谓词的变化也正是建立在社会经济生活、社会语言环境的变化基础上,符合社会语言学的研究逻辑,因此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来分析、研究古代汉语称谓词,是科学的、客观的、符合研究逻辑的。汉语称谓多种多样,纷繁复杂,数量众多。从适用范围来看,可以分为亲属称谓和社会称谓。尽管表面看上去,称谓语似乎是固定不变的,但是随着社会经济、历史的发展,人们的文化心理也在发生着变化,它也在与时俱进,不断地创新发展。

二、社会语言学视阈下古代汉语称谓词的文化蕴涵

1.古代汉语亲属称谓词体现了古代社会血脉关系的传承

亲属称谓词主要用于有亲属关系的人。现代汉语亲属称谓语系统是在古代汉语亲属称谓语研究系统基础上的继续和发展。而后者是以中国传统的社会结构和家庭结构为基础,换句话说是为体现宗族制度而设计的。中国传统社会是以父子关系为核心的宗法制封建社会,血缘亲族组织是其人际关系的深层结构。血脉关系是与生俱来的社会关系,是自身无法决定的,也是人类社会关系中最独特的关系。从社会语言学角度来看,人与人之间的血亲关系是一种特殊的关系,以此产生的称谓词也相对特殊。亲属称谓是以家庭为基本单位,而不是以个人为单位,体现了较强的宗族观念。

按血统远近分为内亲、外亲,如外甥、 内侄等;按家族派系分为正支和旁支,如嫡子、庶子等,在封建社会,妻所生子女为正支,妾所生子女为旁支;按性别系统又分为男系、女系,如叔叔、姑姑、舅舅、姨妈等,尤其是对父系亲属做了更细致的划分,比父亲大的叫伯父,比父亲小的叫叔父,有若干个还要分出次序,而对母系亲属的称呼就比较模糊,舅或姨的叫法可不必因比母亲大或小而不同。按血统关系远近可以分为内亲、外亲,如外甥、 内侄等;按家族内部派系关系分为正支和旁支,如嫡子、庶子等,在封建主义社会,妻所生的孩子为正支,妾所生的为旁支;按性别进行系统管理又分为男系、女系,如叔叔、姑姑、舅舅、姨妈等,尤其是对父系家庭亲属之间做了更细致的划分,比父亲大的叫伯父,比父亲小的叫叔父,有若干个兄弟还要分出长幼次序,而对中国母系亲属的称呼就相对比较模糊,舅或姨的叫法可不因年龄比母亲大或小而不同。这些都反映了以宗族为中心的、有序的、内外部的、亲和力不同的古代宗法制度,深深地浸润着汉文化的基因。

这种称谓词相对独立于语言环境,在各种场合下这种称谓词表达的含义几乎不发生变化,比如:在血亲中典型的父与子的关系,“父”即表达了父亲的含义,“子”则表达了儿子的含义,父亲在对他人介绍血亲关系时,使用的称谓词多是“长子”“次子”“犬子”等,这些称谓词当中的“子”都是直接地向他人展示了自己与被介绍对象的父子关系。同样,这样的血亲关系还存在在隔辈的“祖孙关系”中,以皇家为例,后辈皇帝就用“祖”这个称谓来表达对父亲以上血亲关系的尊称,如“高祖”“曾祖”“太祖”等等,虽然年代间隔不同,但其中“祖”始终代表着隔辈血亲的传承关系。由此可见,古代汉语称谓词在应用研究过程中,直接体现出了对血脉关系的传承。从社会语言学角度来看,这种亲属称谓词被认为是几乎不受到语言环境变化而影响其语言意义的称谓词,传递了一种恒久稳固的血亲关系。

中国古代亲属称谓之所以具有上述特点,是因为在五千年的宗法社会中,封建专制思想和等级思想统治着整个社会的方方面面,并深入到家庭之中。等级森严,长幼有序是宗法制所倡导的思想教育,而家庭是宗法制建设社会的基本经济组织单位,这一重要思想也在亲属称谓语中体现出来。长幼的秩序决定着封建统治者统治权力的传递顺序和家族首领地位和权力的继承,而这个秩序是由血缘决定的。此外,依据血缘关系还可以确定同一家族内部关系的亲疏。此外,古代汉语亲属称谓的这些特点也体现在现实生活中。中国文化传统社会,家庭是几世同堂的封建大家庭,家庭成员人数多,关系繁杂,而同时礼法严格,对亲属称谓语更是要求严格,所以我们汉语的古代亲属称谓语系统具有十分严密的特征,每一亲属都有特定称呼,不能随意改变。

