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中医“肝”的本义与肝脾相关的临床意义

2021-11-30 09:36吕萍胡炜鲍建敏牟重临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1年9期
关键词:肝气脏腑肝病

吕萍 胡炜 鲍建敏 牟重临

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浙江,台州 318020

中医研究和临床实践都需要对中医的脏腑理论有深切的认识,而认识中医脏腑理论首先需要追本溯源。目前临床上最易混淆的是中医的肝与西医的肝脏的概念,进而导致临床用药与研究导向的偏差。牟重临主任是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带教老师、浙江省名中医,对中医脏腑理论有独特的见解。牟师认为探讨中医的肝本质,要从源头认识,再结合临床特征。肝的主要功能在于调节,其功能类似于现代医学的神经-体液调节系统。从脏腑生成而言,肝衍生于脾;从脏腑关系而论,以肝脾最为密切,肝辅助脾的运化,延伸与完善了脾的功能。对肝的本义与肝脾相关进行探讨,有助于脏腑理论研究与临床诊治水平的提高。本文拟对中医“肝”的本义、肝病治法以及肝脾相关的临床意义作一探讨,以期为临床提供借鉴。

1 中医肝的概念

探讨肝的概念,应上溯至《黄帝内经》。自明清以降,有些中医术语,渗杂了西医概念,譬如“疏肝利胆”“利胆退黄”,显然受到现代医学的影响,与传统中医思维难以融合。中医言肝,其起源虽与解剖相关,但论其功能却与之没有直接联系。中医论五脏,称“藏象”,是从形于外之“象”来推求内在脏腑功能。

1.1 肝为“罢极之本”与肝主疏泄 关于肝的功能,《黄帝内经》提出肝是“罢极之本”。对于“罢极”的含义,有多种解释,张介宾[1]《类经》注曰:“人之运动,由乎筋力,运动过劳,筋必罢极。”此“罢极”作疲劳解,言人体各种操劳均关乎肝,肝有耐受与消除疲劳的功能。疲劳有体力性、心因性和病理性,皆与肝有关。肝主筋、藏血,过劳则伤筋耗血,故肝与体力性疲劳有关;由于精神负担过重,影响肝的“疏泄”功能,出现心烦易躁、头昏失眠、精神不振等,则为心因性疲劳;病理性疲劳则是因疾病所致,《素问·举痛论》言“百病皆生于气”,丹溪[2]提出“一有怫郁,百病生焉”,许多疾病的发生与肝气郁结有关。

五行学说谓肝属木,《黄帝内经》未言肝主疏泄,是后人由肝属木推导出来。《尚书·洪范》云“木曰曲直”[3],中医以取象比类法来理解肝有类似自然界树木的属性。《素问·五常政大论》中论肝木之性:“木德周行,阳舒阴布,五化宣平,其气端,其性随,其用曲直,其化生荣,其类草木,其政发散……其病里急支满。”形象地论述了肝喜条达,也就说明了肝具备疏泄功能,如春天树木枝条畅达,具宣行舒达、随顺条畅之性,如肝失疏达则易出现里急支满。肝主疏泄的功能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畅达情绪与精神;二是调控气机活动。肝与人体精神及脏腑机能的调节相关,肝之疏泄,功在升发阳气,与肺之肃降,相辅于人体左右,协助中土脾胃运化功能,以协调全身之气机。陈士铎[4]言:“人身之心肾,无刻不交。心不交于肾,则梦不安;肾不交于心,则神发躁……心欲交于肾,而肝通其气,肾欲交于心,而肝导其津,自然魂定而神安。”从现代医学的概念理解,肝能交通心肾,其功能类似于神经系统的调控功能。

