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学视角下高职人才培养提质培优路径探索

2021-11-30 12:46
扬州职业大学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产教协同育人

夏 晓 青

(扬州职业大学, 江苏 扬州 225009)

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提出要“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1];2019年1月24日,国务院在《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简称“职教20条”)进一步明确,要“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育训结合,健全多元化办学格局,推动企业深度参与协同育人,扶持鼓励企业和社会力量参与举办各类职业教育”[2]。2020年9月,教育部等9部门联合印发了《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简称《计划》),文件中分别以“协同配合”“协同推进”“协同育人”等表述5次提到“协同”概念。由此可见,“协同育人”在微观层面上是职业教育深化产教融合,构建紧密型校企合作机制的重要着力点;在宏观层面上,是促进职业教育实现“纵向贯通、横向融通”,提高职业教育发展质量,实现职业教育从“大有可为”到“大有作为”的一条主线。立足当前我国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实践和现实诉求,聚焦协同学理论,研究高职人才培养提质增效的路径,既是完善职业教育发展理论的需要,也是各类主体根据《计划》“挂图作战”的关键环节,更是促进职业教育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助推器过程中无法回避的问题。

1 关于协同学理论认知和特点分析

1.1 协同学理论认知

1971年,德国著名物理学家赫尔曼·哈肯提出“协同学”概念[3],对协同学理论进行了系统性的论述。协同学理论以系统为研究对象,认为当外界达到一定阙值之后,通过系统内部自组织协同努力,系统临界点会发生质变;在时间、空间和功能上,从不平衡、不稳定的无序状态,转变为一个新的稳定的、有序的结构。协同学理论的核心理念是“协同导致有序”,系统内部各要素、要素与系统之间、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系统与系统之间相互协同、整合、优化,系统实现混沌到稳定的结构,出现“1+1>2”的效果。

协同学原理中系统内部多要素达成一定默契后,形成自发、自主、紧密的协同性自组织,自组织能力的提升导致系统整体和部分的关联效益均趋向更加稳定、有序。

1.2 协同学育人理念的特点

1.2.1 确立目标的一致性

协同涉及系统目标,系统目标一致是实现协同的重要前提。高职人才培养系统涉及政府、行业、企业、高职院校等子系统,每个子系统内又包括不同要素。有时子系统与系统、子系统与子系统、子系统内各个要素的利益诉求存在不一致,比如在创新创业教育中,学校育人力量和社会资本利益诉求不一致。要明确所有子系统和要素最终的指向目标只有一个,就是以立德树人为中心环节,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符合行业企业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这一目标也是不同子系统、各个要素相互协同的契合点和切入点。

1.2.2 注重要素的协同性

在育人过程中,各要素之间的界限最大限度削弱,尽可能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实现一体化管理和协作,各要素之间有序参与、互联互通,提高协同育人的衔接性,实现各类教育资源的效率最大化,形成最佳教育合力,从各个方面满足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1.2.3 关注时空的延展性

延展性是实现系统目标的题中之意。在时间上,人才培养是一个逐步推进、环环相扣的过程,需要发挥自组织的协调管理性,按照职业教育的规律,形成一个内部有序、相互衔接、彼此促进的发展系统。在空间上,职业教育不同于普通教育,它更注重面向能力的实践教育和面向市场的就业教育,学生的培养要兼顾学校教学和企业实践,增强学生岗位能力和专业素养。通过时空的延展,育人系统内部实现“无序—有序—新的无序—新的有序”辩证统一的循环,这一过程也是学生技能、素养提升的过程。

1.2.4 实现效果的聚合性

通过各要素的调整、协作,人才培养大系统的整体效果不断扩大和提升,实现了单兵作战情况下无法实现的系统聚合效应。政府出台政策法规保障和监督高职人才培养工作,调动企业参与合作的积极性;职教集团制定相关规章制度使校企合作有章可循,职业院校内部通过各类奖惩措施,不断改革创新专业建设、教育教学等各个环节。政府、高校、行业企业、社会组织汇聚智慧,发挥正能量,统一价值导向,围绕系统目标,进行有序的关联运动,加强系统自组织能力,共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2 高职人才提质培优多元主体的行为逻辑