这些词汇的辨义功能不仅在于区别男女性别,长幼辈分,而且在于区别血统所出的双亲性别,这里反映的文化内涵就截然不同。即汉人家族观念中只包括父系而不包括母系,所以母系亲属另用一词“表”加以区别,“表者,外之谓也,而“堂”者,乃家人谓也,故堂兄弟是一家人,表兄弟则是外人,母家是外家,而父家则是一家,这里包含的文化内涵明显是父系家族的中心主义。而在西方观念中,只需要了解他们彼此之间是同辈即可,无须了解其长幼区别。同理,汉语中的“嫂子”,“弟妹”等词,在西方语言中更是没有准确的翻译。

2.古代汉语称谓词体现了古代社会森严的等级制度

在中国古代汉语中,一些称谓词体现出古代社会森严的等级划分,这也凸显了当时社会皇权统治下显著的文化特征。在这些称谓词中,有自称、谦称、敬称、贬称、戏/谑称等,这体现了称谓词的不对称性,而由于等级地位的不同,这种不对称性也越发凸显。以皇帝为例,皇帝自称为“朕”,这是一种独特的自我宣言,除当政的皇帝本人以外,任何人不得使用“朕”这个称谓词,“朕”字是自秦始皇时期开始被定为一个皇帝自己专属的自称称谓词,在释义当中有“征兆、预兆”的意思,也象征着秦始皇以后的皇帝认为自己是能够掌控一切的存在,有唯我独尊的意思。而在秦以前,不论尊卑贵贱,世人皆可以称自己为朕。这里能够明显看出,秦以后,“朕”这个自称称谓带有了明显的等级地位色彩,这样的发展过程,也印证了社会语言学对语言变化的研究,古代汉语称谓词的确随着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而变化,因为秦始皇开创了统一六国的局面,所以其需要用“朕”这个专有称谓来彰显他独特的、有别于以往的地位。要知道,在后世的发展中,皇帝以外的人自称“朕”是要被处以极刑的,可见等级管理之森严。

3.古代汉语称谓词体现了古代社会男尊女卑的社会常态

“男尊女卑”的思想深刻烙印在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车辙上,这一点从称谓词上就可见一斑。古代汉语中,女子不像男子一般有地位,甚至有时候连自己的名都不配拥有。当已婚男子对外介绍自己的妻子时称之为“贱内”,介绍小妾时,往往会称之为“房”,按照成亲早晚,被定格为“二房”“三房”“四房”,有些女子甚至连小妾的地位都不如,被称之为“外室”。以上称谓词,都是古代男子在向他人介绍自己的女人时常用的称谓词,在这些字眼当中充满了对女性的鄙夷和轻贱,当时的整个社会根深蒂固的认为女子最主要的社会价值就是满足男性的生理需求,并被视为传宗接代的工具。这种典型的男尊女卑思想不仅根植于男性头脑当中,也被无数女性所认可。中国古代女子往往自称自己为“奴家”“妾身”“贱妾”,从这些字眼来看,古代女子以“奴隶”“卑贱”这样的意思来为自己冠名,凸显了男尊女卑思想早已根植于当时的女性群体当中。直到后来的一些话本、小说、戏曲当中,民间女子会称自己为“小女子”“民女”,才体现了一丝丝女性对自我的认知意识,然而这些意识仍然被“小”“民”这样的字眼渲染了较为清晰的等级意识。从社会语言学角度来看,古代汉语称谓词对于女性地位、女性定位、女性价值的凸显几乎为零,而这种女性地位的低下和男尊女卑的思想由来已久,也正与当时社会发展的大环境密不可分。