1.2 肝为将军之官与肝主藏血藏魂 《素问·调经论》言“肝藏血”,与心主血相辅。藏血,必然内敛,与肝的升发特性相左。《素问·灵兰秘典论》言“肝为将军之官,谋虑出焉”,此言将军有勇有谋,是对肝的体用进行的高度概括。肝的特性是“曲直”,即刚柔相济,有勇武之刚,亦有谋划之曲,说明肝有强大的调节能力,类似于神经系统兴奋与抑制的平衡。《素问·宣明五气论》言“肝藏魂”,魂乃神之变,“随神往来”,属神的一部分,可见人的精神情志活动除了与心相关,与肝也有很密切的关系。《灵枢·本神》言:“肝,悲哀动中则伤魂,魂伤则狂妄不精。”外界七情的刺激,易伤肝而出现精神症状,如肝血不足,魂不守舍,易见惊骇多梦、卧眠不安、梦游呓语或幻觉等症,这些疾患多归咎于肝对精神调节功能的失常。叶天士[5]107《临证指南医案》言:“经旨谓肝为刚脏,非柔不和。”所谓“肝常有余”,肝病变易见太过而少见不足,所以肝以克伐他脏为多,受他脏之克者少,故有“肝为五脏之贼”之说。《知医必辨》说:“人之五脏。惟肝易动而难静。其他脏有病,不过自病,亦或延及他脏……惟肝一病,即延及他脏。”[6]临床常见肝亢侮肺,肝木乘土,肝火扰心,而较少见他脏犯肝致病,这是由于肝为刚脏,并有调节他脏气机的功能,在病变时容易影响他脏,由此笔者认为,肝能够调节其他脏腑的功能。

2 肝本质的探讨

《金匮要略》论肝脾的关系 “知肝犯脾,当先实脾”,言肝之疏泄障碍,会致脾胃功能失调,说明不良精神因素将影响消化功能。陆渊雷[7]解释肝的本质与肝脾相关言:“按《内经》之法,以愉悦舒畅为肝德,以忧愁郁怒为肝病,是则古医书所谓肝,乃大半指神经。愉悦则神经舒缓,忧怒则神经刺激也……近时有生理学教授卡侬氏者(Waltar·B·Cannon)费四年之实验:证明痛楚恐惧忿怒时,皆因交感神经之刺激。消化为之阻滞,正可为肝传脾之说下一确解。古人能知忧怒之阻滞消化,此事实之极精当。”因忧愁郁怒的情绪导致神经症状反应,一般有两种现象:一种是应激反应,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多,使血糖与血压上升,而心率与呼吸加速等,从中医看来,是肝阳、肝火的症状;二是当交感-肾上腺系统进入应激状态,副交感神经系统便受抑制,出现所谓肝病传脾的症状,如消化功能受抑制的脘胀厌食、嗳气吞酸等肝气郁结症状,即肝木克土,如长期不解,会致机体免疫能力下降,易发生瘰疬和乳癌等病。中医认为肝气郁结是一重要致病因素,很多资料证明,失望或忧郁愤怒难以自制者,最易发生消化系统疾病,以及性功能障碍、心脏病、癌症等难治性疾病[8-9]。由此可见,魏玉璜在《柳州医话》中提及“肝为万病之贼”[10],确为经验之谈。

《素问·灵兰秘典论》言“肝为将军之官”,能鼓舞与协调脏腑气化,从而使机体功能保持正常。肝喜条达,肝郁化火,肝火上炎,则易产生眩晕、昏厥等;肝藏魂,肝气上逆则易导致失眠,与现代医学认为失眠与神经功能和精神因素有关相类似,所以国内许多学者提出,失眠的治疗当从肝入手[11]。张锡纯[12]488言:“肝主疏泄……能宣通先天之元气,以敷布于周身,而周身之气化,遂无处不流通也。”如果肝宣通气血运行失职,则五脏之气郁滞,诸病丛生,肝气郁滞,则侮肺气逆;肝木犯土,则脘痞腹痛;肝郁血瘀,则心脉瘀结,或肾络阻塞。肝为“调节之本”,还能够调节水液代谢,调控二便,调控生殖,调控寤寐以及筋骨运动等[13]。综上所述,肝的功能类似于现代医学之神经-体液调节系统。