高职人才培养系统是一个多元、开放的系统,各个子系统在协同育人过程中,结合自身环境、诉求进行考量,形成了不同的行为逻辑。

2.1 政府:政策效益和公共利益最大化

政府是人才培养系统的顶层设计者、促进者和推动者,在制定和完善教育政策,提供资金和保障支持,营造良好社会环境和文化氛围方面起着主导作用。从政策效益角度,政策是国家实现宏观管理、统筹保障、引领导向的重要载体。2002年以来,国家通过《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文件,提出了职业教育多元主体参与、协同育人的设想和要求。政府通过整合社会资源,形成子系统内政策聚焦效应,子系统的价值和效能得以体现。因此,政府倡导行业、企业、社会组织积极参与育人、办学,鼓励组建多元主体的职教集团。从公共利益角度,政府推动高职人才培养提质培优,倡导职业教育多元协同育人,可以维护和增进公共利益,保证公共资源公平、合理的分配,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在财政上,政府提供资金支持、税收减免优惠,基于溢出效应,获得大量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2.2 行业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

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联系最直接、最紧密。企业是社会经济活动的主体,企业参与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过程的最终目的是谋得经济效益最大化。企业的行为逻辑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分析:一是解决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人才短缺的困境。二是在实现企业社会责任的同时,提升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三是享受政策红利。《计划》进一步落实了2019年10月由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等6部门发布的《国家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实施方案》(简称《方案》),“对纳入产教融合型企业建设培育范围的试点企业,兴办职业教育的投资符合规定的,可按投资额的30%抵免当年应缴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4]。在“职教20条”颁布之后,各省也陆续出台一些落地政策,在税收减免、人员培训补贴等方面对参与职业教育的企业给予补助。

2.3 高职院校: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高职院校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系统的重要支柱。人才培养的质量是高职教育的生命线,也是检验高职院校办学质量的主要标准。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系统的行为逻辑可以从内生动力和外部动力两个方面来分析。在内生动力方面,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办学思路影响着学校参与育人的方式和路径,学校通过调整专业设置、优化师资队伍、更新教学内容、加强育训结合等,整合系统内部资源,完成与企业、社会合作培养人才的各类社会任务;在外部动力方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同时也是落实政府提供高质量公共服务的要求,发挥学校在新时代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中的应有之位,得到社会和行业企业的认可。在此过程中,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能力和社会地位得到提升。

2.4 社会组织:自身发展壮大

常见的社会组织包括各种基金会、研究会、协会以及其他非政府性质、非盈利性质的社会团体。社会组织参与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系统是职业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必经之路,也是社会组织发展壮大的必然选择。首先,从系统目的分析,社会组织相较于高校而言,内部结构比较扁平化,没有过多的冗余和繁杂的层级,反应更加灵活,能够灵活试点并调整职业教育的服务方案,弥补政府在协调公共资源提供公共服务上的缺陷。其次,从系统内各个子系统和要素之间的关系分析,社会组织可以搭建各个育人主体之间沟通和联系的桥梁,实现各主体之间的互联互通。最后,从社会组织自身发展分析,参与职业教育协同育人是提升自身能力,履行资本使命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社会组织获得社会身份认同,拥有更多社会资源,自身得到进一步发展壮大。

3 高职人才培养提质培优协同路径

在高职人才培养体系中,无论是政府、行业企业还是高职院校、社会组织,都要按照协同学理论,契合协同目标,协调各主体间的行为逻辑,形成协同育人共同体。

3.1 顶层设计:“大有可为”到“大有作为”