4.古代汉语称谓词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谦虚和礼貌

中华民族文化源远流长,对礼貌原则进行概括,最具代表性的是顾日国教授学生提出的中国式礼貌行为准则。按照顾教授对中国式礼貌的归纳,中国式礼貌准则包括五个方面 :(1)贬己尊人准则、(2)称呼准则、(3)文雅准则、(4)德言行准则、(5)求同准则。汉语的称谓语形式众多,主要从敬称和谦称两个不同角度充分体现。

顾曰国教授在汉语礼貌准则中专门提到称呼标准,并指出其内涵“上下有义,贵贱有分,长幼有序。”另外,顾教授的中国式礼貌标准的第一点是“贬己尊人”,所谓“夫礼者,自卑而尊人”,指如果说到自己或与自己相关的事物时,要尽量贬低和谦虚,谈到对方或与对方有关的事物时,要尽量抬高、尊敬,这是中国式礼貌的最大特色。

自古以来,中国人为了表示对他人的尊重,同时彰显自己的礼仪涵养,往往表现得极为谦虚和礼貌,而这种谦虚和礼貌大多通过“谦称”和“敬称”这样的古代汉语称谓词来具体实现。而这种“谦称”和“敬称”也总是出现在特殊的语言环境当中,体现出自谦和尊人的意思。在中国古代,帝王的自谦词有孤(指代小国之君)、寡(指代少德之人)、不谷( 指代不善)。在官场当中,官员在面对皇帝时要表现出谦恭和顺从,通常自称“微臣”。而文官在与比自己品阶高的官员对话时,通常自称“下官”;武官遇到品级比自己高的官员时,则通常自称“末将”。这些谦称,既是一种自我谦卑态度的体现,也是中国古代等级森严的体现。对于对方或对方亲属的敬称有令、尊、贤等。君对臣的敬称是卿或爱卿。对品格高洁、智慧超群的人用“圣”来表尊敬,如孔子被尊称为圣人,孟子则被称为亚圣。古代汉语中自称称谓除了使用第一人称“我”或“吾” 外,为了表示礼貌,还会使用更谦虚的词语或敬语,以提高对方的认同感,避免突出“自我”或弱化“自我”。例如 :愚,谦称自己能力不够。鄙,谦称自己专业学识浅薄。敝,谦称自己或自己的事物不好。卑,谦称自己身份低微。臣,谦称自己不如对方社会地位高。仆,谦称自己是对方的仆人。古代中国官吏的自谦词有下官、末官、 小吏等。读书人的自谦词有小生、晚辈。当然,这种“谦称”和“敬称”只是出于礼貌而在称谓词上贬低了自己,抬高了别人,并不是真的认为自己低人一等,也不一定的确认为对方更高一筹。文人有时在与自己年龄相仿的人初次见面寒暄时会自称“在下”,实际的意思是将自己的身段放低,突出自己谦虚、礼貌。而此时往往会称对方为“兄台”“阁下”“仁兄”,意思是将对方捧得高一些,表现对对方的礼让与尊重。对于一些相对年长和有一些社会地位的人,古代汉语称谓词中常常见到用“鄙人”“小人”、“草民”等称谓词来自谦,比起前面提到的礼让和尊重,又多了一份敬畏。在古代汉语中,对于平辈和长辈,往往要称呼其“字”,不能直呼其名。由此来看,从社会语言学角度分析古代人的言语心理,他们往往在称谓词的使用上,用贬低自己抬高对方来凸显两个用意,一是突出自身的礼貌和谦虚,二是表达对对方的谦恭和礼让,通过这样的称谓词运用,更好地传递了中华民族谦虚和礼貌的美德。

5.古代汉语称谓词体现了华夏民族强烈的本土自信心与自豪感

中原幅员辽阔,即便数代君王东征西战,也仍有外延的余地。同样,周边外族侵扰也始终没有间断过,这就造就了古代历史上中原人对于外族的厌恶与抵抗。在古代汉语称谓词中,中原人士一般称外族为“蛮夷”,据史料记载,“蛮夷”最初被认为是九州以外的地区,包括南蛮和东夷,后来被认为是华夏以外的地区。从字面来看,“蛮夷”是一种充满鄙夷的称谓,体现出了华夏儿女对本土的自豪感与对强敌、外邦的鄙夷和藐视。从社会语言学眼光来看,这样的称谓词表达出以华夏文化为中心的文化发展轨迹,无论是文明程度还是生产力发展,华夏地区都要优于周边的游牧民族,加之水土优势的加持,使得华夏正统的思想在古代深入民心,本土自信心也体现得淋漓尽致,这也就印证了古代汉语称谓词当中存在的本土自信心与自豪感。