3 中医肝病与治则

3.1 肝病多与不良情绪相关 王孟英[10]按《柳洲医话》语:“七情之病,必由肝起。”肝之病变,大都与不良情绪相关,疏泄不利则出现各种病变。肝喜条达,肝气失疏则气郁,郁结化火,易伤肝阴,导致肝阳化风等一系列病变。肝气郁结,易引发情志病变,胁为肝之分野,故表现为胸闷胁痛,走窜不定,嗳气,喜太息,忧郁愤怒,遇情绪波动加剧等,当属于现代医学之精神病症。肝气郁滞影响血行,常见脘胁胀痛,久痛则气滞血瘀。肝郁化火则肝火上炎,出现血证、头痛、精神错乱、吐酸、失眠、易惊和乱经。肝为风木之脏,实则肝火生风,虚则阴虚阳旺,肝风内动。肝气升发太过,可致肝不藏血而吐衄,气有余便是火,因肝藏阴血,故肝火易伤阴;反之,肝气不及,不能疏泄,则清阳不升,致水谷不化,泄泻中满等。肝气郁结的施治,应注重疏肝解郁,使肝气条达,紧张情绪平息,从而缓解病证。从治未病的角度上看,即精神内守,则病安从来。

3.2 王旭高论治肝之法 若论治肝,最精辟的莫若王旭高。《西溪书屋夜话录》开头说:“肝气,肝风,肝火,三者同出异名,其中侮脾乘胃,冲心犯肺,挟寒挟痰,本虚标实,种种不同,故肝病最杂而治法最广……”[14]全文载三十法,包括疏肝、柔肝、缓肝、泄肝、抑肝、熄风、宁风、养肝、清肝、泻肝、化肝、温肝、镇肝、敛肝、平肝、搜肝、补肝;还有从他脏治肝之法,如暖土以御寒风、清金制木、泻子、补母等。各种治法环环相扣,如疏肝不应,用疏肝通络;如疏之更甚,用柔肝;如肝风初起,用熄风和阳,不效则以熄风潜阳,即滋肝法;若肝病影响他脏,肝气乘脾用培土泄木,肝气冲心用泄肝,肝气冲肺宜抑肝,补肝法又根据阴、阳、气、血各有不同。程门雪称其治肝法极为详备,条条皆是实用之方,非凿空谈玄者比也。王氏所论大都出于叶氏医案,《临证指南医案·胁痛》谓肝病治法:“《内经》肝病,不越三条,辛散以理肝,酸泄以体肝,甘缓以益肝。宜辛甘润温之补,盖肝为刚脏,必柔以济之。”[5]328所述皆宗经典之说。王旭高是清代医家,论肝出名,未言及黄疸;而阅《王旭高医案》中治“黄疸”诸案,其治均不在肝,是尊仲景之说,治在脾胃,以除湿热为主,由此可见中医临床论治肝病,须与西医之肝胆病分清。

3.3 疏肝与平肝的相关性 肝病最常见的证型是肝气郁结与肝阳上亢,这两者又相互关联。现今诊冶高血压病,许多医家从肝阳上亢证论治,获得一定效果,但如果将肝阳上亢与高血压等同起来,不加辨证地盲目治疗,思路就会被束缚,反而影响疗效。因为中医论治,是从病机与辨证上入手,有的高血压患者常因焦虑、愤怒等情绪因素导致发病,只要情绪稳定,血压便会恢复正常,如果反复紧张,肝气转入郁滞状态,就会导致血压升高,治疗应从疏肝解郁着手,若肝郁不解,血压很难下降,张氏镇肝熄风汤用川楝子、麦芽、茵陈舒肝解郁正是此理。不少医生治疗高血压,不敢轻易使用柴、葛、归、芎等辛温燥热之品,实际上辛温能舒达肝郁,有助于病症改善,经临床观察证实只要辨证无误,并不会引起血压升高。牟师昔治一中年女性患者,因操劳过度,烦恼忧虑,长期不解,右侧头痛颇剧,近几年血压时达220~190/120~100mmHg,迭进中西医降压药乏效,时有脘闷嗳气,舌苔无异常,脉微弦,牟师辨证属肝气郁结,并无肝阳上亢之象,遂治以疏肝理气,方选逍遥散加减,连服10余剂,宿恙顿除,迄未复发。类此之高血压病属肝气郁结,用疏肝解郁治疗有效者,临床并不少见。