2019年8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甘肃考察山丹培黎学校时,作出了“发展职业教育前景广阔、大有可为”的重要论述[5]。政府要转变传统管理者的角色,发挥公共权力在资源配置、政策保障、监督管理方面的作用,加快完成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从以量取胜到以质取胜的转变。具体包括:一是进一步完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系统内多元主体协同育人政策环境,明确界定各级政府、行业企业、学校、社会组织之间的权利义务,扫清政策性障碍,确立产教融合在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系统中的战略地位,厚植企业承担职业教育责任的社会环境[6];二是进一步释放政策红利,在经费投入、税收优惠上给予倾斜,盘活中央和地方职教资金存量,用好增量,拓宽供给渠道,建立多渠道资金筹措机制,落实好“金融+财政+土地+信用”的组合式激励政策;三是加强过程管理和质量评估。构建国家、省、校三级职业教育督导体系,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7],完善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质量监督与评价机制,强化监督“长牙齿”效应,关注高职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和关键领域。

3.2 搭建平台:“点题”到“破题”

2017年国务院在《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中提出“将产教融合作为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融入经济转型升级各环节,贯穿人才开发全过程”,完成了产教融合在经济社会发展中重要地位的“点题”。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中“知易行难”的环节,如何“破题”是人才培养“提质”过程中的攻坚重点。在《方案》中提到要“把深化产教融合改革作为推进人力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战略任务”,确定了产教融合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中的战略性地位。产教融合集成育人平台的搭建重在明确谁来负责协同育人体系的统筹管理,以及如何有效运行[8],形成“同向同行、协同育人”的格局。根据《计划》,产教融合创新机制要以企业为主导,以职业院校为重要支撑,将产业关键核心技术作为中心任务。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模式改革,支持行业领军企业社会责任的发挥,作为重要办学主体发挥其在牵头建立职教集团、确定人才培养标准、共建培养基地中的主导作用;重视社会组织在高等职业教育中的活力,通过任务承接、项目驱动、契约管理,使社会组织参与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例如,在这种理念指导下,扬州职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依托扬州市职教集团,与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数字化工厂集团、江苏金方圆数控设备股份有限公司、广州数控设备有限公司等行业领军企业,共建了扬州智能制造先进制造示范中心、西门子SCE教师培训中心、金方圆学院、广州数控柔性制造生产线等产教融合集成育人平台,将平台中的生产设备、科研项目、工程技术人员、企业文化等资源全部融入高职人才培养全过程。

3.3 立梁架柱:“怎么看”到“怎么办”

高职院校是人才培养系统中的重要支撑,要由实施主体转变为重要参与主体,积极与其他主体合作,开展混合所有制、股份制办学改革试点,围绕思想政治教育、“三教”改革、治理能力的提升等多方面,从专业建设、教育教学、师资队伍、学生管理四个方面,推动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提高人才的社会竞争力,为产业发展“赋能增值”。第一,在专业建设方面,专业建设紧跟行业发展,结合企业需求,追踪产业发展新趋势,动态调整专业定位,不断尝试探索新专业,专业人才供给与地方产业发展深度融合。第二,在教育教学方面,结合岗位标准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以行业企业为主细化完善岗位技能标准和课程体系,将产教融合集成平台上的新产品试制、技术研发和服务等项目成果纳入工程案例库,适时结合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更新教学内容。将专业教学内容与校内生产性实训、校外贴岗实习和顶岗实习相结合。第三,在师资队伍方面,鼓励教师组成团队,对接项目。学校整合师资资源,成立以教授、博士、教授级高工为领队的技术服务团队,对接产业关键核心技术项目研发。学校师资与企业师傅融合,推进现代学徒制改革。第四,在学生管理方面,注重培育学生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设立“创新创业基金”,资助学生创新创业项目。鼓励学生在协同育人系统中,通过“识岗、贴岗、顶岗”三个层次的专业实践,增强学生岗位能力和专业素养,为企业储备高素质技术技能准员工。

总之,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提质培优需要政府、学校、行业企业、社会组织等各个育人主体的充分参与,协同打造人才培养体系,促进协同育人成效最大化。

猜你喜欢
产教协同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输入受限下多无人机三维协同路径跟踪控制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中职计算机专业产教融合混合式教学研究与实践
高职教育“四实一体”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基于产教融合背景下的高职院校教育管理新模式探索
基于产教融合的 OBE 教学模式改革探索与实践
“我们都是CEO”育人模式简介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