6.古代汉语称谓词透露出当时的宗教信仰与社会变迁

在古代汉语称谓词当中,“号”属于文人专属的称谓词,往往通过这些文人的“号”就能看出当时社会的宗教信仰。举例来看,众所周知,唐宋时期诗词发展鼎盛,这一时期文人涌现,一些名留史册的文人更是诞生于这个时代,从这些文人的“号”便能看出当时社会宗教信仰的端倪。唐宋时期,佛教盛行,佛家学说和思想受到皇室的追捧,很快就在整个社会流行起来。而文人自然是最能跟得上社会前进脚步的人群,他们其中很多人的“号”就和佛教思想有关。比如李白号“青莲居士”,白居易号“香山居士”,苏轼号“东坡居士”,张舜民号“浮休居士”,秦观别号“邗沟居士”等等,众多文人都以“居士”作“号”,这其中就传达出了当时社会对佛教思想的推崇。这些“号”虽然也是“居士”,然而同李清照的“易安居士”比照,显得比较亲近自然,可见他们当时的社会环境相对安定,而到了李清照所在的时期,社会动荡,南宋时局不稳,民不聊生,颠沛流离成为常态,民生疾苦也体现在了文人的“号”当中,正如李清照对平静生活的向往和祈愿一般,她的号突出了“易安”二字,凸显出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以及人民渴望安定生活的美好愿望。与唐宋时期不同,到了元时期,道教得到空前的推崇,元代的文人则不再推崇“居士”一词,转而将喜好变为了“道人”,诸如:“梅花道人”、“雪松道人”都在其中有一席之地。到了清朝末期,国仇家恨统统爆发,文人则用更多的称谓词来追忆往昔,怀念故土家国,抒发保家卫国的热血,一些类似于“思黄”、“竞雄”的“号”便大量出现了。从社会语言学视角来看,同样是文人的“号”随着不同的年代和社会景况变化,称谓词的变化从未停止过,这也从一个层面见证了古代汉语称谓词的历史演变,而当中凸显的宗教信仰变化和社会变迁也值得进一步挖掘。

7.古代汉语称谓词反映出中国人的乡土情结与和谐观念

在社会交往中,亲属之间关系的称谓语分类很细致,而交际研究对象是非亲属关系的, 中国人常采用拟亲属称谓语。例如:同代人,比自己大的叫“大哥”“大姐”,比自己小的叫“兄弟、姐妹”,以此类推。这种称兄道弟的称呼是家族观念的一种泛化,就是把对方看成自己家庭的一部分,表现一种亲切。这种称谓语一方面体现朋友或熟人之间的亲近关系,另一方面暗含对听话人年龄、社会地位的尊重。“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中国人有尊重老人的悠久传统。在称呼老人时,人们往往在姓氏后加“老”字以示尊敬,如“潘老”“李老”、或者在称呼用语前加“老”,如“老太太”“老姨夫”。用亲属称谓去称呼非亲属是中国人更加关重社会人情关系的体现,也是宗族观念的一种扩展,正是宗庭观念的进一步扩展,催生了中国人的乡土观念。俗话说“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同时,中国人在社会交往中尤其讲究协调与和谐,“关系”是协调与和谐必不可少的要素,有关系,人际关系就协调与和谐。所以我们没有社会关系要找关系,不是关系要虚拟关系,正是因为这种传统文化心态决定了汉语称谓语的虚拟特征。过去封闭的社会里,人际关系简单亲切,陌生人相识,一个简单的问候可以缩短彼此的距离,尤其是中老年人已经养成了语言习惯,倾向于使用亲属称谓,反映了中国人重视家庭和亲属关系的传统意识,因此亲属称谓延伸到社会交往的称呼系统中。然而随着社会变化,人际关系更加多样,相对来说青年人的传统观念较为淡薄,所以年轻人也不太愿意轻易地对一个陌生人使用亲属称谓。这种变化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宗族观念的弱化。