4 肝脾相关

中医的脏腑形成学说遵循了“天人相应”思想,认为人之初最先形成脾(土为万物之母),经阳升阴降运动,生出肝、肺两仪,再衍生心、肾成四象,最终形成五脏[15]。肝由脾衍生,辅佐并延伸了脾的功能,故五脏中肝脾关系最为密切,肝的营养,需由脾供给;脾的活动,需要肝促进。东垣[16]31谓“辛甘发散,以助春夏生长之用”,正说明了肝脾同气相求。

4.1 肝脾在生理上相互为用 肝脾的协调关系,主要表现在肝主疏泄与脾主运化的相关性。肝主疏泄,通利气机,促进脾的纳运功能,《素问·宝命全形论》言“土得木而达”,脾为阴土,其性易壅易郁,所以脾的运化功能须借助肝的疏泄,才能保持生化不息的状态。《素问·经脉别论》言:“食气入胃,散精于肝。”胃为水谷之海,肝为血海;水谷入胃,由脾吸取其精微,化为血藏于肝,脾气健旺,运化正常,气血生化有源,肝体得养,则利于疏泄。程杏轩[17]说:“无土之处,则无木生,是故树木之枝叶萎悴,必由土气之衰。一培其土,则根本坚固,津汁上升,布达周流,木欣欣以向荣矣。”可见肝的疏泄功能有赖于脾胃的滋养,肝脾之间的有余与不足相互关联。

4.2 肝脾在病理上相互影响 肝失疏泄与脾运失司常相互影响,即精神情志不良与消化功能失调经常互见。肝气郁滞,常见精神抑郁,胸闷太息,易致脾失健运,而见纳呆腹胀、肠鸣泄泻等,此为“木不疏土”。肝气郁结与脾失健运相关性疾病较常见者如肠易激综合征,研究表明情绪、胃痛、免疫调节具有相关性[18],也证实了情绪因素、大脑、胃肠道功能之间的关联,治疗肠易激综合征常用痛泻要方,即意在调和肝脾。李东垣[16]5言:“胆气不升,则飱泻肠澼,不一而起矣。”可见肝失疏利,胆气不升,易致脾运障碍,出现腹泻下痢等病;反之,脾胃不和,化源不足,会致肝失滋养,使肝胆失疏,导致土壅木郁。清代周学海[19]说:“土虚不运,则木气满闷。”说明脾失健运,清阳不升,易致肝失疏泄,出现腹胀、纳呆、便溏,而伴见眩晕、胸胁满闷、精神抑郁等病症。

5 调肝理脾的临床运用

肝脾的病变,在治疗上相辅相成。《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气味辛甘发散为阳……”辛味通肝木,甘味通脾土,辛甘配合,同气相求,相得益彰,有助肝脾之气升发及全身阳气生长。李东垣[16]8言:“用辛甘之药滋胃,当升当浮,使生长之气旺……为助阳也。”又云:“以诸风药升发阳气,以滋肝、胆之用,是令阳气生。”[16]12可见,升阳风药既能助长脾之阳气,又能升发肝胆之气,将疏肝与升阳统一,也体现了治肝助脾的治则[20]。

5.1 调和肝脾之要在脾 肝脾不和的治法颇多,其要在脾,正如《素问·藏气法时论》谓肝病治则:“甘以缓之”“辛以散之,酸泻之”,如果用之不应,须加补脾药。仲景言:“故实脾,则肝自愈,此治肝补脾之要妙也。”后人常不解此意,治肝拘于养血滋阴、滋水涵木,不知补脾能速效。《医宗金鉴》之舒肝理脾汤由人参、桂枝、茯苓、白术、陈皮、白芍、山药、扁豆、煨姜、大枣、甘草组成,主治小儿脾虚肝旺,慢惊抽搐无力,时作时休,或昏睡露睛,便色青,脉迟缓。这种虚风内动之证,以益脾法养肝熄风,正体现了治脾愈肝之妙。