8.古代汉语称谓词反映出当时的职业状况

职业在中国文化中常被用作称谓,但并非所有的职业名称都可以作为称谓成分。受“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文化影响,在中国作为一个称谓成分的职业大多出现在知识界、教育界、军政界等从事脑力劳动的领域。例如,医生、教师、工程师、教授、等都可以用姓氏加职业名称称呼。另外,受等级制度和官本位思想的影响,汉语中各种官衔都可以作为称谓使用,而且称谓一般还说明了它们之间的关系。在职业称谓中还有一种非常有意思的现象,由于我们中国有些技艺往往是家传,几代人都从事并精于这种传统技艺,于是就开始出现了将技艺或成果放在前,把家族姓氏缀于后的称谓,如:“庖丁”“面人王”“泥人张”等称谓。

然而,通过现存的一些古代文学作品也可以看出,古代汉语称谓词的涵义不是一成不变的,有些词语随着社会变迁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举例来说,在清朝之前,“相公”这一称谓词多数指的是女性的配偶,也是女子对其配偶的称谓词。然而,最初“相公”一词是一个专有名词,特指的是“宰相”,后来才转变为女性配偶的称谓词。到了清代末期,随着一些小说的流传,更多地出现了“相公”特指“男娼”的意思,该称谓词的内涵发生了巨大的转变。“相公”这一称谓词的发展演变经历了最初的宰相专属称谓,到元代成为一般官吏统一的敬称,再到明代成为所有读书人的统称,直到清代末期才发展为众所周知的女子对配偶的称谓词,甚至成为了“男娼”的特指。还有人研究提出,“相公”在清代末期的一些小说中已经被模糊了性别,甚至可以成为“女妓”的代名词。但是现今的一些记载都难登大雅之堂,所以在“五四运动”之后,这样的特指含义很少再出现在大众视野内。无论如何,正如“相公”这一称谓词的历史演变轨迹一般,一些古代汉语称谓词的确随着社会变迁产生了新的内涵,有些逐步升格,有些则逐步降格,归根结底,是以社会变化产生的文化影响为主要风向标进行发展变化的。

三、结语

称谓语是汉语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构成因素,从古至今,汉语称谓词研究数量众多,且随说话人的身份、地位、职业、性别、和所处经济时代发展不同而不断发生变化,如称谓语的礼貌教育原则和现象可以体现中国人更加注重文化亲缘、贬己尊人等传统观念。从称谓词的运用来看,现代汉语的称谓数量比古代汉语逐渐减少,形式趋于简单,称谓的表达更加直接清晰,反映了汉语表达的简化和传统礼仪及繁文缛节的弱化。随着经济时代的演变,随着中国语言的发展环境变化,有些词语已经退出了社会称谓语的舞台,但是它在书面语言中依然留下了深深的印迹,折射着时代、折射着历史。

从社会语言学视阈剖析古代汉语称谓词,绝不应仅仅止于表面词义的变化,更深层次的研究在于对其所蕴含的丰富文化底蕴和发展轨迹的不断探索中。本文以社会语言学为基础,分析了古代汉语称谓词直接体现出的人与人之间血脉关系、身份地位、亲疏远近等方面的差异,同时,还结合不同的社会生活场景探讨了古代汉语称谓词体现出的社会、地域以及宗教信仰等方面的文化蕴涵。

猜你喜欢
古代汉语语言学礼貌
如何学习掌握古代汉语词义*——何九盈先生《古汉语词义丛谈》评介
对师范学校古代汉语教学质量的提高探讨
语言学研究的多元化趋势分析
美国现代语言学会版《〈红楼梦〉教学法》:要览与反思
古代文学审美语素“气”对古汉语词汇语义研究的价值
礼貌举 止大 家学
《古代汉语》课程教学中的问题及策略
礼貌举止大家学 !
礼貌举止大家学!
书讯《百年中国语言学思想史》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