5.2 补脾治肝的相关运用 肝气郁结与脾阳不升的病变常交互出现,治疗则相辅相成。如常见的肝郁脾虚证,须辨明肝郁与脾虚孰重孰轻,治疗时分清主次,如肝郁为主而致脾虚,治以逍遥散加减;如脾虚为重兼肝郁,则以补中益气汤加减调治。比较逍遥散与补中益气汤组方,不难看出其中的关联,临床研究报道,逍遥散可用于治疗许多脾胃疾病[21],而补中益气汤可用来调养肝病[22]。肝木可因虚而失条达之性,伤其生发之机。东垣独悟此理,以补中益气之剂升发清阳之气于至阴之下,以救千载之弊。柯琴论补中益气汤:“亦可以补肝,郁则达之也。”[23]临床如见肝郁久治不解,从脾土调治实为良法。《金匮要略》言:“故实脾,则肝自愈。此治肝补脾之要妙也,肝虚则用此法,实则不在用之。”此补脾以益肝,张锡纯[12]234言:“‘见肝之病,当先实脾’二句,从来解释者,谓肝病当传脾,实之所以防其相传,如此解法固是,而实不知实脾即所以理肝也。”由此可见,只要脾健旺,则肝木枯自然得以改善。

5.3 调脾胃升降疗中风 经云 “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治风大都责之于肝。宋代以前论中风,都谓外风所中,故用药不忌辛温。金元以后,出现“非风类中”之说,现代张山雷[24]在《中风斠诠》提出:“猝中之病,今既知气血并走于上之真理,则治法必以潜阳降逆。”因为肝的病变与脾胃的升降密切相关,故治疗中风不可忽视脾胃之症,不少医家运用张氏之法,在临床取得效果。中风患者如为脾虚而清阳不升者,可用风药配合益气治疗;如属腑实而浊阴不降,则治以祛风通腑泄浊。肝郁从实转化,化热伤阴,肝阳化火、化风,若致胃气通降,出现阳明腑实证,即治以通腑法。叶天士[5]16《临证指南医案·肝风门》言:“肝风内扰,阳明最当其冲犯。”肝风犯胃,常见面赤、眩晕、头痛,伴恶心呕吐、便秘、肢麻震颤。《医学入门》言:“肝与大肠相通,肝病宜疏通大肠。”[25]临床见肝经热盛,伴见胃腑实证,大便秘结,往往胃腑通降,肝火肝风便能随之平熄。

6 结语

中医的脏腑概念产生于原始思维,与易学思想有关。中医脏腑理论的核心是脾,脏腑演化过程中脾衍生出肝,肝辅助与完善了脾的功能。从中医脏腑理论的源头探讨肝的实质,再结合临床诊治,有助于避免临床用药与研究导向的偏差。从历代医家王旭高等的论述可见,中医所谓的肝与西医解剖学的肝,完全是两个概念。从本质上讲,肝为人体的“调节之本”,其功能与现代医学中神经-体液调节功能相类似,对机体各种功能起着调节作用,并协调各脏腑之间的功能。肝的发病极易影响他脏致病,在各脏腑的相关之中,以肝脾相关尤其密切,在生理上相互影响,在病理上密切相关,肝脾不和的病证在临床最为多见,临床常用调肝方逍遥散治脾病,而理脾方补中益气汤可以治肝病。充分认识肝的本义以及肝脾之间的关系,对于中医脏腑理论的研究与临床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猜你喜欢
肝气脏腑肝病
逍遥散加减治疗肝气郁滞型月经不调的临床效果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中医治疗
自拟疏肝和胃汤加味治疗肝气犯胃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观察
春季养肝食何“味”
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肝病医院简介
肝气郁结是肝病吗?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医研究进展
倾听“脏腑”之言 安度多事之秋
肝病切勿以肝补肝